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作文猜想!百校联盟

2019/6/6  教育网络  阅读:  【放大镜】  





01

新时代年轻人的使命、担当


近年来高考作文题目喜欢站在国家、历史和未来的角度看时代发展,尤其是时代精神,以五四为例。1919年5月4日,无数青年学生走上街头,为反帝反封举办示威游行,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019年恰逢五四运动一百周年,这个纪念日与我们青年人息息相关,它是一场以学生为主体的爱国运动,当时的学生身处黑暗环境,但却敢于站出来为国家和民族发声。历年高考也比较喜欢考查重大纪念日或者有重大时间节点变化的日子。因此,极有可能以五四运动为材料进行考查。在写作文中,首先可以从历史角度了解五四运动,比如当时的主要人物(陈独秀、胡适、蔡元培)和杂志(《新青年》)等。再联系当代社会,有哪些反映了上述精神的人和事,尤其突出青年人为真理和正义而战,不畏强暴,勇敢追求未来的精神。


【领袖语录】


1.广大青年要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习近平

2.广大青年要同人民一起奋斗,同人民一起前进,同人民一起梦想,用一生践行跟党走的理想追求。——习近平

3.新时代青年要乘新时代春风,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习近平

4.希望你们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习近平

5.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习近平

6.希望你们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习近平

7.希望你和所有大学生村官热爱基层、扎根基层,增长见识、增长才干,促农村发展,让农民受益,让青春无悔。——习近平

8.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习近平

9.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胸怀理想、志存高远。——习近平

10.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习近平


【猜想解析】


新时代,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视野、从改革开放近40年历程和十八大以来5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方位上,所作出的科学判断。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的时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新时代,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新时代,要立德树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新时代,要聚焦新目标 开启新征程;新时代,要奋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时代,要与世界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这些都需要青年人的参与,需要青年人勇担使命,有所作为,将个人梦与中国融合在一起。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时代,给了青年人更多新平台、新机会,新时代,广大青年生逢其时。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望过去,从缀满甲骨文的钟鼎到布满烽火印记的长城,从“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五四精神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志,历史的书写从未离开过青年的热血、责任与担当。改革开放40年来的成就,也离不开一代代年轻人的永续奋斗。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流砥柱,是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之关键所在。


迈向新时代,当代青年要立鸿鹄之志,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迈向新时代,当代青年要勇于担当,做中华文化的坚实弘扬者。广大青年唯有坚定信仰,坚执信念,坚持信心,方能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当愈来愈多的中国青年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表达、陈述自我时,中华儿女已然在全世界面前奏响前进的序章。


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当代青年应当树立“先天下人之忧而忧”的责任与担当,紧跟时代、肩负使命、不断学习和吸收中华文化的价值与意义,深入挖掘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与精髓,坚守文化传承、扛起民族精神的大旗,塑造新时代青年的文化自信理念。当代青年更要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精神理念,涵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青年的家国情怀、世界眼光、民族特色、时代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构筑起引领中国发展和复兴的青年精神、青年价值和青年力量。

 上方文字可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02

人工智能、科技创新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时代的主旋律,是新世纪的重要课题。是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更是高中生在成长过程中必备的素养。进入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是更加激烈的竞争和较量,知识日新月异,未来社会迫切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我们国家近年来重点扶持的创新项目包括人工智能、航天科技等,也取得了许多阶段性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成果,如“中国芯”等。今年大热的《流浪地球》其实也属于创新行列范畴,其作者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也曾获得雨果奖。


【领袖语录】


1.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习近平

2.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习近平

3.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是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习近平

4.全面增强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立新一代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体系,在短板上抓紧布局,确保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习近平

5.要整合多学科力量,加强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社会问题研究,建立健全保障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伦理道德。


【猜想解析】


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竞赛已经拉开帷幕,并且将日趋白热化。2018年4月,欧盟委员会计划2018—2020年在人工智能领域投资240亿美元;法国总统在2018年5月宣布《法国人工智能战略》,目的是迎接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时代,使法国成为人工智能强国;2018年6月,日本《未来投资战略2018》重点推动物联网建设和人工智能的应用。世界军事强国也已逐步形成以加速发展智能化武器装备为核心的竞争态势,例如美国特朗普政府发布的首份《国防战略》报告即谋求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保持军事优势,确保美国打赢未来战争;俄罗斯2017年提出军工拥抱“智能化”,让导弹和无人机这样的“传统”兵器威力倍增。


