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9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19/6/5  教育网络  阅读:  【放大镜】  


西城区高三模拟测试

语文

2019.5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世纪中国散文,其基本面貌与唐宋古文、晚明小品、桐城文章大不一样,最明显的特征莫过于使用“白话”而不是“文言”。借“文白之争”来理解这个世纪文章风格的嬗变,无疑是最直接也最简便的路径。从晚清到“五四”的白话文运动,大大拓展了散文驰骋的天地。可“白话”的成功,不等于“美文”的胜利,这中间虽不无联系,却仍关山重重。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提倡“白话”反对“文言”发难,照理说得益最大的该是诗文;可革命的直接效果,却是“诗”的脱胎换骨,以及“文”的撤离中心。从梁启超提倡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到胡适、鲁迅以小说为学术课题,都是借助西方文学观念来改变中国原有的文类等级。伴随着小说的迅速崛起,散文明显失去昔日的辉煌。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散文的退居边缘,不一定是坏事,起码可以使得作家卸下替圣贤立言的面具,由“载道”转为“言志”。这其实与传统中国不同文类功能的界定有关——处于中心位置的“文章”,属于“经国之大业”,因而无权过分关注一己之悲欢。退居边缘,作家不必“搭足空架子”写“讲义体的文字”,小品文自然也就应运而生。架子的倒塌与戒律的瓦解,使得原本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的“文章”,一转而变得最自由、最活跃,因而也最为充满生机。

脱离象征权力和责任的“中心”,走向寂寞淡泊的“边缘”,20世纪中国散文不但没有消沉,反更因其重个性、讲韵味、洒脱自然而突破明清之文的窠白。可以说,现代中国散文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较好地完成了蜕变和转型,并重新获得了无限生机。

(取材于陈平原《中国散文小说史》)

材料二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与小说、诗歌的大红大紫、亢奋热闹相比,散文创作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沉稳平静,甚至可以说是较为冷落萧条的。而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的散文创作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它善于在默默无闻中积蓄力量,在沉稳平静中奋起前进。

首先,是从“小美”到“大品”。“五四”时期那些著名的散文,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周作人的《乌蓬船》,以及冰心、徐志摩、钟敬文等人的散文,基本上都是正宗的“美文”或小品”。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杨朔、刘白羽、秦牧等人的散文沿袭的也是“美文》的路子。但改革开放,特别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这种“以小为美”,以抒情叙事、议论和文采取胜的格局逐渐被“大品”的散文取替。这里所谓的“大品”,指的是这一类散文不仅篇幅长,结构大,而且作者思考的都是各种关于生命、文化、民族等方面的大命题,且自始至终透出一种理性思辨的精神。自“五四”以来我国散文中的理性精神一直相对比较薄弱,而在九十年代,史铁生、韩少功、张承志、张炜、余秋雨等人的一些散文,却把这种理性精神的立足点上升到二十世纪现代人文的哲学高度。

其次,是艺术思维的多元化和文体的解放。一方面是叙述方式的变化。在传统的散文中,一般采用第一人称的“我”展开叙述,而且这个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我”具有不容动摇的牢固地位。而现在不少散文中的“我”竟消失了;或者在一篇散文中,在“我”之外又有其他叙述视角,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祝勇的、《永和九年的那场醉等作品,就有这样的叙述特点。另一方面则是散文结构的开放性。九十年代以来的散文已经彻底告别了传统的“三段式”结构套路,而呈现出形态各异的结构状态,如周晓枫的《黑童话》、赵玖的《从这里到永恒》等散文,采用的都是以“情绪”、“意象”为线索的结构方式。

总而言之,改革开放特别是九十年代之后,散文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而散文的这种变化,是时代生活的变化使然,也是散文家们不断更新散文观念的结果。

(取材于陈剑晖《四十年散文:走向阔大和遥远》

材料三

改革开放后,台港澳文学在大陆的传播与接受逐渐形成一股热潮,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台湾当代散文既是对中国传统散文的继承,又是对“五四”新文化现代散文的延伸。它在中国当代散文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文化乡愁是台湾文学的一大母题。老一代作家如梁实秋、琦君、王鼎钧、余光中等人,缅怀故乡故土,营造精神家园、对台湾乡土散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飘萍游牧的都市生活和异乡羁旅,催生了一批作家敏感心灵的寻根意识。文化乡愁作为台湾散文民族情感的核心内容,几经变迁和发展。它也折射出台湾作家从怀乡思亲到终于重回故土,乡情得以慰藉的心灵历程。

此外,从自我感悟出发,通过对人生和自然的观察思索,表达深刻、隽永的情思,这种饱含诗情和哲理的散文,是台湾当代散文创作的主体。不少散文名家的作品多是充满了对现实人生的悉心体察和卓越见地。而这方面比较有特色的是林清玄。他在艺术追求上熔铸了更为丰厚的东方美学,正由于他这种独特的审美观念,使灵与肉、历史与现实、瞬间与永恒,在其作品中得到清晰、有机的辩证统一。

杂文也是台湾当代散文中很活跃的类型。这种集议论、说理、思辨为一体的随笔、小品散文,非常令人瞩目。作家们承续并进一步发挥了鲁迅杂文的特色,针砭社会弊端,揭示人生百态,平和中带有辛辣,令人思味。

海峡两岸的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发扬光大包括散文在内的民族文化传统,两岸文学的交流与传播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取材于许剑铭《台湾当代散文透视》)

1. 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嬗变:这里是蜕变、演变的意思。

B. 关山重重:这里形容阻碍或困难众多。

C. 正襟危坐:这里形容装腔作势的文风。

D. 窠臼:这里比喻现成的格式或老套子

2. 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五四”白话文运动对现代散文的发展有推进作用。

B. “五四”文学革命之后散文的地位退居边缘

C. 20世纪散文的功用从“载道”转变为“言志”。

D. 20世纪散文写作的固有体系和规则彻底瓦解。

3. 根据材料二,不属于改革开放四十年散文发展特点的是(  )

A. 相对于小说和诗歌的火爆,散文发展偏于沉稳平静。

B. 散文水平远超过“五四”时期的“美文”和“小品文”

C. 散文格局更为宏大,且理性精神和思辨精神更为充沛。

D. 散文的叙述方式变得更加灵活,结构方式也更加多样。

4. 根据材料二,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朱自清散文多以抒情、叙事、议论和文采取胜。

