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崇左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联考语文试题

2019/6/4  教育网络  阅读:  【放大镜】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崇左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联考语文试题

2019学年高考桂林市、崇左市联合模拟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中国文化道的大传统与术的小传统二者互为因果关系的厘清,除了有助于还原中国文化的本来面目,认识到该文化的整体有机外,亦对今天我们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不可否认,今天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和实践的一大误区,就是重视大传统而忽视小传统,对在术名下的小传统视为不入流的、细枝末节和雕虫小技的甚至封建迷信的东西,而将其打入中国文化的另册之中。

但是,二者的互为因果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却决定了,无论是道的大传统还是术的小传统都是极其重要的,它们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故我们在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时不能厚此而薄彼,而是既要重视大传统,又要重视小传统,更重要的,我们还要进一步认识到,就中国文化的“下学上达”“心以身显”和“即用显体”的性质而言,“以小见大”非常重要。

事实胜于雄辩。当今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现实经历表明,今天外域民族开始接受乃至崇拜中国传统文化,首先一般是通过诸如中国烹饪、中国武术、禅定、中医这些人们更为喜闻乐见并可切身体会的术的形式得以实现的。例如,正是通过遍及世界各地的中餐馆,使外国人在大快朵颐之中切实地体验到并沉醉于中国文化独一无二的“味道”。例如,20世纪西方中国文化热的出现,其直接导源于李小龙、李连杰的中国武术功夫在西方观众中的风靡。也正是在其静若止水动若霹雳的一招一式中,使观众领悟到讲求“一阴一阳”“大道无形”的中国文化大化之道的神奇。例如,阿尔茨海默病素被西医视为难以攻克的不治之症,然而,美国神经医学专家的课题研究却发现,在专家指导下练习太极拳,在延缓该症的发展上可以达到与服用药物同样的疗效。这一案例使西方医学界不能不领略到“中国功夫”在强身健脑方面令人称奇的奥妙。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一如古人所说,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之旅固然离不开道的文化大传统的思想指导,其具体举措却要求我们应从术的文化小传统起步。正是经由这种切身的践履之术,不仅可以让我们自下而上地跻身于形上之道的至境,也可以使我们由近及远地步入“化成天下”的文化之伟途。

(张再林 《中国文化的大小传统关系的启示》)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文化中的“道”和“术”互为因果,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B. 当今的中国人重“道”轻“术”,的确是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和实践存在着误读。

C. 中国烹饪、中国武术、中医、禅定这些传统形式,有助于还原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来面目。

D.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离不开道的文化大传统的思想指导,也离不开术的文化小传统。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开门见山,亮出观点,阐明了厘清中国文化的大小传统关系的作用。

B. 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道”和“术“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C. 本文通过举例论证论述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路径一般是先“术”后“道”。

D. 篇末引用名言,总结全文,昭示中国文化发展既要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的“以小见大”这一说法,正是体现出中国文化从“道”中体现“术”的特点。

B. 对人们生活中的一些不入流的、雕虫小技的东西,不能将其打入中国文化的另册。

C. 练习太极拳可以攻克连西医难以攻克的不治之症,可见中国功夫有令人称奇的奥妙。

D. 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不厚“道”薄“术”,就可以步入“化成天下”的文化伟途。

【答案】1. C    2. A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C项,“中国烹饪、中国武术、中医、禅定这些传统形式,有助于还原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来面目”错误,从文章第一段中“对中国文化道的大传统与术的小传统二者互为因果关系的厘清,有助于还原中国文化的本来面目”可知,要还原中国文化的本来面目,是要厘清大小传统的关系,而中国烹饪、中国武术、中医、禅定这些传统形式只代表着术这一个方面。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A项,“本文开门见山,亮出观点”错误,从开头来看,“对中国文化道的大传统与术的小传统二者互为因果关系的厘清……”,这只是引入话题“中国文化的大小传统关系”,并未亮出观点。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A项,“正是体现出中国文化从‘道’中体现‘术’的特点”错误,从第三段来看,“无论是道的大传统还是术的小传统”,由此可知,“以小见大”中“小”是“术”,“大”是“道”,所以应该是从“术”中体现“道”。C项,“练习太极拳可以攻克连西医难以攻克的不治之症”错误,选项以偏概全,倒数第二段中,练习太极拳可以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达到与服用药物同样的疗效,并不能攻克所有的西医难以攻克的不治之症。D项,“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不厚‘道’薄‘术’,就可以步入‘化成天下’的文化伟途”错误,“就”的说法太绝对,文章最后一段说的是“也可以使我们由近及远地步入‘化成天下’的文化之伟途”。故选B。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


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今天(2019年3月5日)上午,今年全国两会第二场“部长通道”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后开启。银保监会、商务部、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工信部、农业农村部、国台办等部门的负责人先后走上通道,就多个热点问题做出回应。

对于中美能否达成磋商协议,商务部部长钟山表示,这需要双方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下,相向而行、共同努力。双方的磋商是富有成效的,假如能够达成协议,将有利于两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发展。

钟山介绍说:“在90天的期限内,中美双方开展了三轮高级别磋商。双方要达成共识,就需要求同存异,就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我们双方的磋商也是富有成效的,双方经过90天的磋商,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成果,有一些领域有了突破。根据磋商的情况,双方同意继续延长磋商的时限。在这个期限内,不提高关税的税率”。

材料二:

自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酝酿已久的中美贸易大战算是正式打响了。毫无疑问,从行业和企业的角度来未看,这一波互联网浪湖中兴起的出口电商肯定是最受伤的那个,如果贸易战刹不住车,将影响全球开放贸易格局,出口电商在诸多掣肘中将变得举步维艰。

贸易战最主要的方式是加税,最直接的结果是外来产品价格上涨,保护本国产品的市场。这种粗暴的做法反而给出了出口电商绕过贸易战的一种逻辑:降低推售产品的价格敏感性,多关注那些高质高价的产品。

在不少人心中,国货的低端形象或许是出口电商面临的最大问题。但是,出口电商之所以能够迎来快速增长,与中国制造形象的改变也有很大关系。

除了一带一路、产业结构转型等大局需要,出口电商还肩负平衡国际贸易、调节外汇等谐多责任,也因此,不只是企业层面,国家层面对出口电商的支持也不遗余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除了品牌要借助平台塑造自己的形象,平台也必须反过来要求品牌商们保证“品质力”,降低低端、价格敏感产品的准入。新蛋开招商会的同时,联络互动MOPS品牌同步发布了“全场景”无线充电产品,在厚度、总量、外观设计等方面走高端路线刷新常规无线充电的印象,说白了也是做个国货出海的产品示范,某种程度上是对新蛋品牌合作商产品的衡量准绳之一。

《中美贸易战下的出口电商究竟怎么玩?》曾响铃

材料三: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崇左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联考语文试题

材料四:

商务部发言人高峰2月28日表示,中国欢迎在华外国商会继续对中国投资环境提出中肯的意见建议。

中国美国商会日前发布2019年《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中国美国商会主席夏尊恩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积极的国内消费市场前景,以及逐步改善的营商环境,使中国继续成为全球投资的首选目的地”。

报告称,受访企业中69%的企业2018年实现盈利,另外21%的企业实现收支平衡。其中,科技行业金业表示,与全球业务相比,其在中国的息税前利润率更高。

高峰称,商会会员企业明确表示,中国仍然是所在行业近期全球投资计划的重中之重。同时,会员企业对中国投资环境的继续改善保持乐观,自中国美国商会2016年提出这个问题以来,会员企业对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的信心达到了最高点。

