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校长郗会锁北大演讲衡中的办学经验

2019/8/4  中国网教育频道  阅读:  【放大镜】  



前段时间,衡水中学校长郗会锁北大演讲,引发热议。对于衡中的办学经验,大家褒贬不一。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来听听北大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最近的演讲,某种程度上就像是对问题给出了答案。秦春华提到,当前基础教育现状让大家感觉压力山大,似乎都在“温水煮青蛙”般地慢慢滑入考试的“陷阱”而无法自拔。什么原因导致的?最大的原因在于学校没有搞清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在审视衡中经验时,要深入思考的是,学校的办学是否迷失了教育的目的,是否过于看重考试和成绩,把学生当成了流水线上的装配工。


学校办学,必须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正如校长会创始人徐启建先生近年来一直倡导的,一所学校的发展必须注重“天、地、人、和“。在他看来,真正要办出一所好学校,首先一定要目标清晰,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有目标和价值系统——一套完整的办学理念及实践文化体系。


从这个视角来看秦春华的演讲,或许让人更加“心有戚戚焉“。

易中天老师说:“今日之中国,学校是工厂,班级是车间,学生则是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齿轮和螺丝钉,只不过有的镀金,有的镀铜,有的压塑料膜,但指导思想和生产模式则是一样的,目标是‘望子成龙’,标准是‘成王败寇’,方法是‘死记硬背’,手段是‘不断施压’,还美其名曰‘压力即动力’。


“减负”是近段时间国家在大力推行的教育政策。但随着政府推行“减负”质疑之声也不绝于耳,如:“应试教育是一种政治正确” ,“减负是‘害了孩子, 肥了教辅, 误了国家’”。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公开发声表达自己对于教育的看法,尽管看法各异,但让我们有了更丰富的视角来看待教育问题。


推荐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教授的文章:



衡水中学校长郗会锁北大演讲衡中的办学经验



近年来,由于工作关系,我走访了全国不少中学,和中学校长、教师及学生进行了比较坦诚深入的交流。面对当前基础教育现状,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压力山大。

无论是教育行政主管机关还是中学,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似乎都在“温水煮青蛙”般地慢慢滑入一个“陷阱”而无法自拔。我问这个“陷阱”指的是什么,所有人几乎异口同声地说:考试。


应试体制下,

学生更像是流水线上的装配工


的确,在以高考为最高“指挥棒”的考试体系指挥下,我们的中学离一个教育机构的本质渐行渐远。它越来越不象一个学校,倒像是一个类似于富士康一样的企业;中学校长越来越不象是一个教育家,更像是一个公司的总经理(不是企业家)。


高三的教师越来越不象是一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像是一个拎着皮鞭的监工;学生则越来越享受不到教育的快乐,更像是一个流水线上的装配工人—必须在答题时做到条件反射似的熟练。


也许我有一点点言过其实,但绝非危言耸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本来是一个效应时滞极长的领域,办好一所学校往往要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但在当下的中国,要使一所籍籍无名的中学在三五年内就做到声名鹊起却似乎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学校作为企业,用管理企业员工的方式来管理教师和学生;用数字化目标管理来实现升学率、“北清率”乃至“状元”等社会普遍认同的目标;用个体的具有代表性的素质教育成绩来说明整个学校的素质教育成果;等等。从媒体的大量报道中,我们并不难看到这些“超级中学”的“成长路径”。


并非是中学校长忘却了自己的教育使命和责任—许多中学校长堪称当代第一流的教育家,但在现实面前,他们不得不这么做。许多人不无痛苦地对我说,他们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脚踏两只船”—一只船是素质教育,一只船是应试训练;高三之前素质教育,进入高三立即开始应试训练—也许这只是一部分人的做法,更多人则从一开始就选择了应试训练的道路。


当然,也有极为个别的中学校长凭借着胆识、勇气和智慧,完全按照自己的教育理想办学。他说,你如果不改也行,我按照教育规律去做应该做的事情,我可以不和你玩。在全球化时代,北大、清华不要我的学生没有关系,只要他们真正优秀,哈佛、耶鲁这些世界一流大学抢着要。


衡水中学校长郗会锁北大演讲衡中的办学经验


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天职是教育好自己和别人的孩子,使每一个家庭的孩子接受了我们的教育之后,会变得更有教养、更有知识、更有理想、更有责任感,以及更有能力去面对和解决未知世界的难题。一句话,他可以变得比以前更好。


否则,如果经过我们的教育之后,一个孩子变得越来越自私、越来越无情、越来越没有责任感,越来越没有信仰,那我们的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至少是不成功的教育。


如果中国每一个有经济能力的家庭都把孩子送到国外去接受教育,甚至作为教育界人士的我们自己都加入到这一行列,那我们的教育就是有问题的教育,至少是不被信任的教育。这说明我们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


