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试题说明:
1、本试卷总分12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试卷共9页。
2、试卷分Ⅰ(阅读题)和Ⅱ(表达题)两部分,共四大题17小题。
3、选择题将答案涂在答题纸的答题卡上,主观试题答案答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
第Ⅰ卷(阅读题 共61分)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中国历史上,从西周之初到春秋之末在精神文化领域居于主导地位的是贵族阶层,他们既是政治上的统治者,又是文化的领导者。贵族的精神旨趣是这一时期包括审美意识在内的整个贵族文化的主体心理依据。这个阶层鲜明的身份意识、强烈的荣誉感以及对“文”的高度重视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一时期,“文”基本上就是贵族教养的别名,既包含着关于礼乐仪式的各种知识,又包含着道德观念系统及其话语形态。贵族之为贵族而不同于庶人之处,除了经济政治上的特权之外,主要就在于这个“文”之系统。这里的“文”虽然不同于后世“诗文”之“文”,更不同于现代以来的“文学”概念,但从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发展演变的历史来看,周代贵族对“文”的高度重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开了古代“文统”之先河。
春秋之末,随着贵族等级制的瓦解,文化领导权亦逐渐从贵族阶层转移到一个新的知识阶层——士大夫手中。于是士大夫文化渐渐取代贵族文化而成为主流。士大夫文化也并非一个不变的整体,事实上,它也呈现为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从春秋之末到战国时期可以说是“游士文化”阶段,其主体乃是那些或奔走游说,或授徒讲学的布衣之士,其思想上的代表便是诸子百家。到了秦汉之后,才可以说真正进入了“士大夫文化”阶段。其主体是那些凭借读书而做官或可能做官的知识阶层,即“士大夫”。自汉代大一统之后,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机制,可以简称为“读书做官机制”——除了帝王及其宗亲、开国功臣及功臣之后、宦官、外戚、地方豪强等分享国家的权力之外,还有一个可以凭借读书而跻身于官僚队伍的社会阶层,这就是所谓“士大夫”。尚未做官时他们是“耕读传家”的庶民;做官以后他们是“诗书传家”的“士族”或“仕族”,无论做官与否,读书都是这个社会阶层安身立命之本,而做官——最高追求是治国平天下——则是他们读书的目的。因此尽管他们实际上是分为“官”与“民”两大类型,具有巨大的社会差异,但从精神旨趣与价值取向来看,他们又是一个有着同一性的社会阶层。
“道”是与士大夫阶层相伴而生、亦相随而亡的终极价值范畴,是这个社会阶层精神旨趣的标志。在西周贵族阶层的话语系统中最高价值范畴是“德”而不是“道”。原因不难理解:在“道”这一概念中暗含着士大夫阶层的权力意识,是他们抗衡君权之主体精神的象征。士大夫文化是相对独立于政治权力体系的,因此需要一个“终极价值范畴”来作为标志和合法性依据,其根本功能是用来规范和引导“势”,即君权。贵族阶层既掌握着政权,又掌控着文化,故而不需要创造一个与政治权力分庭抗礼的终极价值范畴出来。春秋战国之际“礼崩乐坏”,原有价值秩序被打破,以诸子百家为思想代表的士大夫阶层试图通过话语建构(授徒讲学、著书立说)来为社会“立法”,从而实现政治变革的宏伟目标,这就需要一个至高无上的价值范畴来为自身确立合法性。于是对“道”的推崇与捍卫就构成了士大夫精神旨趣的基本维度。从孟子开始,士大夫阶层便有了 “道统”意识,一直到明清之时,“道”始终是这个古代知识阶层高扬的精神旗帜。与此相应,士大夫阶层的审美意识、文学艺术观念也主要是围绕这个“道”展开的。而“文”与“道”的关系也就成为中国文学思想史上的核心问题之一。
(节选自李春青《“文人”身份的历史生成及其对文论观念之影响》)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西周之初到春秋之末,“文”作为一个系统,有着丰富的内涵,包含了礼乐仪式等各种知识和道德观念系统,也决定了贵族与庶人的不同。
B. 士大夫文化有着不断变化的特点,从春秋末年至战国时期的“游士文化”是其早期形态,并不是真正成熟的士大夫文化。
C. 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的身份并不单一,然而均以读书为安身立命之本,以出仕作为读书的目的,从而在精神旨趣和价值取向上趋于一致。
D. “道”的价值观点与士大夫阶层相伴随,是这个阶层的一张标签。如果追寻“道统”意识的源头,则可上溯至孟子。
2. 下列表述中,不是“道”成为士大夫阶层终极价值范畴的原因的一项是( )
A. 士大夫文化是相对独立,士大夫阶层需要一个“终极价值范畴”来作为标志和合法性依据。
B. 士大夫阶层有属于自己的权力意识,他们需要一种价值观念抗衡君权,张扬主体精神。
C. 士大夫阶层在原有价值秩序被打破的背景下,试图为社会“立法”,从而实现政治变革。
