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幼儿教师资格证《幼儿教育学》复习大纲
2017-11-22 求学参考网 阅读: 【放大镜】
《幼儿教育学》复习大纲一
复习要点一:
1、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是福禄培尔。
2、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的活动方式。
3、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托儿所、幼儿园和家庭的关系属于伙伴关系。
4、在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方法中,活动法不包括观察法。
5、实现保教合一的前提是良好的工作伙伴与师生关系。
6、幼儿游戏的实质是自主性。
7、游戏是幼儿生活的写照,但又不是真实生活的翻版,它是幼儿在假想的情景下反映生活的活动,以上是指幼儿游戏具有虚构性的特点。
8、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教育目的
9、幼儿智育的核心是发展幼儿的智力。
10、“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用来说明环境对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
11、幼儿的德育必须从情感人手,把重点放在道德行为的形成上。
12、儿童的发展是通过观察教师的操作过程而发展的。
13、所谓整个教学法,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完整地、系统地教授儿童。
14、1996年国家教委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15、农村幼儿园用三合土铺的活动场地,就比水泥地省钱又安全,说明幼儿园环境创设要坚持经济性原则。
16、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是陶知行。
复习要点二:
1、观察法是指评价者在自然条件下对评价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直接感知、记录,继而分析、解释这些现象和事实发生的原因或发展趋势,从而获得结论的一种评价方法。
2、游戏法是指教师以游戏的口吻或用有规则游戏组织幼儿学习的方法。
3、幼儿园课程是指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意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4、相对评价是指在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或几个对象作为基准,然后把各个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的评价方法。
5、教育目的是指一个国家、民族通过教育,把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它是国家对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
6、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等,所以又称为主题角色游戏。
7、操作练习法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多次实践练习而巩固和掌握某种技能的方法。
复习要点三:
1、通过以下途径可做好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
(1)建立良好的生活环境;
(2)制定、执行合理的生活制度和卫生保健制度;
(3)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4)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5)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2、家长学校、家长会、幼儿园开放日、亲子活动、定期家访、家园联系手册是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途径。
3、可运用以下观察法评价幼儿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1)遵守客观性原则;
(2)采用恰当的记录方法;
(3)两人以上的观察结果应进行一致性检验;
(4)与幼儿的谈话、交往、活动作品等结合起来
4、蒙台梭利理论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影响有
(1)幼儿自我学习的法则:传统的教育模式是灌输和指挥儿童的心智发展,往往不顾儿童的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儿童的这种内在的生命力,是一种活动的、积极地、并且有着我们无法想象的无穷的力量, 应该相信儿童,让儿童在自然、自由的活动中得到全方面的成长
(2)重视感觉教育: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包括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的训练。启示:1.给孩子亲自动作与感觉的机会。2.提供丰富而有秩序的教具。
(3)教师的作用:蒙台梭利学前教育思想让我们重新审读幼儿教师的角色,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要从课堂上的主导地位转变成内心的辅导者, 教师要愉快的工作,要让儿童通过自由选择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教师应该以儿童为本,尊重儿童的人格,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创造宽松、自由的生活环境,尽量满足儿童的好动心、好奇心和游戏心。
5幼儿游戏的教育作用是: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促进幼儿智力和语言的发展、促进幼儿良好情感的发展、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复习要点四:
1、教师应如何提高与幼儿言语沟通的质量?
提高与幼儿言语沟通的质量,最根本的是教师从权威的地位转到与幼儿平等交流、共同分享的地位,并真正地面向全体幼儿。在此基础上,具体的技能是必要的。
(1)引发交谈的技能。善于敏锐地抓住时机,创造气氛,发现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将幼儿自然地引入交谈之中,或者善于用多种方法引起幼儿对某个特定话题的兴趣。
(2)倾听的技能。用恰当的言语或非言语方式热情地接纳和鼓励幼儿谈话、提问,让幼儿产生“老师很喜欢听我说”、 “老师觉得我的问题很有意思”的喜悦感和自信心,并相信老师是自己随时可以交谈的对象。
(3)扩展谈话的技能。用幼儿能够理解的方式向幼儿提供适宜的信息、词汇或问题,引导幼儿把谈话延续、深入下去。
(4) 面向全体、注意差异、有针对性的谈话技能。例如,注意激发那些沉默寡言或说话不清的幼儿的说话积极性,耐心倾听,尽量多鼓励;根据幼儿的特点使用不同的话题、方式、词汇、语速等有效地刺激幼儿交谈。
(5)结束交谈的技能。适时地结束谈话,让幼儿表现出满足感。即使由于时间或别的原因必须要结束谈话,也要让幼儿感到,老师很想听他讲,可惜没时间了,回头还有机会的。
复习要点一:
1、幼儿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它专门研究3~6岁幼儿的教育,探索其特点和规律。
2、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是福禄培尔。
3、创立了“活教育”理论的是陈鹤琴。
4、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的活动方式。
5、儿童的发展是通过对物体的操作和与人的交往而发展的。
6、以下三点是我国学前教育的描述:基础教育、启蒙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
7、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格言“我听见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主要说明了在教育过程中应重视儿童的主动操作。
8、幼儿园应与家庭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9、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托儿所、幼儿园和家庭的关系属于伙伴关系。
10、“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用来说明环境对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
11、“寓教于乐”实际上就是幼儿教育游戏化方法的体现。
12、幼儿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
13、在出生几个小时后,新生儿就能进行工具性调节反射的学习,说明幼儿是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人。
14、农村幼儿园用三合土铺的活动场地,就比水泥地省钱又安全,说明幼儿园环境创设要坚持经济性原则。
15、幼儿园课程的性质是基础性、非义务性、适应发展性。
复习要点二:
1、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等,所以又称为主题角色游戏。
2、操作练习法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多次实践练习而巩固和掌握某种技能的方法。
3、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是指幼儿园采取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和手段,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4、相对评价是指在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或几个对象作为基准,然后把各个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的评价方法。
5、教育目的是指一个国家、民族通过教育,把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它是国家对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
复习要点三:
1、幼儿游戏的教育作用是: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促进幼儿智力和语言的发展、促进幼儿良好情感的发展、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2、运用观察法应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1)做好观察前的准备。包括:确定观察目的,选择观察对象,拟定观察计划,创设观察的环境条件。
(2)观察开始时,教师要向幼儿提出观察目的,先让幼儿自由观察,并鼓励他们提出疑问。
(3)观察过程中,启发幼儿从不同方面感知,并用语言描述观察对象。
(4)观察结束时,要总结。
3、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是:启蒙性、生活化、游戏性、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潜在性
4、蒙台梭利理论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影响有
(1)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的原则。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要考虑它的教育性,应使环境创设的目标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环境创设要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发展适宜性原则。幼儿正处在身体、智力迅速发展以及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有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幼儿园环境创设应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发展需要相适宜,并且要随着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而对环境进行调整。
(3)幼儿参与的原则。环境创设的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合作的过程。教育者要有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意识,认识到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于环境之中,而且蕴含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
(4)开放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不仅要考虑幼儿园内环境要素,同时也要重视园外环境的各要素,两者有机结合、协同一致地对幼儿施加影响。幼儿园需要与家庭、社区进行合作,充分利用各个方面的资源。
(5)经济性原则。创设幼儿园环境应考虑幼儿园自身经济条件,勤俭办园,因地制宜办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