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重点考点和知识补遗

2019/6/3  教育网络  阅读:  【放大镜】  




2019届高三重点考点和知识补遗

 

后期复习16字方针结合实际,查漏补缺。既讲方法,更重识记。

最后一周自主复习重点 古诗文背诵 重点成语文言实词 文化常识 小说、散文、古诗鉴赏手法、技巧

传记、新闻类阅读知识 分类素材、时评 十次月考优秀作文自己准备若干篇范文


文章结构

    说明:20172018年全国卷的论述类文本,均考查文章结构分析,文章整体思路的梳理以及文段论据论证的掌握。

文章常见结构:

并列式:

层进式(递进式):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或者是由因到果、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

总分式(分总、总分总)

横式、纵式、纵横式(合式结构、复式结构)

    论证结构:总分式(总——分,分——总,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层进式)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类比论证,归谬论证。

 

1.并列式: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轻重之分。例如培根的《论读书》,三个部分分别谈到了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方法、读书的好处,就是采用并列的结构。

2.递进式:文章几部分内容逐层深入。比如谈“生涯规划”,先写生涯规划的内涵,再写对于个人发展的意义,再写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段落之间体现层次感。

3.总分式:先总述,再分说。这种关系还可以演变为“分—总”或“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4.对照式:文中两部分内容或进行对比,或用这部分内容烘托另一部分内容。例如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前一部分反面批驳了敌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后一部分从正面立论,证明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文章结构的基本形式?

1.纵式,即文章层次主要以纵向形式展开。?

   ①以时间为序??   ②以作者情感发展脉络为序??   ③以逐层深入的论证为序。??

2.横式,即文章层次主要以横向形式展开。??

   ①以空间为序??    ②以内容的分类划分层次??

3.合式,即纵横式,指文章层次以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形式展开。?

写作的顺序通常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写景类散文

    说明:小说备考很充分,散文也有一定的训练。但写景类散文复习很少,这一文体有其特殊性,我们有必要介绍基本知识。

2017年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替换掉了人物传记,小说已连考多年,小说考点基本已覆盖全面,考生已基本掌握了小说的这些考点和应答技巧,如果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必考的前提下,前一篇的文学类选择散文,应该是极有可能的,加之2018年全国1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选取的《赵一曼女士》,若在命题上不明确给出这是一篇小说,其实它的文体性质是介于小说和散文之间,我们可以据此推测,这是不是命题组在未来文学类选材上释放的一个信号?散文考点已十分有必要在高考中有所体现,所以散文的阅读大有回归趋势,是需要足够重视的。

或者,当散文作为阅读考查的时候,叙事散文、写人散文又必然被抛弃,那些带着文化底蕴的历史散文、游记散文,可能成为最重要的阅读选择。


写景状物类散文的人称:

    多用第三人称来行文,但也有不少是用第二人称来行文。

    如用第三人称行文,则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所咏物之物的特点,且行文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灵活性较强。

    如用第二人称行文,则多用拟人的手法,它既能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也便于感情交流。 


写景状物类散文的线索:

    常以所写之物为线索来贯穿全文,但也不尽如此,作者往往会根据行文或表现主旨的需要予以灵活安排,常见的还有以时间、空间、某物、感情为线索。对于这类散文的阅读,不但要理清写景状物的线索,还要理清作家的情感线索。

    景物的描写手法

1. 景物描写方法。景物描写一般可分为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可分为从形态、颜色、声音、动态、静态等方面直接予以描写。

    侧面描写,则可以通他物、他景或他人的衬托对比的方法予以描写。

    除此之外,景物描写的常用方法还有:

    ①移步换景。所谓“移步换景”,即随着游览、参观者的立足点不断转移,相应描述不同地点所见的景物。这种写景方法的最大特点是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以游踪为顺序

    ②定景换点或定点换景。定景换点即固定景物而变换观察角度,定点换景则反之。如《我的空中楼阁》就是从多角度、多侧面描写小屋及周围的环境,构成一个立体的画面,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作者从不同的视角、方位,描写小屋面貌,即定景换点。

    ③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技巧。

    衬托、对比等表现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

    有时,也包括综合运用叙述、描写和抒情等表达方式

    ④注重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景物描写的一个关键,景物描写中缺了细节描写,就不够细腻、不够真实、不够感人。

    如高建群《西地平线上的落日》中有这样一段细节描写:“落日在沉入地平线以下那一刻,是跳跃着、颤抖着降落的,它先是纹丝不动,突然,它颤抖了两下,往下一跃,于是只剩下了半个。半个的它继续依恋的慈爱的注视着人间,好像有些贪恋,不愿离去,或者说不愿离去正在注视它的我们。但是,在停驻了片刻以后,它突然又一跃,当我们揉揉眼睛,再往西看时,它已经消失了。”

    作者观察仔细,描写也特别细腻,将落日的情态描绘的惟妙惟肖,使读者仿佛和作者一道在观赏落日,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2  写景角度。有远景、近景,有俯视之景、仰视之景,有动景、静景,有视觉、听觉、嗅觉等,有定点观景、移步换景,还可能有实景、虚景。