高峰表示,中国将坚定不移持续推进扩大开放,放宽对外资的市场准入限制,继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不断提高市场监管的造明度,加大对外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建立健全外资投诉机制,努力协调解决外国投资者的合理关切,为外国投资者营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美双方展开了90天的高级别磋商,如能达成协议,有利于两国甚至全球经济的发展。

B. 中美两国的这场贸易大战,对在互联网浪潮中兴起的进出口电商影响最大,伤害最深。

C. 中国将坚定不移持续推进扩大开放,为外国投资者营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

D. 中国美国商会会员企业表示,他们仍然会把中国作为近期全球投资计划的重中之重。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美双方只要求同存异,付出更大的努力,继续不断的磋商,终会达成共识。

B. 《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称,至少6成的企业在2018年成功实现了盈利。

C. 进口电商或本土电商如出现了假货,劣货,损害的往往是整体的市场印象。

D. 中美贸易战刹不住车,将会影响全球开放贸易格局,不利于全球经济的发展。

6. 请结合材料,谈谈在中美贸易大战中受伤最深的出口电商怎样才能更好的发展。

【答案】4. B    5. D   

6. ①多依靠国家层面对出口电商的支持;②降低推售产品的价格敏感性,多关注那些高质高价的产品;③改变中国制造的形象。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B项,“对在互联网浪潮中兴起的进出口电商影响最大”错误,材料二第一段说的是“这一波互联网浪湖中兴起的出口电商肯定是最受伤的那个……出口电商在诸多掣肘中将变得举步维艰”,由此可见中美贸易大战对出口电商影响最大,不包括进口电商。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A项,“只要……终会达成共识”错误,这一推断过于武断,过于绝对,材料一中只是说“对于中美能否达成磋商协议,商务部部长钟山表示,这需要双方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下,相向而行、共同努力”“双方要达成共识,就需要求同存异,就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这只是说需要如此去做,但做的结果如何不可知。B项,“至少6成的企业”错误,材料四中说的是“受访企业中69%的企业”,选项范围扩大。C项,“进口电商或本土电商如出现了假货,劣货,损害的往往是整体的市场印象”错误,从材料三的图表可以看出,进口电商或本土电商如果出现了假货、劣质货或者品质很差的正品,损害的往往是某个企业、某个品牌或某个渠道的信誉,出口电商才是损害整体的市场印象。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谈谈在中美贸易大战中受伤最深的出口电商怎样才能更好的发展”,然后找到写出口电商的内容,材料二的出处就提示了这一内容——中美贸易战下的出口电商究竟怎么玩,这说明本题的设题区域在材料二中,圈出材料中提到的出口电商面临的处境,自身存在的问题,再根据这些内容概括发展的策略。如第二段,“这种粗暴的做法反而给出了出口电商绕过贸易战的一种逻辑:降低推售产品的价格敏感性,多关注那些高质高价的产品”,这说明要降低推售产品的价格敏感,多关注高质高价的产品;如第三段“在不少人心中,国货的低端形象或许是出口电商面临的最大问题。但是,出口电商之所以能够迎来快速增长,与中国制造形象的改变也有很大关系”,这说明电商要靠质量改变中国制造的形象;如第四段“……也因此,不只是企业层面,国家层面对出口电商的支持也不遗余力”,这说明要依靠国家层面的支持。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身后的眼睛

曾平

那是一头野猪。皎洁的月光洒在波澜起伏的包谷地上,也洒在对熟透的包谷棒子垂涎欲滴的野猪身上。

孩子的眼睛睁得圆圆的。野猪的眼睛也睁得圆圆的。孩子和野猪对视着。孩子的身后是一个临时搭建的窝棚,那是前几天他的父亲忙碌了一个下午的结果。窝棚的四周,是茂密的包谷林,山风一吹,哗啦哗啦地响个不停。

孩子把手中的木棒攥得水淋淋的,这是他目前唯一的武器和依靠。孩子的牙死死地咬紧,他怕自己一泄气,野猪趁势占了他的便宜。他是向父亲保证了的,他说他会比父亲看护得更好。父亲回家吃晚饭去了。孩子是吃了晚饭之后主动向妈妈提出来换父亲的。

野猪的肚子已经多次轰隆隆地响个不停。野猪眼露凶光,龇开满嘴獠牙,向前一连迈出了三大步。

孩子已经能嗅到扑面而来的野猪的臊气。

孩子完全可以放开喉咙喊他的父亲母亲——家就在不远的山坡下,但孩子没有。孩子握着木棒,勇敢地向野猪冲去。尽管只有一小步,但已经让野猪吃惊不已。野猪没有料到孩子居然敢向它反击,嗷嗷嗷地叫个不停。野猪的头猛地一缩,它准备拼着全身的力气和重量冲向孩子。

在窝棚的一个角落,一个汉子举起了猎枪。正在他准备扣动扳机的时候,一双手拦住了汉子。

汉子是孩子的父亲。拦住孩子父亲的是孩子的母亲。孩子的母亲一边拦住孩子的父亲,一边悄悄地对孩子的父亲说,我们只需要一双眼睛!汉子只好收回那只蓄势待发的手。

孩子的父亲和母亲,眼睛全盯在孩子和野猪身上。月光洒在孩子父亲母亲紧张的脸上,他们的担心暴露无遗。孩子的父亲和母亲已经躲在窝棚的角落有些时候了。

孩子没有退缩,也没有呼喊。他死死地咬紧牙,举起木棒严阵以待。野猪和孩子对视着。野猪恨不得吞了孩子。 孩子恨不得将手中的木棒插进野猪龇满獠牙的嘴。野猪喘着呼噜呼噜的粗气。听得见孩子的心咚咚地跳动。

月光照在孩子的脸上,青幽幽的。一粒粒的细汗,从孩子的额头缓缓地沁出。

野猪的身子立了起来。孩子的木棒举过了头顶。他们都在积蓄力量。突然,野猪扭转头,一溜烟儿地,跑了。

孩子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一屁股瘫在了地上。孩子的父亲母亲长长地吐了一口气,走了过来。父亲激动地说,儿子,你一个人打跑了一头野猪!父亲的脸上全是得意。

孩子看见父亲母亲从窝棚里走出来,突然扑向母亲的怀抱,号啕大哭。孩子不依不饶,小拳头擂在母亲的胸上,说,你们为什么不帮我打野猪?一点儿也没有了先前的勇敢和顽强。

孩子的母亲抱起孩子,重复着孩子父亲的话,说,儿子,你一个人打跑了一头野猪!母亲的脸上全是赞扬。

孩子依然不依不饶,哭着说,你们为什么不帮我打野猪?母亲一本正经地说,我们帮了你啊!我和你父亲用眼睛在帮你!

孩子似懂非懂?他仔细地看了又看父亲母亲的眼睛,父亲母亲的眼睛和平时一模一样,怎么帮自己的啊?

那孩子就是我。那年我七岁。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叙述简洁,节奏明快,用平实的文字讲述了一个孩子独自打跑了一只野猪的故事。

B. 文章关于父母的笔墨不多,主要通过描写孩子与野猪搏斗,来渲染一种紧张的气氛。

C. 文章题目“身后的眼睛”是全文的线索,推动着情节的发展,暗示了文章的主题。

D. 父母没有直接开枪去帮孩子,而是在背后默默地注视孩子的行动,这是另一种爱的方式。

8.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9. 关于本文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父母,也有人认为是孩子,你觉得是谁?为什么?