B. 杨朔散文“以小为美”,与“五四”时风格相似。

C. 史铁生的散文均属于理性思辨的“大品散文”。

D. 周晓枫的《黑童话》没有使用“三段式”结构。

5. 根据材料三,下列关于台湾散文特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台湾当代散文的精神内核与“五四”时期的散文相同。

B. 文化乡愁是梁实秋等老一代作家创作的不变主题。

C. 诗情哲理类散文是台湾散文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

D. 台湾杂文承袭了“五四”杂文特别是鲁迅杂文的创作特色。

6. 根据材料三,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台港澳文学在大陆的传播与接受热潮是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

B. 余光中的散文,有相当一部分表现了对故土的思念和缅怀之情。

C. 林清玄散文中瞬间与永恒的辩证统一培养了他的东方美学观念。

D. 从根本上来讲,台湾散文与大陆散文有着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

7. 根据上述三个材料,请简述“五四”新文化运动对现当代散文发展的影响。

【答案】1. C    2. D    3. B    4. C    5. D    6. C   

7. ①“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将散文创作形式由文言转为白话,大大拓展了散文的创作空间。②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将的推动下,散文逐渐撤离出文坛的中心地位,明显失去昔日的辉煌。③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现代散文由“载道”转为“言志”,变得更加自由活跃、洒脱自然。④“五四”时期的美文和小品文对新中国成立后大批散文家产生了重要影响。⑤“五四”新文化散文传统,在台湾当代散文中得以承续和发展。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解答此类题目离不开上下文的语境,可结合语境进行判断。本题C项,“正襟危坐:这里形容装腔作势的文风”错,原文“作家不必‘搭足空架子’写‘讲义体的文字’架子的倒塌与戒律的瓦解,使得原本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的‘文章’”,可见这里的“正襟危坐”体现的应是“严肃、端正或拘谨的文风”。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D项,“散文写作的固有体系和规则彻底瓦解”语意扩大,原文“架子的倒塌与戒律的瓦解”,而非可见“固有体系和规则彻底瓦解”。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B项,“散文水平远超过”错,原文“‘五四’时期那些著名的散文……基本上都是正宗的‘美文’或‘小品’”,可见原文中并没有散文远超过正宗的‘美文’或‘小品’的意思。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C项,“史铁生的散文均属于理性思辨的‘大品散文’”错,原文“这里所谓的‘大品’,指的是这一类散文不仅篇幅长,结构大,而且……自始至终透出一种理性思辨的精神。……而在九十年代,史铁生……等人的一些散文。”原文是史铁生的一些散文,而非“均属于”。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本题A项,“相同”错,原文“是对‘五四’新文化现代散文的延伸”,可见是“延伸”,而不是“相同”;B项,“不变母题”错,原文“文化乡愁是台湾文学的一大母题”; C项,“艺术成就最高”错,原文“饱含诗情和哲理的散文,是台湾当代散文创作的主体”,而非“艺术成就最高”。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针对题干内容筛选文中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再进行比对。C项“林清玄散文中瞬间与永恒的辩证统一培养了他的东方美学观念”,因果倒置。原文是“在艺术追求上熔铸了更为丰厚的东方美学,正由于他这种独特的审美观念……其作品中得到清晰、有机的辩证统一”。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定向信息的整合和对定向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 “从晚清到“五四”的白话文运动,大大拓展了散文驰骋的天地”可概括为①;“ 革命的直接效果,却是 ‘诗’的脱胎换骨,以及‘文’的撤离中心……散文明显失去昔日的辉煌”可概括为②;“散文的退居边缘……,由‘载道’转为‘言志’架子的倒塌与戒律的瓦解,使得原本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的‘文章’,一转而变得最自由、最活跃,因而也最为充满生机”, 可概括为③; “洒脱自然而突破明清之文的窠白”可概括为④; “台湾当代散文既是对中国传统散文的继承,又是对‘五四’新文化现代散文的延伸” ,可概括为⑤。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各题。

文中子,王氏,讳通,字仲淹。铜川府君,讳隆,文中子之父也。开皇九年江东平。铜川府君叹曰:“王道无叙,天下何为而一乎?”文中子侍侧十岁矣,有愧色日夏、殷以下数百年,四海常一统也。魏、晋以下数百年,九州无定主也。上失其道,民散久矣。一彼一此,何常之有?夫子之叹,盖忧皇纲不振,生人劳于聚敛而天下将乱乎?”铜川府君异之。

开皇十八年,铜川府君宴居,歌《伐木》,而召文中子。子矍然再拜:“敢问夫子之志何谓也?”铜川府君曰:“自天子至庶人,未有不资友而成者也。在三之义,师居一焉,道丧已来,斯废久矣,然何常之有?小子勉之,翔而后集。”文中子于是有四方之志。盖受《书》于东海李育,学《诗》于会稽夏碘,问《礼》于河东关子明,正《乐》于北平霍汲,考《易》于族父仲华,不解衣者六岁,其精志如此。

仁寿三年,文中子冠矣慨然有济苍生之心,西游长安,见隋文帝。帝坐太极殿召见,因奏《太平策》小有二,策尊王道,推霸略,稽今验古,恢恢乎运天下于指掌矣。帝大悦曰:“得生几晚矣,天以生赐朕也。”下其议于公卿,公卿不悦,文中子知谋之不用也,作《东征之歌》而归。帝闻而再征之,不至。四年,帝崩。

大业元年,一征又不至,辞以疾。谓所亲曰:“道之不行,欲安之乎?退志其道而已。”乃续《诗》《书》,正《礼》《乐》,修《元经》,赞《易》道,九年而六经大就。门人自远而至。如往来受业者,不可胜数,盖千余人。隋季,文中子之教兴于河汾,雍雍如也。

大业十三年,江都难作。子有疾,召薛收,谓曰:“吾梦颜回称孔子之命曰:归休乎?殆夫子召我也。何必永厥龄?吾不起矣。”寝疾七日而终。门弟子数百人会议曰:“吾师其至人乎?自仲尼已来,未之有也。仲尼既没,文不在兹乎?请谥曰文中子。”丝麻设位,哀以送之。