D. 士大夫阶层有一种“道统”意识,“道”始终是这个古代知识阶层高扬的精神旗帜。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士大夫阶层重视读书。著名的徽州古民居安徽宏村承志堂有楹联“敦孝悌此乐何极,嚼诗书其味无穷”,就鲜明体现了士大夫之风。
B. 由“文统”到“道统”,折射出中国古代社会形态和构成的巨大变迁。孟子所谓“彼一时,此一时也”可以描述这种历史发展的常见规律。
C. “学而优则仕”是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的一种机制,也是中国古代士大夫文化的传统。隋唐开始推行的科举制对强化和发展这种传统发挥了重要作用。
D. 在文与道的关系上,士大夫阶层的文学艺术观念也主要是围绕“道”展开的,“文”由此依附于“道”,正如韩愈所言:“文者,贯道之器也。”
【答案】1. A 2. D 3. D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文’作为一个系统……也决定了贵族与庶人的不同”有误,“决定”一说不当,文章第一段的表述是“贵族之为贵族而不同于庶人之处,除了经济政治上的特权之外,主要就在于这个‘文’之系统”。
【2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表述,不是‘道’成为士大夫阶层终极价值范畴的原因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考生要特别注意题干的选择依据,“不是‘道’成为士大夫阶层终极价值范畴的原因”。D项,“士大夫阶层有一种‘道统’意识,‘道’始终是这个古代知识阶层高扬的精神旗帜”不是原因,这是表现。文章最后一段说“从孟子开始,士大夫阶层便有了‘道统’意识,一直到明清之时,‘道’始终是这个古代知识阶层高扬的精神旗帜”,这是具体的表现。
【3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D项,“‘文’由此依附于‘道’”有误,“依附”不合原文,文章的表述是“士大夫阶层的审美意识、文学艺术观念也主要是围绕这个‘道’展开的,而‘文’与‘道’的关系也就成为中国文学思想史上的核心问题之一”。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读《时间简史》[注]
毕飞宇
《时间简史》这本书我读过许多遍,没有一次有收获。每一次读《时间简史》我都觉得自己是在旅游,在西藏,或者在新疆。窗外就是雪山,雪峰皑皑,陡峭,圣洁,离我非常远。我清楚地知道,我这辈子都不可能登上去。但是,浪漫一点说,我为什么一定要登上去呢?再浪漫一点说,隔着窗户,远远地望着它们“在那儿”,这不是很好么?
和霍金相比,爱因斯坦更像一个小说家。我喜欢他。在普林斯顿,爱因斯坦这样给年轻的大学生解释了相对论——一列火车,无论它有多快,它都追不上光的速度。因为火车越快,它自身的质量就越大,阻力也越大。当我在一本书里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我高兴得不知所以,就差抓耳挠腮了。我居然“听懂”相对论了。理性一点说,爱因斯坦的这番话谁都能听得懂。我只能说,在爱因斯坦用火车这个意象去描绘相对论的时候,他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诗人。
毕加索有一个特殊的喜好,他爱读爱因斯坦。毕加索说:“当我读爱因斯坦写的一本物理书时,我啥也没弄明白,不过没关系,它让我明白了别的东西。”毕加索说得多好啊,如果你喜欢读爱因斯坦,你会“明白别的东西”。事实上,阅读最大的魅力就在这里——我是乞丐,我向你索取一碗米饭,你给了我一张笑脸或一张电影票,你是仁慈的,慷慨的。我接受你的笑,接受你的票,并向你鞠躬致谢。
爱因斯坦告诉我们,“空间-时间”并不是一个平面,它是“有弧度”的,“弯曲”的。他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时间-空间”其实就是一张阿拉伯飞毯,我们就生活在四只角都翘起来的那个飞毯里头。我要说,人类所有的快乐与悲伤都与时间和空间的限度有关。我要住更大的房子,我要开更快的汽车,我要活更长的寿命。是的,人们都渴望自己在时间和空间这两个维度上获得更大的份额。
顾拜旦是了不起的,是他建立了现代奥林匹克。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在本质上其实就是两条:第一,争夺更多的空间;第二,用最短的时间去争夺最大的空间。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伟大之处就在这里,它不是灭绝贪婪,而是给贪婪以“出路”,也就是制定游戏的规则。于是,贪婪体面了,贪婪文明了,贪婪带上了观赏性。最关键的是,现代奥林匹克有效地规避了贪婪所带来的流血、阴谋、禁锢和杀戮。它甚至可以让争夺的双方变成永恒的朋友。
在我还是一个乡村儿童的时候,家里一贫如洗。可是,我母亲却有一块瑞士手表,方圆几十里之内唯一的手表。我崇拜我的母亲。任何人,只要他想知道时间,得到的建议只能是这样的:“去找陈老师。”那时我以为,时间是手表内部的一个存在。等我可以和母亲“对话”的时候,母亲却告诉我,手表的内部并没有意义,就是零件,最重要的是玻璃罩着的那个“表面”。长针转一圈等于一分钟,短针走“一格”等于五分钟。我母亲的“时间教育”是有效的,我知道了,时间其实不是时间,它是空间。它被分成许多“格”。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什么时间,所谓的时间,就是被一巴掌拍扁了的汤圆。
