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西省名校临川一中·南昌二中第二次联合考试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民族创造伟大历史的过程,同时也是跨越困境、不断前行的过程。要想认识中华民族坚实厚重的历史,了解她的崇高与苦难,完全可以从了解古代文学特别是诗词入手。诗歌是诗人对所处时代的描写和反映,堪称生动形象而又具体真实的历史记录。一部《诗经》就是当时生活百科全书式的记录。例如,其中的《豳风·七月》有对先民们四季繁忙劳作的生动叙述;《秦风·无衣》则体现出了士兵在战场上的同仇敌忾。若想了解盛唐的富庶繁华,最直观的记载莫过于杜甫的诗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究其根本,诗歌的产生总有它的社会根源和文化背景,不少诗作词作还有具体可考的“本事”。中国诗史历来以中华历史作为它的基石,文史相通,密不可分。诗词所提供的历史信息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它包含着一种审美认识,使学习知识与审美活动融合统一,因而趣味性强,易为普通民众接受。它又是当时人们心灵情感的自然流露,在历史细节上更富于真实性,更易于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中华民族依托优秀传统文化,逐渐形成了积极进取、友爱和谐而又坚韧不拔、威武不屈的民族性格。《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正是对这种民族性格的绝佳诠释。诗歌是情感与思想的双重结晶,是文化思潮的自然产物。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具象化、个性化的显现方式。中华文明以儒家思想为其骨干,又容纳吸收了道家、法家和佛家等各个思想流派,形成了完整统一的有机体。这些在古典诗词中都有鲜明体现。诗人杜甫、李白、王维分别被称作诗圣、诗仙、诗佛,正好大致对应了儒、道、释这三个思想流派。杜甫的远祖杜预曾为《左传》作注,在经学上极有成就,他的祖父杜审言则是初唐“文章四友”之一。儒学和诗歌是杜甫的家族传统,他用自己的毕生践行使二者达到完美融合的境地,以至于宋人有“老杜似孟子”的说法。“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诗中体现的正是儒家那种关爱苍生、兼济天下的胸怀。李白屡屡以《庄子》中的鲲鹏自比,他狂放不羁、要求冲破一切外在束缚的自由精神主要来自道家。王维诗中则充满了寂静出世的禅趣。在阅读当中,我们能够体认到祖先数千年来始终坚守的精神血脉和心灵家园,而这正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
每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语言,也会有用这种语言撰写的诗歌。从一定意义上说,诗歌将本民族的语言之美发挥到极致。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居多,一字一音,字音中包括声母、韵母、声调三个组成部分。围绕这一特性,中国古典诗词有很多篇幅相对短小的抒情诗,语言极为精练传神。例如,五言绝句仅二十个字,词中还有字数更少的《十六字令》,七言律诗也不过五十六个字。古典诗词以抒写内心情思为基本维度,以塑造鲜明意境为主要旨归,普遍讲求用韵、对仗、平仄的规则。这充分彰显了汉语自身的意蕴之美和声韵之美,达到了“笔落惊风雨”、“篇终接混茫”的高超艺术境界。汉语的民族特色使中国古典诗词在世界文学之林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例如,西方诗歌就无法做到中国古典诗词中所具备的精工对仗。汉字的稳定形体,更是让古典诗词具有了跨越时空的效果。唐诗中的许多名篇,今天的中小学生都可以背诵,并依然能体会到其中的情感和意味,并不存在巨大的文字障碍。
在中国古代,诗词不仅用于书面阅读,而且用于口头传播。我们现今除了品读、书写之外,还可以吟诵和歌唱。吟诵的本质是强化诗词固有的声韵美,更好地体味诗的情感和意境,可以说是“因声而入情”。吟诵带有强烈的自主体验性,每个人的吟诵都可以与他人不同,非常适合自主实践。中国古代本来就有着诗乐结合的传统,现代的作曲家们也给不少的诗词名篇重新配乐谱曲,让它们可以用于歌唱。声情并茂地演唱古典诗词,能够让古典诗词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弘扬古典诗词的当代价值》张巍)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是生动形象而又具体真实的历史记录,因此诗歌不仅为人们所接受,而且从中流露出的真情实感更容易引起人们共鸣。
B. 在一定的社会根源和文化背景下,诗人通过诗歌对所处的时代进行描写和反映,而且诗词还有具体可考的“本事”。
C. 古典诗词从古至今都在发挥它的功用,除书面阅读和口头传播,其吟诵和歌唱所带有的自主实践性,也能让我们“因声入情”并感受它的生命力。
D. 由于汉字形体的稳定,古诗词有了跨越时空的效果,而且让今天的中小学生依然能够背诵并体会古诗词的情感和意味。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通过列举《诗经》和杜甫诗歌对其所处时代的具体真实的记录,旨在说明诗歌与时代历史的紧密关系。
B. 文章第二段主要采用举例和引用的论证方法,以突显诗歌在我们体认祖先坚守精神血脉和心灵家园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C. 第三段讲述古典诗歌能展现中华民族语言的极致美,指出具有跨越时空效果的古典诗歌具备超出西方诗歌的高超艺术境界。
D. 文章整体为并列式的结构,结尾段重点阐述古典诗词灵活而多样的运用方式使其在当今社会仍旧有旺盛的生命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要了解中华民族前行过程的崇高和苦难以及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完全可以从了解古典诗词入手。
B. 在阅读优秀的古典诗词中我们能感受到积极进取、友爱和谐而又坚忍不拔、威武不屈的民族性格。