人工智能正成为推动人类进入智能时代的决定性力量。经过60多年的发展,人工智能在算法、算力(计算能力)和算料(数据)等“三算”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人工智能产业将蓬勃发展,正处于从“不能用”到“可以用”的技术拐点,逐渐从专用智能向通用智能发展,从人工智能向人机混合智能发展,从“人工+智能”向自主智能系统发展。同时,人工智也加速与其他学科领域交叉渗透,必将推动人类进入普惠型智能社会。


另外,人工智能的社会影响日益凸显。一方面,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正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换代,驱动“无人经济”快速发展,在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医疗等民生领域产生积极正面影响。另一方面,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人工智能创作内容的知识产权、人工智能系统可能存在的歧视和偏见、无人驾驶系统的交通法规、脑机接口和人机共生的科技伦理等问题已经显现出来,需要抓紧提供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的社会学将提上议程。为了确保人工智能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使其发展成果造福于民,需要从社会学的角度系统全面地研究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制定完善人工智能法律法规,规避可能的风险。2017年9月,联合国犯罪和司法研究所(UNICRI)决定在海牙成立第一个联合国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中心,规范人工智能的发展。美国白宫多次组织人工智能领域法律法规问题的研讨会、咨询会。特斯拉等产业巨头牵头成立OpenAI等机构,旨在“以有利于整个人类的方式促进和发展友好的人工智能”。


基因工程是利用重组技术,在体外通过人工“剪切”和“拼接”等方法,对各种生物的核酸(基因)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然后导入微生物或真核细胞内,使重组基因在细胞内表达,产生出人类需要的基因产物,或者改造、创造新特性的生物类型。基因工程最突出的优点是打破了常规育种难以突破的物种之问的界限,可以使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甚至人与其他生物之间的遗传信息进行重组和转移。人的基因可以转移到大肠杆菌中表达,细菌的基因可以转移到植物中表达。


基因工程在医药、农业等方面应用广泛,但也引发人们极大的隐忧及争论。基因化食品能产生不可预见的生物突变,会在食品中产生较高水平和新的毒素。基因技术会在食品中产生不能预见的和未知的变态反应原。基因技术会减少食品的营养价值或降解食品中重要的成份。转基因植物对农田生态系统存在潜在性的危害,还可能导致新型病毒的出现,癌症的扩散,人造生物扩散。


人类在基因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并通过基因工程在改变自然以服务于人的需要方面进展迅速。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类对基因工程的哲学伦理学方面的问题重视不够。一方面,在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哲学观下,基因工程引发了许多生态问题,特别是极大影响了生物多样性,而生物多样性正是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基因工程引发了许多社会伦理问题。从克隆技术到人类基因组的重大发现以来,这一问题日益突出了,而与这一进程相比,人类相应的社会伦理体系却没有建立起来。


2018年11月26日,来自中国深圳的科学家贺建奎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一天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消息一经发出便引起轩然大波。


03

互联网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我们这一代可以说是伴随着互联网一起成长的一代,受到互联网的影响最大,享受互联网的红利也最多,未来需要我们引领互联网的发展。2019年是互联网诞生50周年,虽然我国接入互联网时间较晚,但总体上属于飞速发展的阶段,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考到与新技术有关的话题作文,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答:首先是科技创新,互联网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在此基础上又可以推陈出新,比如由华为公司率先研发的5G技术已经投入过两会的新闻生产使用;其次是互联网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移动支付已经走出国门,支付宝覆盖了全球70多个国家;最后是互联网的精神,以开放和自由为主,号召平等。


【领袖语录】


1.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习近平

2.我们必须科学认识互联网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习近平

3.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间。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习近平


【猜想解析】


互联网拉近了人们的距离,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互联网创造了新的行业,互联网也让很多行业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互联网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地缘结构、文化结构,推动权力、议事规则、话语权不断发生变化。互联网意味着跨界、变革、开放、融合,互联网也意味着封闭、冷漠、割裂、混乱。互联网带来了希望,欣欣向荣,也带来了失望、没落与衰败,总之,互联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04