我人生的第一次误机是在香港机场。那是上个世纪的90年代。香港机场的候机大厅里有一块特殊的表,非常大。那块透明的“大表”是由无数的齿轮构成的,每一个齿轮都是一颗光芒四射的太阳。我终于发现了,时间其实是一根绵软的面条,它在齿轮的切点上,由这一个齿轮交递给下一个齿轮。它是有起点的,当然也有它的终点。我像一个白痴,傻乎乎的,就这样站在透明的机芯面前。我无法形容内心的喜悦,为此错过了我的航班。这是多么吊诡的一件事:表是告诉我们时间的,我一直在看,偏偏把时间忘了。是的,我从头到尾都在“阅读”那块硕大的“手表”,最终得到的却是“别的”。
回到《时间简史》。我不知道别人是如何阅读《时间简史》的,我读得极其慢,有时候,为了一页,我会耗费几十分钟。我知道,这样的阅读不可能有所收获,但是,它依然是必需的。难度会带来特殊的快感,这快感首先是一种调动,你被调动起来了。一个人所谓的精神历练,也一定和难度阅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没有经历过难度阅读的人,很难得到“别的”快乐。
【注】《时间简史》: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的作品,介绍了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以及时间、宇宙的起源等宇宙学。
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开头以雪山的美丽、圣洁来形容《时间简史》的魅力,以雪山的遥远、不可攀登来表明作者因无法理解此书而沮丧的心情。
B. 相比霍金,作者更喜欢爱因斯坦,因为爱因斯坦既能像小说家一样通俗生动地讲述,又能像诗人一样借形象来传达深意。
C. 文中引述他人观点、描写个人感悟与经历的大量文字,看似与题目无关,其实都属于对《时间简史》一书的阐释与补充。
D. 结尾“回到《时间简史》”一句,点题并照应开头,还包含了言外之意:作者在“回到”之前已经历过遥远的精神漫游。
5. 作者对“时间”的认识先后经历了哪些变化?请根据文本简要说明。
6. 既然“这样的阅读不可能有所收获”,为什么作者坚持认为“它依然是必需的”?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
【答案】4. A 5. (1)时间是手表内部的一个(客观)存在;
(2)时间是空间,被分成了许多“格”;
(3)时间意味着别的东西;(或“世界上本没有时间,时间是别的东西”)
(4)时间有起点,也有终点;
(5)时间(与空间都)(是一个平面,是有弧度的,弯曲的。
(6)人的欲望与时间(和空间)有关,应为此制定规则。
6. (1)有意外的、别的收获。(或“作者收获了对阅读魅力的领悟,对时空本质的理解,对童年往事的追忆等,体会到书本之外的‘别的快乐’”。)
(2)获得了特殊的阅读快感。(或“作者思维变得活跃(状态被调动起来),想到了爱因斯 坦、毕加索,顾拜旦等,获得特殊的快感”。)
(3)获得了阅读的精神磨砺(或历练)。(或 “作者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读此书,明 知难以读懂仍坚持不懈,获得精神的磨练,得到别的乐趣,这正是阅读的魅力。”)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文章内容和艺术特的分析鉴赏能力。选项中,A项,考查“内容理解”,错在“沮丧的心情”,作者对于读不懂《时间简史》的并没有“沮丧”;B项考查“把握人物情感,分析常用手法”,错在前面的“更喜欢”,文中并没有提到作者对霍金的态度,后面对比喻的理解没有问题;C项,考查“把握文章写作思路”,错在“对《时间简史》一书内容的阐释与补充”。作者说了自己读此书“不可能有所收获”,既然没有读懂,阐释与补充就无从谈起。文章围绕着读《时间简史》而明白“别的东西”这一线索来展开,那些文字是由此书引发的别的思考与感悟;D项,考查“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正确。
点睛:这类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提取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关键词“对‘时间’的认识先后经历了哪些变化”,筛选文中关键语句,“‘空间—时间’并不是一个平面,它是‘有弧度’的,‘弯曲’的”“人类所有的快乐与悲伤都与时间和空间的限度有关”“也就是制定游戏的规则”“时间是手表内部的一个存在”“我知道了,时间其实不是时间,它是空间”“它被分成许多‘格’” “它是有起点的,当然也有它的终点”“我从头到尾都在‘阅读’那块硕大的‘手表’,最终得到的却是“‘别的’”概括形成答案。要注意原文使用了倒叙的写法,答案1、2、3点在时间上要早于4、5点。题目只要求简要说明,不必答出时间、人物等多余的要素,只要答出变化就行(注意不能用比喻来代替说明)。
【6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理解文章主旨,挖掘文本丰富内涵”能力