C. 弘扬古典诗词,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民族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使得中华文化得以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D. 诗词包含着一种审美认识,是诗人心灵情感的自然流露,诗人通过塑造鲜明意境,达到抒写内心情感的目的。
【答案】1. C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义的能力。考生要联系上下文,要仔细比对。比对时注意选项与原文是同义转述还是改变了原文。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A项原文内容为: “诗歌是诗人对所处时代的描写和反映,堪称生动形象而又具体真实的历史记录”,并和后文的因果关系不成立,原文“它包含着一种审美认识,使学习知识与审美活动融合统一,因而趣味性强,易为普通民众接受。”B项原文内容为:“诗歌的产生总有它的社会根源和文化背景,不少诗作词作还有具体可考的“本事”。D项原文内容为:“唐诗中的许多名篇,今天的中小学生都可以背诵,并依然能体会到其中的情感和意味,并不存在巨大的文字障碍。”今天的中小学生能背诵且体会到其中情感和意味的只是“唐诗中的许多名篇”,限定内容不可省略。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论证方式及内容提炼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要划记每段的中心论点,并明确论据以及论证方法、论据与论点的关系。一般考查论证方法,论据与观点是否一致。第三段原文内容是“从一定意义上说,诗歌将本民族的语言之美发挥到极致。”把范围放大,“汉字的稳定形体,更是让古典诗词具有了跨越时空的效果。”限定条件是“稳定形体”,偷换概念。所以C选项错误。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考生需要比对原文,结合上下文做出判断。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原文内容为:“古典诗词以抒写内心情思为基本维度,以塑造鲜明意境为主要旨归。”故古典诗词宗旨应该是“塑造鲜明的意境”。D选项解读错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智慧交通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我国高度重视智慧交通的发展,交通运输部近年来提出了要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基础设施两个体系,也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交通运改革的意见》,而智慧交通成为其重要手段,扛起了引领交通现代化的大旗。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各种交通问题凸显,发展智慧交通可保障交通安全、缓解拥堵难题、减少交通事故,还可提高车辆及道路的运营效率,促进节能减排。
(摘编自王贝贝《“十三五”中国智慧交通发展趋势判断》)
材料二:
2018年中国网民短途出行交通方式选择频率调查
2018年中国网民长途出行交通方式选择频率调查
【注】分数越高代表率越高,满分为5分。
(数据来源于“艾媒咨询”)
材料三:
目前,我国城市智慧交通普遍缺少顶层设计,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系统全面的智慧交通框架体系。同时,随着各地交通系统规模扩大,设备故障点也呈几何级数增长,运营维护单位忙于应付设备故障,维修成本过高。另外,以现在的技术手段,人、各类交通工具在时间、空间上留下的痕迹信息都会被采集到,但这些数据汇聚起来,并不一定产生有价值或者价值高的信息,也消耗了大量的存储空间资源。
当前对智慧交通信息安全问题重视不足。在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的各个环节中,都可能存在信息泄露、伪造、网络攻击等安全问题。
智慧交通的建设运营要各部门群策群力,但现状是各部门都有其各自的业务系统,难以协调一致;我国智慧交通系统项目的建设先于行业统一标准的推出,许多地区的智慧交通系统自成体系,标准互不统一。
目前很多中小城市的智慧交通还是比较低层次的操作,还没有“大交通”的概念,当下所谓的智交通其实只是管控。而各地还或多或少地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的现象,影响了系统运行效率,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维护和再建设成本。
(摘编自姜秀明《浅析智慧交通的未来》)
材料四: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智慧交通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既可识别车辆特征、交通违法行为等信息,也可实现平面二维的展示,让城市交通参与者变得透明,从而实现了“所见即所现”。通过仿真试验寻求现实交通问题的最优解,获取交通设计方案的评价,为交通规划和整改提供决策辅助。
我们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收集起来的人和交通数据,通过AR实景指挥作战系统将其深化应用。系将所有交通资源和信息集约在一张实景地图上,实现道路交通从“治”理到“智”理的转变。不过,智慧交通在做好自身行业的同时,还需要横向的延伸,与智慧城市的各行业如智慧医疗、智慧安防、智慧环保等做到相互服务,避免信息孤岛或重复建设。
(摘编自赵锦祥《智慧交通在智慧城市的深入应用与发展趋势》)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我国交通运输全面改革的征途中,智慧交通发挥的作用无疑会十分巨大,它会带来我国交通现代化一系列的变化。
B. 从材料二中2018年的调査数据来分析,网民们在短途出行中所选择的各类交通方式的频率相差不大,其中轻轨的使用频率最低。
C. 通过技术手段采集人、各类交通工具所留下的痕迹信息没多大价值,还消耗了大量的存储空间资源,因此,保存它们,实际意义不大。
