广州高中学校考试的生源分组情况
2013/4/1 羊城晚报 阅读: 【放大镜】
广州高中学校考试的生源分组情况
求学参考讯,为什么增城中学、秀全中学、番禺中学等学校,高考的重本率等参数远不如广附、铁一等,却列在一组,而其他学校却要在二组?其实分组也和学校的招生规模有关。
广州的高中学校是具体应该是分为六个组的,那这六个组是根据什么标准来分的呢?一直不太明白,于是只好求助网络,大概知道怎么回事——
通常,在每年的三月下旬,市教育局会向各区教育局和学校发布《年度普通高中毕业班工作质量目标和学校生源分组情况的通知》,其中的附件之一就是学校生源的分组情况。
生源分组的依据是本届毕业生当年的中考成绩,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中考成绩确定预测参数。预测参数对应于中考分数,按照当年中考录取成绩实际情况,根据人数分布截取最高分数段和最低分数段,按10分一个分数段,划分为若干个分数段,每个分数段对应于一个预测参数,分为本科预测参数(本b)和专科(专a)预测参数。每年预测参数的确立以绝大多数学校都能达标为基点,体现激励因素。
2、根据预测目标和规模确定生源分组。
举个例,下面是2012届广州市普通高中学校生源分组情况。(文件来自教育局官网)
根据2012年预测各校高考上省本科目标数与高三毕业班人数的百分比以及学校规模,现将2012年我市普通高中毕业班工作评价编组分为六个组,具体情况如下:
组别 |
|
|
生 源 一 组 |
目标≥91%,或者75%≤目标<91%且预测本科数≥800 |
华师附中 |
生源 二组 |
75%≤目标<91%且预测本科数<800,或者65%≤目标<75%且预测本科数≥500 |
铁一中学 |
生源 三组 |
65%≤目标<75%且预测本科数<500,或者45%≤目标<65%且预测本科数≥200,或35%≤目标<45%且预测本科数≥300 |
育才中学 南武中学 |
生源 四组 |
45%≤目标<65% 且预测本科数<200,或35%≤目标<45%且预测本科数<300,或24%≤目标<35%且预测本科数≥100 |
广州17中 东圃中学 |
生 源 五 组 |
24%≤目标<35%且预测本科数<100,或目标<24%且预测本科数≥40 |
广东侨中 |
生 源 六 组 |
目标<24%且预测本科数<40 |
109中学 广州95中 海珠中学 开发区外国语学校 |
从表中可以看出,该表是根据预测目标和规模确定生源分组。具体怎么解读?
如第一组的学校,其标准是“目标≥91%,或者75%≤目标<91%且预测本科数≥800”,也就是说,第一组学校要符合两个条件之一:“高考上省本科目标数≥91%”;或者“75%≤ 高考上省本科目标数<91%且预测本科数≥800”。
以前一直不明白的一点是,为什么增城中学、秀全中学、番禺中学等学校,高考的重本率等参数远不如广附、铁一等,却列在一组,而其他学校却要在二组?现在明白分组也和学校的招生规模有关。如增城中学2012年高一年级招收20个班1040人;番禺中学2010年前的规模更大,招32个班(每班56人),共招1792人,2010开始将北校区命名为番禺区实验中学。番禺中学由去年招生32个班调整为20个班(每班54人),共招1080人。
所以,学校的分组,除了和高考成绩有关,和学校的办学规模也有一定的关系。
广州高中学校的分组标准是动态的,每年都不一样,2007年第一组学校的标准是“目标≥80%,或者54%≤目标<80%且预测本科数≥700”,2009年第一组学校的标准是“目标≥85%,或者72%≤目标<85%且预测本科数≥500”,2010年第一组学校的标准是“目标≥90%,或者75%≤目标<90%且预测本科数≥800”。随着高校的扩招,标准的逐渐提高也就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