(取材于《中说·文中子世家》)

8.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铜川府君宴居          宴:安闲

B. 稽今验古              稽:计较

C. 九年而六经大就        就:完成

D. 殆夫子召我也          殆:大概

9.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生人劳于聚敛而天下将乱乎         学《诗》于会稽夏瑛

B. 铜川府君异之                     文中子知谋之不用也

C. 不解衣者六岁                     如往来受业者,不可胜数

D. 作《东征之歌》而归               帝闻而再征之

10.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道无叙,天下何为而一乎

王道仁政还没有推行,隋朝为何能统一天下呢

B. 道丧已来,斯废久矣,然何常之有

道义不被尊奉以来,这种风尚也被废弃很久了,然而局势不会恒定不变啊

C. 得生几晚矣,天以生赐朕也

我与先生相见恨晚哪,上天是要赐给我一条生路啊

D. 道之不行,欲安之乎

王道得不到推行,就想天下安定太平吗

11. 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文中子冠矣,慨然有济苍生之心

②仲尼既没,文不在兹乎?

12.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子年纪轻轻就见识不凡,能从父亲的叹息中解读其心思。

B. 文中子广泛拜师,发奋求学,以至于忙碌得来不及换装休息。

C. 文中子从朝廷公卿对自己的态度预感到实现自己理想的渺茫。

D. 文中子退而编撰先秦六经,广收门人弟子,终成为一代宗师。

13. “吾师其至人乎?自仲尼已来,未之有也”,王通的学生认为王通是自孔子以来学问道德最完美的人,请根据文意,概述王通的弟子认为王通可以和孔子相提并论的依据有哪些。

【答案】8. B    9. D    10. C   

11. ①文中子二十岁的时候,慷慨激昂,有帮助天下苍生的志向。

②仲尼去世之后,儒家文化的发扬光大不正在师父手里吗?(仲尼去世之后,儒家文化是靠师父来发扬光大的)    12. D   

13. ①勤奋好学,钻研文化:未成年时即广拜名家,废寝忘食学习儒家经典;②退而编书,整理典籍:续《诗》《书》正《礼》《乐》等,九年而六经大就;③广收门徒,延续文脉:弟子上千,学问影响深远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平时注意积累文言实词的意思,注重和现代汉语的比较,然后审清题干,逐项对比。本题B项,“稽今验古”的“稽”,指考核,验证。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熟练掌握十八个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文言文虚词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A项,“于”,第一个是介词,在……方面;第二个是介词,向。B项,“之”,第一个是代词,他;第二个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C项,“者”,第一个是“……的时候”,第一个是“……的人”;D项,“而”是连词,承接关系。故选D。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C项,“天以生赐朕”理解有误,应是“我与先生相见恨晚哪,上天是要把先生赐给我啊”,“生”是“先生”。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关键词有,冠,二十岁;慨然,慷慨激昂;济,帮助;既没,“没”,通“殁”,去世之后;文,儒家文化;兹,代词,指师父。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并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解答此类题目,要读懂题干,分析概括作品内容,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本的思想内涵,再进行概括、评价。D项,“文中子退而编撰先秦六经”错误, 原文是 “乃续《诗》《书》,正《礼》《乐》,修《元经》,赞《易》道”,意思是“于是续作《诗经》《尚书》,校正《礼记》《乐经》,修撰《元经》, 增补《易经》”,而非“编撰”。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能力及针对某个问题提出个性化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分析文本中表现作者情感态度的关键语句,从而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再联系实际思考,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无论怎么解答,都要立足文本。据“盖受《书》于东海李育,学《诗》于会稽夏碘,问《礼》于河东关子明,正《乐》于北平霍汲,考《易》于族父仲华,不解衣者六岁,其精志如此”可概括为①;据“乃续《诗》《书》,正《礼》《乐》,修《元经》,赞《易》道,九年而六经大就。”可概括为②;据“门人自远而至。如往来受业者,不可胜数,盖千余人。隋季,文中子之教兴于河汾,雍雍如也”可概括为③。

【点睛】文中子,姓王,名通,字仲淹。铜川府君,名隆,是文中子的父亲。隋开皇九年,江东得以平定。铜川府君叹息着说:“王道仁政还没有推行,隋朝为何能统一天下呢?”文中子侍奉在父亲身边已有十年了,听了这话,就面有忧色地回应说:“夏商两朝以后的几百年,常常是天下一统的。魏晋以后的几百年,天下没有固定的主人。为政者不实行王道,老百姓流离失散已经很久了。一时那样,一时又这样,局势哪里有固定不变的时候呢?父亲您的叹息,大概是忧虑朝廷所制定的法律和制度得不到整顿,百姓为朝廷的横征暴敛所苦,因而将导致天下大乱的局面吧?”铜川府君对儿子的见识感到惊异。

开皇十八年,铜川府君闲居在家,吟诵《伐木》篇,请人召唤文中子前来。文中子来后,见状急忙隆重下拜,问:“敢问父亲大人的志向是什么呢?”铜川府君说:“上自天子下至平民,没有谁不是靠着朋友的帮助而能立业成事的。古人讲做人有礼敬君、父、师的道义,尊师居其一,道义不被尊奉以来,从师而学的风尚也被废弃很久了,然而局势不会恒定不变啊?你要努力求学,详察泛采啊!”文中子从此有了求学四方的志向。先后向东海李育学习《尚书》,向会稽夏琠学习《诗经》,向河东关子明问《礼记》,跟北平霍汲研讨《乐经》,向族父仲华考正《易经》,以至于忙到多年不解衣而眠。他聚精会神研究学问,到了如此地步。

仁寿三年,文中子刚刚成年的时候,慨然有大济苍生的心愿,于是向西游历长安,受到隋文帝的接见。隋文帝坐于太极殿上召见了他,于是进献《太平策》十二卷,主张尊奉王道,推行尊王称霸的谋略,借助古代的事验证当朝的事,游刃有余地把天下之事分析的头头是道。隋文帝高兴地说:“我与先生相见恨晚哪,上天是要把先生赐给我啊!”把他的建议下发给朝廷公卿们讨论,公卿们却不高兴,文中子知道自己的谋略谏言不会被采纳,于是写了《东征之歌》就回去了。隋文帝听说后再次征召他,他也没有应召。仁寿四年,隋文帝驾崩。