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传统文化在今年仍然热度不减。主席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型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如果考查传统文化,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答:首先坚持传承文化遗产,此处也可以与创新联系起来,创新是为了更好的传承;其次是弘扬传统美德,悠久的历史文化带来的是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可以联系生活实际,需要我们更好地运用在现实生活中;最后是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我们找到了新的方式来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如《中国诗词大会》等。


【领袖语录】


1.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

2.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习近平

3.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习近平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猜想解析】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标志着人民需要的拓展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前进上升;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标志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功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乘势而上;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标志着解决矛盾的方向、重点、途径、机制等都有了新的内涵和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内在要求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必将深刻影响中国发展的高度、深度与广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求我们必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只有如此,我们才能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我们才能在世界文化的激荡中凝聚力量、站稳脚跟。“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我们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指南。坚持辩证地、发展地、全面地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传统文化类节目以其精良的制作,精深的内涵,创新的形式,观众喜闻乐见的趣味性,展现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激发了中国观众的文化自信,增强了观众的文化凝聚力和文化向心力,充分发挥了文艺作品“文以化人”的重要功能。


《汉字风云会》《国学小名士》《诗书中华》,《中国诗词大会》《伶人王中王》等文化综艺节目中,文化名人作为点评人或解读人,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对节目中出现的汉字、诗词的背景渊源进行讲解,极大满足了观众对传统文化的求知渴望,使观众能够享受求知的乐趣,从而增加节目的吸引力。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作为中华文化的深耕者与传播者,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必将在传承与创新中牢记使命,以自信和包容迎接多元文化的新时代。



05

文化自信、“一带一路”、中国故事


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讲好中国故事”。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要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理解中国,需要别人全面客观地看,更需要我们生动准确地说。中国故事是什么?是我们改革开放40年来的历史性变革和创新型成果。中国故事对谁讲?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提出了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同时我国的“一带一路”也在进一步造福周边国家,中国要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怎样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客观了解中国,从充满底气的历史,从脚踏实地的现在,从乘风破浪的未来。

【领袖语录】


1.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习近平

2.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习近平

3.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习近平

4.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习近平

5.我们应该少一点傲慢和偏见、多一些尊重和包容,拥抱世界的丰富多样,努力做到求同存异、取长补短,谋求和谐共处、合作共赢。——习近平

6.“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习近平

7.“一带一路”建设,倡导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要“交而通”,而不是“交而恶”,彼此要多拆墙、少筑墙,把对话当作“黄金法则”用起来,大家一起做有来有往的邻居。

8.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习近平

9.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

10.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让铸剑为犁、永不再战的理念深植人心,让发展繁荣、公平正义的理念践行人间!——习近平


【猜想解析】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各文明之间的交流、碰撞日益频繁,尽管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论调不时沉渣泛起,但文明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


文明的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倡导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文明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文明是有差异的,但差异不应该成为交流的障碍,更不能成为对抗的理由。我们应该少一点傲慢和偏见、多一些尊重和包容,拥抱世界的丰富多样,努力做到求同存异、取长补短,谋求和谐共处、合作共赢。


“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涉及到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通过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学互鉴,是要取长补短,而非崇洋媚外,对自己的长处视而不见;是要求同存异,而非消弭认同,在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失去自我。中华文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习近平主席提出“四个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与坚定文化自信并不矛盾,实际上也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借鉴吸收其他文明的先进成果。


文化自信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目的就是坚定自信,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大力弘扬革命精神,用革命传统铸魂育人,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恢宏时代主旋律,正确回答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06

红色基因、英雄精神、家国情怀


 近年来高考作文常以小见大,选取与时代贴近的榜样英雄人物来作为作文材料出现。他们或许是我们的身边人,或许是时代感比较强的新人物,或许是有现实借鉴意义的历史人物。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具有鲜活的时代气息,具有时代价值的优秀人物。此类作文题目较为简单,需要同学们大量积累素材,另外避免老生常谈的观点,可以采取正反论证,积累如中央表彰的100名改革先锋之类的素材。重点是最终要回归到个人的启示,优秀人物的精神我们要学习,反面人物的教训我们要吸取。