题目。答题关键词“为什么作者坚持认为阅读是必需的”,答案的要点都来自最后一段,“难度会带来特殊的快感,这快感首先是一种调动,你被调动起来了”“一个人所谓的精神历练,也一定和难度阅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没有经历过难度阅读的人,很难得到‘别的快乐”。分析的具体内容还要注意在前文中提取、概括。
点睛: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衍字夷甫,神情明秀,风姿详雅。总角尝造山涛,涛嗟叹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衍既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常自比子贡。兼声名藉甚,倾动当世。妙善玄言,唯谈《老》《庄》为事。每捉玉柄麈尾,与手同色。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世号“口中雌黄”。朝野翕然,谓之“一世龙门”矣。累居显职,后进之士,莫不景慕放效。选举登朝,皆以为称首。矜高浮诞,遂成风俗焉。
衍妻郭氏,贾后之亲,藉中宫之势,刚愎贪戾,聚敛无厌。衍疾郭之贪鄙故口未尝言钱郭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使不得行衍晨起见钱谓婢曰举阿堵物却其措意如此。
时齐王冏有匡复之功,而专权自恣,公卿皆为之拜,衍独长揖焉。衍虽居宰辅之重,不以经国为念,而思自全之计。及越薨,众共推为元帅。衍以贼寇锋起,惧不敢当。辞曰:“吾少无宦情,随牒推移,遂至于此。今日之事,安可以非才处之。”俄而举军为石勒所破,勒呼王公,与之相见,问衍以晋故。衍为陈祸败之由,云计不在己。勒甚悦之,与语移日。衍自说少不豫事,欲求自免,因劝勒称尊号。勒怒曰:“君名盖四海,身居重任,少壮登朝,至于白首,何得言不豫世事邪!破坏天下,正是君罪。”使左右扶出。谓其党孔苌曰:“吾行天下多矣,未尝见如此人,当可活不?”苌曰:“彼晋之三公,必不为我尽力,又何足贵乎!”勒曰:“要不可加以锋刃也。”使人夜排墙填杀之。衍将死,顾而言曰:“呜呼!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时年五十六。
(选自《晋书·王衍传》,有删改)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衍疾郭之贪鄙/故口未尝言钱/郭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使不得行/衍晨起见钱/谓婢曰/举阿堵物却/其措意如此
B. 衍疾郭之贪鄙故/口未尝言钱/郭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使不得行/衍晨起见钱/谓婢曰/举阿堵物/却其措意如此
C. 衍疾郭之贪鄙故/口未尝言钱/郭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使不得行/衍晨起见钱/谓婢曰/举阿堵物却/其措意如此
D. 衍疾郭之贪鄙/故口未尝言钱/郭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使不得行/衍晨起见钱/谓婢曰/举阿堵物/却其措意如此
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总角,古时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后来代指儿童时代。
B. 龙门,古代身份高的人的府邸,“一世龙门”是指文人所崇仰的人物,后起的文人登门拜访,可称为“登龙门”。
C. 长揖,旧时见面的一种礼节。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向对方表示敬意。
D. 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在不同朝代,三公的具体所指不尽相同。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衍神情秀美,仪态风雅。虽然得到了山涛的赞扬,但是山涛认为他也许会贻误天下苍生,事实证明山涛眼光独到。
B. 王衍声名显赫,时望所归。朝野上下一致认为他是“一世龙门”,而后辈士子将他视为楷模竞相模仿,甚至使虚浮妄诞成为风俗。
C. 王衍身居要职,却推脱责任。司马越死后,众人推举王衍做元帅,但他在国难当头的时候,却借口推脱。
D. 王衍被俘后,因远近闻名,身居晋之重任,不肯参与石勒政事为其尽力,加上劝石勒称帝,致使石勒大怒,将他杀掉。
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俄而举军为石勒所破,勒呼王公,与之相见,问衍以晋故。
(2)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
【答案】7. A 8. C 9. D
10. (1)不久晋朝全军被石勒部队击败,石勒称呼他王公,并和他见面,向王衍询问西晋旧事。