隋炀帝大业元年,朝廷又一次征召文中子,他又没应召而至,以自己生病为理由推辞。对自己亲近的人说:“王道得不到推行,就想天下安定太平吗?我只是退隐阐发我自己领悟的儒家之道罢了。”于是续作《诗经》《尚书》,校正《礼记》《乐经》,修撰《元经》,增补《易经》,历时九年而六经得以增补完成。门人弟子从很远的地方来拜师求学。来往向他学习的人,不计其数,大概有一千多人。隋朝时代,文中子的教育思想从河汾兴起,一时蔚为大观。

大业十三年,江都大难发生。文中子生病,召弟子薛收前来,对他说:“我梦见颜回传达孔子的命令说:该回家了吧?大概是孔夫子要叫我回去了。何必要求活到高龄呢?我将要一病不起了。”生病七日而死。门人弟子几百人聚会商议说:“我们的师父恐怕是世上难得的学问道德完美的人吧?自孔圣人以来,还没有这样的人呢。仲尼去世之后,儒家文化的发扬光大不正在师父手里吗?请求给师父取谥号叫文中子。”于是弟子们为其披麻戴孝,给文中子送葬。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谒文山祠【1】

[明]边贡【2】

丞相英灵魂未消,绛帷灯火飒寒飙。

乾坤浩荡身难寄,道路间关梦且遥。

花外子规燕市月,水边精卫浙江潮。

祠堂亦有西湖树【3】,不遣南枝向北朝。

【1】文天祥号文山,官至右丞相,南宋末率军抗元,兵败被执,终死不屈。【2】边贡:字廷实,明代诗人,倡导文学复古运动,遵奉“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北京市西城区2019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创作原则。【3】西湖树:杭州西湖岳飞墓边的树。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绛帷”句:丞相祠内帷幔被寒风刮起,灯火飘摇,景中含情。

B. “乾坤”句:时局动荡风雨飘摇,作者深感自己全无容身之所。

C. “精卫”句:含蓄写出了文天祥虽抗元失败却矢志不渝的品格。

D. 全诗情感深挚,悲慨苍凉之中不失开阔与雄浑,颇具唐诗气象

15. “子规”也即“杜鹃”,这一意象在不同诗词中所营造的氛围也各不相同。下列诗词中与本诗中的“子规”所营造的氛围差异最大的一项是(   )

A.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B.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春晚》)

C.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D.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16. 本诗尾联云:“祠堂亦有西湖树,不遣南枝向北朝。”文天祥诗“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也表达了类似的情感。你认为两者的抒情方式是否相同?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4. B    15. C   

16. ①两者抒情方式相同,都是借助某个特定的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都属于间接抒情。②《谒文山祠》尾联借“西湖树”朝南生长之景,暗示了文天祥顾念南宋朝廷、誓不降元的志向,表达了作者对文天祥的崇敬之情。③文天祥诗借“磁针石”“指南”的特性,暗示了自己心系南宋朝廷、誓不降元的志向。(如回答抒情方式不同,自圆其说亦可)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B项,“作者深感自己全无容身之所”理解错误。此句意思是联想起丞相当年在风雨飘摇中孤军奋战的历史场面,显示文山的爱国精神远远没有消失。而非作者自己,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准确把握诗歌意象,概括诗歌景色特点,然后进行分析判断。诗中“花外子规燕市月”,意思是在燕市的花朝月夕有子规鸟啼叫,营造了凄凉悲苦的氛围。A项,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意在以杜鹃与猿的叫声反衬琵琶的动听,用来渲染悲凉凄冷的氛围。B项,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意思是然而那眷恋春光的杜鹃,却半夜三更还在悲啼。C项,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意在表明杜鹃鸟不时地鸣叫着,催促着农事,杜鹃热心地鸣叫催促。D项,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意思是春寒料峭,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ABD项是凄凉悲伤之意,而C项与诗中的“子规”所营造的氛围差异最大。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的艺术手法。解答此类题目,要熟悉诗歌常用手法的特点,能结合诗句进行分析判断并进行比较。本诗尾联云:“祠堂亦有西湖树,不遣南枝向北朝。” 两句意思说,丞相祠前也有像岳坟那样枝皆南向的树木,表明树枝也受到丞相精神的感召,不肯向北方的敌人屈服,南面向阳,树枝容易发旺,这本是自然现象,诗人为了歌颂丞相爱国精神之伟大,因而产生这种联想,借“西湖树”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故手法为“间接抒情”。文天祥诗“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两句意思说,以“磁针石”比喻忠于宋朝的一片丹心,表明自己一定要战胜重重困难,回到南方,再兴义师,重整山河的决心。故手法也是间接抒情,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概括。


1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①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深刻检讨了秦朝灭亡的经验教训,对统治者的贪婪与奢靡进行了指斥:“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荀子常用类比的方法来说明道理。比如《劝学》中的句子:“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追慕古代英雄刘裕的辉煌业绩,感慨万千。用“想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的赞美。

④同样是写秋景,词人的风格却有所不同,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用一句“____________”来概括秋天万物的生机勃勃,词风磅礴而大气。而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却刻画了“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景象,词风婉约而伤感。

【答案】    (1). 奈何取之尽锱铢    (2). 用之如泥沙    (3). 金就砺则利    (4).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5). 金戈铁马    (6). 气吞万里如虎    (7). 万类霜天竞自由    (8). 梧桐更兼细雨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锱铢”“砺”“参省”“戈”“竞”“桐”。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十八岁的旷野

小师傅叫细刻,只有十八,和我同岁,而我得叫他师傅。在知道他的实际年龄后,我喊师傅就不大情愿了。我跟在他身后,看他将漆熟练地刷在门框上,刷子翻飞,漆薄而匀。刷完后他扭回头,脸上有得意之色。我撇嘴,有什么好得意的,不就是刷漆吗,用不了两天我就会刷得比你好!

