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高校以大教改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因材施教,分类培养,调动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深化教学改革。各高校通过深化学分制、弹性学制、主辅修制、学科交叉、小班授课制等个性化教学改革,进一步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以北京大学“元培计划”、南京大学“三三制”为代表,全国39所“985工程”高校已有29所学校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改革措施,为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2010年教育部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从试验效果看,2013届500名毕业生中,96.6%进入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继续深造、86%进入基础学科或交叉学科领域深造、22%进入学术排名前10的世界顶尖大学就读、20%进入学科排名前10的世界顶尖大学就读;2014届近1000名毕业生中,95.4%进入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继续深造。
实施主辅修制,培养复合型人才。主辅修制已经成为高校的一种普遍做法。截至2013年底,各高校修读双学位(主辅修)学生数占在当年招生数比例的平均值为13.95%。部分高校积极尝试跨学科设置专业,推进文理交融。
夯实教授上课制度,推动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根据抽查82所本科高校教学质量报告,2013年,各高校给本科生上课教授数占高校教授总数的平均值为85%,基本夯实了教授上课制度。北京大学、上海交大等部分高水平大学率先实施新生研讨课、小班课,开启了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新潮流。部分高水平大学适应互联网思维的学习方式,建立中文MOOC平台,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改变。
(七)高等教育公共治理能力不断提升,高校办学活力得到有效释放,“大联动”的高等教育质量内外部保障体系不断走向成熟。
教学评估实现对高校分类引导。教育部以新理念、新标准、新技术与方法,从顶层设计“五位一体”的教学评估制度。通过院校自我评估、合格评估、审核评估改变过了过去以“一把尺子量不同高校”的做法,促进高校自主发展和特色建设。2010年起,开展对2000年以来的新建本科院校实施合格评估,已评估143所学校,覆盖了全国28个省(区、市),约占全国新建本科高校总数的50%左右。从2013年起。对参加过上一轮评估的本科院校实施审核评估,完成了18所高校试点工作。
倡导专业论证和国际同行评估。从2009年到2014年,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领域已由10个拓展到14个,年度认证专业数量由30个增加到138个。目前,通过认证数量的专业由75个增加到318个,覆盖高校由51所增加到106所,大部分“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均已参加认证。2012年,中国完成了加入《华盛顿协议》的相关准备工作,并在13个专业领域开展了69个专业认证试点。
建立内外联动的质量保障机制。在评估引导下,各高校从质量标准、队伍建设、机构组织、监控手段以及反馈改进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建立有标准、有组织、有队伍、有监测、有反馈的内部质量监测评估体系。
建立质量报告发布制度,接受第三方评估。2011年,要求39所“985工程”建设高校编制教学质量报告,2012年,范围扩大到“211工程”高校。2013年扩大到全国所有公办普通高校。截至2013年底,省一级专门的评估机构已经发展到13家。
(八)高校树立以生为本意识,切实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学生就业率保持稳定,学生对就业、高校教学等各个方面基本满意。
根据60所“211”工程院校发布的《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数据,“211工程”院校学生对专任教师的教学满意度为88.6%。其中学生最为满意的项目是师资队伍(92.5%)和教师专业水平(90.5%),然后依次为教学质量(89.47%)、教学教风(87.75%)、教学管理(84.73%)、资源保障(84.64%)。
根据227所高校《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数据分析,2014年高校毕业生对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服务感到“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比例占87.92%,“985工程”高校满意度高达93.24%。
根据对155所新建本科院校27134名学生所进行的问卷调查情况,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感到“满意”的达到46.71%,“基本满意”的达到39.9%,根据这两项指标合计出的学生对教育质量的总体满意度达到86.61%。
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对1139所高校的学生满意度情况的分析:全国高校学生满意度的平均分值为4.09(五分制),这说明学生对高校总体表示比较满意。就综合满意度情况来看,全国高校的平均分值为4.09分,其中“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的分值分别为4.58和4.3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
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是一种后发外生赶超型,在高等教育实现规模扩张的同时,当前高等教育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与矛盾:一是高等教育发展基数大,各种结构性矛盾仍是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二是高等教育经费缺口大,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教师队伍总量不足,高水平人才数量少且分布不平衡;三是高校科研主动面向社会需求的导向不足,重大科技协同攻关机制不健全,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薄弱;四是高校活力还未完全释放,高校拔尖学生尽早尽快成长的制度环境还有待进一步营造;五是高校教师教学方法传统,学生内在学习驱动力不足,创新创业教育还缺乏长效机制;六是外部质量保障机制统筹不足,内部质量保障深层文化缺失,质量保障的科学性、有效性仍不足。
鉴于以上问题,评估组提出了下列政策建议供参考:
