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而每年这段时间,也是招生诈骗的高发期。为了让考生和家长增强防范意识,远离招生诈骗陷阱,小编特梳理出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录取诈骗伎俩,希望大家能透过自己的慧眼,识破各种诈骗伎俩,以维护自身利益。
骗子自称某高校招生人员,携带有某高校招生宣传资料,见了考生和家长之后,吹嘘并诱骗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在取得家长的信任之后,又强调录取的难度,并暗示自己可以帮忙。家长为了孩子的前程,慷慨出手,结果上当受骗。
破招:教育部明确规定,严禁高校委托招生中介或个人介入招生录取工作。凡是以个人名义办理录取手续,预发录取通知书的,都是非法和无效的。考生录取只要符合省级招办的投档要求,又符合学校的录取规则,无需托人,都会正常录取。因此,打着高校招生工作人员旗号私下“录取学生”的,考生和家长千万不要相信。
骗子自称是招生院校或教育行政主管机构某领导的朋友或亲戚,并声称自己有办法将未达本科一批次线的考生录取到重点院校,或将成绩在专科分数段的考生录取到本科院校,从而骗取钱财。
破招:高考录取中,除了国家和我省规定的照顾政策,没有任何人享有特权。同时,省教育考试院在招生录取中严格执行招生政策,坚决兑现“绝不降低标准录取一名考生,绝不违反规定录取一名考生”的承诺。在“阳光招生”的制度里面,“低分高录”是不可能的。
这是招生骗子惯用手段。他们谎称手中预留某些高校“机动名额”、“特批指标”,要家长先付部分定金,其余部分等录取通知书到手后再交。这些骗子,把高校通过增投“机动计划”或征集志愿等正常录取的考生说成是自己的功劳,诱骗考生家长,达到敛财目的。
破招:高校招生计划,不论是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均已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统一管理,不存在计划外招生。所有招生计划,包括机动计划和征集志愿都必须纳入统一招生的计划内,同时,高校招生机动指标的使用有严格的使用原则、程序和范围,个人不可能随意使用。因此,“机动名额”“内部指标”“计划外录取”“学校有熟人,可以点招”等均是骗人的幌子。
一些骗子故意误导家长,声称自主招生就是由学校“自由招生”,不需要通过省级招办录取,分数也由学校说了算,只要交钱即可搞定。
破招:考生和家长要了解,全国经批准实施自主招生的高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选拔对象、推荐条件、选拔程序、录取原则。自主招生的考生不仅要达到教育部和招生学校规定的高考成绩,而且还要通过层层公示,接受社会监督。考生报考单独招生的高职院校,也必须按政策规定参加相应考试或学校组织的单独考试,考试成绩必须达到相应的要求,并进行公示。高校“自主招生”或“单招”除了收取规定的报名考试费,并不会收取所谓的录取费,如果有人提出缴纳高额的录取费,肯定是骗人的。
一些骗子利用国家定向招生政策,欺骗考生和家长,吹嘘自己可以弄到某某大学定向招生计划,保证录取,公开叫价,收取所谓“定向费”,以诈取家长钱财。
破招:“定向招生”主要指国家为了培养一些艰苦地区、艰苦行业的建设人才而采取的一种定向招生办法。我省规定,报考定向就业招生学校且愿定向的考生,应填报该校定向专业志愿或选择该校的“定向调配”栏,无“定向志愿”是不可能录取为“定向生”的。比如,报考定向西藏就业招生计划志愿的考生须亲笔填写《四川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报考定向西藏就业志愿申请书》,并由考生家长或监护人签署意见,省级招办才会录取为定向生。同时,“定向生”不会缴纳所谓的“定向费”。
招生期间,有骗子钻家长和考生不了解录取流程的“空子”,利用家长和考生提供的报名号、准考证号或身份证号,冒充考生家长,查询到考生的投档轨迹,把本属于正常流程投档和录取的考生状态,说成是通过自己花钱疏通关系的结果,以此向考生家长“邀功”,并借机索取钱财。
破招:考生不要轻易将自己的考生号、准考证号和身份证号等信息泄露给别人。在录取过程中,所有考生都可以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查询渠道查询自己的录取状态,而不必委托中间人或中介机构查询,更不要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
一些虚假大学(即俗称的“野鸡大学”)不具招生资格、无办学资质、涉嫌非法招生和网络诈骗,让不少考生和家长上当受骗,极大干扰了正常的高等教育秩序。
破招:广大考生和家长可通过教育部 “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查询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院校名单,不在名单之列的各类办学机构均不具备招生资格。对于四川考生来说,填报高考升学志愿须以《招生考试报2018年招生计划合订本》公布的各批次招生院校名称及代码、招生专业名称等内容为准。
要特别提醒考生和家长的是:招生诈骗活动往往都是围绕“交钱”进行的。考生和家长要明白:按照录取规则和录取办法录取考生是不用花一分钱的。凡是提出“交钱的”,都涉嫌违规违法。避免“招生骗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不走旁门左道,按照正规的高考录取程序走。
对于家长来说,如果孩子高考没有达到录取线,需理性对待,千万不要“病急乱投医”,轻信别人承诺的“花钱就能上名校”谎言,以免掉进“招生陷阱”,给孩子和整个家庭带来无法弥补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