看我不服,又领我走到另一个房间。一扇未完工的木门架在工作台上。他拿起刨子,闭上一只眼。刨子在木门上轻快地滑翔,刨花像浪花一样翻卷,木头的清香塞满了我的鼻孔。他吹着口哨将刨子交给我。我整个身子俯在木门上方,双手端平刨子,然后向前推进,刚推了不足二十公分,卡住,拿起刨子再推,再卡住。我满头大汗地抬起头他眉梢眼角里满是挑衅,好像在说,怎么样?服不服?

我从背包里拿出素描纸,对着他刷刷几笔,一幅肖像出现在纸上。他瞄了眼,不屑地说,怎么把我画成这样?

后来,他刨木门,我就在旁边看书,看《诗潮》,看《十月》。他偶尔看一眼封皮,嘴撇得能跨过鸭绿江。他指着窗外的梧桐树说,诗人,你能为它做首诗吗?我瞧一眼那棵梧桐树,一棵破树有什么妤写的?既没开花,也没落叶。我涨红了脸说,你也知道诗?

这叫实习吗?考进这个学校,而且学习装饰设计专业,刚入校两个月,学校就将我们扔到这个工地,美其名曰:初步感知。

日子就像窗外无精打米的梧桐。

小师傅今天对着块小木料雕刻。我坐在旁边的一块木板上,大声朗读海子的诗: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小师傅的刻刀上下翻飞,偶尔他会将那块惨遭蹂躏的木块举到眼前,反复地看。他当我不存在可以,怎么可以漠视海子?小师傅只会背《咏鹅》,他也许根本不知道海子这个人。

百无聊赖,我又拿出素描纸,细细端详他,擦了又改。发现他正盯着我看,我长舒一口气,师傅,没把你画丑吧?他点了点头说,太俊了,这还不是我。到底哪里不像了?他慢声细语地说,你画的人在想什么?我一愣,我怎么知道?他说,你都不知道他想什么,怎么能画得像呢?我把嘴张得老大。这好像应该叫神韵,教画的老师曾说过。

与此同时,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一条龙的龙爪正努力张开着伸向我。龙鳞片片都微张着,龙头高昂,龙目奋睁,龙尾遒劲。底座是朵朵祥云。云的线条柔和,龙则恣肆张扬。龙嘴里还含着一颗龙珠。我看呆了,小心地伸出手指,拔转那颗木珠。木珠轻盈地旋转起来,像踮着脚尖跳舞的少女。我心花怒放,搂过那条龙细细抚弄。他说,大小姐,慢着点,我还得打磨呢。我有些疑惑,这还用打磨?小师傅说,不仅要打磨,还要上漆。我结结巴巴地问,师傅,你能雕小的吗?项链坠那么小。

再后来,我马不停蹄地跟在他后面刷漆,打排钉,弹线,创木板,忙得不亦乐乎。他总是表现得一本正经,说,你得动脑子想想如果是你,这儿你想怎么设计,那儿你又想怎么设计,知道了吧?我说,我学是因为你,我以后断然是不干这个的。他说,如果有一天我再接到一套图纸,设计师的名字是你,你说会怎么样?说完,他好像还充满了遐想似的咂咂嘴。

工地外面是大片的旷野,绿草新鲜逼人。此后的很多天,他常常在旷野里独坐,或者看天,或者叹气。

春节将至,工地还没放假,小师傅竟提前走了,连个招呼也没打。有人说,他走前在工地前的旷野里,一个人坐了半夜。

春节过后,我拿出小师傅的肖像,左看不像,右看不像。果真不像小师傅。有股热血直冲脑门,我支起画板开始重画。小师傅紧锁的眉头,抽动的嘴角,偷偷的笑,不屑,羞,窘。小师傅恨铁不成钢的苛责。小师傅轻快的口哨,躲避的眼神,…我拿笔的手颤抖不止,我决定去找小师傅,当面将这幅画交给他,问问他,现在像他了吗。

坐了两天一夜的火车,又坐了五个小时的大巴,再转乘一辆当地蹦蹦车。蹦蹦车将我甩在大山的脚下,扬长而去。

“姑娘,你是想进山吗?”我走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我们是一个寨子的一细刻他师父的女儿,叫精雕,和她爸闹翻了。她不同意嫁给细刻了,说怕耽误他。她爸一着急,得了场大病,接着瘫痪了。细刻这孩子,跟师父亲着呢。也是,他亲爹娘也够狠心的,把这孩子扔山上,要不是他师父,细刻早就冻死了,要不就被狼吃了》听说细刻灵光得很,什么都一学就会,城里人都看重他呢。他骨头里可能就是城里人!”

我找到了小师傅家,精雕不在,小师傅正在喂鸡。这个院子和别的院子一样,都是石头屋子木栅栏,还有个木匠的工作台。

小师傅看见我,一脸的惊喜。他局促地用毛巾擦净凳子递给我,把水杯烫了一遍又一遍。我对细刻说,这小院真温馨,要是再有两个孩子,就更温馨了。床上的老人眼神复杂地望着我说,你看看,这个家就这个样儿。

我说,这个家挺好呀,放心吧老师傅,有细刻在,这个家会越来越好!

我要走了。

我说,再见,小师傅。

小师傅的喉节动了动,并没有发出声音,只是冲我挥挥手。

开学后不久,我收到个包裹,打开层层包装,最后是一个小锦盒,红色绒面上静卧着一只精巧的小龙。这只龙晶莹剔透,它的眼睛有些无奈,似乎在看着我。我的眼睛潮湿起来。我的手指无法伸进去拨弄龙珠了,我用针拨弄它,它旋转起来,像快乐的木马。

从那以后,我再没见过小师傅细刻,记忆中,常看到一个男人的背影,在旷野里安静地坐着。

(取材于冯彩霞《十八岁的旷野》,有删改)

18. 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读音标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肖像:xiāo                     B. 遒劲:jìng                      

C. 颤抖:chàn                     D. 剔透:tī

19. 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写“我”与小师傅细刻比拼各自的“手艺”,两个充满好胜心互相看不上的少男少女形象跃然纸上。

