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日前拉开帷幕。此轮的改革从考试科目、高校招生录取机制上都做出了重大调整,方案中,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外语可以考两次,文理6科选3门成绩计入总分等举措引发极大关注。本期三人谈,就谈谈此次高考改革。
张涨:抽丝剥茧 一针见血
谭敏:至情至理 侃侃而谈
练洪洋:煮酒论剑 指点江山
为改革点赞
谭敏:此次招生制度改革通过顶层设计,不仅显示出中央推进教育公平公正,科学选拔人才的力度和决心,也承载和回应了公众对于高考公平的诸多期待。纵观此次改革的多项措施,最大限度实现教育公平是核心和关键。多次考试改变了“一考定终身”的现状;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制度,杜绝了暗箱操作带来的教育不公;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均衡不同区域和城乡间的教育资源……应该点赞,也值得期待。
练洪洋:本次高考改革,可期的亮点之一,就是有助于素质教育推进。长期以来,在高度统一的高考模式下,“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学生、学校的特点和自主选择性均难以体现。近年来,国家启动高中新课程改革,期望以更加多样化的课程推进素质教育。课程之外,作为“指挥棒”的高考改革更加重要。此次改革,“两依据、一参考”--依据统一高考成绩、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以更加灵活的考评方式,增加学生的选择机会,减轻学生的应试压力,为推进素质教育创造机会。
张涨:高考改革的确好处多多,但也不能忽视的是,近30年来我国高考制度频繁变动给学生、家长、学校带来困扰。高考成败仍然决定了很多人的一生,接受了多年中学教育后,临考前又面临重新洗牌,需要重新适应游戏规则,实在悲催。另外,高考改革也不可避免牵涉到一些制度变化、人员去留、教材调整等,这都需要物质、时间和社会成本。有一种观点认为,高考制度可以变,但不能经常变、大变,甚至昨天被否定的今天重获肯定,而要保持理念上的相对稳定,这不无道理。
文理不分利与弊
谭敏:不分文理科是此次改革的一大亮点。学贯中西、文理兼通的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早在1948年就提出,要走出“半个人的时代”,就是针对当时大学教育学文的不懂理、学理的不懂文的教育弊端有感而发。此弊端至今仍存。大学生尚且需要文理兼通,何况中学生?中学时代正是学知识、打基础的时候,更应该多方涉猎,一方面为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也能从中了解个人兴趣所在,为自己的未来选择一个合适的发展方向。
练洪洋:理论上说,文理本来就不应该分科,全面、均衡发展才是有质量的发展。问题是,高考不分文理,学生学业负担会不会更重?从过往高考实践来看,每增加一个高考科目,对学生来说就是增加十分学业负担,哪怕该科目只有10%的权重,学生们也会投入100%的精力去学习、应考,结果可想而知。江苏省在2002年曾经实施文理不分科,学生需要考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9门课。结果因学生学业负担太重、压力太大而不得不在一年后叫停,变回原来模式。高考科目的任何变化,都会产生“蝴蝶效应”,对高中阶段的教学产生巨大影响,这就要求高考改革要多方兼顾,及时出台配套措施,一步步推进。
张涨:取消文理分科后,学生在考试科目上唯一的变量就是在历史、地理、化学等课程中,选择哪三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计入高考总成绩。换句话说,以往分科后就可“选择性放弃”的会考成绩含金量大大提高了。未来如果和现在一样,很多地方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由地方自主命题、考试、评卷,这部分就成为高考过程中可由地方操控的部分。在激烈的分数竞争下,会不会催生更多的徇私舞弊、人为操纵行为?这是在改革推进中需要规避的问题。
为何再用“全国卷”
张涨:此次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将增加统一命题试卷省份,这也是一项重大的变革,如果与异地高考政策联动,从中获益最大的应属流动人口。目前,虽然不少地方都出台了异地高考政策,但由于自主命题的省份较多,不同省份间的教材内容、考试方向都存在很大差距,很难做到“无缝”衔接。跨地域流动的人口,哪怕允许在异地参加高考,但在知识储备、应考经验上还是无法与本地考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增加使用全国卷的省份,无疑能减小这一人为阻力,只要是在都采用全国卷的省份之间迁徙,流动人口参加高考不会再遇到教学内容、考试模式上的任何差别,为异地高考创造条件。
练洪洋:全国卷在实施过程中,要警惕“高考移民”增多的风险,因为高考移民的门槛变得更低了。由于欠发达地区中学教育水平不高,当地考生考分普遍偏低,来自发达省份的学生优势凸现,从而导致纯粹的高考移民。为此,海南、甘肃、青海等省份都实行十分严格的高考报名条件限制。不同省份的教材、高考试题不一样,对高考移民来说,也是一道门槛;如果实施全国卷,这个门槛也不存在了,高考移民现象怕会更严重。
照顾农村行不行
谭敏:此次招生制度改革中,明确提出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这将让农村学生的上好大学的希望大增。随着城乡差距的拉大,农村学生上大学的绝对人数虽然在增多,接受高等教育的质量与城市的差距却越拉越大。“寒门难出贵子”、重点高校的农村学生比例下降正是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带来的后果。加快教育资源向农村的倾斜,是对以往教育不均衡的纠偏,这不仅将改变许多农村学生的个体命运,更是改变社会流动渠道逼仄和阶层板结化的希望,也是城镇化题中应有之义。
练洪洋:适度提高农村学生比例,体现高等教育对农村的倾斜与补偿,十分有必要。从今年高考录取情况来看,农村学生上大学的比例和去年相比已经有所增加。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之后,农业户口将逐步取消,统一为居民户口,农村学生的身份又如何准确界定?这个问题还不小,弄不好就可能会被钻空子,出现城乡间的“高考移民”,从而让“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比例”的政策愿景化为泡影。
事关高考的一点动静都引起各方强烈关注,只因为它实在是太重要了,于学生是终身大事,于家庭是头等大事,于国家是大政方针。回顾高考的进化史我们必须承认,可能并不存在十全十美、只有优点没有缺点的高考模式,只能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变化。高考改革“牵一发动全身”,不仅强调它的重要性,更应看到它的系统性。高考制度绝不是脱离整个教育体系而孤立存在的,高考改革上要对接高校招生制度,下要衔接中小学教育体系,只有整个教育体系跟进改革,我国人才培养、选拔机制的真正变革才能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