(2)我辈即使比不上古人,如果从前不效法崇尚浮华虚无,合力来匡救天下,还可以不到今天这个地步。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本题A 项“故”是“因此”的意思,放在后句的开头,其前断句,排除B、C项;“举阿堵物却”是其说的话,意思是“拿这些东西下去”其后断句,排除D项。句子翻译为:王衍憎恶郭氏贪婪鄙俗,因此从不提钱。郭氏想试试他,让婢女把钱环绕床边放着,让他不能走动。王衍早晨起来看见钱,对婢女说:“拿这些东西下去!”他对待钱的意思是这样的。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C项长揖,是古代不分尊卑的相见礼。稽首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向对方表示敬意。故选C。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D 项,因果关系错,原文为“衍为陈祸败之由,云计不在己。勒甚悦之,与语移日。衍自说少不豫事,欲求自免,因劝勒称尊号”,王衍被杀是因为在与石勒交谈时,仍推脱责任,并劝其称帝,并非因为远近闻名,身居重任,又不肯参与石勒政事,为其尽力。故选D。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注意得分点。①“俄而”:不久;“举”:全;“晋故”:西晋的旧事.② “曹”:等,辈;“向若”:如果;“祖尚”:效法崇尚;“戮力”:合力。
(二)古代诗歌阅读 (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柳宗元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注】柳宗元、刘禹锡因参予“永贞革新”而久遭贬谪,奉旨返京后,再度被远谪。此诗作于两人在衡阳分手、各赴谪地之时。伏波:这里指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其在抵御外侮、平定叛乱上功勋卓著。翁仲:后世称石像或墓道石为翁仲,此指伏波将军庙前的石像。濯缨:洗濯冠缨。《楚辞?渔父》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句。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11.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写两人在长期贬谪之后重回长安,没料到再度被远谪,两句表现了命运之多变,人生之艰辛。
B. “伏波故道风烟在”写诗人行进在伏波将军当年出征的路上,追忆前贤,不由得心生自勉奋发之意。
C. “翁仲遗墟草树平”写伏波将军庙宇空余石像荒草、断壁残垣,借此感慨人心变异,世道衰微。
D. “休将文字占时名”话中有话,因为两人曾因作诗讽刺权贵而背上罪名,此处多有自嘲之意。
12. 尾联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案】11. B 12. (1)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不必临河取水,离别时的眼泪就可以洗濯冠缨,表现诗人珍重惜别的感伤,以及历尽艰辛的悲怆。(2)用典抒情。“濯缨”用《楚辞》之典,有与友人共勉之意,希望彼此无畏打击,保持志行之高洁。
【解析】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B项,表达的不是“自勉奋发”之意,而是在追忆前贤的同时,古(人)今(我)对比,感慨自身飘零于世,壮志难酬。要注意结合把握整首诗的感情倾向,并结合上下文来理解。故选B。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尾联‘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是考查诗歌抒情的方式。“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意思是“今日生离死别,对泣默然无声;何须临河取水,泪洒便可濯缨”,尾联表友情之深厚,叹身世之悲凄,将全诗的感情推向高潮。诗人以汉代苏武去国离乡,李陵赠别苏武的诗句来比他与刘禹锡的分路,与苏李相比,“怅悠悠”则同,但他们用不着“临河”取水,这流不尽的泪水便足以濯缨洗冠了——“垂泪千行”。这看似乖谬,实则在理。这艺术上的夸张同样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和深沉的思考。彼时彼地的两位诗人,命运坎坷,前途渺茫,可垂泪;生离死别,无缘再见,可垂泪;英雄失路,报国无门,可垂泪;新贵弄权,国之日衰,亦可垂泪。即使“垂泪千行”,也不足以表达其悲痛、愤懑、伤感、失落、依恋、忧郁互为交织的复杂感情。此诗的结句从苏李赠别诗中翻出无穷之意。尾联乃表两个断肠人相别,将国事家事融为一体,可忧可叹,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同样脍炙人口,且有令人潸然泪下的艺术效果。
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情感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直接表达,出现情感词,其二是借助意象来表达,找出诗人笔下的意象即可体会情感.答题的思路如下:直抒胸臆,直接表达……感情;间接抒情:借助……意象(或画面),渲染……氛围,营造……意境,表达了……感情。比如本诗的尾联,考生可以从夸张和用典两个角度分析。
13.名句默写。