【答案】7. C    8. ①开头“皎洁的月光洒在波澜起伏的包谷地上,也酒在对熟透的包谷棒子垂涎欲滴的野猪身上”这里用白描的手法勾勒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天色已晚。②“窝棚的四周,是茂密的包谷林,山风一吹,哗啦哗啦地响个不停”,渲染了当时环境的可怕,为下文的情节做铺垫。③“月光洒在孩子父亲母亲紧张的验上“月光照在孩子的脸上,青幽幽的”衬托出了父母的紧张和孩子的害怕。   

9. 观点一:主人公是父母,①从情节看,正是那对父母在孩子身后的支持,才有了孩子打跑了野猪这个结局。②从人物形象看,写那个孩子,其实是在写父母,孩子越是激烈的表演,就越衬托出父母的爱和良苦用心.③从主题上看,身后的两双眼睛。主要传达的是父母的良苦用心和他们的教育方法这个主旨。

观点二;主人公是孩子,①从情节看,全文主要围绕孩子与野猪搏斗来展开情节。②从人物形象看,通过写孩子与野猪搏斗,来体现孩子的勇敢坚强。③从主题上看,文章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会面临许多挑战,要勇敢的面对,才能更好的成长。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C项,“文章题目‘身后的眼睛’……推动着情节的发展”错误,从文中来看,小说主要讲述孩子战胜野猪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推动情节发展的应该是孩子的勇敢。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把握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然后要到文中找到环境描写的句子,分析所写景物的特点,根据景物所在的位置分析其在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塑造以及主旨表达等方面的作用。如小说一开头说“皎洁的月光洒在波澜起伏的包谷地上,也洒在对熟透的包谷棒子垂涎欲滴的野猪身上”,“皎洁的月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包谷地”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作者用白描的手法点明故事发生的背景;如第二段“窝棚的四周,是茂密的包谷林,山风一吹,哗啦哗啦地响个不停”,“茂密的包谷林”“哗啦哗啦的声音”,这些描写营造了一种令人恐慌的氛围,为孩子和野猪的对峙设置了情境,为故事的进一步展开做了铺垫;如中间“月光洒在孩子父亲母亲紧张的脸上”“月光照在孩子的脸上,青幽幽的”,前一句是父母目睹孩子与野猪的对峙时的情境,表现出父母的紧张,后一句是孩子与野猪对峙时的情境,结合后面“一粒粒的细汗,从孩子的额头缓缓地沁出”可知,这里表现出孩子的紧张。考生围绕这些方面分析作答即可。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形象,把握作品主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问的是“关于本文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父母,也有人认为是孩子,你觉得是谁?为什么”,然后明确观点,即“父母”或“孩子”,然后从形象的塑造、情节的展开、主题的揭示以及笔墨的多少等方面陈述理由。如果认可小说的主人公是“孩子的父母”,可以围绕如下方面分析:如小说的题目是《身后的眼睛》,在文中指的就是孩子的父母的眼睛;从情节上看,在孩子与野猪的搏斗过程中,父母虽担心孩子,但没有直接开枪去帮助孩子打跑野猪,而是在背后用眼睛默默地注视着孩子的行为,而孩子之所以表现得如此英勇无畏,都是因为有背后牵系的那“身后的眼睛”;从人物塑造来看,小说虽以较多的笔墨写孩子,但孩子之所以敢于独自打跑野猪,就在于身后总有父母支持与鼓励,写孩子就是为了衬托出孩子父母的良苦用心以及正确的教育方式;从主旨上看,孩子的父母在背后支持鼓励孩子,揭示了小说的主旨:父母应该培养孩子独立自主战胜困难的勇气。如认可小说的主人公是“孩子”,可以从如下分析:从情节上看,小说主要讲述了孩子战胜恐惧心理,独自打跑野猪的故事,整个情节都是围绕孩子展开,以孩子独自战胜野猪为线索贯穿全文,表现了孩子面对野猪时不易降服、不肯认输的硬骨头精神;从人物上看,孩子是小说中作者着墨较多的人物,小说写孩子的父母始终不帮助孩子打跑野猪,只在孩子背后支持鼓励,是为了衬托孩子,突出孩子的勇敢顽强;从主旨上看,孩子不依靠父母,靠自己的力量打跑野猪,揭示了小说的主旨:歌颂孩子独立面对困难时勇敢顽强、不轻易服输的精神。

【点睛】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般如下:①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节令和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②映衬人物心情,烘托人物性格、心理;③推动或预示故事情节发展;④暗示或象征社会环境、人物命运,衬托主题。答题时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来分要点回答。一般的答题模式为:……具体描写了……景色,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揭示人物心境,……体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胡松年,字茂老,海州怀仁人。幼孤贫,母鬻机织,资给使学,读书过目不忘,尤邃于《易》。政和二年,上舍释褐,补潍州教授。八年,赐对便殿,徽宗伟其状貌,改校书郎兼资善堂赞读。为殿试参详官,以沈晦第一,徽宗大悦曰:“朕久闻晦名,今乃得之。迂中书舍人。

时方有事燕云,松年累章谓边衅一开,有不胜言者,忤时相意,提举天平观。建炎间,密奏中原利害,召赴行在,出知平江府。未入境,贪吏解印敛迹,以兴利除害十七事揭手都市,百姓便之。

除给事中。会选将帅,松年奏:“富贵者易为善,贫贱者难为功,在上之人识擢何如尔。愿陛下亲出劳军,即行伍搜简之,必有可为时用者。”又奏:“恢复中原,必自山东始,山东归附,必自登、莱、密始,不特三郡民俗忠义,且有通、泰飞艘往来之便。除兼侍讲。

王伦使金还,言金人欲再遣重臣来计议,以松年试工部尚书为韩肖胄副,充大金奉表通问使。时使命久不通人皆疑惧松年毅然而往至汴京刘豫令以臣礼见肖胄未答松年曰圣主万寿。”豫曰:“圣意何在?”松年曰:“主上意,必复故疆而后已。”使还,拜吏部尚书。

俄以疾提举洞霄宫,卜居阳羡,虽居闲不忘朝廷事,屡言和籴科敛、防秋利害,帝皆嘉纳。绍兴十六年,病革,呼其子曰:大化推移,有所不免。”乃就枕,鼻息如雷,有顷卒,人谓不死也。年六十。

松年平生不喜蓄财,每除官例赐金帛,以军兴费广,一无所陈请,或劝其白于朝,曰:“弗请则已,白之是沽名也,喜宾客,奉入不足以供费,或请节用为子孙计。松年日:“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况俸廪,主上所以养老臣也。”

(节选自《宋史·胡松年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时使命久不通/人皆疑惧/松年毅然而往/至汴京/刘豫令以臣礼见/肖胄未答/松年曰/圣主万寿

B. 时使命久不通/人皆疑惧/松年毅然而往至汴京/刘豫令以臣礼见肖胄/未答/松年曰/圣主万寿

C. 时使命久/不通人/皆疑惧/松年毅然而往/至汴京/刘豫令以臣礼见/肖胄未答/松年曰/圣主万寿

D. 时使命久/不通/人皆疑惧/松年毅然而往/至汴京/刻豫令以臣礼见肖胄/未答/松年曰/圣主万寿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释褐:脱去平民衣服,喻始任官职。在文中指胡松年以上舍生的身份担任官职。

