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介绍
本期“院”闻其详由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黄辉宇副教授带你一起走入机械工程学院,领略学院的名师风采,了解学院的人才培养体系,游览学院教学空间和科研平台等。
01学院概况
机械工程学院前身是机电工程系,始建于1992年,是莞工最早创建的院系之一。2008年,学院正式更名为机械工程学院。
目前,学院设有4个系:智能制造工程系、工业工程系、成形制造工程系、应用设计工程系;5个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工程、工业设计专业。今年,学院新增机械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将于2021年正式独立招收硕士研究生。
综合实验楼
机械园
02师资力量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与科研实力强劲。目前全院教职工128人,其中专任教师87人,含双聘院士2人、省教学名师2人、正高职称14人、副高职称2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0人。学院还是东莞市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目前在站博士后16人。
03科研实力
近3年,学院累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8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8 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5项;科研经费超过260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51篇,其中SCI/EI收录138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63项,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18项。
学院综合实验楼配有行政、教学、实验、实践区,另外还拥有丰富的校外实习、实训空间。已建成包括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在内的省级科研平台5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广东省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1个。
1教学平台
学院下设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工程训练中心,其中实践教育中心负责管理学院39个教学与科研实验室,仪器设备(含软件)约2900台套,总值约5000万元。工程训练中心负责学院以及全校的金工实习课程,有数控车、数控铣、钳工、激光加工等11个教学区,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现有仪器设备约980台套,总价值约1600万元。
东莞理工学院先进制造学院(长安)建有科学试模技术中心、智能装备与机器人联合实验室、增材制造联合实验室、精益智能制造道场等实训场所,可同时容纳400余学生学习。
2科研平台与团队
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创新中心
制造过程智能控制与优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智能制造系统健康监测维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东莞增材制造与智能制造研究院
东莞理工学院中子散射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非晶合金及其功能应用团队
04专业介绍
0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含卓越计划班)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
省级重点专业
省级特色专业
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控制工程基础、CAD/CAM技术基础、机器人技术及应用、PLC技术、机电产品创新与实践、MATLAB数值计算与工程应用、机器视觉技术、制造系统自动化技术、精密加工与测量技术。
就业方向:可在机械设备制造与自动化系统领域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方面的产品设计、制造与开发、机械系统自动控制等方面的设计工程师、工艺师、CAD/CAM技术员、检测维修、管理及销售人员。
02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主要课程: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控制工程基础、电机传动与控制、嵌入式系统及应用开发、PLC技术、MATLAB数值计算与工程应用、数控技术、机器人建模与仿真技术、机器人控制技术基础。
就业方向:可在机械设备制造、电子工程和电子工业等领域从事汽车与航空制造、自动化产线、机器人、数控装备、检测设备等产品的设计、制造、装配调试等工作,以及系统规划、方案设计、前期工作、质量控制、销售、客户服务、使用培训、咨询和售后服务等相关工作。
03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材料科学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材料成型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液压与气动、模具制造工艺、材料成型设备及自动化、材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3D打印技术原理与工艺。
就业方向:可从事3D打印、金属成型及模具、塑料成型及模具等领域的产品设计与制造、技术研发、生产组织、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
04 工业工程
省级特色专业
主要课程: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工业工程运筹优化、应用统计学、系统工程、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规划。
就业方向:可从事工业工程师、工艺工程师、质量工程师、项目管理师、管理咨询师等职业。
05 工业设计
省级特色专业
主要课程:设计素描、色彩绘画、工业设计史、设计基础、三维软件造型技术、设计表现技法、设计思维与表达、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新产品开发设计。
就业方向:可在3C产品、钟表电子、家电、玩具、家具、互联网、交通工具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新工业产品开发、工业产品系统设计、产品造型设计、产品结构设计、视觉传达设计、ui交互设计等相关教学、科研工作。
05人才培养特色
1学院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创新,所有专业基本都按照“3+1”模式进行培养,3年在校本部,1年在产业学院或者在企业。同时利用现代产业学院的优势,构建了两类师资,进一步充实学院实践型师资队伍,并开设了新型应用型课程,如《工程伦理》《非标智能装备案例化设计》《科学试模》等。
2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学院充分利用东莞作为国际制造业名城的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在东莞市50余家制造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和校企联合实验室,设立多个以本科生为主的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和职业技能认证基地,形成了“四大模块、三个层次、两类训练和一项活动”的实践教学新体系。
3课外科技活功驱动的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院结合工程实践项目实用性和综合性强,技术先进,适合团队合作的特点,广泛吸引学生参加各类课外科技制作与创新活动,建立课外科技活功驱动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和自主创新,使“教、学、做”有机结合,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06人才培养成果
近3年来,学生申请专利授权20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先后成立了5家创业企业,并获风险投资的注入。
学生创新、设计作品获得包括全国“挑战杯”、省“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世界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等学科竞赛奖励150余项,其中国家级特等奖2项,省级以上特等奖或一等奖22项。
07升学就业
学院毕业生适应面广、就业前景良好,受到知名企业、事业单位的欢迎。毕业生大部分在莞穗深等珠三角地区就业,就业单位包括新科、伟易达、唯美陶瓷、京瓷、京东、美的、格力、广汽本田、富士康、中国铁路、中科院、浪尖等。
学院学术氛围浓厚,学生考取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名校研究生。学生出国出境深造主要有日本、韩国、英国、加拿大、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2019年录取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