B. 小师傅虽然不懂诗歌,但能在短时间内将手里的木头雕刻成一条精美无比极具神韵的龙,让“我”非常嫉妒。

C. 春节过后,当“我”支起画板重画小师傅时,才意识到自己对他的关注与思念,并决定前往其家乡寻找他。

D. 小说以“我”对细刻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展开叙述,充分运用细节描写去塑造人物,语言质朴有感染力。

20. 根据内容概括小师傅细刻的形象特征。

21. 作品中有两次对细刻所雕之龙的特写,说说这两处描写背后蕴含着细刻怎样的感情?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22. 对小说结尾处,细刻作出回家照顾师父的选择,你怎么看?请依据作品,结合阅读积累或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8. A    19. B   

20. (1)年纪轻轻,却手艺高超,技术全面;

(2)没有念过多少书,却很灵光,领悟力强,有自己的独到认识;

(3)善良淳厚,知恩图报,为照顾师父而放弃“自我”,放弃城市生活回到家乡。   

21. 第一次将所雕之龙描写得恣肆张扬, 洋溢着动感与美丽,蕴含着细刻对生活对前途甚至对个人感情的热情向往。第二次将所雕之龙描写得沉静安详、小巧精致,蕴含着细刻对生活的些许无奈和接受这种生活的无悔。这两处描写,寓情于物,生动形象,含蓄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微妙细腻。   

22. 我支持细作回家照顾师傅的选择。 “细刻这孩子,跟师父亲着呢。也是,他亲爹娘也够狠心的,把这孩子扔山上,要不是他师父,细刻早就冻死了,要不就被狼吃了!”师父救过他,在师父生病时,放弃自己城里的生活,回家照顾病床上的师父,是知恩图报的表现。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是救命之恩。知恩图报是一种美德,懂得感恩的人具有非常好的品质。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读音标注不正确的一项”,然后依据字形和字义辨析字音正误。本题中,A项,“肖像”的“肖”应读“xiào”,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学作品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结构,然后明确主旨,关注手法 。本题B项,“非常嫉妒”错,原文说“我看呆了,小心地伸出手指,拔转那颗木珠。木珠轻盈地旋转起来,像踮着脚尖跳舞的少女。我心花怒放,搂过那条龙细细抚弄”,并未体现“嫉妒”,可解释为“羡慕”。故选B。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小说人物形象。解答时主要抓住相关情节内容与人物描写方法分析概括。分析人物形象题的解题思维方法(1)把握特点。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然后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2)分析方法。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通过人物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只有十八” “他拿起刨子,闭上一只眼。刨子在木门上轻快地滑翔,刨花像浪花一样翻卷”“所雕之龙”,可概括为年纪轻轻,却手艺高超,技术全面;“小师傅只会背《咏鹅》”“他偶尔看一眼封皮,嘴撇得能跨过鸭绿江。他指着窗外的梧桐树说,诗人,你能为它做首诗吗?”没有念过多少书,却很灵光,领悟力强,有自己的独到认识;根据情节“照顾师父,放弃城市生活回到家乡”,可概括为善良淳厚,知恩图报。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表达手法及人物的情感。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分析描写的特点,再结合语句分析它的效果。第一次“一条龙的龙爪正努力张开着伸向我。龙鳞片片都微张着,龙头高昂,龙目奋睁,龙尾遒劲。底座是朵朵祥云。云的线条柔和,龙则恣肆张扬。龙嘴里还含着一颗龙珠”,一些动词“伸向”“微张”“高昂”“奋睁”“含”的运用,形象写出龙的恣肆张扬和动感,也是雕刻着细刻内在思想的外在表现,对生活对前途的热情。第二次将所雕之龙 “红色绒面上静卧着一只精巧的小龙。这只龙晶莹剔透,它的眼睛有些无奈,似乎在看着”,“静卧”“精巧”描写出龙的沉静安详、小巧精致,“眼睛有些无奈”,通过龙的眼睛表达出细刻对生活的些许无奈,“它旋转起来,像快乐的木马”,表明细刻接受这种生活的无悔。含蓄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个性化解读,探究小说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本题时,先引述文本具体内容,从文章情节、情理上来分析,再结合阅读积累或现实生活,来谈谈自己的启示和感悟。比如认为细刻回家照顾师傅的做法是正确的。可从文本中找原因,“细刻这孩子,跟师父亲着呢。也是,他亲爹娘也够狠心的,把这孩子扔山上,要不是他师父,细刻早就冻死了,要不就被狼吃了”等,分析这些描写塑造了细作知恩图报的形象。写感悟或启发时可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知恩图报的重视的角度来论证这个观点,可以联系现实谈当今时代需要弘扬这一美德。

【点睛】21.(6分)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微写作(10分)

23.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1)学弟学妹向你请教阅读经典名著的经验,请你以《平凡的世界》《呐喊》《红楼梦》中任意一部为例,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给他们提供一些阅读建议。要求:条理清楚,建议具体可操作。150字左右。

(2)请你以“          中的温暖”为题写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横线上只能填写《老人与海》《红岩》《边城》中的一部。150字左右。

(3)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你从孔子下面这些言论中读出了什么教育思想?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简要分析。要求:可任选一条,也可针对下面多条来谈。对所选内容的理解准确,观点明确,条理清晰。150字左右。

①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②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

③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

④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答案】(1)《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我们可以通过看封面,读留言,读提要,初步感知了故事内容;我们读到这本书的精彩片断时,可以通过读文字,想画面,悟感受,通过语言文字去想象画面,用心去感受故事;另外我们读书的目的要储存资料,积累写作素材,读书做笔记能加深理解,帮助你记忆,所以我们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读书就一定要动笔做笔记,挑选自己喜欢的句子记下来。

(2)《边城》中的温暖  我最喜欢《边城》里的爷爷。作品中淳朴的老人,淳朴的小事,流水一样的生活,常看得人心里暖暖的。老船夫简直就‘人性善’的化身。他进城看龙舟比赛,一心记挂的是帮自己看船的朋友;人家醉酒后,他不便离开,又为了责任,冷落了自己的孙女;他摆渡撑船50年,他把固守渡船当作自己的天职,风雨无阻;他忠厚朴实,只靠公家的三斗米、七百钱过日子,从不收额外的渡钱。

(3)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译文:孔子说:“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进行了” 。在这里,孔子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解析】