B. 赐对;指帝王在朝堂召见臣子对答问题。胡松年在政和八年受到了宋徽宗的召见。

C. 中原:被古代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古人常将“中国”用作中原的同义语。

D. 卜居:指以占卜择定建都之地,文中指胡松年自己选择远离尘世的隐居之地。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胡松年幼年时孤苦贫寒,母亲织布卖钱,供养他上学。读书过目不忘,尤其精通(易经》。

B. 胡松年在做殿试参详官时,以沈晦为第一名,这个结果让徽宗非常高兴,升为中书舍人。

C. 选拔将帅时,胡松年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皇帝亲自慰问部队,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D. 胡松年能豁达面对生老病死,不重钱财,他认为人虽贤能担多财,就会有损志节。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入境,贪吏解印敛迹,以兴利除害十七事揭于都市,百姓便之。

(2)松年平生不喜蓄财,每除官例赐金帛,以军兴费广,一无所陈请,或劝其白于朝。

【答案】10. A    11. D    12. C   

13. (1)尚未入境,贪吏解下官印隐藏起来,胡松年将兴利除弊的十七件事项张榜在都市上,百姓感到便利。

(2)胡松年平生不喜欢积敛财产,每次任官按例要赐予金帛,胡松年因军事耗费巨大,一无所求,有人劝他向朝廷报告。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时使命久不通/人皆疑惧/松年毅然而往/至汴京/刘豫令以臣礼见/肖胄未答/松年曰/圣主万寿”,这段话是说“当时使命久不通,人们都人心疑虑,胡松年毅然前往。到达汴京,刘豫命令他们以臣子之礼相见,韩肖胄没有回答,胡松年说:‘圣主万寿无疆’”,圈出句子中名词和代词,如“使命”“人”“松年”“汴京”“刘豫”“臣礼”“肖胄”“圣主”等,然后根据句意和语法进行排除,如“不通”的主语是“使命”,如断为“时使命久”,句中没有谓语,则不能成为句子,这就排除CD两项;“疑惧”的主语是“人”,所以二者不能断开,排除C项;“未答”的主语是“肖胄”,且“刘豫命令他们以臣子之礼相见”的对象并不是“肖胄”,故应在“见”和“肖胄”之间断开,排除B项,故选A。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D项,“文中指胡松年自己选择远离尘世的隐居之地”错误,“卜居”,择地居住,在文中指胡松年病后居住在阳羡,并没有隐居。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C项,“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错误,文章第三段说“会选将帅,松年奏……又奏:……。除兼侍讲”,这里只说胡松年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但皇帝是否采纳在文中没有体现。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入境”,进入境内;“敛”,隐藏;“以”,介词,把;“揭”,张榜、公布;“揭于都市”,状语后置句,应为“于都市揭”;“便”,意动用法,对……感到便利;“之”,代词,代前面的做法。第二句,“蓄”,积敛,积聚;“除”,任职;“以”,因为;“广”,巨大;“陈请”,陈述理由以请求;“或”,有的人;“其”,代词,他;“白”,告诉,报告,禀报;“白于朝”,状语后置,应为“于朝白”,“于”,向。

【点睛】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虚词断句法。①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②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③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④有些复音虚词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等。⑤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⑥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对话标志断句法。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语序句式断句法.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格式对文言文句读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

参考译文:

胡松年字茂老,海州怀仁人。幼年时孤苦贫寒,母亲织布卖钱,供养他上学。读书过目不忘,尤其精通《易经》。政和二年(1112),以上舍生任官,担任潍州教授。政和八年,赐对便殿,徽宗因他像貌雄伟,改任他为校书郎兼资善堂赞读。任殿试参详官,以沈晦为第一名,徽宗大喜说:“我很早就听说了沈晦的名字,今天才得到他。”升迁胡松年为中书舍人。

当时正从事收复燕云地区,胡松年多次上奏说边恤一开,即有许多不能言说的事情发生,不符合当政者意思,被罢提举太平观。建炎年间,秘密上奏论述中原利害,召到朝廷,出知平江府。尚未入境,贪吏解下官印隐藏起来,胡松年将兴利除弊的十七件事项张榜在都市上,百姓感到便利。

朝廷任命他为给事中。恰逢朝廷选拔将帅,胡松年上奏说:“富贵的人容易行善,贫贱的人难以成功,关键在于上面的人怎样认识提拔。希望陛下亲出慰问部队,就在军队中搜罗挑选,必然会有可以使用的人才。”又上奏:“恢复中原,必须从山东开始,山东归附,必须从登、莱、密州开始,不只是因为三郡民俗忠义,还因为有通、泰飞船往来的便利。”被任兼侍讲。

王伦出使金朝回来,说金朝想再派重臣前来计议讲和事宜,以胡松年任工部尚书作为韩肖胄的副手,充任大金奉表通问使。当时使命久不通,人们都人心疑虑,胡松年毅然前往。到达汴京,刘豫命令他们以臣子之礼相见,韩肖胄没有回答,胡松年说:“圣主万寿无疆。”刘豫问:“圣主意图何在?”胡松年回答:“圣主的意图,必恢复故疆而后已。”出使回来,被任命为吏部尚书。

不久因病提举洞霄宫,居住在阳羡,虽然居闲但不忘国事,多次上书论说和籴科敛、防秋利害,皇上都嘉奖采纳。绍兴十六年(1146),病重,招呼儿子说:“生老病死,在所难免。”于是就枕,鼾声如雷,一会儿后去世,人们都说他没有死。时年六十岁。

胡松年平生不喜欢积敛财产,每次任官按例要赐予金帛,胡松年因军事耗费巨大,一无所求,有人劝他告诉朝廷,他说:“不请则已,告诉朝廷就成了沽名钓誉。”喜欢宾客,俸禄不足以供费,有人请他为子孙着想节省用度。胡松年说:“贤能但多财,就会有损志节,况且俸禄,是皇上用来赡养老臣的。”


古代诗歌鉴赏(本题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太常引·客中闻歌

清·项鸿祚

杏花开了燕飞忙,正是好春光。

偏是好春光,者几日、风凄雨凉。

杨枝漂泊,桃根娇小,独自个思量。

刚待不思量,吹一片、箫声过墙。

【注释】杨枝;唐诗人白居易付妾樊素,因善歌《杨柳枝》得名。桃根:晋代王献之妾桃叶之妹。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词的上片主要写景,词人用寥寥数语勾勒了一幅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新春图,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B. “偏是好春光,者几日、风凄雨凉”,也是一种别具魅力的美,只是让人在欣喜之余又夹杂一丝遗憾。

C. 词的最后三句与李清照《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心情和意绪都非常相似。

D. “杨枝”和“桃根”是两位女子的名字,词人在此运用典故,主要目的是点出自己的身不由己、卑微渺小。

15. 本词上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现了词人的情感?