(一)重点推进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全面助推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
适应经济转型发展需求,建议高等教育规模应从原先的高速增长,转为中速增长。高等教育招生的增量继续向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中西部地区高校倾斜。建议改变传统中西部划分办法,从国家“一路一带”战略发展需求和区域经济一体化需求,重新考虑高等教育的区域结构布局、学科专业布点。
(二)花大力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切实解决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
建议国家实施高校师资队伍提升计划,切实解决师资队伍总量不足问题,争取在“十三五”期间,能够使高校生师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建议实施师资队伍培养计划、在职师资队伍提升计划,建议进一步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培训,通过挂职煅炼、专业学位教育等形式,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议继续实施重大人才引进工程和培育工程,加大力度引进和培育一批学科领军人物和重要学术带头人。建议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三)保证高等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推动高校加强基础设施的内涵建设。
建议国家把保持教育经费持续稳定增长作为一项基本要求。从中央层面来说,要确保教育中央公共财政支出绝对量和相对量同时增长;从地方层面来说,要确保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投入及比例双增长,确保生均拨款水平达到国家规定要求;从学校层面来说,要确保教育教学经费比例逐年增长。
(四)深化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一体化。
建议深度推进教学与科研融合,建立科研优势向人才培养优势的转化机制。一是要改革科研经费的使用方式;二是要建立科研反哺人才培养机制;三是要进一步改革科研管理方式;四是要坚持高水平教授上讲台制度;五是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改革,及时引入科研内容来改造和设计实验项目;六是推进科研团队与教学团队一体化建设。
(五)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牵引,着力推动以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主线的教育综合改革。
建议国家引导高校从制度建设、机制保障、组织机构、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实践实训等方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建议地方政府抓紧研究制订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制定出台相应优惠政策,带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动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支持鼓励高校技术发明、转让,鼓励地方高校与企业共建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开发联盟等研究机构,鼓励地方高校教师和学生参与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加速科技成果在企业中推广和应用。
(六)要强力推进高等教育信息化,推动教师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建议加强教育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完善信息化技术标准,加强国家高等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与国家数字教育资源中心建设,形成数字教育资源汇聚和共享机制。从国家层面推进建立国家平台与地方、企业平台互联互通与协同服务,建设覆盖全国的数字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
(七)大力推进高等教育评价改革,建立符合规律的教育评价制度,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从以往学科需求导向转向社会需求导向,从关注学科建设转向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三位一体,强调寓教于研,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强调出成果同时出人才,并且出人才重于出成果。要进一步改变单一的政府评价导向,培植第三方评价机构,构建第三方评价机制。要完善“五位一体”教育评估制度。建议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评估工作方式,让“以生为本”、基于学生学习成果的先进理念渗透到教育评价,落到教师和学生身上,推动学校自主开展自我评估,形成了质量自我保障的长效机制。
(八)要加快推进“管评办”分离,强化依法治教,完善内外联动的质量保障体系。
建议进一步简政放权,应用立法、评估、经费调控、政策指导等多种方式,增强地方政府的统筹协调能力,释放高校的办学活力,推动高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建议国家加强高等教育立法工作,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建议进一步理顺国家、地方和学校之间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责任和地位,完善国家、省级、学校分层管理、分类评估的运行机制。建议建立高等教育评估与教育经费投入挂钩制度,加快引导高等教育分类设置,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克服同质化倾向。
总之,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以质量建设为核心”的高等教育改革,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资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了契机。尽管改革工程浩大,任务繁重,但在教育管理部门、全国高校和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任务一定会继续顺利推进,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众公共福利的提升,提供优质的高等教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