【领袖语录】


1.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习近平

2.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习近平

3.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习近平


【猜想解析】


红色,是日出的颜色,代表着光明与温暖;红色,是中国的颜色,象征着革命与胜利。红色,是新时代的颜色,凝聚力量与引领未来。共和国是红色的,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我们不能淡化这个颜色。瑞金、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无一例外因为“红色”而书写了历史。红色资源承载了我们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包含了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凝聚了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和集体智慧。“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红色基因”孕育了永放光芒的抗洪抢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坚强自立、坚持梦想、勇往直前。我们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们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


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强大力量。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新时代,我们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我们要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践行英雄精神。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是国家继往开来的旗帜。党的十八大以来,缅怀英雄,祭英烈成为社会风尚,“英雄精神”正逐渐融入民族精神。其一,国家相继出台了英雄烈士保护法、规范烈士安葬标准、公祭程序等各项法律法规和制度,为捍卫烈士织密了法律保障网。其二,从中央到地方,各地在清明节、国庆节或者重要纪念日期间,纷纷组织公祭活动、敬献花篮仪式,祭奠英烈更具仪式感。其三,人民在传诵,清明节期间,全国各地各地诵读经典、追忆英烈的活动越来越多,烈士陵园献花的人越来越多,祭奠英烈更具参与感。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每个人的生命体验都与家国紧相连。家国情怀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幸福家庭、提高公民意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史书万卷,字里行间皆可见“家国”。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无论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诚执着,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迈誓言……家国情怀早已沉淀为中华儿女的内在品格,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近代以来,实现民族复兴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根植于民族文化血脉深处的家国情怀居功至伟。


家国情怀,其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其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既与行孝尽忠、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乡土观念、天下为公等传统文化有重要联系,又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超越。



07

奋斗、实干、追梦


梦想可以是个人的梦想也可以是国家的梦想,是高考作文惯用的以小见大的方式,从小人物的故事引申到整个国家的力量。2019年是建国70周年,可以从危难关头不畏强敌的民族大义方面来写,也可以从当代自力更生的奋斗精神方面来写,还可以从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方面来写。关于梦想的素材很多,大家可以找一些比较冷门的势力,不容易和别人重复,比如自由主义的代表李敖,侠客主义的代表金庸,这两位已经逝世的文学巨匠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领袖语录】


1.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习近平

2.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习近平

3.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习近平

4.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近平

5.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 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习近平

6.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习近平


【猜想解析】


个体生命是有限的,个体力量是渺小的,人类个体像芦苇一样脆弱,像天地间的尘埃一样细微,宇宙间的任何东西都能置人于死地。但人类有思想、有梦想,有高贵的灵魂,人类可以通过奋斗、实干、创新,通过不懈的坚持,集体的努力,通过合作共赢战胜局限,走向超越与胜利。


伟大奋斗精神深深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勃发于火热的社会实践,升华凝结于中国人民日新月异的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引领时代潮流、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撑。奋斗是为一个目标去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是在继往开来中奋力推进的。奋斗是个人成长的阶梯,奋斗是时代前进的动力,奋斗是立党立国之基,奋斗是中华文明兴盛之源,奋斗是“两个伟大革命”之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大力弘扬伟大奋斗精神,以实际行动建功新时代,以不懈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实干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凭着实干,我们不畏艰难,奋发进取,克服了种种困难,铸造了发展的一个又一个辉煌。面对新的起点,更需要用我们扎实工作的态度践行和弘扬实干精神,开拓新的事业。实干是一个人成长的途径,是事业发展的需要,它承载着我们的理想与追求、荣誉和价值。实干是顺应时代需要的一种工作态度,是我们不断发展的致胜法宝。实干要有“想为”之境界,系好“扣子”积极干。实干要有“敢为”之担当,甩开“膀子”大胆干。实干要有“善为”之能力,养好“脑子”带头干。


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不管是谋事、创业还是做人,都要讲一个“实”字。“实干”是干好工作的前提,也是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没有实干,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面对纷繁复杂、日新月异的社会现象,要大力营造“真抓实干”的浓厚氛围,坚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在新时代、新任务下弘扬实干精神,拿出拼劲、闯劲、钻劲、韧劲,做到“想为、敢为”,鼓足干劲,把各项工作做扎实。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梦想。有梦想就有目标,有希冀才会奋斗。无论国家、社会还是个人,梦想都是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梦想照亮前程,梦想带来希望。改革开放40年,历史告诉我们:梦若在,心就在,未来就在!只要有梦想,就会有力量。只要有梦想,则时光不弃,未来可期。