【答案】14. A    15. ①反衬(乐景衬哀情),②词的上片用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美好之景,来与词人的愁绪形成对照.③表达了词人羁旅他乡,身不由己、卑微渺小的愁绪苦闷。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A项,“春光明媚、生机勃勃……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错误,从全篇来看,本首词是咏羁旅客愁,情感是伤感郁闷的,而“春光明媚、生机勃勃”传递的是喜悦欢快之感,所以无法“奠定全词的感情基调”,这是以乐景衬哀情。故选A。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入本题问的是“本词上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现了词人的情感”,然后分析上片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这些内容与情感之间是什么关联。答题的时候,先指出手法,然后分析手法,最后分析效果。“杏花开了燕飞忙,正是好春光。偏是好春光,者几日、风凄雨凉”,这里主要是写景,作者抓住“杏花”“燕”来写春光,杏花开放,燕子飞来飞去忙于筑巢,勾勒了一幅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画面;再看词中的情感,上片最后说“风凄雨凉”已经透露出情感,“凄”和“凉”不仅是身体的感受,更是内心的感受,由此可知,前面的春光与此处的凄凉形成对照,这是用乐景来衬托哀情。

【点睛】诗歌的技巧主要包括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以及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包括:(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2)联想和想像 (又叫虚实结合); (3)对比; (4)白描。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此外还有设问、反问、 借代、对偶等。表现手法主要有渲染、烘托等。抒情手法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答题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代诗人常借助动物的啼叫来渲染意境,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以此来表现傍晚迷蒙凄凉的气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骇浪搏击江岸的壮丽景色。

【答案】    (1). 薄暮冥冥    (2). 虎啸猿啼    (3). 此情可待成追忆    (4). 只是当时已惘然    (5). 惊涛拍岸    (6). 卷起千堆雪

【解析】

【详解】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暮、冥、啸、啼、惘、涛。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人的爱情代言,其实不是玫瑰,而是桃花。这渊源,可追溯至近三千年前的《诗经》。桃花的美,虽然契合了妙龄女子不期而遇的浪漫与热烈,但又昭示着那一份内心隐秘的羞涩与缤纷。以桃花的气质与秉赋,实在没有理由不代言人间的缘份与爱情。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槐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你看,崔护的这首绝句,并无妍词丽句,只任那人面与桃花的意象在时间里反复叠映。就在这叠映中,人们读到了情到深处的执念,亦读到了__________的沧桑。

其实,在所有的花木中,桃树最易老,桃花最易凋零。于是,桃花的美感里总藏着些__________的悲情。(                 )。

古往今来,挣脱爱情隐喻的桃花,一样美得__________。“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在李白笔下,桃花是他与朋友的友情。“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在刘禹锡笔下,桃花是一生的沉浮。朗州十年之后,他率召回家。不料又因诗句而开罪权责,再贬连州。那一年,他四十六岁。待他__________地重回京城,时间又过去了十四年。玄都观的桃花不见,但他倔强的风骨依然如春日芳芬。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桃花的美,不但契合了妙龄女子不期而遇的浪漫与热烈,更呼应着那一份内心隐秘的羞涩与缤纷。

B. 桃花的美,契合了妙龄女子不期而遇的浪漫与热烈,又昭示着那一份内心隐秘的羞涩与缤纷。

C. 桃花的美,既契合了不期而遇的妙龄女子的浪漫与热烈,又呼应着那一份隐秘的羞涩与缤纷。

D. 桃花的美,契合了妙龄女子不期而遇的浪漫与热烈,又呼应着那一份内心隐秘的羞涩与缤纷。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物是人非    明日黄花    海阔天空    满面风霜

B. 时过境迁    红颜薄命    惊心动魄    风尘仆仆

C. 物是人非    红颜薄命    海阔天空    满面风霜

D. 时过境迁    明日黄花    惊心动魄    风尘仆仆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然而,诗人们并不会都陷入类似于林黛玉《葬花吟》的凄美之中。

B. 所以,诗人们往往都会陷入类似于林黛玉《葬花吟》的凄苦之中。

C. 然而,诗人们并不会都陷入类似于林黛玉《葬花吟》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崇左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联考语文试题

凄苦之中。

D. 所以,类似于林黛玉《葬花吟》的凄美往往会让诗人们深陷其中。

【答案】17. D    18. C    19. A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本题中,“桃花的美,虽然契合了妙龄女子不期而遇的浪漫与热烈,但又昭示着那一份内心隐秘的羞涩与缤纷”,“虽然……但又……”结构混乱且不合逻辑,“虽然……但”是表转折关系,而“又”表并列关系,该句把二者杂糅到一起,且“契合了妙龄女子不期而遇的浪漫与热烈”“昭示着那一份内心隐秘的羞涩与缤纷”之间不存在转折关系,所以应删除“虽然”“但是”;“昭示……内心隐秘的……”矛盾,可以改为“呼应……”。A项,“不但…更”关联词用错,“不但……更”是递进关系,而原句不是递进关系,是并列关系。B项,“昭示”和“内心隐秘”矛盾。C项,语序不当,“不期而遇”应放在“妙龄女子”之后。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结合成语的情感色彩、适用对象以及具体的语境进行排除。“物是人非”,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因而怀念故人。“时过境迁”,指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第一处,是说人们从崔护的诗中读到沧桑,结合诗歌的内容来看,“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景还是那景,但人已经不在,应使用“物是人非”。“红颜薄命”,指女子容貌美丽但遭遇不幸。“明日黄花”,指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第二处,此处是说“桃花的美感里”总藏着些悲情,结合后面括号中填写的内容来看,此处应使用“红颜薄命”,这才能和后面填写的“林黛玉”相呼应。“海阔天空”,指像大海一样辽闹,像天空一样无边无际,强调美的多和广。“惊心动魄”指使人神魂震惊。第三处,此处是形容“挣脱爱情隐喻的桃花”,从后文所列举的情感的多样性来看,应是强调多和广,故应使用“海阔天空”。“满面风霜”,形容他饱经风霜。“风尘仆仆”,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第四处,此处是说刘禹锡经过一贬再贬回到京城的状态,应是饱经风霜的,故使用“满面风霜”。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中,从上下文看,这里应该是承上启下句,上文说桃花的美里藏着悲情,而下文说桃花“挣脱爱情隐喻”,前后内容之间存在转折关系,所以这里应该以转折词“然而”连接,这就排除B、D两项;C项中“凄苦”一词和上文意思相较,少了桃花的美。故选A。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0.下面是某校同学在高三毕业典礼上的致辞,其中有有五处地方不恰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高三(1)班的余杨,我很有幸代表高三年级同学在此发言。首先我要感谢老师的关怀,父母的教诲以及同学们的关心。三年的高中时光一眨眼就过去了。十二年的寒窗苦读也终于要完了。此时此刻的我们即将远航,出征的号角己经吹响,我们即将踏上新的征程。老师们的祝福,父母的叮咛,同学的友谊将会赐予我们无穷的力量,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也将奋力拼搏,再创人生的辉煌!

