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出来了,邻居家的妹妹考了443分。
2019年河北省二本分数线为461分,不出意外,她只能读专科。
她的父母急疯了,那几天他们甚至请假没去上班,顶着烈日辗转于市里的各大高中,再拿回来一叠复读的宣传册子,回家仔细对比哪个才是最优选。
小姑娘却不干了,她不想复读,甚至不惜用离家出走来威胁父母。她说要早点读大学,毕业考个专升本拿到本科学位。
父母拗不过她,勉强在志愿里填上一所末流二本的专科,现在她把复习资料都卖了废纸,兴奋的准备大学生活。
甚至她都不知道,3+2的本科学位证上,“专科起点”这四个字意味着什么。
关于未来,她手舞足蹈的谈着“飞翔”,却忘了世界上还有地心引力。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他们的努力程度,压根就配不上自己的野心,更辜负了受过的苦难。
青春里最残酷的事情,是为打开透气的小窗,就永远关上通往另外一个世界的门。
在读书这条路上,穷人家的孩子可以走多远?
郑琼导演过一部纪录片——《出路》,在她的镜头下,三位少年命运被舒展再拼接到一起。
马百娟来自甘肃深山,每天走十几里山路上学,小学没读完,16岁的她嫁给了自己表哥;湖北小镇青年袁佳三次高考进入湖北工业大学,毕业后成了电力公司的技术员;因成绩差,北京姑娘袁晗寒从央美附中休学,后来她去德国拿到硕士学位,归国开了家艺术投资公司。
他们的人生轨迹,注定在出生的时候就会渐行渐远,永无相交。
对于大多人而言,他的原生家庭的上限,决定着他本身的下限,因为贫穷是除了基因之外,唯一会遗传的东西。
世界是一座大厦,富人住在上层,大多数人住在中下层,每个楼层的大门之间都有一把锁,楼上人的最低思考线是,如何离危险窗口远一些,不掉下去就好。
住下楼的你想轻易跨越楼层,得看上楼有没有人伸手拉你一把,没有的话,你就必须自己动手爬。
《西虹市首富》就是用一场闹剧,告诉我们那些出人意料的市场反应,都是时代的真实化身。
电影主人公王多鱼是个彻头彻尾的穷人,想尽办法都弄不到钱,直到他接到一个挑战——一个月内花光十个亿。
为了完成任务,他故意投资夕阳产业股票,结果拯救了整个行业;
他支持创业者的荒唐梦想,竟然一下子打开了市场;
他铺天盖地的打广告追女主角,又把自己的话题性提高了一个维度;
急于求成的他论斤奖励,发动全民参加减肥运动,却又把自己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万般无奈之下,他甚至开始用银盆装水,再点燃钞票烧开。当烧到185万的时候,水沸腾了。
花光钱咋也这么难?
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实,那些住在上层的人,他们手中的资源会一代一代传下去,并且资源还会带来更多的资源,这些都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如果你住在下楼,那么你面临的不仅是资源上的匮乏,你父母的人生经验都很可能是错误的,这就需要你摸爬滚打的去尝试,这个世界上到底什么是错的,什么又是对的。
一个占有了社会资源的人,他拥有的不仅仅是手上的金钱,更是随之而来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这些反过来又会带来更多财富。
对于他们来说,“花光钱”这件事就像在中下楼层中赚钱一样,外行人做起来都比较费劲儿。
有钱人最大的优势就是容错率,他们有资源充当实验田供他去尝试,错了不要紧,因为还有足够多的金钱去弥补。
从概率学的角度上来看,尝试十次的成功率,要远远高于仅有一次机会。
把这个公式逆推也成立:你没有钱,你可能只有那么几次机会,所以你不能犯错,每个选择都必须小心翼翼。
人生而不同,这个世界就是存在着不公平。
世界公平的是,你要先败给一部分人,然后付出努力,等到机会来临,去赢另外一部人。
高考可能是在你人生中最早,也是最容易的机会,让你能在上楼没人伸手拉你的情况下,自己爬上去。
推动一个人前进的,往往是他根本无路可退。
凛冬已至,可怕的是我们无法预估它持续多久。
今年1月份,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邱小平会上表示,2019年应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834万,同比增加14万人,相较十年前增涨26%。
今年裁员潮卷了各个龙头企业,涵盖汽车、科技、金融、广告、资讯、制药、家具等行业,裁员规模从数千到上万不等。
象牙塔外的世界在下雪,寒冬过去可能依然是寒冬。
这么糟糕的2019年,却可能是未来十年中情况最好的一年。也就是说,全球经济环境都在每况愈下,可高校扩招的步伐却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
那些走出象牙塔的人,有人找到了栖身的洞穴,有人就被冻死了。
人们在购物的时候,习惯性会用“品牌”去度量一件商品的价值和溢价,这个效应在招聘市场中一样起作用。
安徽卫视曾经推出过一档栏目,叫做《学霸是怎样练成的》,栏目嘉宾其中一位是某大公司人事部经理小米。
小米表示,校园招聘会结束后,只会带走985大学学生的简历,其他大企业也会这么做。
衡量一个人工作好坏的三个点就是质量、效率和成本。
这个定律适用于被招聘的人才,同样适也用于负责招聘的人力。
一场招聘会下来,人力可能会收到上千份简历,背都背不走,把学校稍差的毕业生简历丢进垃圾桶,是筛选的第一步。
没错,那场到大四夏季才开幕的大戏,四年前就开始招募演员了,只是有些人不知道而已。
是金子总会发光。
可面对满地发光的金子,最省事儿的就是拿起扫把,把周围的沙子扫干净。
那些被沙子包裹的金子,谁会在乎呢?
