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汕头大学东海岸校区规划图公布之后,顿时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汕头计划投入近50亿元,在东海岸新城建设一批现代化建筑和体育场馆;而在2021年亚洲青年运动会使用过后,这些建设将移交汕大,作为东海岸新校区设施。
被誉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试验田”的汕大,将有哪些创新突破,扩大格局是否会冲淡精细化的办学特色?
“扩大办学格局,我们正在做几件事,对内建设新校区,对外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国际学院和开展国际科研合作,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科研和科技成果转化,通过更大力度的资源整合保证和彰显国际化精细化的办学特色。”近日,汕头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姜虹接受记者专访时快言快语,回应热点话题。
“东海岸新校区建设,既有汕头希望通过教育科技推动二次振兴的城市发展需求,也有学校提升和优化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内在动力。”姜虹列出建设时间表,新校区将在2021年9月前交付使用,各类在校生规模总计为1万名。到时,汕大新老校区在校生规模将达到1.6万人左右。
汕大新校区目前已完成用地规划,总用地面积为58.5万平方米,实用地面积达46.1万平方米。新校区将分三期进行建设,其中第一、第二期是汕头举办2021年亚青会赛时的场馆和运动员村,之后作为学校运动场馆、会议中心、教师公寓、博士生公寓以及学生宿舍和食堂等设施,第三期为教学区,主要建设教学、科研、行政用房。
而汕大现有的校本部和医学院,占地面积1991.55亩,建筑面积56.61万平方米。
位于汕潮揭交界桑浦山下的校本部,如何与面朝太平洋的新校区有机联动起来?姜虹介绍,未来汕头东西两翼交通枢纽完善,新老校区路程将大大缩短,两校区错位发展,避免重复办学和资源浪费。老校区教学实验条件成熟,重点发展医学、理工等学科;新校区位于汕头新城区,有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功能定位,除一部分理工科专业外,主要是社会科学和体育艺术类专业及留学生将落户新校区。
今年首次招生的国际学院未来就将入驻新校区。“今年计划招收各层次学历留学生80人,目前已提交完整申请资料的超过60人。”该院院长高见表示,过去半年来,国际学院前往泰国、马来西亚等“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招生,同时正在积极拓展国际合作,有望在今年秋季学期开始与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南十字星大学等国外高校开展2+2本科国际教育项目。
“汕大虽然不在粤港澳大湾区空间内,但发展的机会平等地摆在我们面前,只有主动作为,积极参与大湾区科创中心建设,才不会错失重大的发展机遇。”姜虹透露,作为粤港澳高校联盟发起成员,汕大携手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紧密链接大湾区资源。在广州,与企业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在深圳,聚焦医疗器械和生物制药的实验室即将落成;在佛山,先进制造业发展协同创新研究院持续推进建设。
在粤东地区,50%以上的医疗服务是由汕大医学院5家附属医院提供的,长期以来汕大医学院赢得了百姓的好口碑,也成为高考考生填报志愿的热门选项。但汕大医学院作为相对独立的单位,与校本部在学科交叉发展、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的瓶颈日益突出。
今年4月,汕大医学院与校本部整合工作正式启动,预计今年底完成。“我们已经明确,汕大要建成文理医工融合发展、突出学科交叉特色的研究型大学,医学院整合后,将有利于学校现有的理工科、工业设计类学科与医学有机融合,实现各学科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延伸和拓展。”姜虹说。
去年,十几年没有扩招的汕大,因新增生物医学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8个紧密对接产业需求的新兴专业,招生规模首次增加了510个计划,招生人数达2300多人,而且招生成绩稳居全省第六位。
今年1月,省政府印发《广东省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实施方案(2019-2021)》,计划未来3年全省高校将增加8万个左右学位。汕大将在去年基础上再增加800个本科生招生计划,其中医学院扩招330人,开设口腔等新专业,支持粤东地区全科医生培养计划。
“汕大规划发展成一个中等规模的综合性大学,适当扩大招生是必经之路,但汕大小班教学等精细化办学特色不会淡化。比起规模,最重要的是优化结构、提升效率。”姜虹表示,汕大在专业结构上进行优化设置,保持理工科40%的占比,同时新增一批社会急需的专业。
走进汕大执行校长王泉的办公室,桌上整齐摞满各学科提交的材料。王泉说:“我们正在综合评估各个学科的水平,为明年冲击博士硕士点做足准备。”
时间回到2018年11月4日,汕大成为省教育厅、省科技厅支持建设的广东唯一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实验示范校。加拿大工程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王泉被聘为汕大执行校长,正是众多改革举措中的一项。
“汕大2005年在国内高校首设执行校长一职,为吸引有学术实力、国际化视野和高校管理水平的海外人才提供平台。”姜虹说,半年来,得益于王泉的国际资源和影响力,汕大引进国际化高层次人才、优化学科结构、增进学生国际化交流等方面,都正在创新探索。
过去被誉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试验田”,现在担纲“广东唯一改革实验示范校”,汕大改革创新的底色依旧,正在人才培养模式、人事制度、科研体制机制、学术评价体系、资源募集调配机制等关键领域寻求突破。
师资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引擎”,汕大2018年实施卓越人才计划,对人才的评价更加灵活。“我们打破‘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一刀切的指标对比,对有特长的人才进行专门评价,不拘一格降人才。”王泉介绍,去年引进了150名教师,数量是改革前的2倍,今年到4月已引进74人;汕大改革了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横向科研经费更是简化了报销流程,在分配上充分体现科研人员劳动成果;人事管理体制上,正在摸索突破职员职级障碍,打通渠道为年轻有为的实干者提供机会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