D. 人工智能、大数据对智慧交通的应用很重要,如实现“所见即所现”平面二维的展示图景就需依靠人工智能来完成。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之所以对智慧交通的建设十分重视,是因为智慧交通可解决许多交通问题,也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
B. 从材料二中的调查数据来看,2018年中国网民在长途出行中最喜欢选择高铁、动车,而选择轮船的频率最低。
C.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都在进行智慧交通的建设,地方对智慧交通的理念理解不够,执行起来都是低层次的操作。
D. 向智慧城市的各行业进行延伸,从而相互服务,避免信息孤岛或重复建设,是做好智慧交通自身行业的前提条件。
6. 我国智慧交通发展迅速,但要充分适应社会发展,仍需做出哪些努力,结合材料进行简要概括。
【答案】4. C 5. D
6. ①对智慧交通进行顶层设计,建立一个系统全面的智慧交通框架体系;②协调各行业各部门机构,群策群力;③制定统一的标准;④提升信息安全,实现信息共享;⑤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交通的实际运用。⑥立足“大交通”理念,进行全面管理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首先应迅速浏览,划记关键词;其次找到对应位置比对原文,最后做出判断。比对时注意选项与原文是同义转述还是改变了原文。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C项原文“但这些数据汇聚起来,并不一定产生有价值或者价值高的信息,也消耗了大量的存储空间资源”,不一定产生有价值的信息并不等同于产生的信息没价值。同时该选项还犯了“强加因果”的错误。
5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首先应迅速浏览,划记关键词;其次找到对应位置比对原文,最后做出判断。比对时注意选项与原文是同义转述还是改变了原文。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注意选项中过于绝对的说法。要看原文是否有这样的表述,没有就可以判定为错。D项原文“智慧交通在做好自身行业的同时,还需要横向的延伸,与智慧城市的各行业如智慧医疗、智慧安防、智慧环保等做到相互服务,避免信息孤岛或重复建设。”文中并没有说是前提条件,无中生有。
【6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筛选、整合、分析能力。首先审题,明确答题方向和要点。本题问的是智慧交通要适应发展应做的努力,材料中智慧交通存在的问题或不足就是努力的方向,每则材料侧重点不同,再结合关键句子。分别叙述提高的措施即可。如材料三“我国城市智慧交通普遍缺少顶层设计,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系统全面的智慧交通框架体系。”很容易知道提升措施为对其进行顶层设计,建立一个系统全面的智慧交通框架体系。其他依照这个方法很容易得出答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云中村
阿巴一个人在山道上攀爬。
两匹马走在前面,山风吹拂,马脖子上鬃毛翻卷。
弓着腰向上的阿巴跟在两匹马后面,鼻梁高耸,宽大的鼻翼翕动,他闻到了牲口汗水腥膻的味道。阿巴已经有四年多时间没有闻到这令人安心的味道了。
地震爆发前的几分钟,几秒钟,他就被这种味道包围着站在天空下,那是攀爬更高山道的时候,累了,他站在山道拐弯处休息。他用手叉住腰,望向深深的峡谷,望向峡谷底部的岷江,再抬头仰望上方的雪山。雪山上方停着又亮又白的云团。汗水淋漓的马也停下来,它们身上浓烈的腥膻味就聚拢过来,包围了他。
后来,阿巴知道,地震爆发的时间是下午2点28分04秒。他熟悉的世界和生活就在那一瞬间彻底崩塌。
灾后,他和云中村幸存的人去往政府安排灾民的另一个地方。离开大山,去往一个平原上的村庄。
当云中村人落脚在另一个世界——那个平原上的村庄,那些气味一天天消散,最后就永远消失无踪了。
有一阵子,阿巴竟然把这些味道都忘记了。
现在,离开四年多后,阿巴回来了。
临行前,阿巴去了从云中村移民来的每一户人家。每一户人家都住着政府统一修建的安置房。他在每户人家坐一阵子,并不说话。
每户人家都说,阿巴来了。
他们打开炉灶,天然气火苗蓝幽幽的,呼呼作响。
他说,我要回去了,你们捎点东西给那里的人吧。
是的,每家每户都有在“那里”的人,在那个毁弃的云中村,每家人都有人永远在“那里”。没有哪家人没有在地震中失去亲人。气氛立即变得悲伤了。他们找出酒、糖果、上小学或幼儿园的孩子的一幅画、新生儿的一张照片。拿照片的两户人家原本是四户人家,是由四个破碎的家庭重新组建的两户人家。他们各生了一个儿子。孩子吃着捐助的奶粉长大,裹着捐助的尿不湿长大。他们说,娃娃不是生在云中村的,但还是云中村人。就拿照片回去吧,给他们的哥哥看看,给他们的姐姐看看。阿巴很惭愧,他不该又来揭开正在愈合的伤口,让这些伤口又流出血来。他说,对不起,我让大家伤心了。乡亲们流着泪,说,请告诉他们,我们没有忘记他们。有乡亲用额头抵着阿巴的额头,乡亲的泪水流进了阿巴的嘴里,阿巴尝到了盐的味道,悲伤的味道。
他一户一户一家一家收集东西,装满了整整一个褡裢。
移民村的老板——家具厂的李老板,得知阿巴要回云中村,就把他拉到村口饭馆喝了一顿酒。饭馆是三户移民合伙开的,以家乡的山货——野菜、蘑菇、牦牛肉、藏香猪肉为招牌菜。李老板把手一挥,说,今天不喝店里的青稞酒,咱喝五粮液。阿巴说,你一直对我们很好。李老板说的也是干部常说的话,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他还把一沓钱塞在阿巴口袋里,一点心意,一点心意。阿巴把李老板塞给自己的钱掏出来,说,唉,大家都难,我不能要你的钱。
老子是汉族老大哥,你必须拿着!家具厂要死要活,也不在这点钱上,拿着!
阿巴说,我岁数比你大,你怎么是老大哥?
我说的不是我们两个人,我说的是两个民族。
阿巴离开那天,整个移民村都出动了。那天,阿巴表情严肃,气度威严。他脱下家具厂的蓝色工装,穿上了藏袍。哔叽呢的灰面料,闪闪发光的云龙纹的锦锻镶边,软皮靴子叽咕作响。
有人要流泪。阿巴说,不许悲伤。
有人想说惜别的话,阿巴也说,不许舍不得。
那我们用什么送阿巴回家?
