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开学时因着雄心壮志坐到第一排的她,一坐便是四年——“教室基本前三排都是熟人。”作为第一排的长期占座者,林小蝶说:“想把多对一教学变成一对一,那就坐到第一排去呀,”语毕又半调侃似地道,“你没发现老师上课喜欢点最后一排回答问题吗?”
第一排给了她许多“一对一”的待遇。不仅仅是直接交流的便利,老师讲课的进度、提出的各种问题,往往是根据前几排同学进行调整。“要是真的想对课堂的知识有很好的掌握的话,就往前排坐,因为老师会很快捕捉到你的反应。”
和她同坐在第一排的三个舍友,都不是考前的“泡馆党”,考前人满为患的图书馆并不是她们学习殿堂的首选。提起室友资源,林小蝶笑嘻嘻地说:“年级第一就在我们宿舍。”对于她们而言,平日里在宿舍面对面的交流要比图书馆方便得多。
林小蝶正式加入实验室是在快到大三的时候。面对何时入驻实验室合适的问题,她说:“其实不管你什么时候加进去,一开始也都只是一只‘小白’,老师也知道你的具体情况,会根据你的情况给你安排工作,”像是想起了曾经的自己,她轻快地笑道,“所以,没什么好顾虑的,哪怕你只是一张白纸,只要你足够热爱,足够感兴趣,就抛开拘谨地去尝试吧。”
“每个人经历都是有限的,如果不去多看看其他的人和事,整个世界就太小了。”
生活阅历不够,综艺阅读来凑。“我是很容易和它们产生情感共鸣的那种人,表现得粗浅一点就是看剧很容易哭。”而看着《见字如面》《圆桌》等有内涵、有深度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听着其中社会各界大咖聊聊人生、聊聊社会,“会有很强的代入感。从其他人的成功失败中所获得的认同感,或许是我少走很多弯路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