【详解】(1)该题考查名著阅读以及综合表达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向学弟学妹介绍阅读经典名著的方法。要求是“请你以《平凡的世界》《呐喊》《红楼梦》中任意一部为例,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给他们提供一些阅读建议”,以《平凡的世界》为例,可从几个角度提阅读建议,比如对大部头的长篇小说该如何去读,怎样梳理线索,怎么鉴赏人物,如何品味语言、积累写作素材等。

(2)该题考查名著阅读以及综合表达的能力。解答本题时,可以选择最熟悉的一个人物,简述人物事迹,阐发人物的精神品质。题目要求是“请你以          中的温暖”为题写一段抒情文字,是个半命题的微写作。以《边城》为例,结合文本内容,找到文章中人物温暖人心的闪光点,概括相关情节,分析这种温暖体现出人物什么特点,甚至体现当地什么样的民风。;这种温暖带给我们的感受等。

(3)该题考查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从《论语》名言警句中任选一句写一段话。首先分析所选警句的含义写一段话,要有统一的主题。围绕警句译文,阐述教育思想及意义。首先要亮出自己的观点,再谈孔子的教育理念,然后谈自己的认识,以及对我们的启发等。比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启发式教学,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才能做到“举一反三”,符合教学基本规律。


作文(50分)

24.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我们发现,一些文化作品的生产与传播出现了如下情态:发表作品相当容易,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音乐家;产品被广泛共享,甚至免费欣赏,人们可以从中各取所需,尽情吸纳;很多文学奖、音乐奖不再受到大家过分关注,海量的作品中,没有几部小说、几首歌曲能在全民中流行;一位歌手说,尽管在网络海洋中我的声音不一定会被很多人听到和喜爱,但我依然要创作与歌唱。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②请以“距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可写实,可想象,有叙述,有描写。

【答案】

正网络风气,开时代之花

——互联网时代文化作品变化之我见

生在这个日新月异、万物皆可瞬息而变的时代,我们不难发现,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变化,一些文化作品的生产传播出现了新的变化。

发表作品变得轻而易举,人人都可以站在聚光灯下发言;海量信息通过互联网为大众提供了新的平台,信息可随意挑选;作品也更加有针对性,只有少量可在大众中广泛流行;互联网也为人们实现理想坚定了信心……

这些在互联网时代随处可见的变化,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一方面,互联网为信息和大众间的交流互动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只需轻轻一点,海量信息便可随意获取,各取所需。而且由于大数据时代对用户偏好的研究和文化作品种类的日渐丰富,各类作品更加对用户具有针对性。各种奖项也不再是评判作品的唯一标准,却而代之的是作品内容是否丰富,是否符合其受众群体的价值偏好和喜好。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标准的变化更加促进了互联网时代下文化作品生产的丰富和繁荣,又在此同时坚定了不少人对梦想的追求并依靠网络得以施展。

然而另一方面,这些变化如同双刃剑一般,借助网络传播有了更强大的杀伤力。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不少媒体为了博眼球、得利润而做出一些丧失底线的行为,严重扰乱了风清气正的社会网络风气。对信息的真实性不加考量随意添油加醋传播,失真;篡改历史,侮辱英雄,失德。更严重的是,由于人人皆可发声,人人亦可在鱼龙混杂的网络平台提取信息。不少还尚未具备网络信息辨别能力的少年儿童便深受其害。一时间,受到错误价值观导向产生的文化作品流传网络,引得无数人发声批判。

在这样严重的事态下,我们应该正视问题,并认识到网络文化作品的生产和传播的互联网当被净化。面对诸多弊害之处,不仅需要政府和人大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来使之牢固,更需要加强教育的力量,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网络信息的正确辨识能力,规正大众的价值观,让每个人恪守道德律令,心怀对经典之敬。鞭挞黑暗时,点亮蜡烛;痛斥冷漠时,伸出双手。制度的改革,社会的改良,人心的改善,有待众人一起发力。相信全社会同心协力,定可以使那互联网从根本上洗去污秽和尘杂,文化作品的传播与生产之风气也会得到匡正。

愿我们都能正视问题,齐心发力,由此遍地开出正风之花,中国的文化作品生产、传播、发展也方能行稳致远。



距离

时光是一次长跑,距离便由此产生。

——题记

儿时,一方晴天

小时候的我,对世界的认识还仅仅局限在女娲造人,夸父追日上,满怀着天真的心态面对这世界,那时候,在我眼中,爷爷的背便是我的一方晴天。

那时候的我整天跟在爷爷屁股后面做跟屁虫,爷爷走到哪里,我便跟到哪里,我和爷爷一起下河捕鱼,一起在晚间的田野中随着萤火虫奔跑,一起守着香瓜地,一起入睡……

那时候的我,依靠爷爷的手臂学会了走路,奔跑,跳跃﹔依靠他的教导,我初窥人生的奥妙,我学会了自信和不骄傲,学会了面对挫折时不能倒,那时的爷爷的手臂,是最坚实的依靠,那时的爷爷的背,是一道不倒的大山。

那时,爷爷是我的一方晴天。

长大,渐行渐远

时光的年轮不停的转动,将我带入了青春期,然后,我变了,开始变得和大多数人一样的不听话,开始变得叛逆,开始变得不尊重爷爷了。

那时候的我,心中总是感觉有一团无明业火,稍微不如意便会大发雷霆,而对爷爷,也开始变得疏远了,总觉得他好啰嗦,时不时的对他发脾气,饭菜少放了点盐,我会全部掀掉,买的衣服不合心意,我会立即扔掉,然而,每次爷爷都是按我说的做,从不多说一句话,可是我只知任性,从不管后果,那一切的一切,爷爷从未怪罪过我。可我却不懂得,只知往前走,却不知在时光这条路上,爷爷的步伐已经慢了下来,我和他,渐行渐远。

如今,悔悟从前

我头也不会的走着,某一天回头时,才发现身后已经,没了爷爷的身影……

我拼命的往回跑,可却再也找不到爷爷,我悔了,我懂了,仔细回想时,才突然发现:其实爷爷早就已经用完了精力,可我不知道,到现在,只能独叹时光太快,距离太远。

然后,我知道了,原来,距离产生于不经意间,永别那么容易造成。

我和爷爷的距离,定了格,再也缩短不了,可是,你们不同,你们可以挽回,你们可以回头来缩短和爱你的人的距离,往回跑吧,别一个人在时光这条路上跑得太远,别让时光疏远了亲情。

