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2020高考怎么考?
2019/11/5 教育 阅读: 【放大镜】
近期,“区块链”这一热门话题刷爆网络。而这类时事热点一向是高考的热门考点,那么,到底什么是区域链?区域链在高考试卷中又可能会如何命题?为此,学习哥特意搜集整理了区域链相关知识点,供考生参考。
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
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
中共中央总书记
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
那么,区块链到底是什么?
区块链是将密码学、经济学、社会学相结合的一门技术。区块链的“区块”,类似于我们使用的硬盘的某一个地方。每个区块,就是我们保存信息的地方。通过密码学技术进行加密,这些被保存的信息数据无法被篡改。
简单来说,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
还是难以理解?
那学习哥来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小王向同学小张借了100块钱。
是不是好理解多了?
区块链作为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其本身是一串使用密码学相关联所产生的数据块,每个数据块中包含了多次交易有效确认的信息。因此,区块链能够让数据的产生、运行和应用更加公开与透明,具有一定的信息防伪功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数据就是信息,就是经济价值;真实、透明的数据经济价值更高,更容易得到商业场景的应用。
基于区块链技术对数据的收集、储存和应用过程中,具有数据信息不可篡改、可追溯性的特点,可以让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更加有效,因此,区块链被认为是互联网之后又一大创新之举,将从基础设施层面为各行各业带来巨大的变革机会。
区块链这么好,
1、存证
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点,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存证”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只要能够确保上链信息和数据的真实性,那么区块链就可以解决信息的“存”和“证”难题。比如在版权领域,区块链可以用于电子证据存证,可以保证不被篡改,并通过分布式账本链接原创平台、版权局、司法机关等各方主体,可以大大提高处理侵权行为的效率。在金融、司法、医疗、版权等对数据真实性要求高的领域,区块链都可以创造安全、高效的应用场景。同时,区块链由于记录了所有的交易信息,因此区块链本身就可以形成征信,为实现社会征信提供全新思路。
2、共享
区块链“分布式”的特点,可以打通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信息和数据共享。与中心化的数据存储不同,区块链上的信息都会通过点对点广播的形式分布于每一个节点,通过“全网见证”实现所有信息的“如实记录”。在公共服务领域,区块链能够实现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同维护和利用,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好的政务服务体验。目前已经有一些地方探索把房地产数据上链,在买房的时候,老百姓只需要到银行跑一次就可以实现产权过户。可以预见,随着“区块链+政务”的落地,跨部门的业务协同办理将成为常态,以后再也不需要“证明我妈是我妈”了。
3、信任
区块链形成“共识机制”,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真正实现从“信息互联网”到“信任互联网”的转变。信任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石,也是一个稀缺品。经济发展中的很多问题难以解决,很大程度是因为缺少信任,交易成本高、违约风险大。比如说,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这里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任”问题。区块链恰能在供应链金融中弥合信任鸿沟。区块链可以增强供应链上下游的信息可信度,通过链上可拆分的电子凭证实现资金的流转融通,打通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解决多级供应商的融资难问题。
4、协作
区块链通过“智能合约”,能够实现多个主体之间的协作信任,从而大大拓展了人类相互合作的范围和深度。市场经济是复杂系统,很多行动涉及到复杂的行为主体,如何实现多方主体的高效协同,是经济发展的共同难题。尤其是在全球语境下,跨境支付、跨境贸易、跨境物流,更是涉及到各个国家出口、进口、运输、监管等各个方面。有人做了一个统计:2014年,马士基航运从非洲肯亚运输牛油果和玫瑰至欧洲荷兰,耗时1个月的跨国运输涉及超过30个主体200多次沟通交互。而把区块链运用于全球贸易,各方都可以同时协作管理,保证所有信息电子化实时共享,从而提高协同效率、降低沟通成本,使得各个离散程度高的主体仍能有效合作。
多年前,
区块链技术对未来生活有什么影响?
从出生证明到看病医疗,
支付交易到版权保护......
“文青”高晓松也思考了区块链
对文娱行业的巨大可能性。
不少科技届人士认为,
技术无好坏,
关键看人怎么用!
被寄予厚望的区块链技术
能否实现人们对未来的想象,
更大程度上取决于
用技术的人那双掌舵的手。
近年来,中国的区块链技术
专利申请数量位居全球首位。
技术创新突飞猛进,
前景可谓十分广阔,
不过相信大家更期待的是,
区块链技术尽早广泛地应用于
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当然,区块链技术还在发展中,
并不是万能的。
温馨提醒——
如果看到区块链养生鞋、
区块链养生床垫,
区块链速读,
请远离!
★试题+资料部分展示:
声明 本文素材来源于微博@人民日报、淘高考、自主选拔在线,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由公众号(ID:)编辑整理。
本公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也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我们将按国家相关规定支付稿酬。
↓↓点击 "阅读原文",查看 快速提分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