如《故都的秋》“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这是仰视之景;《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这写俯视之景。

景物描写的相关术语小结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多角度写景

    动景和静景    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  以声衬静

    远景与近景    实景与虚景

    俯视之景与仰视之景

    多感觉(视、触、听、嗅)写景

    绘形绘声

    移步换景   定景换点   定点换景

    以乐景写哀情    以哀景写乐情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融情于景  以景结情

运用对比、烘托、拟人、比喻、象征、
            联想、想象等手法

景物描写的作用

1、交代时节季候、地域风貌,展示时代背景

2、奠定感情基调,为下文铺垫

3、渲染气氛、环境,交代人物身份      烘托人物心情      突出人物形象(凸显人物性格)

4、推动(预示)故事情节发展

5、酝酿情境,揭示主题、主旨

6、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科普类文章

    说明:一般论述类近年均考查社科类文章。但科普类文章也是多年前的常见文体。它具有明显特点:①有科学数据、专业术语,相对精准确切;②有生动形象(比喻拟人)的一面。


科普文的类别:科学小品   介绍性说明文

    (一)科学小品

    1、概念:科学小品是一种以科学为题材的小品文。它用文学笔法来写,寓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使人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

  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语言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读这类文章能活跃思维、丰富知识、开阔视野。

    2、科学小品文的主要特点:

1内容的科学性

  科学小品的科学性非常重要,内容必须合乎科学,引用的资料必须真实可靠,数据必须准确。写科学小品的目的就是为了向人们普及科学知识,如果介绍的知识不合乎科学,不仅达不到写作目的,还会造成很坏的影响。

2)文笔的生动性

 文笔的生动性是科学小品区别一般说明文的主要标志。怎样才能使科学小品文的文笔生动呢?

  一是要善于记叙和描写。比如《死海不死》中关于一段神话故事就用了记叙的写法。

  二是要善于穿插趣闻。比如《死海不死》中插入一段神话故事,把人在死海中不下沉的情形叙述得形象生动,从从侧面说明死海水的浮力大的科学道理。

  三是要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因为有些科学知识不太好懂,善于运用比喻等修辞方法,可以使科学原理通俗易懂,便于介绍、普及科学知识。

3内容的通俗性

  科学小品文不是为专业科研服务的,它以普及科学知识为己任,所以它必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介绍、表现科学内容。

   3. 科学小品的形式

  随着科学小品内容的广泛性,从肉眼看不见的基本粒子、原子,到巨大的地球、太阳;无论是工业、农业方面,还是物理、化学、天文、地质、生物等方面,都可以找到科学小品的题材。所以小品的表现形式必然是多种多样,灵活自如。但归纳起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描述式:

  描,指描写;述,指叙述。这类小品文想象丰富、语言优美、既有形象的描写,又有生动的叙述;具有文艺性散文的风格,都以介绍科学知识为目的。这种描述式便于说古到今,旁征博引、趣味盎然,吸引读者。

2)自述式:

    用第一人称的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人的思想、感情、语言、动作,让被说明的事物站出来作自我介绍。比如《灰尘的自述》等就是自述式的。

3)故事式:

  将要介绍的科学知识,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使人们在读故事或听故事时获得科学知识,这种表达形式称故事式。它和自述式不同的是,用第三人称;相同的是,大多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要使故事情节能引人入胜,又要注意其合理性。

(二)介绍性说明文

   介绍性说明文是根据某种特定的需要,介绍某种事物或说明某种事物特点的说明文体。它主要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向别人介绍清楚事物“是怎么样”的,对被介绍对象起解释、阐述的作用。

    在传统高考中,纯科技类说明文,如《颅脑与肠脑》;社会科学类说明文,如《铜奔马》;自然科学类说明文,如《沙尘暴》,这些都属于介绍文。

介绍性说明文的基本结构

1)总分式    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2)递进式    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主体部分详写说明对象,结尾部分总结说明对象。

3.说明顺序

1)空间顺序    按照事物在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诸如园林、建筑物、工艺品等,多用这种顺序。

2)时间顺序    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事物的发展变化常用这种顺序。

3)逻辑顺序    按事物的内部联系以及人的思维规律来解说。具体表现在:

    从现象到本质(或从本质到现象)

    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结果到原因)

    从特点到用途(或从用途到特点)

    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

    从概括到具体(或从具体到概括)

    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次要到主要)

从浅到深 由表及里


词语辨析



2019届高三语文重点考点和知识补遗



2019届高三语文重点考点和知识补遗



2019届高三语文重点考点和知识补遗



【虚词运用题 · 全国卷考试说明样题】

    下面一段文字如果加上一些虚词,表达效果会更好。为此,请将下面的虚词插入文中适当的地方。插入后,将紧接虚词后的词语填在横线上。(5分)

    注重学英语是好事,同时也要十分重视母语的学习。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最富表现力、最有魅力的语言之一。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我们自己应该学好汉语,用好汉语。某些人以能讲英语为荣,说话时夹上许多“洋文”,而母语的使用白字连篇,真是出尽“洋相”。