(1)在《论语》中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阐释了即使遇到灾祸也要挺身而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学而不思则罔 (2). 思而不学则殆 (3). 三人行 (4). 必有我师焉 (5). 人恒过然后能改 (6).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7).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8). 所恶有甚于死者 (9). 故患有所不辟也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重点注意罔、殆、恒、衡的写法。
第Ⅱ卷(表达题 共59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同一个人,遇上急事可能会闯红灯,但若在开车,再着急往往也能遵规守矩;同一个人,在绿皮火车里会 ,但在高铁上却能全程禁烟。违法成本不同,执法刚性也不同。这启示我们:文明不仅是倡导、教育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
文明是管出来的。因此在权利与义务的两端,人们往往愿意享受文明,却不愿承担文明的成本。许多人羡慕欧美国家立法保护小动物,殊不知养犬人身上背负的义务条款数不胜数:上保险、打疫苗、戴口套等等。不仅如此,如果狗闯祸或由于主人的疏忽使他人受到伤害,狗主人除了会面临高额罚款,还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在现代社会,( )。
文明是管出来的,还因为管理缺失导致的“公地悲剧”“破窗效应”,现实中 。在一些发达国家的中心城市,一街之隔,常有静谧与脏乱差的 ,这是持续治理与“放弃治疗”的区别。正因为醉驾入刑,“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在中国 ;正因为制度持续发力,欠债不还的老赖开始减少;正因为有严密的监管体系,人们对网购的信任指数越来越高。
“一时不文明,时时受约束;一处不文明,处处受阻碍”,只有形成这样的鲜明导向,才能让文明的举止始于自发、成于自觉。
14. 文中画横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因为在权利与义务的两端,人们往往愿意接受文明的成果,却不愿承担文明的成本。
B. 因为在权利与义务的两端,人们往往愿意享受文明的成果,却不愿承担文明的成本。
C. 因此在权利与义务的两端,人们往往愿意享受文明的成果,却不愿承担文明的成本。
D. 因此在权利与义务的两端,人们往往愿意接受文明的成果,却不愿承担文明的成本。
15. 下列在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法律规则要让更多人知边界、明事理、不逾矩、懂规矩
B. 知边界、明事理、不逾矩、懂规矩要让更多的人知道
C. 知边界、明事理、懂规矩、不逾矩要让更多的人知道
D. 法律规则要让更多人知边界、明事理、懂规矩、不逾矩
16. 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吞云吐雾 比比皆是 迥隔霄壤 蔚然成风
B. 喷吐云雾 比屋可封 迥隔霄壤 靡然成风
C. 吞云吐雾 比比皆是 霄壤之别 蔚然成风
D. 喷涂云雾 比屋可封 霄壤之别 靡然成风
【答案】14. B 15. D 16. C
【解析】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分析语段,“文明是管出来的”这句话是这段话的中心句,是事情的结果,该句与后一句是因果关系。例句表述错误,因为“享受”和“文明”搭配不当,应该是“享受文明的结果”。A项,“接受”和“成果”搭配不当,应是“文明的成果”。排除A、D项。第三节的首句“文明是管出来的,还因为管理缺失导致的……”这两句之间的因果关系,根据这个句子中的“还”可知,本题中的“文明是管出来的”与“在权利与义务的两端,人们往往愿意享受文明的成果,却不愿承担文明的成本”之间也应该是因果关系。所以C项因果倒置,要排除C项。故选B。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这是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此题注意语意的衔接。“不逾矩”“懂规矩”的顺序排列不合逻辑,应该把“懂规矩”放在“不逾矩”前面。同时,上文所举事例是关于法律对养狗人的管束的,所以这里用“法律规则”做主语更好。故选D。
【1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吞云吐雾:形容人吸鸦片、香烟时喷吐出浓重烟雾的样子(含讥讽意)。喷吐云雾,多用来形容吸烟,因吸烟时喷吐出的烟像云雾一样。根据上下文,这里选择“吞云吐雾”更好。比屋可封:比喻社会安定,民俗淳朴,也形容教育感化的成就。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根据上下文,这里说的是“管理缺失导致的‘公地悲剧’‘破窗效应’”非常常见。所以此处应该填“比比皆是”。霄壤之别:天和地,一极在上,一极在下,比喻差别极大。迥隔霄壤:如天上和地下之间的距离。这个成语强调距离远。根据语境的意思是说虽“一街之隔”,但是“静谧与脏乱差”差别极大。所以此处应选“霄壤之别”;蔚然成风:形容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风气(多指好的)。靡然成风:指群起效尤而成风气。根据语境的感情色彩,此处说的是“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这种好现象在中国已形成一种风气,所以此处应选“蔚然成风”。故选C。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四、写作(50分)