用歌唱,用祈祷。用祈祷歌唱。让道路笔直,让灵魂清静。
于是,一村人都在汽车站唱起歌来。一村人聚在一起,他们的歌声在汽车站的屋顶下飘荡。
他们在水泥站合上摇晃着身体,就像被风吹动的森林一样。歌唱像是森林在风中深沉的喧哗。岩石在听,苔藓在听。鸟停在树上,鹿站在山岗。灵魂在这一切之上,在歌声之上。
地震发生在5月,救灾的解放军走了。知道解放军要走,好多人都哭了,彭措家断了腿的孩子是两个战士背下山去的。孩子的父亲去替这两个战士补磨破了的鞋,去替所有的解放军补鞋,带着最结实的牛筋线,最柔软的小羊皮。琼吉家的人在废墟下埋得最深,解放军用三天时间才刨出来。他家的老奶奶看到解放军,就说菩萨,菩萨。老奶奶一见到解放军就拉着那些刨过泥的手,搬过石头的手,把发臭的尸体从废墟底下刨出来的手,一个劲亲吻。老奶奶在解放军官兵那里得到一个称号——“吻手阿妈”,解放军不肯吃灾民的东西,不肯喝灾民的茶,老百娃只能吻他们的手。
正陷于遐想的阿巴突然听到了鸟叫声。阿巴听出来是云中村前石碉上的红嘴鸦群在鸣叫。黄昏降临,以石碉为巢的红嘴鸦开始进行每天例行的归巢仪式,它们绕着云中村,绕着石碉盘旋鸣叫。这群红嘴鸦还跟几年前一样,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不只是几年前,而是几十年来,这群红嘴鸦就是这样,永远在石碉上栖息,永远不多也不少。
阿巴想,生命以鸟的方式存在,真好。
(节选自阿来《云中记》)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地方特色鲜明,马身上的腥膻味、收集的东西放褡裢、告别乡亲时穿藏袍等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为文章增添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B. 小说在刻画家具厂的李老板时,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正面描写手法,凝练传神地塑造了其热情大方的人物形象。
C. 小说后半部分描写解放军救助灾民,灾民感谢解放军的情景,是为了体现灾民知恩图报的美德。
D. 阿巴快到云中村时听到了鸟叫声,感叹“生命以鸟的方式存在,真好”,这看似不合常理,却传达出阿巴难以言说的情感。
8. 本文是怎样叙述云中村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9. 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小说,请结合文本,联系自身对人文精神的认识,谈谈理解。
【答案】7. C 8. ①以阿巴行路时通过马的气味回想起地震,来引出云中村的故事,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多用对话,通过阿巴和其他人的交谈来表达移民对故乡和已逝亲人的思念,感情真挚。③现实与回忆交织,使叙事更为集中,交代必要情节,展示事件来龙去脉。④情景描写与叙事相结合,赋予阿巴回村的故事哀而不伤的诗意美。
9. ①阿巴要回曾经的村子。村民们托其带去礼物,表达了村民们对地震中逝去的亲人及故乡的思念之情。②李老板以汉族老大哥的身份给阿巴送钱,地震救灾中汉藏军民互相关照,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传统美德以及汉藏同胞一家亲的民族情谊。③作者借阿巴回村路上的感悟及村民对已逝亲人的思念,表达出对生命的敬畏及对人生的思考。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及手法赏析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明确题干的要求,要注意认真研读文本内容,将对内容的理解和选项进行仔细比对。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选项C,“小说后半部分描写解放军救助灾民,灾民感谢解放军的情景,是为了体现灾民知恩图报的美德”理解有误。小说描写“解放军救助灾民,灾民感谢解放军的情景”是为了体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美德及“汉藏一家亲”的民族情谊。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审清题干的要求,要注意从以下角度进行答题:本题可以从叙述方式、情节安排技巧等角度进行思考。细读文章,把握多用对话、现实与回忆交织、情景描写与叙事相结合等的叙述特点,联系相关内容作答。小说开篇就写阿巴在登山中感受到马身上的气味,来引出那段地震灾难的往事,深深的吸引了读者。小说行文主要是用对话的方式呈现现实与回忆,抒发了灾难中的人们的真挚的情感,这样写对抒发真实而感人的情感有好处。
【9题详解】
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探讨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明确题干的要求,要注意结合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现实生活充分的结合,此题需要联系文章内容和自身对人文精神的认识来作答。全文围绕“阿巴回村”的故事来写,字里行间流露出阿巴及移民村的人们对故乡、故亲的思念;家具厂的李老板为阿巴送行,并送他一笔钱,展现了汉藏同胞一家亲的人文精神,地震中军民互相关照更是凸显了这一点;同时也从侧面展现了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及对人生的思考。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再思,郑州原武人也。少举明经,授玄武尉。充使诣京师,止于客舍。会盗窃其囊装,再思邂逅遇之,盗者伏罪,再思谓曰:“足下当苦贫匮,至此无行。速去勿作声,恐为他人所擒。幸留公文,余财尽以相遗。”盗者斋去,再思初不言其事,假贷以归。累迁天官员外郎,历左右肃政台御史大夫。延载初,守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证圣初,转凤阁侍郎,依前同平章事,兼太子右庶子。寻迁内史,自弘农县男累封至郑国公。
再思自历事三主,知政十余年,未尝有所荐达。为人巧佞邪媚,能得人主微旨,主意所不欲,必因而毁之,主意所欲,必因而誉之。然恭慎畏忌,未尝忤物。或谓再思曰:“公名高位重,何为屈折如此?”再思曰:“世路艰难,直者受祸。苟不如此,何以全其身哉!”长安末昌宗既为法司所鞫司刑少卿桓彦范断解其职昌宗俄又抗表称冤则天意将申理昌宗廷问宰臣曰昌宗于国有功否。再思对曰:“昌宗往因合练神丹,圣躬服之有效,此实莫大之功。”则天甚悦,昌宗竟以复职。时人贵彦范而贱再思也。时左补阙戴令言作《两脚野狐赋》以讥刺之,再思闻之甚怒,出令言为长社令,朝士尤加嗤笑。再思为御史大夫时,张易之兄司礼少卿同休尝奏请公卿大臣宴于司礼寺,预其会者皆尽醉极欢。同休戏曰:“杨内史面似高丽。”再思欣然,请剪纸自贴于巾,却披紫袍,为高丽舞,萦头舒手,举动合节,满座嗤笑。又易之弟昌宗以姿貌见宠幸,再思又谀之曰:“人言六郎面似莲花;再思以为莲花似六郎,非六郎似莲花也。”其倾巧取媚也如此。
长安四年,以本官检校京兆府长史,又迁检校扬州大都督府长史。中宗即位,拜户部尚书,兼中书令,转侍中,以宫僚封郑国公,赐实封三百户。又为册顺天皇后使,赐物五百段,鞍马称是。时武三思将诬杀王同皎,再思与吏部尚书李峤、刑部尚书韦巨源并受制考按其狱,竟不能发明其枉,致同皎至死,众冤之。再思俄复为中书令、吏部尚书。景龙三年,迁尚书右仆射,加光禄大夫。其年薨,赠特进、并州大都督,陪葬乾陵,谥曰恭。
(选自《旧唐书卷四十·列传第五》)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长安末/昌宗既为法司所鞫/司刑少卿桓彦范断解其职/昌宗俄又抗表称冤/则天意将申理昌宗/廷问宰臣曰/昌宗于国有功否/