教育可以提升人的境界和层次


我常常想,人为什么要接受教育呢?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学而优则仕”时代的功利主义追求了。但是在今天,我们恐怕不能再如此简单地界定一个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否则,一旦当你发现书中没有“黄金屋”和“颜如玉”的时候,你可能会陷入失望、沮丧甚至反对教育的境地。


我想,一个人之所以一定要接受教育,从个体来说,是因为教育可以使人从生理到心理都可能变得更好,至少和没有接受教育之前相比会更好。他看待世界的眼光可能会变得不一样—从前是在用眼睛看世界,接受教育以后可能会用心去看世界。


遇到委屈、困难、挫折甚至是失败时,可以比以前更平和、更淡然、更有信心,也更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在接受教育—主要是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中,会有更伟大的人和事作为榜样去激励你,唤醒你心底里最美好的东西,即使你也许永远无法成为那样伟大的人。


换句话说,教育可以提升一个人的层次和境界。有时候,当我们鄙夷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时,往往会说:“那个人没有受过教育。”指的就是这个意思了。另一方面,从社会来说,教育可以使每一个个体认识到集体契约的必要性,减少反社会的心理和行为,增强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感,弱化社会中的戾气和不平,使人们避免陷入相互敌视和你死我活的丛林世界,从而使整个社会变得更好一些。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教育的目标应当是使人们变得更有教养。这种教养不一定全部体现在彬彬有礼上。更准确地说,教养体现在一个人在做出某种行为的时候,是否考虑到这种行为对其他人和社会所造成的负的外部性—这是一个经济学术语,可以近似地理解为不好的影响。


比如,教育应当使人养成习惯,当受到他人帮助—无论事情有多小—的时候,真诚自然地说声“谢谢”。因为这会使帮助你的人心情愉悦,增加他对你的信任感,进而增加社会上所有人彼此之间的信任感。还比如,教育应当使人懂得,男人每天早上出门之前要把胡子刮干净,女人要上一点妆,不一定是浓妆艳抹。


因为这会使见到你的其他人在视觉上更舒服一些,至少不会感到烦躁和厌恶。这些做人做事的细节和小节,绝不会出现在任何一种考试当中,在我看来,却是教育中最应当重视和倡导的东西。


我们不能让12年的教育过程

变成一个又一个考试的准备阶段


有人会说,你所说的是家庭教育的责任,不应当由学校来承担。学校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对此我不敢苟同。这实际上是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把教育和人当成工具的陈词滥调。教育是统一的。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只不过是侧重点不同而已,其目标都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中国的先贤早就讲过“知行合一”,做学问和做人本身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怎么能够把它们截然分开呢?失去了做人的准则,即使学到了再多的知识和技能,又有什么用呢?很可能还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危害。


更何况,由于家庭环境、父母教育背景以及经济条件等各方面因素,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从父母和家庭那里继承这些原则和习惯,更需要通过学校教育来加以弥补。


我们要让孩子在教育中感受和体会到每一天的进步和快乐,感受和体会到悄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逐步从懵懂无知走向理性成熟,不断使自己的人生目标变得更加清晰,使自己的价值观变得更加稳定,学会从平凡的日子中领悟生命的快乐和意义,明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行为的含义和后果,明确自己未来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应当通过怎样的努力去合法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我们不能让十二年—或更长—的教育过程变成一个一个考试的准备过程,学习的唯一目的是为了跨越这一道道艰难的考试的坎。教育一旦变成了考试,竞争就会成为学校的主旋律,每一个学生都在想法设法在竞争中胜出,那些大量的无法胜出的学生就会慢慢丧失自己的希望甚至绝望—因为胜出的永远是少数人—但他们才是这个社会“沉默的大多数”。


这个从小就开始的残酷过程会使学生更相信个人能力和“胜者为王”原则,却既不懂得也不相信合作。但显然,无论从个人还是社会角度来说,教育都应当使人们更懂得合作的价值,而不是竞争的价值。


考试只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已,其目的有二:一是为了检验一个阶段的学习成果,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必要的知识—如果没有掌握,就需要使之掌握;二是为了选拔。在优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把那些和优质教育资源匹配度最高的学生选拔出来,让他(她)们接受相对更好的教育,使之更具有竞争力。


考试只能为教育而服务,教育的目的从来就不是考试。如果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教育资源极为充裕,理论上可以取消考试—欧洲许多国家的大学就取消了入学考试。但无论一个国家多么富足,都不能也不可能取消教育。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奋斗,中国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但是当我们在拼命奔跑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了,我们为什么而出发。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只是满足于完成某项工作。我们需要问的是:当我们这么做的时候,我们需要实现怎样的目标?


学校首页:读书


 找学校


关注广东招生在线




  

  • 延伸阅读
  • 热门阅读
  • 相关评论

[找学校]    [招生简章]    [专业学费]    [录取分数]    [航拍视频]    [最新]


粤ICP备11094791号
【我要报名】  【回到顶部】  【放大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