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规定,随迁子女在广东参加中考并在父母就业所在城市具有高中阶段3年完整学籍的,2016年起可以在广东报名参加高考,与户籍考生同等录取。今年参加中考的学生正好是3年后“异地高考”首批受益者。所以,今年深圳“异地中考”方案备受关注。 不久前,今年的中考基本政策亮出了底牌,总体不变,但在民办学校执行考生就读条件方面,之前是参照执行,今年是严格执行。这意味着约2万名考生无法在深圳参加中考,这些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备感迷茫。
“参照执行”变成
“严格执行”
本月初,《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2013年非本市户籍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参加中考方案>的通知》到达各所学校。根据该方案,2013年,凡已在深圳初三年级就读且具有就读学校学籍的随迁子女,符合“1+5文件”规定的义务教育就读条件的,可以在深圳报名参加中考。2014年以后随迁子女在深圳参加中考的条件,将根据深圳城市资源特别是教育资源承载能力,非本市户籍就业人员在深圳的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和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年限,以及随迁子女在深圳连续就学年限等情况研究确定。市教育局表示,具体办法目前正在研究制定过程中,将在年内尽快公布。
也就是说,随迁子女参加中考,暂时延续去年政策。但是,多位民办学校负责人“嗅”出了不同的味道。摆在深圳东升学校董事长陈泽衍办公桌上的上述通知第4页有一段话用黑笔画出:“各普通高中学校必须严格执行我市中考报名政策,不得擅自招收不符合中考报名条件的学生。对高中学校违规招收的学生,招生部门不予办理录取手续,学籍管理部门不予确认学籍。”而在今年以前,公办学校严格执行就读条件,民办学校则是参照执行。“参照执行,意思是不严格执行也可以。”陈泽衍说,不符合就读条件的考生已成为深圳超过20所民办学校高中部的主要生源之一,预计今年这样的考生约有2万人。
多位民办高中负责人也向晶报记者证实,估计今年深圳约有2万名考生不符合中考报名条件。一位负责人提供的数字显示:深圳公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有18万名非户籍学生,入学时符合“1+5”要求,现在重新审核,计划生育证过不了关的估计不低于30%即5.4万人,不符合今年报考要求的初中毕业生估计有3700人。不符合“1+5”要求的民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约有30万人,其中,初中毕业生有75%不符合“1+5”要求,即20900人不符合今年报考要求。
对于这些考生,目前有两种选择:一是回户籍所在地参加中考,并在当地就读高中;二是放弃参加中考,进入社会工作或就读职业学校。但是,回户籍地报考也不一定能报上名,而深圳和内地的教材不同、考试科目不同,再加上考生父母在深圳工作,回老家中考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选择第二条路则意味着,即便成绩很好,也没有机会参加普通高考,顺利进入大学深造。
“看到文件,感觉自己的
孩子被抛弃了”
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我国有2.2亿人离开户籍地工作和生活,另有统计显示,随父母异地求学的孩子达近千万。不断涌入的外来人群也在不断考验深圳的承载力。深圳现有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在校生128.4万人,其中深户学生41.4万人,占32.2%,非深户学生87.0万,占67.8%。
在民办学校建文中学校长陈文宏的办公室,这些天已经不断有初三学生的家长前来紧张地咨询。他们的孩子因为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等原因不符合中考报名条件,这些敏感的家长担心,今年公办和民办学校中考招生审核“一刀切”的政策会导致他们的孩子无法顺利进入高中。
“看到文件的时候,我就感觉自己的孩子被抛弃了。”李女士语速很急很快。她和丈夫来深已经超过10年,努力了一次次,仍没拿到深圳户口。其实,一纸深圳户口对夫妻俩来说意义不大,但对他们的一对子女来说至关重要。李女士说,排行老二的儿子成绩很好,将来一定能考上大学,但因违反计生政策,儿子在深圳报名中考的事被打上了大大的问号。校方给她的答复是,如果在往年,报考民办学校“问题不大”,但今年“政策”变了,只能先报名,再看看。生活再苦也把孩子带着,在深圳读书,她想给儿子博一个好的将来,但现在看来她可能“赌”输了。
回老家参加中考几乎不可能。儿子是小学二年级时从老家四川来到深圳的,后来回老家跟老人生活了两年,又转回深圳上学。当时正好赶上深圳学校的一次考试,一向成绩不错的儿子居然排名全班末尾。母子都哭了,儿子说,老家学校学的内容和深圳完全不一样,老师上课也用方言。