【答案】(1)“有幸”改为“荣幸”(2)“关怀”和“教诲”换位置(3)“一眨眼就过去了”改为“匆匆而逝”(4)“要完了”改为“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5)“赐予”改为“给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找出语段中不恰当的地方并进行修改,然后根据语言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分析是否得体。第一处,“有幸”,很幸运,有运气,而此处主要是表现自己能作为代表发言而感到荣耀,是谦虚的说法,应改为“荣幸”;第二处,“感谢老师的关怀,父母的教诲”错误,“老师”是“教诲”,“父母”是“关怀”;第三处,“一眨眼就过去了”错误,该用语过于口语化,作为毕业典礼上的致辞,应使用书面语,可以改为“匆匆而逝”;第四处,“终于要完了”错误,该用语容易让人产生歧义,“要完了”往往针对不好的事情,此处可以改为“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第五处,“赐予我们无穷的力量”中“赐予”错误,“赐予”,意思是赏给,应改为“给予”。


21.有广东人一家六口,五一节来桂林游玩,行程四天三晚,动车来去。作为本地的导游,你负责接待,设计一个方案,安排下面的七处景点:要求:方案里包括行程和各景点的特色风光。不超过100字。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崇左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联考语文试题

【答案】示例:第一天两江四湖观流光溢彩夜景。第二天百里漓江赏秀水奇山,晚《印象刘三姐》如梦似幻、逛热闹西街品美食。第三天遇龙河漂流赏田园风光,晚上世外桃源体验农人的悠闲。第四天象山——訾洲烟雨,赏缥缈烟霞。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为一家六口设计一个旅游的方案”“方案里包括行程和各景点的特色风光”,然后观察画面,看每天白天和晚上游览的地方和观看的景观,最后按照旅游的天数进行安排,拟写的时候要突出每个景点的特点。从图上来看,第一天晚上观赏两江四湖流光溢彩的夜景;第二天要观赏百里漓江奇山秀水的风光,晚上欣赏《印象刘三姐》如梦似幻,逛阳湖西街热闹夜景,品尝美食;第三天,欣赏遇龙河漂流田园风光,晚上体验世外桃源宁静悠闲的生活;第四天,观赏象山——訾洲烟雨,欣赏缥缈烟霞。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①一个屠夫徐作军,在卖猪肉间隙时间,坚持练毛笔字,并为此津津乐道;

②一个快递哥雷海为,在送快递小空闲背唐诗宋词以致废寝忘食,终夺桂冠;

③一个名叫沈巍的流浪汉,酷爱读书和评论时事,成为热议的网红。

每个人都有生活的重负,有人为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惜辍学辞职浪迹天涯,认为这才是诗与远方;也有人在默默承受生活重压的同时,将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作为有尊严的生活;有人刻意强调自己的个性追求,而置社会规则和个人责任于不顾;也有人将公众的利益过分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

对于以上材料,你有何思考与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

诗不为试,为余生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火了,也勾起了许多人骨子里对诗词的爱,但不免仍有非议之声。有人说:“一个外卖小哥读那么多诗词有什么用?”有人说:“我又不读中文系,有必要学这么多吗?”

面对这么多的疑问,我不禁反思: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开始变得如此功利?弹钢琴是为一纸证书,背古诗是为考试服务,连运动都成了浪费时间。

林清玄曾说:“白鹭立雪,愚者看鹭,聪者观雪,智者见白。”生活本该简单,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的眼睛竟变得模糊,只能看见眼前的鹭,而看不见漫天一色的白。

也许,模糊人们眼睛的并不是那一只鹭,而是快节奏生活下人们越来越浮躁、越来越难以平静的内心。

外卖小哥雷海为往台上一站,我们只能看到朴实,好似与诗歌隔了很远。但他一张口,诗意就倾泻而。让人们惊讶的也许不仅仅是雷海为回答问题时的迅速与准确,也不是他在台上、在众多比赛选手紧张万分时的那份淡定自若,而是他的那份强大的气场。我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深刻内涵就是在说,中国诗词的魅力就是通过日积月累而逐渐沉淀于周身的气质。

同时雷海为不是只会“背”的机器,他背诗的目的并没有功利性的追求。而诗歌的深层意义就是要引出我们灵魂中对诗词的记忆,让我们的显现出人文气质,而这种气质绝非考试能够给予。人的一生是要活在对美的追求之中的,而大部分人似乎已经忘了,所谓考试、检验等等,其实只是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工具,我们只不过是要通过它们去换得更好的环境,更好的生活,以此来获得更纯净的心。

林清玄还曾说过:“有时候我们觉得生活累,其实是我们的心累, 我们的眼睛接受了太多纷杂的色彩,我们的耳朵听见了太多无趣的信息。其实生活本身很简单。做一个单纯的人,走一段幸福的路。”

犹记得我第一次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的心情。当时我就想,能写出这么惊艳的句子的人,他的内心得有多么单纯澄澈啊。

诗不为试,为余生。诗词的魅力是贯穿整个人生的,从诗词中学来的智慧是独特而通明的,它帮助我们洗涤大脑中的杂质,让我们余生都能做一个有趣的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针对不同的人在生活重负之下追求自己想要生活的态度谈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材料重点在于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和生活,辩证分析时事现象的能力,这就要求考生要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进行立意作文。

【审题】材料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三个典例,即屠夫徐作军、快递哥雷海为和流浪汉沈巍,这三个人都是生活中平凡之人,为了生活做着最普通的事情,但他们依然有自己的精神追求,且都有自己的成就,徐作军热爱书法,坚持练习毛笔字,并为此津津乐道,雷海为热爱诗歌,终夺桂冠,沈巍酷爱读书评论时事,成为网红。这三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生活重负,但他们在承受生活重压的同时,依然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以此点亮自己的人生。可以说人生有很多种行走的方式,精彩人生各有各的精彩,但这些精彩离不开追求,离不开坚持和执着,所以可以围绕“人生要有追求”“成功需要坚持”“诗意人生”等进行立意。材料第二部分在三个典例的基础上进行展开,这一部分除了对雷海为他们的追求做出评价,还列出了几种不同的做法,如“有人为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惜辍学辞职浪迹天涯,认为这才是诗与远方”“有人刻意强调自己的个性追求,而置社会规则和个人责任于不顾”“也有人将公众的利益过分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这也是对生活的追求,只不过他们的追求脱离实际生活,过于突出自我的个性和利益,枉顾现实状况,枉顾社会规则、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枉顾公众的利益,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围绕“逐梦也要脚踏实地”“个性追求与社会规则”“追求个性与承担责任”等进行立意。最后分析题材,题干在文体上没有限制,考生可以选取自己擅长的文体进行作文。

参考立意:

人生要有追求;成功需要坚持;逐梦要脚踏实地;个性追求与社会规则;追求个性与承担责任;平凡可以不平凡,立足平凡,超越平凡;成长需要诗歌,精神丰盈需要诗歌;生活需要理想,人生需要追求;成功的路上需要坚持,任何条件下不要忘记追求诗意人生;梦想不论身份,人生自有诗意。

行文结构:首先拟一个醒目的标题——《诗不为试,为余生》,展示观点。其次由《中国诗词大会》遭受到的非议切入,继而引出自己的反思:我们何时竟变得如此功利了?接着列举外卖小哥在《中国诗词大会》中“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表现,以及林清玄对于生活的感悟,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地引出“诗不为试,为余生”的观点,收束全文。

参考素材:

正确的执着是通往成功的阶梯,错误的执着则是一条没有出路的死胡同。有些人艰难地往前走着,并不是因为前景灿烂,而只是因为舍不得曾经的付出——就像陷入泥潭的人,越挣扎,却陷得越深。所以,该坚持时坚持,该放下时一定要放下。

在一个崇高的目的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会获得成功。

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

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活出自己的诗意人生

石  羚

只有每个普通人都拥有一颗诗心、活出一份诗意,才能让地气激活文气,让文气凝聚人气。

外卖小哥与诗词达人,看似不搭界的两个身份集于一身,让雷海为成了“网红”。几天前,这个为生活默默奋斗的年轻人,一路披荆斩棘,获得《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冠军。他的对手这样评价他:这才是真正的高手,就像《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

其实,雷海为最喜欢的武侠人物是令狐冲。十几年前,看了金庸的《侠客行》后,“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的诗句,把他领进古代文学的江湖。感受着古人的情感、中文的意境,雷海为在工作之余不断读诗、背诗。打工持续了多少年,诗词就陪伴了他多少年。决赛播出的当天他依然穿梭于杭州的巷陌之中,诗词似乎没能改变他的生活和命运,那么诗词之于雷海为有什么用呢?