怀梦想、奋力追梦,才能体悟奋斗价值,凝聚同心筑梦的精神力量。心怀梦想、奋力追梦,才能砥砺坚韧意志,激发接续奋斗的责任担当。追梦路上,最美的姿态是奔跑;奔跑途中,最持久的力量是意志。追梦路上,我们必须政治坚定,头脑清醒,永不懈怠,永不停顿,永不跑偏。必须方向坚定,目标明确,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不为指标波动所慌乱、不为短期变化所干扰、不为困难增多所畏惧、不为外界议论所困惑,始终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行,向着目标冲刺。追梦路上的奔跑者,还应该是有情怀、有追求的奔跑者。


附:两个作文热点加素材


热点一: 以“礼”正国


家国情怀,民族信仰,是近年高考作文题不变的底色,2019高考也不会例外。


尤其是近来众多的热议话题,都跟这个主题相关。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家国大义,在家尽孝、为国尽忠,“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人民共和国70年基业上,镌刻着无数为家为国奋斗不已的名字。


从“两弹一星”、国产航母等国之重器跃然于世,到杂交水稻、青蒿素等重大突破造福世人,再到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正因为有许许多多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的侠之大者,中国脊梁得以挺立,中国精神得以弘扬,中国富强得以厚积薄发。


热点写作素材


1.热播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里有这样一幕:在地球即将撞击木星的危急关头,中国航天员刘培强驾驶载有数十万吨燃料的空间站主控室撞向木星,使地球得以摆脱木星引力而获救。这种为人类命运慷慨以赴的英雄精神,令无数观众为之动容。它击中了人们的心灵,更传承着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


2.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首次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评选颁授,隆重表彰一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作为国家最高荣誉,国家功勋荣誉表彰的价值正在于,以“礼”正国,以励率民,彰显崇尚英雄的国家态度、矗立家国情怀的精神灯塔,召唤着更多人把个人奋斗汇入时代洪流。


3.2019年春节,“反向春运”的现象引发关注。很多在城市的奋斗者、年轻人,不再跟随人潮从城市回到老家,而是把父母接到城里过年。在工作的城市实现阖家团圆,成为春节文化的新变化。


在变化之中,也有不变的习俗。如今,在很多地方,踩岁、辞岁、压岁仍极有生命力。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每个家庭的团圆,构成了国家的团结;每个家庭的幸福,构成了国家的力量。


备考提示:既关乎时事,也关乎传统文化,注意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热点二:绿色未来


“环球同此凉热”。领袖3月5日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


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从根本上讲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不能因为经济发展遇到一点困难,就开始动铺摊子上项目、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念头,甚至想方设法突破生态保护红线。


热点写作素材


1.曾经万里飞沙的毛乌素沙漠,千余年后近80%重新穿上绿装;被称为“中国魔方”的草方格,紧紧锁住了宁夏中卫的黄沙,让“塞上江南”实至名归;赶漂人变身造林人,金沙江、雅砻江交汇处的三堆子漫山种满剑麻,涵养着长江上游的水源……一个个“染绿”“复绿”的故事,折射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与成就。


备考提示:小众环保事例排比,建议背下来,替换用滥的塞罕坝事例


2.最美播绿人,是“草鞋书记”杨善洲。“我要回到家乡施甸种树,为百姓造一片绿洲。”为了践行这一句朴实的诺言,杨善洲退休后,回到家乡的大亮山植树造林22载,绿了荒山,白了头发,造福百姓,奉献到生命最后一天。


是“延安树痴”张莲莲。37年来,她用心血和汗水在黄土高原上浇灌出了1750余亩的“林海”。


是山西右玉接力奔跑、打造绿洲的20任县委书记。他们用“穿靴”“戴帽”“扎腰带”“贴封条”等科学治沙植树的办法,战胜“黄风”与“黑风”,将曾经的“不毛之地”变成了“塞上绿洲”。

学校首页:广东中小学


 找学校


关注广东招生在线




  

  • 延伸阅读
  • 热门阅读
  • 相关评论

[找学校]    [招生简章]    [专业学费]    [录取分数]    [航拍视频]    [最新]


粤ICP备11094791号
【我要报名】  【回到顶部】  【放大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