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最新统计,最近几年对教育培训行业的投诉增长迅速,增幅甚至超过了食品和医疗消费。为此,本报咨询了太原市民办教育协会,总结了培训行业潜规则及陷阱,对于目前正准备参加培训的读者将起到很好的提醒和警示作用。
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公益事业,是典型的国家必须保证供给的公共产品。因此,公办教育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以保障国民教育权利的充分实现。而民办学校由于其“非国家财政性经费”和“面向社会办学”的特殊性,随着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存在的“诚信”问题也日益凸显。
1、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案例:据省城某培训机构内部人士透露,从赠送免费资料开始,到试听课程,最终签下培训合同,外语教育培训机构有一系列的“情节设计”用来套取你的钞票。你去参加水平测试得出的结论永远是:“听力和口语不好”。在测试之后,会从不同侧面了解学生经济实力,推荐课程。
提醒: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特别是看到“班级余额不多,报名从速”或“限额招生,报名从速”这样的广告语,要多留个心眼,看清楚再埋单。
2、非法中介毁前程
案例:去年年底,50名中国留学生因涉嫌伪造留学申请文件,被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开除。学校声明说,经核实发现大量申请材料是由非法留学中介伪造的。
提醒:
目前国内存在一些黑留学中介机构,给一些不符合申请条件但又一心想出国留学的学生伪造各种申请文件。学生即便一时侥幸蒙混过关,到了国外学习跟不上或被退学,最终耽误的还是自己。
3、报名“保过班”需谨慎
案例:毕业于山西大学的张同学,找了一家考研培训机构的保过班,可广告宣传的理想教学形式并没兑现,上课更多的是跟电脑对话,机构承诺与相关学校联系的学长也只是视频讲课,而答应联系的学校导师更是连影子都没见着。当张同学提出退款时,培训机构推三阻四,一直没有给予明确答复。
提醒:
对于“全额退费”等承诺,一定要在签署合同时多注意合同内容并请教法律方面的专家。
4、假借名校招牌
案例: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小王在高考招生宣讲会上看到了一所国内著名院校的招生宣传——“不论你的成绩如何,国内两年名校学习后就可升入海外著名高校并获其文凭”,这样的字样让小王感觉好像抓到了继续升学的“救命稻草”。于是缴纳了高额学费后,小王开始了他憧憬的求学之路。可上课没多久小王就发现,自己上的并不是宣传中所说的国内名校,仅仅是中介机构招来的教师在名校的场地内进行教学而已。
提醒:
其实,这是中介机构利用学生和家长对国内名校的信任,在招生时打的一种名校招牌策略。殊不知,名校招生仅仅是噱头而已,谋取利益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
5、不签合同随时“赖账”
案例:2011年,李女士在某会计培训学校交纳了3500元培训费用,学习中途她耽误了一段时间。2013年准备继续学习,被告知过期了不能上课,“交钱时没有限制学习日期啊!”该机构这才指出学员证上有条规定:“听课证有效期半年,过期视为自动放弃学习资格,不予退费”。该机构并未与尚女士签署正规合同,仅凭学生证上的规定约束消费者,被相关部门责令允许李女士继续学习。
提醒:
很多培训机构收钱后往往开张收据、发个听课证了事。一有纠纷,其口头承诺并无文字记载,消费者往往只能哑巴吃黄连。所以消费者一定要与对方签署相关合同,并认真阅读合同上所列出的相关条件。
6、收钱迅速退钱“没门”
案例:消费者王小姐之前报名参加了某英语培训机构为期一年的英语基础班,总学费2万元。办理报名手续的时候,机构的工作人员很负责任,而且承诺王小姐3月1日开课。当王小姐按期去参加培训时,机构却以没事前预约、报名人数不足等各种理由无期限地拖延开班。王小姐提出退费,但对方却找出种种理由,拒绝退款。
提醒:
选择培训机构千万要理智,不要轻易听信推销人员的劝说,充电是好事,但还是要按需求和财力理性消费,同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尤其对于承诺性条款要逐一看清。必要时多设想在学习过程中将会遇到的问题,并向工作人员咨询清楚,不要莫名其妙掉进“陷阱”。
7、名师实为在校大学生
案例:小关是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自考生,正在某培训机构兼职。据她透露,这些机构招聘兼职老师的要求非常低:只需填张表格,写篇作文,讲几句英文,就可录取。“这种机构教师流动量非常大。”小关表示,大学生时间比较充裕,口语也不差,所以只要去面试,一般都能成功。许多培训机构所谓的名师也大多是大学生。
提醒:
业内人士透露,一些广告中所称的“名师”“专家”其实根本不存在,不少培训机构为降低成本,往往找那些拥有教师资格证的年轻人,这些人经验相对缺乏,费用也不高。消费者在报名时,一定要对其任课老师的来历仔细探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