①总要____     ②却是____    ③更____    ④但____   ⑤随着____

参考答案:①总要夹上 ②却是白字连篇  ③更应该     ④但同时      ⑤随着中国


在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使整个段落语意连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

孩子上学后,父母应及时向他们讲述如何管理和使用零花钱。____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消费欲望渐趋强烈,需要用钱的地方也越来越多,这时____不加以教育和引导,他们就可能会乱花钱。家长要经常关注孩子的消费行为,以免孩子过度消费____产生某种不良后果。一般情况下,家长只可救“急”,不必救“穷”,比如当孩子遇上非用钱不可____又无钱可用的情况时,可让孩子预支一部分零花钱,____一定要跟他说清楚:预支的部分必须在下次的零花钱中扣除。

参考答案:①因为 ②如果 ③而 ④却 ⑤但是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人自比、渲染、烘托、衬托、映衬、反衬、正衬、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对比、白描、细描、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多角度写景(多感觉)、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联想、想象、象征、以小见大(小说)、借古讽今、倒叙、插叙、赋、比、兴、重章复唱(沓)、明暗结合、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讽刺、似褒实贬、似贬实褒(贬词褒用  反语)、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先扬后抑、铺垫、伏笔、照应、以乐()景写哀()情、动作、肖像、语言、心理、香草美人


表现手法的疑点难点

 ①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寓情于景(李白没有直接抒发对朋友的不舍之情)

 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情景交融

 ③古人咏梅、菊、松、竹、蝉、孤雁、鸿鹄,多是托物言志。一般也使用象征手法。

 ④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是借人自比。

 ⑤风萧萧、易水寒,渲染悲壮、凄凉的氛围。

 ⑥风急天高猿啸哀的萧瑟之景,烘托杜甫悲凉的心情。

 ⑦白裙子映衬白皮肤。绿叶衬托着红花。

 ⑧貂蝉与西施    姚明对易建联   正衬(烘托)

 ⑨东施与西施    姚明对曾志伟   反衬

     对比:一般是同类事物之间(人与人,景与景),二者并重,侧重二者的差异性;渲染、衬托、烘托:一般是景物和人的心情、氛围。有主次之分,一方为另一方面服务

10)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手舞足蹈,跌倒泥塘                              ——正面描写

   范进中举后,岳父赞美,四邻道贺,官员登门                  

 ——侧面描写(侧面烘托)

 11)老虎吊睛白额,吼一声,却似半天里

起个霹雳                          ——正面描写

     百姓谈虎色变……   ——侧面描写 

 12)搭好舞台,为演员上场表演做准备,使表演更真切更方便,是做铺垫

  13)《消失的子弹》中,被开枪打死的人,身上有弹痕,都没有子弹头,悬疑重重,叫设悬念,作者意图较明显;

  14)《消失的子弹》中,刘青云去看嫌疑凶犯的房间,看他如何叠被子,如何生活起居)是埋伏笔,作者意图较隐晦。

  15)似贬实褒,往往和反语相连。

  16)多角度写景,包含实景与虚景,动静与静景,多感觉写景(视觉与听觉)。

 17)直接描写(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神态),间接描写(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人自比)。

 18)画龙点睛往往与诗眼、练字、卒章显志、升华主题等关联。

 19)联想一般由某个参照物引发的;

            想象可能是凭空想到的。

 20)以乐景衬哀情,以声衬静,以动衬静,往往与反衬相连:通过……乐景,反衬……哀情

 21)赋、比、兴、重章复唱,一般见于《诗经》中,但一些乐府诗和魏晋诗(阮籍,曹植)也常用起兴。

       诗经的诗句大部分是的写法。  

       赋:铺陈       比:比喻      兴:联想

重章叠唱   重章叠句    重章复沓   重章复唱  一咏三叹

 22起兴是一种手法,比兴则包含比喻与起兴。

 23)借景抒情(情和景较一致地融合)和乐景衬哀情(美好的景物反衬悲哀的情感)

 24)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以景衬情,以景结情

25)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艺术手法,表现手法,结构技巧,写作手法,彼此有杂糅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人文底蕴

人文积淀: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

人文情怀: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

审美情趣: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


科学精神

理性思维: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等。

批判质疑: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等。

勇于探究: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能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等。


学会学习

乐学善学: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

勤于反思:具有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审视的意识和习惯,善于总结经验;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或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等。

信息意识: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具有网络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等。


健康生活

珍爱生命: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

健全人格: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

自我管理: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等。


责任担当


社会责任: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敬业奉献,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崇尚自由平等,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等。

国家认同: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能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光荣传统,具有热爱党、拥护党的意识和行动;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

国际理解: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


实践创新


劳动意识: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加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动等。

问题解决: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等。

技术运用: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系,具有学习掌握技术的兴趣和意愿;具有工程思维,能将创意和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等。



学校首页:广东中小学


 找学校


关注广东招生在线




  

  • 延伸阅读
  • 热门阅读
  • 相关评论

[找学校]    [招生简章]    [专业学费]    [录取分数]    [航拍视频]    [最新]


粤ICP备11094791号
【我要报名】  【回到顶部】  【放大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