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陈士同
独家授语文月权刊发布
高考过后话高考
“岁岁年年人不同,年年岁岁考相似。”2019年高考大幕徐徐落下,不论对社会,还是对家庭、考生来说都是一种暂时的解脱。从与考试相关的各个相关方角度审视,高考前的焦虑,考试中的惶恐,考试后的寝食难安成为主要的生活状态。“牵一发而动全身”,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引发全身动的除了试卷而外,似乎没有其他的东西具有如此的功效。
有学者认为:“现代的高考,延续了旧时科举最美妙的部分,以一种公平,实现了社会的流动。然而, 40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一开始的人们始料未及。直至今日,多元化甚至能使相当一部分人有足够底气对年届“不惑”的高考说声‘去你的。’”不过,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他们对高考寄寓的心理期许非但没有降温,反而随着社会分层的加剧而变得更加炽烈。四十年筚路蓝缕的爬行,社会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元性和极富新时代气息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可是,反观这么多年中国高考所走的历程,虽然高考改革花样百出,但变来变去始终没有找到方向,始终没有涵养出符合本国国情,满足国民教育的本土化的气韵。苏联的先进经验悉数照搬,结果是水土不服,半途而废;欧洲是成功的范例,拿过来,营养不良,后劲不足,停摆;进入新时代,杂取种种,合成一体,似乎只学其皮毛,难以得其精髓。从双目标到三维目标,再到素养教育,名词不断翻新,可是旧式教育中一切为了考试的教育目的始终阴魂不散,其结果就是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课业负担重等问题凸显,改革高考制度的呼声就已经出现。从那时开始,高考制度就不断地进行调整。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末大学扩招以来,不断有新改革措施出台。但这些改革虽然花样百出,眼花缭乱,但是摇摇摆摆,并没有找到真正的方向。
以普罗大众对教育投注的普世性追求看,从幼儿园的娃娃抓起,到小学的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再到初中的“工作可以暂停,生活可以马虎,一切为了考上好高中”。当完成了前期的准备之后,所有的目标和精力都聚焦到高中,以求能够创造奇迹。于是,面对选拔性的考试,高考真正催生了举全国之力,围绕高考轴心的全民总动员的盛况。之所以出现这种盛况空前的局面,是因为在很多人的意识中对高考的定位是,在没有其他途径的情况下,在现有的生态环境下教育考试还是相对公平、给普通人改变命运机会的手段。正是有了这样的价值诉求,所以从个人到家庭,从学校到社会,这些年来高考始终是最能够挑动公众神经的敏感话题之一,由此也就有了为高考疯狂的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的发生。
在2019年高考的余温尚未散去的节点上,围绕高考的话题仍然是公众茶余饭后谈论热度最高的话题之一。而其中关于高考试卷的吐槽更是热点中的热点。之所以有这样的热度,是因为今年的试卷着实打倒了一大片,让很多考生脆弱的心灵遭受沉重的一击。综观今年的高考试卷,与去年相比,除了双语保持相对稳定,试卷结构没有发生太大的调整,难度没有太大变化外,数学和综合让很多人看到试卷时无形之中产生一种挫败感。新高考喊了几年,一线的师生充耳不闻,因为雷声大,雨点小。这样,更坚定了师生在备考时仍然按照传统的套路亦步亦趋地进行:疯狂地刷题,万能公式总结,规定知识点的反复操练。对师生们来说,不论怎么变,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按照成功的模式进行,熟能生巧,就能够决胜高考。殊不知,经过几年的预热之后,今年的数学和综合不论从试卷知识点分布的顺序,还是知识点和能力点考查的指向都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变。由于平时不上心,缺乏忧患意识,一旦变化真正发生时,很多人就无所适从了。
出现这样的态势不论对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还是对指导学生参加高考的老师都敲响了警钟,老黄历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下的高考。机械性地刷题追求的是数量,无法保证质量。由于追求数量而很难保证质量,导致大部分的时间被计算、推理占用,很少有独立思考和自主总结的时间。很显然,这种被动的训练和习得应对当前高考是很难的。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高考是学校教育链条的核心,将应试教育向上游和下游传导。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抹杀了很多学生的特质,大家学的都一样,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也一样,进入大学也没多大改变,走向社会之后还是一样。
在变化真真切切发生时,要应对这种变化,不论是教学者,还是学习者都需要转变备考的思维。知识的习得不可或缺,能力的训练至关重要,但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审美情趣的提高更不能忽视。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关键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人才。这些人才通过高考选拔不错,如果在平时的学习中不重视这些素养的培养,很难从万人争过独木桥中获胜。
变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在不同程度地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时代之需。高中教育也应该应时而上,应该遵循教育的规律和人发展的固有属性。在具体的教学中,不仅教与学的方法和手段要改变,教与学的思维也应该改变。而要做到这些,教育的领导者和执行者首先应该要不断的学习。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占领了思想的制高点,在操作时才不至于鼠目寸光,从不至于被浓烈的急功近利的思维裹挟。(安徽省皖西经济技术学校 陈士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