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再提多校划片促进教育均衡的政策,一时间“学位房可能白买了”的消息疯传。假如教育部这一要求真在广州落地,是否会改变当下的招生方式?23日,广州市教育局首度回应表示,今后一段时期,广州市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定,至于学位房是否会白买,教育局并没有正面回答。
回应:广州一直就是“多校划片”
广州市教育局表示,广州多年来义务教育招生实行对口直升和电脑派位较好的解决了广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求,电脑派位就是“多校划片”的一种具体做法,很好地体现教育部关于“多校划片”的精神。
广州市教育局还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以区为主、实行属地管理,教育局会要求并指导各区结合实际贯彻落实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精神。值得关注的是,据透露,在2015年2月,经广州市政府同意,广州市教育局印发了《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指导意见》。“该文件有效期3年,今后一段时期,我市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定。”该负责人说。
“就广州而言,学区化建设并不是新鲜事。”负责人介绍,2007年越秀就启动了学区化建设工作,海珠、荔湾、天河等区也一直在以不同形式进行探索。由于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各区实行学区化建设的基础和方式不同,“广州将继续指导各区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探索或推进学区化建设。”
现状:小学仍是“单校划片”
事实上,从教育部到广东省教育厅,去年已先后两次提及“多校划片”这一概念。所谓“多校划片”,对于小学招生,是指片区内多个门牌号对应多所学校;对初中招生,则是指多所小学对应多所中学,这种“多对多”的关系最终会采用电脑派位的方式决定个体的对应所属。
这种“多校划片”的方式目前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均已试行。以深圳为例,深圳去年发布的义务教育招生工作指导意见提出,从2015年起试行大学区招生制度。各区可根据“相对就近、教育均衡程度相当、学校相对集中、九年一贯对口”要求,以社区、街道等为片区设置大学区,家长可自愿在学区内为孩子报读2-3所学校,按志愿次序和积分高低依次录取。
而在广州,目前越秀、荔湾、海珠等多个区的“小升初”公办学校派位已实行“多校划片”,但小学阶段招生仍试行“单校划片”地段派位或对口直升。“单校划片”的操作办法为门牌号与地段学校为“一对一”,由此,许多家长不惜花重金买下学位房,以求可以获得名校学位。
趋势:打破“学位房”神话
教育部门多次重申“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无疑让这批花下“大手笔”的家长十分焦虑。皆因倘若将门牌号与地段学校的“一对一”关系变为“多对多”关系,即便买了学位房都不一定能读上家门口的名校,而是要考摇号碰运气决定学位所属。
教育部还强调了“就近入学”并非直线距离最近入学,之所以要如此明确的确定,也是想以政策的形式给那些购买学区房、子女却上不了名校的家长一个解释。
此前,国家工商部门也明令禁止房地产开发商以“学区房”作为促销噱头。由此可见,“学位房”是否白买了谁也说不准,但相关部门都已经在企图打破“学位房”的神话,好让群众不盲目择校。
观点:学区划分购置房产仍是刚需
至于学区化时好时坏,则有不同的声音。有业内人士认为,教育部设定了一个较为充分的前提条件,即合理确定片区范围、完善划片工作机制。其“理想”状态就是确保实现教育的均衡、公平。但就像“五个手指头不一边齐”一样,绝对的均衡与公平是根本无法实现的。由此,根据学区划分购置房产依然是众多学生家长及准学生家长的“刚需”。
也有教育界人士认为,实行学区化入学未必是坏事。实行学区化之后,家长可以根据离家远近、学校特色等来选择学校,跟现在单一的选择相比,家长的选择多了。一旦有了选择权,可能家长就不会舍近求远去跨区择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