B. 长安末/昌宗既为法司所鞫司刑/少卿桓彦范断解其职/昌宗俄又抗表称冤/则天意将申理昌宗/廷问宰臣曰/昌宗于国有功否/
C. 长安末/昌宗既为法司所鞫司刑/少卿桓彦范断解其职/昌宗俄又抗表/称冤/则天意将申理昌宗/廷问宰臣曰/昌宗于国有功否/
D. 长安末/昌宗既为法司所鞫/司刑少卿桓彦范断解其职/昌宗俄又抗表/称冤/则天意将申理昌宗/廷问宰臣曰/昌宗于国有功否/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汉武帝时开始设立,唐时期与进士科成为科举的基本科目。
B. 延载,与文中的“证圣”“长安”“景龙”皆为唐朝皇帝年号,古代皇帝在国家遇到一些大事要事时一般都要更改年号,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
C. 户部尚书,六部中户部的最高级长官,是掌管全国矿冶、土地、赋税、财政收支的大臣。
D. 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嫔妃和所生育的皇子,或者封王的贵族。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杨再思非常善良。他到京师出差,被小偷偷窃包袱,后来这个小偷又被杨再思碰见,小偷认罪后,杨再思没有追究他的罪责。
B. 杨再思屈折全身。他在朝廷任职经历了三主,虽名高位重,但他总是迎合皇帝的心意,他认为这样才能保全自己。
C. 杨再思谄媚权贵。在一次宴会中,张氏兄弟戏弄杨再思,说他长的像高丽人,杨再思便贴纸披袍跳起高丽舞来迎合他们。
D. 杨再思得以善终。杨再思管理政事十来年,从来没有为朝廷推举有才干
人,但一直深受皇帝宠幸,死后还被追赠,而且赐陪葬乾陵。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速去勿作声,恐为他人所擒。幸留公文,余财尽以相遗。
(2)再思与吏部尚书李峤、刑部尚书韦巨源并受制考按其狱,竟不能发明其枉,致同皎至死,众冤之。
【答案】10. A 11. C 12. C
13. (1)你快点离开不要做声,小心被他人捉住。希望留下公文,余财全部送给你。
(2)杨再思与吏部尚书李峤、刑部尚书韦巨源一同受皇帝命令审理此案。竟然不能发现王同皎所受到的冤屈,致使王同皎被处死。众人都认为此案有冤。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同时本题是选择题,注意找准切入点。“司刑少卿”是官职名,不可拆开,排除B、C两项;“称冤”为“昌宗”的谓语,“抗表”是状语,故不能分开,排除D项。故答案选A项。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掌管全国矿冶的是工部尚书。故C项错误。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C项说杨再思像高丽人的是张同休而不是张氏兄弟。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1)中“为……所”,表被动,被;“幸”,希望;“遗”,赠送。(2)中“按”,审理;“枉”,收到的冤屈;“冤”,意动用法,认为……有冤。
【译文】杨再思,郑州原武人,少年时参加明经科考试中举,授玄武县尉。他被派遣到京师出差,住在客舍。小偷偷窃他的包袱,刚好被杨再思碰见,小偷当面认罪,杨再思对他说:“足下肯定是贫困之极,才有此行。你快点离开不要做声,小心被他人捉住。希望留下公文,余财全部送给你。”小偷打发走后,他也不讲这件事,借钱返回。后升任天官员外郎,先后任左右肃政台御史大夫。延载初年,任鸾台侍郎,代理宰相。证圣初年,调任凤阁侍郎,依旧代理宰相,兼任太子右庶子。不久,迁任内史,从弘农县男晋封至郑国公。
杨再思在朝廷任职经历了三主,管理政事十余年,从来没有推举人助人发展的事。他为人巧佞邪媚,能体会主上的细微心意,皇上心中不想的,他一定抨击毁坏,皇上心中所希望的,他一定称扬赞誉。但是他待人恭、处事慎,谨小慎微从未违忤他人。有人问杨再思“:您名高位重,为什么卑躬曲膝如此呢?”再思答道“:世路艰难,直者受祸。如果我不这样,何以全其身?”长安末年,昌宗已被法司拘留受审,司刑少卿判决解除昌宗的职务。昌宗不久又上表申冤,武则天本意想申理宗昌的案件,在大廷之上问宰相道“:昌宗对国家有功没有?”杨再思回答道:“昌宗过去因合炼神丹,陛下服用很有效,这实在是没有什么能比得了的功劳。”武则天听了很合心意,恢复了昌宗的官职。世人看重桓彦范,看贱杨再思。当时左补阙戴令言做两脚野狐赋来讥讽他。他知道了很是恼火,贬戴令言到长社去做县令,朝中官员更加嗤笑他。杨再思做御史大夫时,张易之之兄司礼少卿张同休曾上奏请公卿大夫到司礼寺参加宴会,参加的人皆尽醉极欢。张同休戏弄杨再思说“:杨内史面似高丽人。”杨再思欣然,并剪纸贴在巾上,披着紫袍,跳起高丽舞来,摇头摆手,举动合着节拍,满座嗤笑。还有一次,张易之的弟弟张昌宗以姿貌讨得武则天的宠爱,杨再思又奉承说:“别人说六郎(张昌宗)面似莲花,我看是莲花似六郎,哪里是六郎似莲花!”他倾巧取媚达到如此的地步。
长安四年,杨再思以他原有官职又检校京兆府长史,又迁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中宗即位,拜户部尚书,兼中书令,后转任侍中,以太子属官封郑国公,赐实封三百户。又册令顺天皇后使,赐五色绸缎五百段。当时武三思将诬杀王同皎,杨再思与吏部尚书李峤、刑部尚书韦巨源一同受旨审理此案。竟然不能发现王同皎所受之冤屈,致使王同皎处死。众人都认为此案有冤。杨再思不久又任中书令、堆积吏部尚书。景龙三年,迁任尚书左仆射,加光禄大夫。就在同一年,杨再思去世。赠特进之职和并州大都督,陪葬乾陵,谥号恭。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①,岂能愁见轮台月②。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释:①祁连城:在今甘肃张掖南。②轮台:在今新疆境内,李副使赴磧西经过此地。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开篇即点明时令,以“火山”“赤亭”起笔,暗含一路珍重的送别之意。
B. 诗人劝说李副使脱鞍稍驻,暂入酒家,饮酒话别,悲伤的惜别之情感人至深。
C.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功名只向马上取”语气坚决,这是诗人对李副使的勉励。
D. 诗歌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并且有别于其他送别诗,令人耳目一新。
15. 诗歌从哪些方面写李副使“英雄一丈夫”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B 15. ①李副使出塞旅程艰苦。以李副使行程中必经的火山、赤亭写旅程艰苦,以此烘托李副使不畏艰辛、毅然前行的豪迈气概。②李副使经历非凡。他经常出入边地,长期驰骋沙场,早已置乡愁于脑后。③李副使志向远大。他远赴万里击胡,希望在边塞立功扬名。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表达技巧等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每个选项对应一联,注意结合诗句分析。主要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语言主要是风格不正确,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B项“悲伤的惜别之情”错,整首诗感情豪迈,虽写送别,但从“岂能愁见”“真是英雄一丈夫”等可以看出并没有悲伤之情。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注意审题,明确答题方向。本题考生可以围绕李副使“英雄”的特点去原文一句句找,关注意象还有关键词。如首联“火山”、“赤亭”这样的意象暗示旅程艰苦。也表明李副使不畏艰险、毅然前行的豪迈。颔联“月”的意象,“惯度”“岂能愁”这样的关键字眼可见他经常出入边地,早已置乡愁于脑后。尾联“功名只向马上取”表现他志向远大,希望立功扬名。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郦道元《三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与杜甫《登高》中意味相似的诗句是:___, 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好与唐太宗“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借鉴历史经验教训的做法相反。