【解析】

【详解】(1)审题: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围绕同一话题“文化作品的生产与传播”,阐释了矛盾对立的观点。“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我们发现,一些文化作品的生产与传播出现了如下情态:发表作品相当容易,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音乐家;产品被广泛共享,甚至免费欣赏,人们可以从中各取所需,尽情吸纳;”阐述了互联网的发展给文化作品的生产与传播带来的便利,发表作品相当容易,人们可以从中各取所需,尽情吸纳,互联网为人们实现理想坚定了信心。“很多文学奖、音乐奖不再受到大家过分关注,海量的作品中,没有几部小说、几首歌曲能在全民中流行;”这句材料意在阐述网络发展对小说和歌曲的不利影响:“没有几部小说、几首歌曲能在全民中流行”;“一位歌手说,是尽管在网络海洋中我的声音不一定会被很多人听到和喜爱,但我依然要创作与歌唱”,举歌手的实例,涉及到互联网文化创作应该何去何从的问题。

立意:1. 互联网时代文化作品变化

2.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素材:1. 在网络小说诞生之初,许多非写作科班出身的普通网友基于个人兴趣,在网络这个共享的平台上施展创作才华。这种通俗化的、与网民热烈互动的文艺形式迅速积累了大量读者,加之商业化浪潮席卷整个网络文学,催生了文学网站盈利机制,网络小说创作逐渐从个人化转向职业化、产业化,并孵化出一批粉丝众多、点击暴涨的作品。低门槛和高收益预期使得众多网民投身网络写作大潮,与此同时,跟风、抄袭、注水等乱象也层出不穷。蓬勃着,活跃着,同时也泥沙俱下,彼时的网络小说处在“野蛮生长”期。

2. 如今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已经非常少看实体书籍了。

特别是小说行业,近几年

北京市西城区2019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网络文学发展更是飞速成长,出现了众多优秀又好看的小说。


几个有名的小说网站如起点,潇湘,17k,逐浪等都开始更多地出现在人们视线中,同时也各自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3. 伴随着网络文学行业的发展,以及相关产业链的越趋成熟。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这个行业当中,但是也不可避免的让一批不良商贩和逐利者利用规则上的漏洞谋取不当利益。近日,有网友爆料,从9月初开始,大批打着“网文刷量”旗号的企业以及工作室利用QQ群,微信群、贴吧、论坛、以及群发邮件的形式,对外宣称可以为作者提供部分知名网文平台所谓的“点击量”“评论”“推荐票”“月票”等等多个刷量服务项目

4. 大多数小说网站对于作者的全勤奖都要高于固定数字,这就会产生一种情况,作者们每天只是为凑齐全勤字数而码字,小说的质量自然底下。上层的作家们月入十万,下层的写手们一个月却是连一周到伙食费都凑不齐,这就是当今网络文学的情况。

层次:联系材料,亮出观点。结合材料,透过现象看本质,点明互联网的发展给文化作品的生产与传播带来的利弊。联系现实,引用事实材料进行论证,拓展作品宽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重申观点。

(2)审题: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则命题作文,要求以“距离”为题。“距离”是指(两物体)在空间或时间上相隔或间隔的长度。也可以形容认识、感情等方面的差距。距离可以分为“有形的距离”和“无形的距离”。事实上“有形的距离”因为太直白太具体,所以很难在这个立意上写出优秀的作文来,而“无形的距离”因为能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写作中容易把握,稍加比较,我们很容易想到应该选择“无形的距离”做文章。
注意要求: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可写实,可想象,有叙述,有描写 。

立意:1. 享受距离产生的美2. 心灵零距离3.情感的距离

4. 拉近心灵的距离          

 5.和烦恼保持距离   

   6.距离远了,爱依然存在


素材:1.李商隐的《无题》“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男主人公向难以相见的情人传递心声,尽管两人相隔遥远,可男主人公对伊人的思恋却是如此的近;元稹的《离思》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所爱已失,两人的距离可谓远矣,然而爱之深挚专一又让这份美好的情思历历在目,思念的距离难道会是远的吗?苏轼对亡妻的思念更让人感觉到近距离的痛:“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生者与死者虽然幽明永隔,感情的纽带却结而不解,始终存在。诸多的诗句无不证明了:在刻骨铭心的相思面前,有距即是无距。
   2.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却恰好与“咫尺天涯”形成强烈的对比,正论证了友情可以穿越时空的距离。也有体现亲情与距离的关系的,如杜甫《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虽相隔千里,却能清晰的“看见”家中的情形。再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时空的距离反而加深了他们心中的亲情,在他们心中,有距也便成了无距。
  3.许多爱国诗人一生虽有报国的理想,却报国无门,对他们来说,国事虽距己甚远,可在心中,他们与国事紧贴在一起,也将时空的有距变为心中的无距。如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辛弃疾《清平乐》“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胸怀天下等等。
  4.表现爱情或友谊的距离观的。这在有多种意象的朦胧诗中较常见。
   如顾城《远和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在目光可视之间,你与我的距离不可能远于你与云的距离。可诗人为什么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呢?原因是诗人所写的是一种非正常的生活,是一种被扭曲了的人际关系。在这扭曲了的关系中,一切都颠倒了。本应相亲相近的人与人的关系,由于心的阻隔而疏远了,显得那么孤寂而不可接近;因为人际关系的疏远,人与自然反而拉近了距离,显得十分亲近。

层次:写作记叙文,在写作中要注意所叙之事必须真实感人,把握好感情基调,主题要积极向上,注意在行文中将一些真实细腻的情感生动细腻地描写出来;要叙议结合,在叙事中恰当地穿插抒情议论,深化主题。



学校首页:广东中小学


 找学校


关注广东招生在线




  

  • 延伸阅读
  • 热门阅读
  • 相关评论

[找学校]    [招生简章]    [专业学费]    [录取分数]    [航拍视频]    [最新]


粤ICP备11094791号
【我要报名】  【回到顶部】  【放大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