“必须对自己的下一代负责”,是深圳许多“漂一代”对“漂二代”在教育上秉持的信念。今年中考的报名条件维持旧政不变,但民办学校执行尺度收紧,一些学生连民办高中都无从选择了。回老家参加中考是不现实的,放弃高中求学意味着孩子的前程“不看好”,这些都是家长难以接受的。
高中学位“供大于求”,
民办高中担心生源“缩水”
深圳的民办学校分流了大量非深户学生。深圳市教育局去年秋季开学后提供的数据显示,深圳现有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89.5万人,目前符合“1+5”就读条件的非户籍生大部分已就读公办学校,占公办学校学生数的57.7%,36.4万非深户学生则就读于民办学校。
另一组数据则说明目前深圳高中学位“供大于求”。2010年,深圳市高中招生计划5.73万人,实际报名人数为5.48万人;2011年招生计划5.89万人,实际报名人数5.69万人;2012年招生计划6.2万人,实际报名人数5.7万人。2013年,深圳市新增7所民办高中,民办高中总数达到29所,其中有27所在中考招生计划序列中。“学校多了,学位多了,但是生源少了!”陈泽衍认为,根据今年民办高中严格执行中考报名条件审核的要求,许多民办高中面临生源严重不足,过去几年招生完成率只有65%,今年还要低。
在龙华展华学校校长张艺看来,公办、民办学校中考报名条件审核“一刀切”的做法,应提前向社会公布,让学校和家长有一点准备的时间。在展华学校,有很多初中毕业生成绩很好,但因为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而不符合中考报名条件。“让孩子来承受父母的错误,不能继续在深圳读高中,乃至将来进入高等学府,太不公平!”
建文中学校长陈文宏说,该校有八成初中毕业生不符合中考报名条件。
更让这些民办学校负责人担心的是,此举会直接导致深圳民办高中生源“缩水”,对民办教育造成巨大打击。陈泽衍担忧,有部分学校可能因为生源不足而关闭清算,带来投资偿还、教职工分流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为异地高考“清理门户”?市教育局否认
2013年元旦前后,全国共有30个省(区、市)翻开了异地高考方案的底牌,目前仅有西藏未公布。广东规定2014年放开高职考、2016年放开高考。北大教授张千帆如此评价京沪粤的方案:“广东是基本及格的,上海是不及格的,北京应该说是交了一张白卷。上海区别了A证、C证,把问题复杂化了。”
今年参加中考的考生,3年后正是2016年广东省放开异地高考的首批受益者。作为中国最典型的流动人口输入地的深圳,今年中考报名审核的细微调整,也被许多民办高中的负责人直指是为3年后的异地高考“清理门户”,减少3年后在深参加高考的非深户学生的数量。
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告诉晶报记者,要求家长在申请学位时提供计划生育证明并非新政策,深圳已经实行了多年。多年来,全市教育主管部门都严格按照市政府出台的《深圳市关于加强和完善人口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及五个配套文件(下简称“1+5”)严格执行有关政策。对于有市民认为严格控制学位是为了控制3年后在深圳参加异地高考的人数的说法,市教育局明确给予否认。该负责人表示,过去,我市有部分学校为了抢夺生源,在家长提交的申请材料方面把关不严,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很多行为都是不符合规定的。近年来,由于学位供需矛盾的加剧,加上涉及政府对学位的购买和补贴,我市逐步加大了政策的执行力度。
“1+5文件”相关规定
有学习能力,父、母在深连续居住1年以上,且能提供以下材料的非深户儿童,可申请在深圳接受义务教育:
(一)适龄儿童出生证、由公安部门出具的适龄儿童及其父母的原籍户口簿、在深居住证或暂住证;
(二)适龄儿童父母在深圳的有效房产证明和购房合同,或由当地街道办事处房屋租赁管理所提供的租房合同登记、备案材料;
(三)适龄儿童父母持有本市劳动保障部门出具的就业和社会保障证明,或者本市工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副本等证明;
(四)适龄儿童父母现居住地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出具的计划生育证明材料;
(五)适龄儿童原户籍地乡(镇)以上教育管理部门开具的就学联系函,或学校开具的转学证明。晶报 唐洁 孙妍 张定平
□相关新闻
东莞微调异地中考政策
4月初,东莞异地中考政策出台,要求随迁子女的父母必须拥有一年的《广东省居住证》,在东莞缴纳社保也需满一年,约有1万名广东省内、东莞市外户籍的随迁子女升学受到影响。4月13日,东莞宣布对政策进行微调,2013年至2015年,除随迁子女的学籍时限要求保持不变外,其他条件均有所放宽,时限要求均缩短一年,今年只需父母双方或一方持有在东莞市办理的有效《广东省居住证》,按规定在广东省依法缴纳社会保险,其随迁子女即可报名参加东莞中考。(据信息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