(3)白居易《琵琶行》中以比喻手法摹写琵琶的声音,既有表现声音婉转流利的“_____”,也有形容声音浊杂粗重的“_____”。
【答案】 (1). 风急天高猿啸哀 (2). 渚清沙白鸟飞回 (3).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4).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 间关莺语花底滑 (6). 大弦嘈嘈如急雨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情境式默写的能力。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能运用,考生要注重平时的积累,注意难写的字、易混的字还有通假字,注意不要错漏添虚词、颠倒词序。注意从题干中寻找提示性的信息。另外,书写必须工整仔细。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_________。这场具有中国特点的思想解放运动发端于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为它奠定了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五四运动发展了新文化运动,只有经历了五四爱国运动及思想解放运动后,经过洗礼的中国先进分子的思想方向才取得真正效果并长期影响近现代中国的发展历史,才开始转向社会主义。五四运动前后,各种新人物、新思潮、新主义_________。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社会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等,一股脑涌现在中国思想领域,中国思想界出现了极其繁荣活跃又_________的状态。在各种社会思潮、政治主张和政治力量_________时,一批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从而自觉接受并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人真正找到了进步、民主、科学的真谛,中国人的思想才真正从封建主义之蔽中、从西方列强之蔽中解放出来而实现了“焕然一新”。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只有经历了五四爱国运动及思想解放运动后,经过洗礼的中国先进分子的思想方向才开始转向社会主义,才取得真正效果并长期影响近现代中国的发展历史。
B. 只有经历了五四爱国运动及思想解放运动后,经过洗礼的中国先进分子的思想方向才取得真正效果并长期影响近现代中国的发展历史,才开始转向社会主义。
C. 在经历了五四爱国运动及思想解放运动后,经过洗礼的中国先进分子的思想方向才开始转向社会主义,才取得真正效果并长期影响近现代中国的发展历史。
D. 只有在经历了五四爱国运动及思想解放运动后,经过洗礼的中国先进分子的思想方向才开始转向社会主义,才取得真正效果并长期影响近现代中国的发展历史。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这使得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演变成社会主义思想,从而为中国共产党的应运而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武器和人才储备。
B. 这使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人才上的准备。
C. 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人才上的准备,并使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D. 这使得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转变成马克思主义,并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做好了思想准备。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不可或缺 异彩纷呈 错综复杂 纵横交错
B. 举足轻重 横空出世 错综复杂 犬牙交错
C. 不可或缺 异彩纷呈 鱼龙混杂 犬牙交错
D. 举足轻重 横空出世 鱼龙混杂 纵横交错
【答案】17. D 18. C 19. A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考生需明确高考病句六大题型,即: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做这类题的方法有:1.语感审读法,看有没有明显不顺畅的、值得怀疑推敲的地方。2.标志判断法,巧抓特征词,快速辨析病句。特征词有并列短语、数量短语、介词短语、否定词、关联词、两面词、代词、长宾语等。3.紧缩主干法,划分句子成分,先看主谓宾是否搭配,再看定状补是否与中心词搭配。本题是选择题,注意找准题目的切入点。首先看介词,A项介词残缺。应当在“只有”后加“在”,使语义完整。故排除A项。从关联词角度看,C项出现中途易辙,前一分句主语是“五四运动”,后一分句主语是“思想方向”,所以关联词“只有”需要放在“在经历了。。。”前。所以排除C项。B项的递进关系不成立而且介词残缺,应将两个“才”之后的内容进行对调以符合语法规则,同时应当在“只有”后加“在”。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表达的准确、连贯。考生做题时要注意话题的一致性、连贯性。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同时要注意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本题是选择题,注意找准题目的切入点。一般看空格的前后。也可以结合选项看。首先要注意前面句子话题是“青年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运用”,说明本处所填写的主语应紧承这个对象,后文话题是“马克思主义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应该紧密衔接马克思主义这一社会主义思想成为社会主流这一话题,所以排除ABD选项,最后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成语使用错误类型有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褒贬失当、谦敬错位等。