对于人力来说,招聘更像是一场赌博。
在面试时候,来自普通大学的毕业生,只要大学期间没有过的太荒废,那么他和名牌大学的学生表现不会相差太多。
因为一个人的简历可以伪造,言谈举止可以假装,但思维逻辑和知识储备,却需要在日常中一点一滴累积才能得来,等到积累到一定程度开始输出,二者的差距就会呈几何倍数扩大。
高考已经充分的替他们筛选了第一轮,大学替他们培育并且甄选了第二轮。
这种情况下,他们选择来自好大学的学生,大概率是不会输的,聪明人都知道应该如何下注。
毕竟,名企的人力也是大浪淘沙后剩下来的金子啊。
这世界有太多太多口口相传的逆袭成功例子。
他们说爱因斯坦小学时候数学只有一分,却提出了“相对论”改变了世界,他们没说的是,那时候德国数学1分是最高分;
他们说周杰伦小时候学习差却成了天王级歌手,他们没说的是,周杰伦自小就有极高的音乐天分,4岁就被母亲强迫苦练钢琴;
他们说吴翰清只有高中学历,却成为阿里云高级技术核心之一,他们没说的是,吴翰清的中学是被西安交大少年班录取。
如果想成为逆袭的那一位幸运儿,你可以抛弃成绩之外的因素,尝试重新考量自己。
在过去的十几年,你有没有曾经展现出可以长期保持,并且明显优于常人的天赋,任何方面都可以。比如外形和身材、口才和表达、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体力或者精力、社交能力、领导能力等等,这些都算。
如果都没有的话,那么你应该不是励志小说中的主角,你的天花板到底在哪里,你得伸出双手,踮起脚尖努力去试探。
通过高考进入一所好大学,能给你提供一张梯子,让你在摸索的过程中省下不少体力。
成功的方式很多,进入好大学并不是唯一一条上升的路。
但是没考上好大学,对于同样的事情,你想要得到和那些高考赢家同样的结果,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
比如读研。错过了高考,你想要刷卡进清华园,那么你就必须要考研,比清华本科生多花四年时间拿到清华的学生卡;
比如工作,你想要进入名企,得到体面的工作和丰厚的薪水,那么身在普通学校的你首先需要多几年的工作经验,等到成功经验足够填上学校的不足之后,再跳槽进去。
所以只要愿意花费时间,那些曾经输在高考起跑线的路程,都是可以慢慢追回来的。
只不过你要知道两点,一是所有努力都是想要追赶的加速度,并非重赛;二是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中,时间的成本是最高的。
世间人没有傻子,有捷径的时候没有人一定要披荆斩棘,越多人走的路就越是容易的路。
你想舍近求远,弃易求难,冷静下来仔细想想,一无所有的你有什么资本这样做。
看到过这样一句话:
“高考,不过是很多人做同一套卷子,然后决定去哪座城,和谁走四年,和谁走一辈子;最终发现,错的每一道题,都是为了遇见对的人,而对的每一道题,让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高考是通往好大学最后,也是最难的一道门槛,好大学制造的是一国重器,培养的是家国情怀。
对于寒门学子而言,在一所好大学的四年时间,能给你一个平台,让你和那些金字塔顶端的精英站在同一地平线,看见钟鸣鼎食,聆听黄钟大吕。
在那里你会占有更多的资源,国家财政的倾斜会让你四年时光走得轻松很多,你还会发现知识原来可以成体系被灌输,再触类旁通到更为广阔的领域;
在那里你会拥有更多的选择,严格的学术训练系统会将时间内涵无限扩充,你可以在强大的专业技能加持下就业、考研、保研、直博、留学,之前狭窄的上升通道陡然变的宽敞;
在那里你会还遇见一批人,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向你证明着财富只在金字塔顶间流转,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他们中的另外一部分人,让没有路的地方有了路,告诉你这个世界是可以被人改变的。
四年时光中你所经历的一切,以后都会成为你安身立命的资本,或许是唯一的资本。
一个人的起点并不能决定终点,但很多人起跑线都没跨出来,根本没有机会看看终点。
很多时候,稍有姿色,稍有才华,都是有些尴尬的事情,因为会有无数个时刻,你站在一级的台阶上,却自以为拥有了满目天光。
所以,我不赞成你在没有看到世界全貌之前,就对未来的心怀侥幸,相信未来的自己能将许下的支票轻易兑现,更不赞成你现在就认为自己拥有了整个世界。
在人生的黄金年龄里,如果外面是寒冬,我希望你能找到栖身之所,熬到花团锦簇;如果眼前是黑夜,我希望你能策马扬鞭,奔至火树银花。
我希望你能走得够远,看过璀璨坠落的千百颗流星,看过连绵飘过船舷的巨大冰山,再以树一样的姿态,平等的站在想象中那个人的身边。
如果这些你现在没能力做到,我希望,趁还不算晚,你能有勇气从头再来。
我不相信所谓的逆袭,更不相信这世界上存在着所谓万般侥幸。
因为未来如何,全部都取决于过往一点一滴的无声累积,那些看似不可知的结局,全部都有迹可循。
要知道,所有的逆袭,都是有备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