由诗词,与千古圣贤神交。与友人告别,李太白“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的深情浮现眼前;曲终人散,更能理解杜工部观剑舞毕“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的况味。在类似的场景想起相关的诗句,与作者的心律产生共鸣,在时移世易中理解历史、理解生命。

由诗词,让生活节奏沉静。答题沉着,泰然自若,雷海为给很多观众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十几年里,他做过电话销售、马路推销、服务员、洗车工,也辗转了几座城市,在变动不居的生活中,诗词是唯一不变的行李。“腹有诗书气自华”,面对日晒雨淋、穿行不息,仍能保持一份淡定和宁静,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是诗词给他带来的不凡。

由诗词,坚定前行的脚步。华翰辞章,并不应该变成“躲进小楼成一统”的避世寄托。当雷海为在书店里默默背诗,当他利用送餐间隔的碎片时间读书,当他承受着生活的奔波与辛苦,他没有自怨自艾,也没有迁怒贰过,赛场上那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成了他自信人生的定场诗。正如主持人董卿所说:他是一位生活的强者。

纵使困顿,也不改内心的纯洁、不弃生命的高贵,正是真正的诗意所在。其实,当我们问诗词之“用”时,就已经陷入了功利的计较。一些“无用”的种子,或许有一天会开成有“大用”的花。古人说,“功夫在诗外”,意思是学习作诗,要关心诗外的天地;而今天,我们也可以说,“功夫在事外”,莫让眼前的琐屑遮挡了视野。

吟诗作对不分职业,对美的欣赏更没有畛域。往次诗词大会,学霸型选手各领风骚,而这一次,基层文艺工作者陈珏如、带犬民警夏鸿鹏等非科班出身的选手大放异彩,让这档节目的意义更加深刻。如果说罗江诗歌节的农民诗社、《我的诗篇》中来自流水线上的诗歌,展示了普通人写诗抒怀的冲动,那么雷海为、夏鸿鹏则代表了普通人诵诗修心的努力。诗词不应是少数学界精英的专利,更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只有每个普通人都拥有一颗诗心、活出一份诗意,才能让地气激活文气,让文气凝聚人气。

谈起未来,雷海为打算回乡搞养殖。这让不少人觉得惋惜,毕竟这与诗词相去甚远。其实,无论是博士说相声还是保安当律师,这类新闻频频引起热议的重要原因,就在于职业选择与社会期待的差异。然而更要看到,当下,成功的标准不再唯一,多元择业不仅是一种自由,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正如北大毕业生卖猪肉卖出了“北大范儿”,胸中的笔墨才情终究能让普通工作不同凡响。对于雷海为而言,无论继续送外卖,还是转型创业,只要心中有诗,自能保持精神的高贵。

这正可谓:身在井隅,眼望星光。心底有诗,自在远方。

外卖小哥夺冠:诗歌未必来自远方

作者:钱业

文学并不是知识分子专属,当它和最朴实的生活结合起来的时候,才格外美妙。

4月4日晚,经过九场精彩而紧张的诗词大比拼,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迎来了第三季总决赛。让很多人没想到的是,这一季的总冠军是一位来自杭州的外卖小哥——雷海为!

更让人意外的是,雷海为当天夺得了《中国诗词大会》的总冠军,其对手竟然是来自北大的文学硕士。雷海为被对手彭敏称为《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导师俪波说雷海为是一个内心特别笃定的人。

诗词修为是讲究积累的素养,非一朝一夕而得,为了这个总冠军,37岁的雷海为已经诗性地隐居了很多年。因为频繁的转学,雷海为错失了上大学的机会,但在工作之余,他拾起了诗歌,每周末都去书店看诗词,在书店里背完,回家后默写下来,下次去书店再校对一遍。

当上快递小哥后,等餐间隙,其他人在看直播打游戏的同时,雷海为还是在拿着手机背诗。他最近在看的一本书是《汉语语音史》。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生活是乏味的,甚至是艰难的,生活的苟且和诗意的远方似乎总是对立,无法共容。

然而雷海为却告诉我们:诗歌并不一定需要去到远方,阅读是抵达诗意和美学最简便,也最便宜的方式。它会让生活变得轻盈一些。

文学并不是知识分子专属,文学和体力活也并不对立,相反,当它和最朴实的生活结合起来的时候,才格外美妙。你可以用文学来领悟寻常的日子,甚至拿起笔,去书写最平常的日子。

雷海为让人想起十多年前,新疆作家李娟横空出世。李娟不是坐在书房里写作的,她在阿尔泰地区当裁缝、开杂货铺、跟着牧民转场,从春牧场、夏牧场一直到冬牧场,她干着实实在在繁重的体力活,凌晨四五点就起来赶羊、挤奶,晚上睡觉前,把日子记录在本子上。文字无比的朴实,又无比的华丽。

体力活并不意味着粗糙,干体力活也并不意味着脑子中空空无物,这其中其实蕴藉着最原始的生命张力。

年轻人,或许可以尝试像雷海为一样,不要轻易被生活压垮,不轻易随声附和平庸和碎片化。在生活喘息的间隙里种下一颗种子,它可能就静悄悄地开出一室兰花。用诗歌给生活加一层滤镜,它至少会变得赏心悦目很多。

改变,或许就从这里一点一点开始了。

夺冠后的雷海为依然在送外卖。但谁也不能否认,诗歌对他的回报,早就开始了。

即使身陷沟渠,也要仰望星空

来源:长江日报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近日落幕,冠军是杭州外卖小哥雷海为。雷海为说,自己就是一个平凡的外卖小哥,一天送餐五十多单,三餐的进食时间加起来也不超过半个小时。只是工作再繁忙也会随身携带一本《唐诗三百首》,等餐的时候看上一首,外卖送到时就背会了。

“外卖小哥”与“《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不少人认为,这种连接有点不搭,因为外卖小哥是体力劳动者,大多文化程度不高,甚至还有点不修边幅。而《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则应是潇洒飘逸、吟风弄月的文化人。这两个角色之间的距离,是有点儿远。

可外卖小哥雷海为却将它们连接在了一起。13年来,他一直酷爱读书,把1000首古诗存在手机里,在给电瓶车充电或者在等商家出餐的碎片时间进行阅读,还参加杭州的汉服活动。虽然忙碌辛苦,他更愿意让读书读诗成为重要的精神生活,从古典诗词中汲取养分,追求精神上的充实和满足。比如他心中的美好婚姻生活是宋代诗人姜夔的一句诗,“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这是一种富有诗意的生活。现实给了他忙碌“粗糙”的生活存在,他却用诗歌和诗情进行打磨。

