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省市共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动员会精神,9月22日,东莞市召开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动员大会与新闻发布会。
东莞理工学院院长李琳围绕省委、市委精神,介绍了东莞理工学院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思路。未来五年,东莞理工学院将投入35亿元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其中广东省、东莞市将支持20亿元。为此,该校还建立了灵活的薪酬体系,杰出人才科研启动经费最高可达5000万元。
东莞理工学院也明确了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目标,即用10年时间,办学综合实力排到全国理工科类院校50名左右,成为理工科优势突出、应用特色鲜明、服务成效显著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
产业导向
建成区域创新发展高地
李琳表示,东莞理工学院将围绕广东战略型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关键任务,以“改革驱动、协同创新”“项目牵引、平台依托”“重点突破、整体提升”“服务广东、支撑产业”的发展思路建成引领区域创新发展的战略高地。
学校重点实施“三大工程”,着力构建“三个体系”。即实施智能制造领域新型学科专业群建设工程,形成支撑和引领产业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形成智力支持体系;实施特色产业学院建设工程,打造若干开放合作、产教融合的“特区”,服务支撑产业行业转型升级需要,构建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实施科技研发服务平台建设工程,为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支撑的同时,形成强劲的智力集聚效应,直接服务和支撑产业行业需求,提升发展科技支撑体系。
科技创新
以智能制造领域学科群为龙头
按照计划,东莞理工学院将以智能制造领域学科群为龙头,优化学科建设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重点学科实力,实施以“质量、成效”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按照所有权转让、使用权许可、作价入股等方式,明确成果转化、转让所得在重要贡献人员、所属单位之间的分配比例,加大标志性成果奖励力度。
与此同时,针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问题,适应东莞、珠江口东岸产业带和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电子信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化工制品制造业等传统支柱产业的转型升级。支持发展新型高端电子信息、生物产业、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成一批国家、省级重大科研服务平台。
此外,设立面向青年教师的科研业务费制度,聘请国内外知名大学教授作为青年教师的导师,采取“一对一”辅导模式提升青年博士科研能力,引入创新需求方和成果利用方深度参与学校创新平台、研发机构和智库建设。学校明确产权归属,授权科研团队通过有关方式处理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比例科研团队最高可达90%,鼓励教职工在岗离岗创新创业。
人才引进
建立灵活薪酬体系重金揽才
李琳表示,为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学院采取全职引进和柔性引进等方式,面向全球重金引进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与产业一线、把握智能制造领域关键技术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学院现有教职工在符合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特聘岗位条件的前提下可竞聘相关特聘岗位,并享受相关待遇,年龄条件适度放宽。
为此,学院建立了灵活的薪酬体系。高层次人才(团队)基础年薪、住房补贴以及科研启动实验室建设经费等条件较同类院校优厚。其中杰出人才科研启动经费最高可达5000万元,学科领军人才科研启动和实验室建设经费最高可达2000万元。同时,还根据合同约定目标任务实际完成情况计发高层次人才(团队)业绩年薪和业绩薪酬。
■具体建设目标
到2017年
学院智能制造领域学科专业实力明显增强,在广东特别是东莞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中发挥积极作用,在全国大学综合排名提升100位左右,在全国理工类院校排名明显提升,争取由“学院”更名“大学”。
到2020年
学院智能制造领域相关学科专业水平达到国内前列、省内一流,服务广东特别是东莞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增强,在全国大学综合排名再提升100位左右,在全国理工类院校排名进入前100位。
到2025年
学院建成支撑广东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智力支持体系、人才培养体系、科技服务体系,整体办学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显著提升,办学综合实力在全国理工类院校排名50左右,成为理工科优势突出、应用特色鲜明、服务成效显著的国内高水平理工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