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31省市高考录取日程安排,等待录取的日子里,这几件事千万别大意!
2019/7/10 教育 阅读: 【放大镜】
近期,一些省份已经开始了录取工作。在等待录取的日子里,有几件事是必须要做的,否则,轻则错过损失钱财,重则错过录取,贻误终生。
注:表格内容整理自各省市考试院,若有出入,请以官方信息为准。
志愿填报网站的密码要保存好,以防被人篡改志愿,最近一些年考生被篡改志愿的例子比比皆是考生们要注意了,一些浏览器输入密码后会弹出是“是否保存密码”的对话框,如果点击“是”下一次浏览的时候就不用输入密码了,信息很容易泄露,考生们一定要点击“否”尤其是用网吧或者学校公用电脑报志愿的考生。
志愿填报完,招生办和院校联系我们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手机,而且可能会发送短信到我们手机,显示我们的志愿状态。有时候,你的专业需要调剂等特殊情况的时候,院校会拨电话咨询,如果你的手机关机了,或者一直联系不上,这时为了不耽误时间和整个录取流程,有可能就直接把你pass了。所以,请时刻保持你的手机处于可以接通状态,这非常重要!
01
部分省市考生注意签字确认时间
志愿填报完成之后,部分省市考生,比如河南、湖南,网上填报过志愿后,县(市、区)招生办将依据考生网上最后一次保存的志愿信息,打印出志愿表交考生签字。考生须在规定时间段到县(市、区)招办签字确认志愿。签过字的志愿表将存入考生档案,录取时考生不得放弃。所以各位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完成之后要时刻留意当地志愿确认的时间地点的信息,及时作出回应。
02
留意自己的录取情况
当我们填报完志愿之后,是否被录取就成为了各位考生和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留意所填院校的官网发布的录取动态,录取情况一般有以下几种动态:
|
|
|
No.1 |
自由可投 |
表示该考生的档案没有投出去或投出去后又被学校退档,如是被学校退档,考生可以看到最近一次院校退档的理由。 |
No.2 |
已经投档 |
表示省招办已将档案投给了院校,但院校还未下载投档信息。 |
No.3 |
院校在阅 |
表示院校已下载了投档信息,正在审阅考生的电子档案。“院校在阅”并不表示考生已经被录取,省招办投给院校的档案数一般多于招生计划数,院校通过阅档后还要退出不予录取的考生档案。 |
No.4 |
预退档 |
表示该考生因种种原因院校不予录取,院校向省招办提出退档,对每一个预退档的考生,院校都会注明退档的理由(这时候,千万不要急,赶快查询招生办的征集志愿时间,准备征集志愿) |
No.5 |
预录取 |
表示院校准备录取该考生,已通过网络将拟录取名单提交给省招办,等待省招办网上录检审核。 |
No.6 |
录取待审 |
表示院校拟录取名单已通过省招办网上录检审核,但录取名册还未经省招办审核签字盖章。 |
No.7 |
录取 |
表示录取名册已经过省招办办理了审核签字手续,加盖了录取专用章。 |
提醒:该流程根据各省级招办公布的工作程序整理。各省情况可能有差别,请以生源地省级招办当年公布的流程为准。
所以考生可以第一时间从院校的官网获取自己志愿的最新动态。
03
未录取的考生留意征集志愿的机会
在高考录取进程中,因为上线生源不足等原因,某些批次某些高校会出现招生计划未完成的情况。与此同时,一些考生因为发挥失常或志愿不合理,之前的志愿无法被录取。针对这些情况,一些省市招办采取了征集志愿的补报方式。我们提醒考生家长一定要重视征集志愿,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不要错过这趟高考录取的“末班车”。
根据往年情况,各省各批次征集志愿时间较短,考生家长要密切关注当地省级招办(考试院)网站或其他权威媒体,及时获取信息,按时选报。要注意的是,每批次征集志愿的截止时间一到,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将自动关闭,考生将无法登录系统填报。所以,父母要提醒孩子尽早上网填报,不要错失良机。
有些考生家长误以为参加征集志愿的高校都很“差”,而放弃了机会。实际上,由于生源情况的变化,一些很好的高校和专业也会参加征集志愿。有部分父母担心孩子填报征集志愿会影响下一批次的录取。其实高招录取是按批次进行的,各批次互不影响,上一批录取不结束,下一批录取不开始。征集志愿是包括在某一批次录取中的,如果考生在上一批次征集志愿中未被录取,不影响其被下一批次的院校录取。填报征集志愿时,父母要与孩子一起谨慎选择,仔细考虑所报院校有剩余名额的专业能否接受。因为每人只能参加一次录取,一旦被院校录取就不能退档调换或参加下一批次的录取。
千万注意:填报征集志愿时,一般表明服从专业调剂,故而,有较强专业倾向的考生慎重考虑是否征集志愿。
进入录取阶段。考生和家长在等待录取结果的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也打着各种招生诈骗旗号到处行骗。求学心切的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相信“花钱就能上大学”的骗局。有些高校会开办一些邀请学生和家长参观校园的活动,这时候也请谨慎观察询问,是否真正的是高校活动,谨防被骗。历年都有一些家长会收到假的录取通知书,故而,我们这面就必须学会鉴别录取通知书的真伪。
鉴别方法如下
No.1 查录取真伪
No.2 查学校真伪
No.3 查学籍真伪
千万不要以为高考查分结束后,就再也用不到准考证了。有的高校入学的时候还是要求提供准考证,如果找不到了,将是一件麻烦事了。
9月份就要上大学了,不要到时候才发现自己的身份证已经过期,那时候买票取票、进站都成了问题。所以,考生要提前检查下自己的身份证是否即将过期,如果快到期了要及时办理新的身份证!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在社交网络上分享自己的生活,有些考生也一定会在收到大学的录取通知后兴奋地“晒通知”。录取通知书值得一晒,但仅限于通知书封面,别头脑发热的把通知书里面的各种资料翻出拍照晒网上,这些资料包含的信息都极为隐私,不便外泄。
准大学生们对未来的大学生活一定充满了期待,进入大学前,别忘了做些准备,这样才能让你更好更快速地适应大学生活。
No.1 通过网络了解大学
No.2 加入自己大学的新生QQ群
No.3 到校园“踩点”熟悉环境
No.1 锻炼身体
No.2 放松不忘学习
No.3 努力学习英语
No.4 阅读看书
No.5 兼职打工
No.6 学会做家务
No.1 总结中学生活
No.2 进行适当的心身调整
怎样调整心身呢?
第一,要做到生活有序化。这一两个月的空闲,很容易使"准大学生"的生活无计划,造成生活无节奏,容易使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失调。我建议考生根据的实际情况,每天有一个生活作息计划,按照计划生活,要注意生理与心理功能规律化,保证良好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
第二,一定要防止狂玩,狂吃、狂睡,这"三狂"都将严重破坏生理节奏和心理节奏,有害于生理调整。
第三,适当的进行文体活动,有助于发挥人体生理功能与心理功能的积极性,有助于调整心态。
No.3 做好上大学的心理准备
No.4 学会理财
提醒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