近年近义成语的考查成为热门,关键是要仔细分别它们的细微差别。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1.使用范围、使用对象不同;2.意义侧重点不同;3.语义轻重不同;4.色彩不同;5.适用语境不同。“不可或缺”:指不可缺少,引申为非常重要。“举足轻重”:只要脚稍微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本处只不可缺少,用“不可或缺”(可排除B项与D项)“横空出世”:形容人或物高大,有很伟大的成就,或比喻卓尔不群,十分优秀。“异彩纷呈”:比喻突出的成就或表现纷纷呈现。“鱼龙混杂”:形容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贬义)。“错综复杂”:错综,纵横交叉。形容头绪繁多,相互纠结,情况复杂。(据此排除C项)“纵横交错”: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形容事物或情况十分复杂;交叉点很多。“犬牙交错”:比喻交界线很曲折,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也比喻情况复杂,双方有多种因素参差交错。“犬牙交错”多用于抽象事物,含有比喻性,指“交错相接”;而“纵横交错”既可用于抽象事物,是直陈性,形容十分杂乱,也可用于具体事物。“犬牙交错”多指接触地带的参差不齐,没有横向和纵向的交叉;而“纵横交错”则不是。
20.下图是2019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标志,图形的颜色为多彩,请写出该标志除文字和字母外的构图要素的关键词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构图要素(不超过6个字):__________________寓意:________
【答案】 (1). 构图要素:六瓣牡丹花,花瓣连接、勾连,颜色多彩。 (2). 寓意:六瓣花瓣连接象征亚洲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亚洲人民携手共建命运共同体。多彩颜色象征亚洲各国文明的绚丽多彩。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本题是图文转换徽标类题。徽标类题答题技巧:1.认真审题,整体看图。2.注意细节,图中数字、字母、文字的变形之处往往是作者想要着力表现的内容,也是答题要点所在。3.描述徽标构成要素,概括画面内容要全面。4.揭示深层寓意,比如变形之处想要强调的内容,徽标体现的地域性特色等。本题降低了难度,指明了答题方向,即要素和寓意。
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随着互联网、自媒体的全面普及,年轻人热衷自我调侃、自我解嘲文化氛围的形成,一些流行热词也在不断刷新词库。最近新鲜出炉的热词是——“隐形贫困人口”。他们能买戴森吸尘器就不用扫帚了;吃完牛油果又要吃藜麦了;100块钱一张的面膜用起来也不心疼;一有健身冲动,就非得去办张年卡不可……他们也被称为新时代的“新穷人”。为什么给它加上了“新”字呢?因为他们并不像曾经我们口头常说的那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穷人,他们往往成长在吃穿不愁的家庭,毕业于优秀的大学,从事着高等脑力工作,工资水平高于当地同龄人收入平均值,但是他们往往“手比心快”,在不做任何预算计划的情况下,能毫不犹豫地掏出一万块钱买一台iPhone X。于是,每次到月底,他们的存款数字就会急剧降为负数,此刻他们会进入“冬眠”状态。那是因为他们把钱花光了,正在眼泪巴巴地啃着馒头,刷着iPhone,盼望着老板早点发工资。
(1)请根据上述信息概括什么是“隐形贫困人口”。不超过25个字。
(2)针对“隐形贫困人口”成为热词这一现象,写一段评述性文字。不超过60个字。
【答案】(1)有较高收入却不进行消费规划(日常消费无节制)、开销大于收入的人。
(2)可以表示否定:我认为“隐形贫困人口”成为热词反映了一种不良社会风气。这一现象是欲望与享受交织的产物,无节制的过度消费是一种放纵。
或者:大多数的过度消费是对所谓名牌的盲目追求,从心理上寻求一种认同感,同样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
也可以表示赞同:我认为应理解包容。这实质是种超前消费,也许与传统的“节俭”相悖,但只是一种个人选择,表现了人们对于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或者:当代年轻人在工作学习等方面面临的诸多压力,他们只是通过消费方式奖励自己或寻求减压,只要不损害他人无可厚非。
【解析】
【详解】(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概括信息的能力。题干要求概括什么是“隐形贫困人口”,在材料的中,从“为什么给它加上了‘新’字呢?”以后的内容就是对“隐形贫困人口”特征的讲述,考生在概括的时候要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概括。如“工资水平高于当地同龄人牧入平均值”、“在不做任何预算计划的情况下”、“每次到月底,他们的存款数字就会急剧降为负数”,根据这三点可概括为:有较高收入却不进行消费规划(日常消费无节制)、开销大于收入的人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题干要求针对“隐形贫困人口”成为热词这一现象,写一段评述性文字。考生可以表示否定,也可以表示赞同,但要理由充分,有理有据,语言表达通畅即可。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周国平先生说:“人是一种讲究实际的植物,他忙着给自己浇水、施肥、结果,但常常忘记了开花。”
要求: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立意自定;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例文】
记住开花
上帝创造了生命,让世界有生命力。生活在历史的长河中繁衍,绽放绚丽夺目的光彩。既然生命是产生神奇的效果存在。
塞内卡说:“人生就像一则寓言,其价值不在于长度和内容。”生命只有四射,一方不辜负生命的意义。
历史,无数先烈为了使生活变得美好,并提出了生的决定。屈原为了使自己的生活变得精彩投入的眼泪罗立江;一代大侠荆轲,为美好的生活,高诵“来风萧萧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血洒咸阳殿。以“人生自古谁无,根据汗留住忠诚”的千古绝唱和不朽的文天祥,一个精彩的人生说谎下蒙古刀。“碧血地宝室,”女人让邱健胡锦涛对于一个美妙生活,淹没在清晰的狗剑。无数的英雄儿女,不甘平凡,舍生取义,让生活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生活需要精彩,精彩燃烧灿烂的人生。
巴斯德说:“生命在最危险的环境中,方是真正的生活。”寸草不生的废墟,这是一个精彩的表演生活,松树耸立在峭壁之上,这是一个精彩的表演生活,骆驼在沙漠中运行,这是一个精彩的表演生活。只有美好的生活在宇宙中可能是不朽的。
生活意义将是美好的,美好的生活才有意义。
到梵高的向日葵,艺术的本质留给人类的生活,他的生活是美好的,贝多芬的一生奉献给音乐,唤醒了人类生活的一首歌,他的生活是美好的;马克思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共产主义事业,他的生活是美好的;港把他的一生奉献给兰考人民,他的一生也是一个美妙的......
