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高考志愿填报,家长不妨把决定权交给孩子

2019/6/16  新民晚报  阅读:  【放大镜】  

高考已经结束,对于每个考生家庭来说,除了静候成绩,填报志愿恐怕就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了。


面对选择,究竟该谁拿主意?当孩子的主张和家长的期望有偏差,究竟该听谁的意见?“过来人”的经验,究竟该如何发挥作用?这是很多家庭都会遇到的共性问题。


而在多年经历高三的老师们看来,这张志愿表的决定权,应该该属于孩子。

  

格致中学奉贤校区高三年级组长侯晓灿曾遇到一名对医学非常感兴趣的女孩,然而,高三填报志愿时,女孩的心愿却遭到了父母的阻拦。最终,她不得不填报金融类专业。


如今,女孩已经在大学就读两年,凭着一贯的努力,成绩优秀,但每次回到母校看望老师,谈及曾经错过的医学梦想,女孩仍有失落,也让侯晓灿为她感到遗憾。

  

侯晓灿介绍,在格致中学奉贤校区,每年高三年级都会召开志愿填报指导大会,请全体家长和学生共同出席。老师们反复强调,最终做出决定的,必须是孩子本人。


在面临专业优先还是学校优先的选择时,对于那些本身目标很明确,知道自己想读什么专业、有什么兴趣的孩子,老师们会建议,将专业作为优先级;


当然,也有不少孩子并没有特别的兴趣爱好,这时,就需要家长辅助其做好资料搜集工作,和孩子一起深入了解各个专业究竟开设哪些课程,未来就业前景如何,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素质,而不仅仅是浮光掠影,仅凭专业名称就做出选择。


侯老师说,令人可喜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上海家庭对于孩子报考外地高校,抱有越来越开放的心态。

  

作为一对双胞胎兄弟的父亲,也在去年陪孩子经历高考,静安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陈小文坦言,虽然两个儿子几乎同时降临在这个世界,但兴趣爱好截然不同。


弟弟从小对大自然感兴趣,很早就确定了将生物专业作为志愿首选,也最终如愿。


而当哥哥在高二时忽然提出要学医时,还是让他和同为教师的妻子有些意外。孩子是不是心血来潮?是否对艰辛的医学之路做好了准备?


为了回答这些疑问,陈小文找到了亲朋好友中的多名医务工作者,请他们和孩子开诚布公地聊天,聊职业的自豪感,也聊职业的艰辛和困惑,并和儿子一起通过一些医学类专题片、纪录片,对这份职业有更立体的了解。


“在所有的交流过程中,大人都不‘带节奏’,只是尽可能呈现事实,让孩子自己去判断,是否能对今天自己的选择负责。”陈小文说,如今,一年过去了,两个孩子表现出来的对专业的热情,让他很欣慰。


学习生物的弟弟,会在寝室饲养竹节虫自己做研究,也会拉着父母在小区里研究夹竹桃盛花期的特点。学医的哥哥虽然学业压力繁重,但从未后悔自己的选择。

  

“有理有据,不带情绪。”这是陈小文送给家长的8个字。他强调,家长只能扮演“军师”的角色,而要让孩子去当“将军”,征战将来的人生旅程。


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中,高考不是终点,只是一个起点,更有可能连起点都算不上,孩子将来会走出另一条和专业无关的发展道路。面对未来的无限可能性,让孩子始终保持努力的状态才是最要紧的事。这种状态,很大程度上来自兴趣。


家长千万不要将自己的梦想,替代了孩子的理想。

  

陈小文也建议家长,别仅仅将填报志愿看成高三的事,它的背后,是一个漫长的生涯导航和规划的过程。“在忙着为孩子安排各种补习班的同时,请留出一点时间和空间,让孩子观察世界,也让父母可以观察孩子。”陈小文呼吁。



【荐读】高考志愿填报,家长不妨把决定权交给孩子

学校首页:2020年广东高考


 找学校


关注广东招生在线




  

  • 延伸阅读
  • 热门阅读
  • 相关评论

[找学校]    [招生简章]    [专业学费]    [录取分数]    [航拍视频]    [最新]


粤ICP备11094791号
【我要报名】  【回到顶部】  【放大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