17.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巴黎圣母院失火,在网上引发激烈争论。
巴黎圣母院是建筑史上的经典杰作,是雨果同名名著的故事舞台,而其中更收藏着众多珍贵艺术品,无疑是无价的世界文化遗产。它的焚毁不仅是法国文明的消损,更是人类历史文明的重大遗憾。
然而,在巴黎圣母院失火的新闻下面,竟有不少网民拍手称快,更是称这场大火是当初法军焚烧圆明园的报应,相关微博评论中“天道有轮回”字眼层出不穷。
对此现象,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
巴黎圣母院大火,不可“烧毁”理性
法国巴黎承载数百年历史的著名地标——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这是巴黎圣母院迄今为止遭遇的最大浩劫。这把火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大家对此深感痛心。
然而,国内网络上有不少人却出现“同态复仇”心理,甚至有人幸灾乐祸,认为“天道好轮回”。建筑古迹文化遗产不分国界,狭隘的民族主义不是爱国,大火万万不可烧毁网友的理性。
面对烧毁文化遗迹的熊熊大火,无数人悲恸伤感,但在这之外,亦有其他声音出现。较为典型的是不少网民持有“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的幸灾乐祸的态度,认为这一灾难性媒介事件看似是非人为故意的发生,实则是对于过往的补偿。总的来看,这是一种典型的“同态复仇”的恶性心理,即你有损于我,那我也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同态复仇”本质上是一种野蛮的、非理性的、非现代的社会思维方式和行为理念。
“同态复仇”的心理并不可取,而且巴黎圣母院建筑及其文化本身并不承载着赎罪的表征和义务。巴黎圣母院最早于1163年开工,1345年竣工,虽历经多次修缮,但其已拥有数百年的历史,其建筑与雕刻艺术、室内珍宝以及无数劳动智慧的凝结都是属于人类的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它已然逾越了民族、文化、国别的边界,对于全世界的人民都产生着不可磨灭的影响。比如围绕巴黎圣母院这一伟大的古迹及其瑰丽的珍宝,产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文艺作品,其中较为著名的即为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有人说:“巴黎圣母院有多美,《巴黎圣母院》就有多美”,当巴黎圣母院起火引发公众讨论时,《巴黎圣母院》中的主人公卡西莫多和爱斯梅拉达也成为了“高频词汇”,可见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文学作品的本质和源头实则来自于巴黎圣母院这一建筑及其文化本身。巴黎圣母院的存在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且难以磨灭的,它不仅属于法国,更属于全世界。
诚然,勿忘国耻是每个国人的必修课程,然而面对声势浩大的舆论浪潮切不可丧失了理性,随波逐流催动恶性的群体极化。如若抱着“同态复仇”的心理“观赏”巴黎圣母院之上的熊熊烈火,我们又与当年历史的罪人有何差异呢?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写作能力,是一道时评类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题目由三部分构成:时事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时事材料背景是巴黎圣母院失火。法国当地时间4月15日傍晚,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教堂尖顶在大火中坍塌,建筑损毁严重。材料的主体内容是部分中国网民对巴黎圣母院失火事件的评价。不少中国网民拍手称快,认为“天道有轮回”,这场大火就是当初法国焚烧圆明园的报应。写作任务是“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对此”,指的是材料中部分网民对失火所持的态度。写作要求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文体限定为议论文,二是注意卷面整洁。立意时要明确材料中部分网民对巴黎圣母院失火所持的态度:拍手称快;认为“天道有轮回”,这场大火就是当初法国焚烧圆明园的报应。他们为什么会持这样的态度纯粹的幸灾乐祸;对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的不满;爱国。怎么看待这部分网民的态度:有没有合理的、可取的成分存在;不合理之处在哪里。具体立意即可。
