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考评卷组组长的高考备考建议(2)

2016/11/21  广东省教育厅  阅读:  【放大镜】  

  面对新考纲,怎样备考更科学

 

  语文科

  不久前,教育部考试中心修订高考大纲,明确提出高考语文选考模块分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并增加了解和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等内容,这对考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陈少华建议,考生在继续实用类文本阅读训练的同时,进一步加强被忽视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与此同时,考生应广泛涉猎文史哲各类书籍,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以提高文学素养。尤其是要结合对社会的思考,积极主动地去开展阅读训练。

  至于作文文体的选择,陈少华鼓励考生多写议论文。

  那么,如何写好议论文呢?陈少华表示,从根本上来讲,写好高考作文要加强四项核心的训练。写散文、记叙文都是直觉训练、体验和联想想象的过程,一定程度上就是思维和语言文字的运用。而议论文的关键,在于说理能力。即不仅要有观点,更重要的是论据、论证,要加强学习分析与阐释的具体运用能力。多写多练,才能写出自己的思维特色,不断创新。

 

  地理科

  修订后的地理科考试大纲则删去“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考生将只从“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模块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

  钟巍认为考纲相关内容的减少,体现出了高考更注重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有一定的减负作用,对于考生而言可能算是一件好事。但他强调,2017年新考纲删去的自然灾害与防治的内容,实际上在地理学科的必修模块的自然地理模块里面仍然会涉及到此内容。“考生们还是要花一定的功夫,去好好学习这一方面的内容,这其中很难隔离开。”

  除了学生,老师面对高考考纲少许改革的情况,也应该有所警惕。钟巍说:“不仅课程上的专业知识要掌握,课本之外也要花功夫,特别是学科的素养方面要提高。”他建议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答题的规范、专业名词的运用、专业名词的内涵的理解,紧跟着当前的时事政策和国家经济社会建设成就等方面内容,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这样的答卷容易拿高分

  作为有多年评改高考卷经验的教授,陈少华和钟巍为我们列举了几点学生在考试过程中的不足,如:知识储备不足、审题能力有待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或表达不规范等。

 

  陈少华为考生科学备考提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小编认真听着两位大神的话做笔记,为大家列出以下需要注意的几点:

 

  语文科

  1.字迹整洁,字体好看,错别字少

  高考语文卷要书写的文字较多,字迹整洁的考卷会更受阅卷老师青睐。在作文部分,全国卷按照错别字的个数累计扣分,1个错字扣1分,这意味着广东卷3个及以上错字才开始扣分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

  2. 作文要有较强的说理能力和思维特色,有所创新。

  庞杂的信息需要理性判断,而议论文可以体现考生的求真、说理和社会文化参与感。即不仅要有观点,更重要的是阐释问题的能力,只有广泛涉猎,多写多练,才能写出自己的风格。

 

    地理科

  1.书写工整,杜绝错别字

  你能找出下面的错别字吗?“冰川溶水”、“徒峭”、“冲击平原”、“蔬松”。这些都是历年答案中地理卷出错率高的名词。除此之外,考生还要注意答案要工整书写在答题区域,在最后的改卷过程中,改卷老师发现不少考生因为电脑扫描不到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导致该题目失分严重。

  2.仔细审题,认真分析,切忌空话套话

  【举例某地理题】

  如上图,2016年高考全国卷第37题第二小题,要求分析勘察加半岛为什么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动物较少,这个题是问本来就少的原因,而不少学生却理解成减少的原因,这样理解出来的答案肯定是错的。

  “对于全国卷问题的设问,考生一定要仔细审题和认真分析。”钟巍特别提出了同学们在高考中采用套话、空话,或者大包围式地答题的现象,他认为这是需要引起同学们重视的。改卷组在改卷过程中经常可以看到答非所问的现象,这很容易出现失分。

 

  钟巍在分析考生作答时出现的问题

  “许多考生答题思维固化,生搬硬套,造成某些题得分率比较低,主要体现在分析性比较强的题目。”同时,钟巍认为在备考中适当的模板整理是必要的,这对于复习同一类问题时可以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但是不能完全依赖,不能套用在具体答题上。

  3.专业名词表述规范,避免口语化

  【举例】

  2016年考卷中曾出现过的错误表述:如农田富营养化,土壤富营养化

  正确表述:水体富营养化

  钟巍建议,学生在平时复习的过程中,要注重专业名词的理解与积累。在改卷过程中遇到类似的错误表述,实在是“可气又无奈”。

  除此之外,考生要跟着老师的指导,一步步地结合实际情况有所侧重地复习。在高考备考的过程中,切忌押题猜题。“有可能你所认为越是热点的东西,它越不考,但它也有可能考。所有考的热点都涉及到我们学的基本的知识,这才是最关键的。”

  总而言之,高考没有捷径,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可讲,学生们应该对专业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并努力将知识准确地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每个人都可以努力寻找并尝试最适合自己的备考策略,并跟随老师脚步,熟记理解课本以及考纲知识。只有这样,高考形式变或者不变,便不再是为难考生的问题。


 找学校


关注广东招生在线




  

  • 延伸阅读
  • 热门阅读

[找学校]    [招生简章]    [专业学费]    [录取分数]    [航拍视频]    [最新]


粤ICP备11094791号
【我要报名】  【回到顶部】  【放大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