巴金说:“寒冷和孤独的生活,还不如轰轰烈烈的生活,如果亡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尽快结束它。”专用于绿草如茵的春天,让生活变得精彩;弹簧,它的甘醇流入那些谁渴的心,使生活变得美好,红色,传递温暖到寒冷的冬天,让生活变得精彩。
花朵不会枯萎,但对结果的,不是结束,而是康复。人生也是如此!让精彩的生活在一起!
【解析】
【详解】(一)审题:材料作文审题很重要。审题原则有:整体性原则、多角度原则和限定性则。审题的步骤:明确材料中的主要对象;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主旨;根据相关信息因果分析;联系生活实际确立中心。对于寓意型材料,首先,审题思维意识要更灵活、开阔。一般地,当把握不准材料寓意时,材料中的每个字句都是解开密码的“钥匙”,但同时也可能是“羁绊”。你看, “浇水、施肥、结果实”都是动词,“开花”,也是动词,而且跟“结果实”相对,都是事物发展的必然阶段和结果,但似乎有本质区别,“结果实”一般比喻有收获,出成绩,那么“开花”是什么意思呢?于是,解读往往陷入困境。怎么办?强调两个意识:第一,类比迁移中的事理提升意识。即在构思立意的时候,便首先要把这个哲理类材料所涉“事物”提升到“人”这个层面,这是哲理类材料立意分析的基本策略,也是审题的基本要求。第二,文体意识。像这类名言,本就高度哲理思辨化,审读材料,学生往往受惯性影响,一味执拗于议论文文体,结果是大量作文立意雷同近似。其实,擅长抒情文的学生不妨换一思路,去写写夹叙夹议的散文或抒情文,或许是上策。具体怎么做?在化实为虚的意识下,适当注意表达方式的选择运用。比如在对“开花”语义和寓意进行挖掘的时候,化实为虚,不再从本身去寻找,而去寻找发掘“开花”的一般象征义、比喻义,如“开花”比喻象征生命成长的重要过程如吸纳吞吐、生命的节律,或展示呈现成长的精彩,等等。然后沿着这样的思路去想像,演绎,对比,抒情,注意语言的运用和主旨的“形散神聚”,一般就可能比较有特色和新意了。其次,寻找暗示语。名言哲理类材料作文往往言简意深,多用比喻,或有暗示等思考线索。如本材料,就有暗示语。周国平先生这段话的前面部分,就有个判断句,“人是一种讲究实际的植物”。这句看似无关紧要,所以很容易被同学们忽略,其实它非常关键。“讲究实际”四字,实际上是暗示和提醒读者,后文所示的各种做法,诸如“浇水”“施肥”“结果实”云云,就是“讲究实际”的表现。但有同学可能有疑惑了:不少人就是空想幻想太多,而讲究实际的想法和做法恰恰是我们需要的,为什么要否定或有微词?不错,让你辩证看待这个问题,正是材料命意所在。所以,论证时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必须依据材料作出正确合理的解读。根据这个思路,作者略带否定的“讲究实际”一语,暗示的意图,或者说,“讲究实际”的对立面或反面是什么?这就需要我们“抽象”一下(这个“抽象”比较关键)。原来可能是类似于“拥有幻想、理想”“看得远点、开点”之类,是一种人生态度或工作策略。经过如此多维分析思考发现,原来,材料的深层寓意与中央电视台那句比较经典的广告词“人生只是一段旅途,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沿途欣赏风景的心情”的含义大体吻合一致。“结果实”就是“结果”,而“开花”就是“沿途的风景和心情”,也就是说,这里要你谈论的是,在人生的旅途中,不要忘却生成、关注、呵护或欣赏自我生命的任何过程和姿态等。最后,把握好论点和分论点的层次展开。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从学生普遍水平推测,不排除少数学生思虑过多,延伸过度,比如,把“开花”仅仅看成是展示自己,从而大谈“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等。立意于“展示自己”本来不错,但不少学生论着论着,立意重心就很快过度偏移了。因为,从事理逻辑说,“开花”象征生命的美好和精彩,难道,“结果”就不是“展示自己”,就不“美好”“精彩”?实际上,“开花”和“结果”都是事物发展成长的阶段,具有同等价值和意义。因此,严格地说,材料的寓意就不完全指向“价值和意义”,而更多指向“过程和状态(姿态)”,如上分析。那么,分析议论的全过程,就需要关注“过程和姿态”这样的内涵来展开,比如,正面推论,关注过程和姿态就是关注生命事物质量,关注内涵发展,就是关注细节,关注结果;反面分析,就是自我修炼,就是提防毁败,等等。因此,对名言哲理类短材料的审题立意,提炼论点固然重要,但“多个心眼”,多点思路,衍生好分论点,也着实不可小觑。
(二)立意: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有如下立意:①过程更美。②展示自己③关注内涵发展。④沿途的风景。⑤享受生命的过程。
(三)写作思路:本题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记叙文最常见的结构模式是按照时间、空间、逻辑顺序安排材料,顺着“起因-经过-结果”的思路写下去。这种结构最易安排,但也最难出彩。其实一些简单的结构技巧,如设置悬念式、穿插回放式、欲扬先抑式、画面组合式就可以让文章多姿多彩。写议论文要立好议论文的总体框架——基本结构是考场作文提高分数的重要手段。应试作文时间仓促,不可能反复琢磨,须以基本结构为依托,迅速立好框架,才能步步到位,写出切合试题的文章,赢得全局,获得好评。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有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要求开头提出论题或论点,然后主题部分选用材料分层次地论证,结尾归纳总结。立好议论文框架的标准有四条:一是引论-本论-结论齐全;二是层次分明;三是衔接自然;四是首尾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