参考立意:
(1)狭隘的民族主义可休矣;(2)莫让文明染上仇恨;(3)国耻不能忘却,但不应该落井下石;(4)巴黎圣母院大火,不可“烧毁”理性。
结构示例:
首先引用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狭隘的民族主义不是爱国,大火万万不可烧毁网友的理性”,然后对网友的评论进行定性分析“这是一种典型的‘同态复仇’的恶性心理“,然后分析“这种心理并不可取,而且巴黎圣母院建筑及其文化本身并不承载着赎罪的表征和义务”,最后重申观点“诚然,勿忘国耻是每个国人的必修课程,然而面对声势浩大的舆论浪潮切不可丧失了理性,随波逐流催动恶性的群体极化”。
材料链接:
1.巴黎圣母院大火反思:莫让文明染上仇恨
巴黎圣母院失火,在网上引发激烈争论。
巴黎圣母院是建筑史上的经典杰作,是雨果同名名著的故事舞台,而其中更收藏着众多珍贵艺术品,无疑是无价的世界文化遗产。它的焚毁不仅是法国文明的消损,更是人类历史文明的重大遗憾。
然而,在巴黎圣母院失火的新闻下面,竟有不少网民拍手称快,更是称这场大火是当初法军焚烧圆明园的报应,相关微博评论中“天道有轮回”字眼层出不穷。
1860年,英法联军冲进圆明园烧杀抢掠,大火燃烧三天三夜,这座中国有史以来最宏伟的皇家园林最终付之一炬。诚然,圆明园被焚毁是我国历史上不可抹去的耻辱,给国人带来难以抚平的伤痛。
但是,将这段历史放到今天来看,与巴黎圣母院并无可比性。圆明园被抢掠焚烧是野蛮战争的结果,是历史的伤痕,而巴黎圣母院火灾事故是和平时期由消防安全造成的遗憾。两者都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结晶,面对文明与智慧的消逝,我们不能抱有仇恨。
铭记历史并不等于延续仇恨,不是面对世界文化遗产的损失拍手叫好,而是为了更好前行。雨果曾经痛斥英法联军入侵中国,洗劫圆明园,今天,我们却借着消防安全问题在发泄仇恨,并名曰“铭记历史”。一百多年过去了,不少人的认知水平确实不如百年前的雨果。
伟大的人类历史文明落幕,对于全人类都是一种巨大损失。
余秋雨曾说过:“文明可能产生于野蛮,但绝不喜欢野蛮。我们能熬过苦难,却绝不赞美苦难。我们不害怕迫害,却绝不肯定迫害。”圆明园被焚毁和巴黎圣母院的大火的联系,仅仅在于他们都是人类文明的结晶,都是承载文化艺术的圣地,是人类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历史教育是让我们铭记历史,在人类无止境的纷争中寻找和平,教给我们要记住过往避免重蹈覆辙,而不是用圆明园发生的悲剧去痛斥今天的巴黎圣母院,历史从无意教给我们用仇恨包裹文明。
2.国耻不能忘却,但不应该落井下石
巴黎圣母院被烧了。标志性的塔尖烧塌,美丽的玫瑰花窗损毁……作为超过800年历史的古建筑,在巴黎圣母院标志性的哥特式尖顶坍塌的那一刻,全球都为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损坏而感到痛惜。法国总统马克龙现场坐镇指挥,并在推特上感叹,“眼睁睁看着我们的一部分在燃烧”。法国《费加罗报》说,这场大火“烧在整个法国的心上”。德国总理默克尔叹息,巴黎圣母院起火令人悲痛,它是法国和欧洲文化的象征。中国网友也有不少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巴黎圣母院的花窗图片,怀念这一消逝的伟大奇迹。
就在社交媒体一连串“心碎”的表达声中,有一些不一样的声音却多了起来。有网友表示,法国巴黎圣母院火灾让他们联想到被英法联军焚毁的圆明园,还有人对巴黎圣母院的焚毁幸灾乐祸。
事实上这两件事真的有什么可比性吗?圆明园毁于战乱和野蛮,是历史的伤痕;而巴黎圣母院此次火灾事故是和平时期由消防安全造成的遗憾。两者的相同之处恐怕只因为它们都是世界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它们的消失同样是全人类的损失。
那些拿因果报应来说事的人,其实不过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在作怪。文明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不管是圆明园还是巴黎圣母院,它们都凝聚着艺术工匠们的智慧结晶。如今巴黎圣母院被焚毁,不仅仅是巴黎人民、法国人民的损失,更是全世界人类的损失。从今往后,巴黎圣母院的倩影将只能永远留在到过此处人们的脑海与相片中。
文明需要人们铭记,历史也需要人们铭记,不能用某些幌子来遮盖历史,但也不应该打着历史的名义发泄自己的情绪。牢记历史并不等于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更好前行。爱国没有错,但请保持理智。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 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表态+观点 。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 (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