雷海为荣膺《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值得点赞,他孜孜不倦的文化探究和执着情怀,更值得放大。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种环境中,始终没有丢掉对文化和精神的追求。能做到这一点,在平常和平凡生活中,也能够创造不平凡,就像今天的雷海为。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行为像是一股清流,令人耳目一新,让人们看到了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人生活法,“即使身陷沟渠,也要仰望星空”。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物质上的富有可以让社会外在面貌焕然一新,而要让内在精神面貌也“更新换代”,就要有文化素养、文化情操、道德追求等精神上的雕琢和积累。苏东坡“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这一点,《中国诗词大会》中的“百人团”成员有北京的铁路工人,江西的城管,山东的电工,也印证了这一点。

“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更多人像雷海为一样,在忙碌生活中不断用诗歌打磨内心,也就能像他一样收获精神上的幸福。(雷泓霈)

向诗词大会总冠军外卖小哥学习,而不必艳羡4岁熟读千家诗的神童

最近央视有两档节目比较火,一档是《经典咏流传》,另外一档是《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都是关于经典诗文的节目。在这两档节目中,还有两个人比较引人注目。一个是《经典咏流传》中的年龄最小的经典传唱人王恒屹,虽然只有4岁,年龄不大,但“学问”不小,熟读千家诗,识字3000多,在《欢乐中国人》这个节目中,被主持人撒贝宁称为“最新一代的人工智能”,表现很是惊艳,成为各家电视节目争相邀请的小网红。另一个是《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的总冠军得主37岁的雷海为,年龄在这里不是重点,重点是雷海为的职业是外卖小哥。一个普普通通的快递员战胜一众强手,最终登上了总冠军的领奖台,很快成为新闻爆点。

先说为什么不必艳羡4岁就能熟读千家诗的神童。

这个孩子在舞台上的惊艳表现,一定成了多少家长心目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定也有很多人暗暗希望自己家的孩子也能像这个孩子一样出色。

暗暗希望没什么问题,怕就怕在立刻付诸于行动。想尽一切办法,要让孩子多背诗。中国是诗的国度,所以也就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人从小都有被父母要求在别人面前背诗的经历,要拿这个作为早慧的一种证明。然后自觉不自觉地又把这个从父辈那里继承下来的习惯转移到下一代身上。

但是,神童毕竟是少数。虽然《三字经》中说“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尔幼学,当效之”也没问题,确实应该学习。但这个学应该有一个适合的度,不能因为心急,不能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拔苗助长。

给植物拔苗助长,那植物很快就会枯死;但给人拔苗助长,这种危害则不会短期就显现出来。死命填鸭,过度透支学习热情,慢慢地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到那时候就麻烦了。

这些年看到越来越多的儿童厌学,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和这些孩子的家长交流,他们常常要回顾一下孩子小时候有多乖,有多聪明,很小就在他们的要求下学了多少知识,大大地超越了同龄人。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直言相告,孩子厌学是因为家长从小逼得太狠,要求太过,填得太饱。

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是一个天才儿童。虽然出生于世代农民的家庭,生五年,未尝识书具。但能忽啼求之,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但从此以后,他的父亲为了求名求利,“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于是,到二十几岁的时候,这个天才儿童就“泯然众人矣”。

我们现在的问题,常常不是“不使学”,而是学得太过,要求太狠。所谓过犹不及,因为逼得太紧,填得太饱造成的造成孩子厌学,这是大麻烦。因为一旦厌学,再想让他回到“爱学”的正确轨道上来,那就难上加难了。

“首孝悌,次见闻。”小孩子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礼,远比学多少知识更为重要。人生是一场超长马拉松,不要一开始就以冲刺的态度来面对,非要一开头就遥遥领先不可。老百姓的俗语“先胖不算胖,后胖压塌炕”是值得琢磨的教育智慧。

再着重说说为什么要向这个获得诗词大会总冠军的外卖小哥雷海为学习。

不是因为他成为了诗词大会的总冠军,我们就要向他学习,学习他多多背诵古典诗词。而是要学习他的种种优秀品质,这些优秀品质放在我们每个普通人身上也都能熠熠生辉。

1.内心丰盈

这是一个物质至上的年代。很多人愿意把豪宅豪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而且也有意无意地把这种观念传递给下一代。但当物质得到满足,精神却日渐空虚的时候,才发现有一种东西是金钱所买不来的,那就是内心的丰盈。

外卖小哥雷海为用古典诗词丰盈了他的内心。向他学习,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要会背千百首唐诗宋词。这个丰盈内心的东西,除了诗词,也可以是音乐,也可以是绘画,反正无论如何,要让你自己在养家糊口之外,有一个安身立命的所在,让你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2. 情志专一

这是一个诱惑多多的年代。“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面对种种诱惑,我们常常是会这山望着那山高,今天热爱上了这个,明天喜欢上了那个,甚至梦想着自己成为一个全才。

但事实上,我们绝大多人都是普通人,不可能成为一个全才。百业通不如一业精,外卖小哥雷海为认定了诗词是他的最爱,于是能十几年如一日,心无旁骛。情志的专一,能让我们在精力有限,能力有限的情况下,选择一个最好的方向突围,正所谓“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3.持之以恒

这是一个浮躁功利的年代。如果要在“事倍功半”和“事半功倍”两个词语中取舍,那可能人人都会选择“事半功倍”。但有些人心里可能却想的是“终南捷径”,甚至期待不劳而获。可事实上,“半”也好,“倍”也好,都要建立在做“事”的基础上,才可能有“功”,不做事,怎么可能有功?

佛家所言:功不唐捐。世界上的所有功德与努力,都是不会白白付出的,必然有回报。外卖小哥雷海为十几年如一日,把等餐送外卖的时间,等红绿灯的时间,都点点滴滴利用起来背诵他所喜爱的诗歌,这才有了在央视舞台上的光彩绽放。

4.心态淡定

这是一个焦虑紧张的年代。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和别人的比较中增加焦虑感,总是拿自己的弱项去和别人的强项比较,总是想要得到得更多。患得患失的心理让人在临事的时候不能清醒准确地做出判断。

外卖小哥雷海为最后一场的总冠军争夺战,胜出有之前日积月累之功,也有临场的淡定从容。“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如果我们每个人也能以“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只问耕耘,不问收获”,那结果一定不会让我们自己失望。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生来就知道是上等,学习然后知道是次一等;实践中遇到困难,再去学习它,又是再次一等;遇到困难而不学,这种人就是这最下等的了)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去求得来的人)

孔子把人分为“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困而不学”四个等级,然后,又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把自己定位为“学而知之”者。与孔子相比,那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也只能是“学而知之”或者“困而学之”了吧。

朱熹有言:“凡人便是生知之资,也须下困学勉行的工夫方得。”朱熹这个话不难理解,就是告诉我们不要总是妄想着天上掉馅饼,要想吃馅饼,还得自己动手烙才行。

综上,我们不必艳羡那4岁的能背诵千家诗的神童,更不要因为艳羡而拔自己家的孩子的苗助其成长,结果却可能得不偿失,追悔莫及。

我们更应该做我们每个普通人能做的,向外卖小哥雷海为学习,拥有丰盈的内心,能情志专一,能持之以恒,能在临事时有淡定的心态。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二)引述+表态+观点。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四)进一步深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




 找学校


关注广东招生在线




  

  • 延伸阅读
  • 热门阅读
  • 相关评论

[找学校]    [招生简章]    [专业学费]    [录取分数]    [航拍视频]    [最新]


粤ICP备11094791号
【我要报名】  【回到顶部】  【放大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