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3日至7月14日,中山大学2019年全国优秀高中生夏令营中国语言文学系分营成功举办。本次夏令营活动经过精心筹备与策划,意在展现中山大学及中大中文系的风采,与广大优秀高中生达成积极而良好的双向交流。本次夏令营接到了来自24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160所高中,300余名高中生的报名,来自全国各地的91名优秀高中生参与了此次活动。
7月13日上午,全体营员参与了简短而不失隆重的开营仪式,中文系系主任彭玉平教授致欢迎词,他向全体营员和家长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简要介绍了本次夏令营的背景,随后详细介绍了中文系的概况、人才培养措施、办学特色,引起了在座同学的强烈兴趣。
第一场讲座,冯双教授以丰富的史料、图片以及研究数据,以《中大校史介绍》为题,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山大学的校史、发展阶段并着重介绍了中山大学的“双一流”建设。冯双教授讲授熟练,清晰流畅,娓娓道来,其中不乏幽默诙谐,简明而生动地向营员们呈现了中大的文化底蕴与实力。
第二场讲座由谢有顺教授以《文学所改变的》为题与同学们交流。谢有顺教授围绕文学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及产生的深远影响这一主题,旁征博引,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文学与人的关系。
第三场讲座,金健副教授以《语言学学科的科学性和应用性——以汉语语言学为例》为题作了精彩的讲解。她围绕语言学是什么、语言学有啥用和语言学怎么搞三个问题对语言学这门学科进行了详尽全面的说明,列举了生活和研究中许多有趣的语言例子,介绍了一些语言学研究方法,例如田野调查法、数学统计法、比较法、归纳法等,同时展望了语言学当前的应用和研究。金健副教授的讲座不仅体现了一名语言学工作者的实证精神,更为同学们打开了语言学的大门。在随后的交流中,金健副教授和同学们就方言的重要性和网络流行语现象进行了探讨。
第四场讲座,陈志勇副教授重点讲解了“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他从学科定义、研究领域、组织和公约等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简要介绍,概览了近十年我国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的杰出项目,并带领同学们现场观赏了昆曲、蒙古族长调民歌和藏医药浴法等相关视频,最后强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呼吁同学们关注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第五场讲座,张海鸥教授以《传统诗词的继承和创新》为题,满怀深情地与同学们共同观赏了中华传统弦歌文化项目的申报纪录片,回顾了中大中文系诗教传统形成的历史渊源与当前蓬勃的发展,自豪地称中大南校园是“诗者的乐园”。之后,张海鸥教授以多首诗词的创作、鉴赏为例,以诗人的眼光向同学们呈现了日常情感的典雅化表达和师生们的风雅魅力,堪称美的享受。
第六场讲座,史洪权老师讲授了中国古代的“嫔御制度”。他对嫔御制度的定义进行了阐释,并以丰富的历史材料讲述了嫔御制度的渊源,嫔御选拔的五个标准,最后分析了嫔御的归宿。他援引丰富,风趣幽默,指引同学们尝试解读嫔御制度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讲座的过程中,还穿插着游览校园、素质拓展活动等,以多种形式向同学们呈现了中山大学及中文系的风采。志愿者们对营员的饮食、住行等进行了温暖周到的服务与指引。
结营仪式上,罗干坤书记首先感谢了营员们的到来,并表扬了营员们在夏令营活动中的优秀表现,总结了本次夏令营的活动内容和意义,欢迎大家能够踊跃报考中山大学。紧接着,于海燕书记和罗干坤副书记向营员们颁发了结营证书,并合影留念。最后,于海燕书记作结营辞,她介绍了中山大学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介绍了中文系人才培养方面的措施、教学改革、校友们的突出表现,表达了对同学们的期许;她与同学们温暖告别,希望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增强对中大中文系的了解,以后能加入中文系这个温暖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