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广东教育界为应对“新高考”所做的学术探讨日益活跃。11月8日,两场围绕“新高考”而举行的教育论坛分别在珠海和深圳举行,当中透露出不少值得关注的新信息,我们一起来看看!
广东高考改革的实施进程是什么?
目前,根据广东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广东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正在按程序报批,正式公布时间要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和安排进行。
我们先来大概了解一下广东高考改革的实施进程↓↓↓
1、2018年、2019年秋季学期普通高中高一年级,继续使用教育部2003年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使用现行国家课程教材;
2、2020年秋季学期普通高中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方案,使用新教材;
3、从2018级开始,将指导学校有序推进选课走班,加快建立完善选课走班和学生发展指导制度。
高中如何选科与走班?
11月8日,近百所内地重点中学的校长、多所香港中学校领导,以及内地10所重点大学的老师齐聚珠海,参加由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举行的“高考改革背景下的全国高中校长论坛”。论坛围绕“新高考改革的选课走班及生涯规划”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2014年,新一轮高考改革启动,浙江、上海率先试点,从2014年-2017年,完整地走完了第一轮高考改革的实践。而继2017年北京等4省市启动高考改革后,今年,高考改革将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多个省市宣布启动新高考改革。
物理“遇冷”,但不选物理很亏!
新高考“3+3”的科目组合在上海、浙江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3+3”模式要求考生必考语文、数学、外语3门,再从历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中选考3门。由于考生选考科目不同,在仍以总分排名录取的情况下,必须将3门选考科目的原始分换算成等级分。这种情况下,难度较大的物理科目选考人数剧减。物理“遇冷”现象是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实施3年以来遇到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也是“3+3”模式下其他高考改革省份即将面临的共性问题。
对此,中国教育在线总编、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成员陈志文分析道,物理“遇冷”,根本原因在于对分数的功利算计,而新高考背景下,分数的绝对意义已经降低了,不宜过度算计。如果不学物理,即使分数再高,报考时也会受到很多好大学、好专业的限制。通过分析浙江省的数据,他指出,虽然物理拿高分不易,但选物理考生的本科率高于非物理考生21%。
他建议学生尽量选择“物理+化学+历史”的组合,可以选择就读的专业是最多的。
20种选考方式,每种组合可报专业的比例如下图:
高中走班制,有以下几种模式
来自第一批高考改革试点浙江省的教育专家、浙江教育出版集团教育科学研究院秘书长董莉提出,新高考不再分文理科,考生可以自己选择考试科目,多数科目有两次考试机会。新高考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特长来选专业和选大学,大学录取也不再分批次,而是将按照专业来平行投档。
从2018级学生开始,广东的高中学校将有序推进选课走班。以下是高考改革试点浙江的一些学校探索出的多样化的选课走班教学模式:
新课标下,英语怎么拿高分?
广东省高中实施新课标后,学生考高分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11月8日,全国各地高中英语教学骨干共400余人,在深圳参加了“新课标、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与实践”研讨会。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英语教研员、曾任深圳中学外语科组长的王卫华认为,高考英语将通过深度发掘语篇材料思想内涵,突出对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交流能力、人文底蕴的养成。
具体从题型的变化来看,广东会坚持听说考试,注重以听力考查理解口语的能力;阅读表面上压缩篇幅,但考查的能力更全,涉及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语言运用考查大幅提升,且立足语篇,考查运用词汇、语法和语用知识的能力,突出语言能力的实际运用,侧重基础性和综合性;写作上更强调读写并重,侧重应用性和创新性,关注培养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能力。
具体该如何落实新课标策略?
建议教师从碎片化知识教学转向基于主题、问题引导、整合、关联和发展的系列学习活动课程。学生则可通过自主、参与、体验式学习,推动语言、思维的同步发展,促进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