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一中将建百个班国际化学校,学生人手一台平板

2013/10/28  信息时报  阅读:  【放大镜】  

广州国民政府创办的第一所公立学校——广州一中迎来85周年华诞。昨日记者从该校刚刚揭幕的校史博物馆里发现:老一中曾在越秀山麓建校,并与二中“对调”校舍。八十五载风雨一路走来,一中已是“一校三区”,今年更将斥资8000万元扩建初中部,未来将建成百个班规模的十二年一贯制、国际化学校。

  变迁校址的故事:一中二中曾“对调”校舍

  创建于1928年的一中,多年来虽数迁校址,但却弦歌不辍。昨日,随着中国科学院院士、一中校友刘颂豪的揭幕,一中校史博物馆掀开神秘面纱,让校友们追昔抚今。

  “原来一中曾经在应元路上课啊!”围观校史的校友无不惊讶地说。原来,一中曾在越秀山麓的“粤海楼”建校,此地是现在广州二中应元路初中部的校址。而民国时期的二中则曾在现今黄沙大道的市一中初中部建校。

  为何后来两个学校校址对调了呢?原来,日寇入侵广州后,一中曾停办6年。抗战胜利后,二中已搬到原一中的应元路复校。因为校园被占用,市政当局决定在西关蓬莱路原黄沙二中校园复办一中。

  有意思的是,一中校园内一座极具民国特色的、被校友们称作“总统府”的一中楼,也曾是市立二中的教学楼,它出自岭南建筑大师林克明之手。

  院士摇篮的发展:即将开设“院士班”

  一中人才辈出,从这里走出了林秉南、余国琮、刘颂豪、蔡睿贤、姜中宏、梁栋材等6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诞生了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等杰出的领导者,更培养出秘鲁中华通惠总局主席杨学勤、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斯奋、乒乓球世界冠军梁丽珍等名人。

  现在,恰逢广州推进普通高中特色课程的建设,作为“院士摇篮”的一中,正密锣紧鼓地打造“院士特色课程”。“我们希望研究院士的成长之路、提炼院士的成功元素,分解院士青少年时期的特点,甚至探索小院士到大院士的培养机制。”一中校长吴海洋说。今年,一中正积极申报普通高中特色课程,在成为广州特色学校之后,计划开设“院士班”招生。

  智慧校园的建设:让学生手捧平板电脑上课

  作为教育部公布的首批信息化试点学校,该校正推进“智慧校园”建设。

  “智慧校园”包罗万有,目前比较成形的是“云教学”的课堂生态。据介绍,去年,由该校校长主持的《基于平板电脑的学生个性化网络学习模式探索》信息化试验项目通过国家教育部门和广东省教育部门课题立项。在未来的课堂,该校学生将充分使用平板电脑自主学习,学生每人手捧一台平板电脑,动画、电影在电子“课本”上活灵活现;做随堂练习,题目难度分五星级,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习题来做,提交后系统会自动批改;教师不用走到学生身边,就能掌握学生的答题情况,并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开个小灶”。

  名校龙头的进阶:百班规模国际化学校

  在今年荔湾区教育工作会议上,区委、区政府提出在大坦沙岛,以一中高中部为龙头打造名校群落,将一中规划建设成为100班规模的十二年一贯制、国际化学校。

  此外,今年广州市、荔湾区两级政府将斥资8000万元,对其初中部进行改扩建。据悉,扩建工程已在招标,预计两年内竣工。

  该校项目负责人说,由于毗邻羊城八景之一的荔枝湾涌,学校设计时就考虑把校区与荔枝湾涌连在一起互相呼应,“一中钟楼”是荔湾湾涌的“制高点”。

信息时报(记者 梁健敏)


 找学校


关注广东招生在线




  

  • 延伸阅读
  • 热门阅读
  • 相关评论

[找学校]    [招生简章]    [专业学费]    [录取分数]    [航拍视频]    [最新]


粤ICP备11094791号
【我要报名】  【回到顶部】  【放大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