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本期“院”闻其详由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郑愚教授为您讲述学院的发展现状、教育教学基本情况,包括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力量、科研创新等各类信息。
学院概况
东莞理工学院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的前身是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和建筑工程系,2016年经学校院系调整更名为生态环境与建筑环境工程学院。目前共有5个专业,分别是环境工程(含卓越计划班)、环境科学、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和建筑学。
环建学院办公大楼
师资力量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85人,含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其他国家级杰出人才2名,其中教授35人、副教授42人。博士学位教师占比90%,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到43%。
科研实力
近五年,学院教师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超过100项,包含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港珠澳大桥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6项,其中2019年新立1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3项。科研总经费约4507.6万元。发表论文446余篇,其中SCI收录236篇,EI收录85篇,并以第一单位发表Nature子刊;出版专著7本,专利授权119项。
学院下设土木工程实验中心和环境工程实验中心。土木工程实验中心拥有各类仪器设备总数1700件,仪器设备总价值2000万,单台价值10万以上大型仪器设备17件;环境工程实验中心拥有教科研仪器设器总值6000多万元;1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超过50台套。
科研平台
6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
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8个:东莞市重点实验室
科研团队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生命线工程结构安全与减灾创新研究团队
高性能低能耗建筑材料及结构应用创新研究团队
水污染控制与修复研究团队
环保储能电极材料研究团队
专业介绍
01环境工程专业(含卓越计划班)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省级特色专业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学校首批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
主要课程:环境监测、环境微生物学、环境仪器分析、环境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卓越班导师制项目
就业方向:(1)在各级环境部门从事环境监测与管理工作,如:生态环境局、环境监测站、城市规划局或其他公务员单位;(2)也可在大型企业、公司从事环境产品和技术推广与研发工作,如:产业中心、环保学会、环保科技公司;(3)还可在研究所和高校从事科研、设计及教学工作,如:大学教师、环境研究所、环境设计院(需进一步学习深造)。
02土木工程专业
广东省重点专业
广东省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东莞首个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依托学科
主要课程: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工程化学与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测量、工程地质、工程经济学、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钢结构基本原理、基础工程;房屋建筑学、混凝土房屋结构设计、房屋钢结构设计、土木工程施工、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公路与桥梁工程施工、桥梁抗震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在房屋建筑(道路与桥梁)等工程领域相关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工程加固与检测单位、工程咨询与评估公司、房地产开发企业、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及科研院所,从事土木工程项目策划评估、结构设计、施工技术与管理、工程监理、工程咨询、工程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毕业4-5年后,通过考试能获得国家注册结构师、建造师等执业资质。
03工程管理专业
省级特色专业
主要课程:本专业目前包括投资与造价管理、BIM与全过程项目管理、装配式与智能建造三个模块学科群,每个模块主要包括的课程如下:投资与造价管理方向:建筑设备,工程投融资策划与评估,房地产经济学,工程造价软件及应用,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绿色建筑设计原理,市政工程造价;BIM与全过程项目管理方向:工程力学(二),建设法规概论,工程投融资策划与评估,房地产经济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工程质量安全与环境保护,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与管理;装配式与智能建造方向:工程力学(二),建设法规概论,建筑设备,绿色建筑设计原理,工程质量安全与环境保护,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与管理,建筑信息管理及互联网应用。
就业方向:学生学成毕业后能在国内外大中型企业、房地产企业、工程技术公司、工程咨询与评估公司、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等从事项目策划评估、投融资管理、工程建造、造价咨询、施工管理及工程监理等工作。毕业2~5年后,通过考试能获得国家注册建造师、造价师等执业资质。
04环境科学专业
学校博士点申报建设重点学科
国家杰青领衔的专业师资队伍
高起点高规格办学
主要课程:环境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等。
就业方向: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环保部门、化工、冶金、能源、交通、轻工、医药、农业、军工等行业从事环境科学研究、环境监测、评价、管理和规划工作,部分学生升入高等院校继续深造。
人才培养特色
1构建“四元提升、四阶递进、四方协同”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始终秉持着培养、输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职责,打破拘囿、开拓创新,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育人,创新育人,构建了“四元提升、四阶递进、四方协同”的地方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并经过多年实践和推广应用,形成了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推动我校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2全面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学院制定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项计划,每月一期主题活动。构建“资深专家主讲+辅导教师辅导+学员讲课训练”模式的青年教师教学工作坊,同时打造从设计施工到运营全周期跨专业的实践教学团队;创新教学技能竞赛模式,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
3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院积极加强对外合作交流项目,提升学院师生国际化视野。
国际合作交流成果
办学成果
近年来,学院荣获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多项。
学生累计参加全国、省市级专业技能竞赛获奖逾百人次,包括省挑战杯一、二等奖,创业大赛省赛金奖、国赛铜奖,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二等奖,亚太区数学建模竞赛中国区一等奖,全国造价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周培源力学竞赛省一等奖等。每年有200多人次本科学生参与到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和重点工程研发咨询,发表包括SCI在内的论文多篇。
2019年在校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7篇,其中SCI论文5篇;申请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1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其中5项实用新型专利已获得授权。
升学就业
近三年,各专业的就业率都均在98%以上,专业对口率逐年上升;80%以上毕业生在东莞、广州和深圳工作。
学院的考研氛围浓郁,近三年的考研录取人数逐年攀升,录取率一直位居学校前列。2020年考研上线人数超过90人,2020届共有66名毕业生考取国内外高校研究生,考研录取率持续保持全校第一!
2019年录取分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