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2020年高中新生使用新教材,语文政治历史新教材正式公布
今天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普通高中三科统编教材有关工作情况。
2019年9月,北京、天津、辽宁、上海、山东、海南6个省市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将率先使用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新教材,其他省市将根据各省新高考推进和各省实际情况陆续推进,2022年前将全部使用新教材。注:根据省教育厅此前公布的通知,我省2020年高一新生开始使用新教材,点此可看通知:广东明确新高考改革使用教材,2018年和2019年高一新生用旧教材,2020年新高一生开始用新教材,点此可看:教材使用官方解读。发布会现场,三科新教材总主编介绍了教材的有关情况。据介绍,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创新呈现方式,设置综合探究内容;整体构建,分块安排教材内容;创新形式,突出综合性实践性。
新教材如下
思想政治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伟大的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方向决定道路? 道路决定命运
思想与政治必修2
经济与社会
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第一课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第二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综合探究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我国的经济发展?
坚持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我国的社会保障
综合探究 践行社会责任 促进社会进步
高中语文新教材,设“劳动光荣”单元,古诗文占全部选文近半;选文突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首次设计学习任务群,引导自主学习。语文必修上册
4 喜看稻菽千重浪
——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沈英甲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林为民
*“探界者”钟扬/叶雨婷
5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李斌
6 芣苢/《诗经·周南》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苏辙
单元学习任务
7 短歌行/曹操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8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登高/杜甫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9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单元学习任务
家乡文化生活
学习活动
一 记录家乡的人和物
二 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
三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
整本书阅读
《乡土中国》
14 故都的秋/郁达夫
*荷塘月色/朱自清
15 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
16赤壁赋/苏轼
*登泰山记/姚鼐
单元学习任务
词汇积累与词语解释
学习活动
一 丰富词语积累
二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
三 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
古诗词诵读
静女/《诗经·邶风》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关于统编新教材选入古代诗文占比49.3%,学生课业负担、背诵量是否增大的问题,普通高中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在后面媒体提问环节作了回答,接着往下看吧!
高中历史新教材,维护国家统一和国家主权安全成学习重点。史论结合,强化思考;围绕五大核心素养,栏目设置新颖;引导学生认同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强化国家主权、海洋意识;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新教材如下
历史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
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9课 辛亥革命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28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第29课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
附录
下面内容依次是:
01 三科新教材总主编对教材编写情况的详细介绍
02 媒体提问
◆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总主编、南京大学教授张异宾: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全套教材共7册,其中必修教材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4册,选择性必修教材分《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3册。
第一,编写思路。
二是合理设计结构:整体构建、分块安排教材内容。必修4册教材采取总分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总揽和基础,让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有总体了解;《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分领域进行深入阐释,让学生具体理解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选择性必修3册教材重在培养学生用全球视野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大势,用法律手段处理日常问题,用科学思维探索认知世界。
三是创新呈现方式:增强教材的针对性、可读性。这次教材编写坚持了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注重选取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案例、材料,便于学生结合实践理解理论问题、利用理论解决实际困惑,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有机统一起来。着力改进教与学的方式,通过活动与正文相互嵌套、问题情境创设、综合探究活动设计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高实践能力。
第二,编写体例。
教材设置单元导语、课导语、正文、穿插于正文中的各种栏目、综合探究。基本栏目有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专家点评、名人名言、名词点击等5种类型。部分教材设置了体现本册教材特点的栏目,例如,必修4设计“阅读与思考”,选择性必修3设计“示例评析”。这些栏目和正文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整体,从不同角度展开内容。
为突出综合性和实践性,教材设置了“综合探究”内容,必修1共有2个,其他各册教材每个单元有1个。“综合探究”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情境,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围绕议题,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重点学习内容。
二是法治教育。制度建设是依法治国的基础,法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保障。教材法治教育的重点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帮助学生理解依法治国的历史必然性、制度优越性、人民获得感,增强法治意识,自觉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必修3《政治与法治》教材系统讲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介绍了民事权利和义务,以及与学生未来密切相关的婚姻家庭、就业创业、社会争议解决等方面的法律内容。
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和砥砺奋进的动力。教材注重让学生从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中汲取养分,从理论和实践上深刻认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为学生人生奋斗与建设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增强精神认同。
◆ 普通高中语文教材总主编、北京大学教授温儒敏:
高中语文这次一共编了5册,分为必修教材上、下2册,选择性必修上、中、下3册。
第一,编写思路。
一是在内容上统筹安排,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按照“整体设计,自然渗透”的思路选择内容,设计学习任务。选文强调导向要正面,要文质兼美,深浅也比较适合,具有经典性和时代性。在选文的比重和结构上,各方面选文的比例也有个统筹安排,照顾到各个方面,其中要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二是体例设计方面,主要以人文主题,加上学习任务群,作为双线组织单元。根据高中生的特点,教材聚焦培养“理想信念”“文化自信”“责任担当”,使这三方面突出起来。而且把这三个方面细化为若干个人文主题作为线索,发挥语文教材铸魂培元作用。另外,以学习任务群作为另外一条线索,落实语文素养的各项培养要求。
特别要说的是,这次高中语文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在必修上册专门设了一个以“劳动光荣”为主题的单元,引导学生去了解和继承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优良传统,树立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等观念。
三是强化语文实践活动,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深度学习、读写结合作为指向,灵活设计语文的学习活动。从以前以讲述为主,转为以强调学生自主性学习,注重整合情境、内容、方法这三个方面,来促进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这方面的改动也是比较大的。
第二,编写体例。
现在必修和选择性必修,28个单元中有22个单元是以课文为核心建构的,基本栏目包括四个方面:单元导语、选文、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选择性必修改为“单元研习任务”。
单元导语主要是介绍单元人文主题、选文情况、核心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学习提示主要是激发阅读兴趣,提示学习重点难点,还有阅读的方法和策略。单元学习任务主要是一种结构化的设计,引导学生开展各种体验性和探究性实践活动,综合提升语文素养。所以,教材把写作也融入到单元学习任务中,强调读写结合,发挥课文的范文作用。
另外教材还有两个单元叫做整本书阅读,还有4个活动类单元。这是这次教材单元的结构情况。
第三,重点学习内容。
四是国外优秀文化。教材选了十多篇外国文学文化经典作品,引导学生增强文化的理解能力,提升文化的鉴别能力。
◆ 普通高中历史教材总主编、中国史学会原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张海鹏:
普通高中历史教材选套共有5册,其中必修教材分《中外历史纲要》上下2册,选择性必修教材分为《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交流与传播》3册,全套是5册。
第一,编写思路
二是通史与专题史结合,多维度呈现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必修2册教材按通史体例来编纂,以时序为基本框架,展现人类社会从古至今、从分散到整体、五种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选择性必修3册采用专题史的形式编纂,呈现中外历史上的重要内容,各专题具体内容则依照时序进行表述。
三是合理设置栏目,全面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教材围绕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5个核心素养,总体安排、各有侧重地进行内容和栏目设计,既体现历史知识的学习,又强化历史思维的训练。
第二,编写体例
教材每课以正文为主体,辅以一些功能性栏目。其中“单元导语”概述本单元所涉及的主要历史内容和学习要求,“导入图(语)”引出本课内容,“学习聚焦”提示学习重点,“史料阅读”简要补充、拓展相关文献材料,“历史纵横”进一步补充扩展,“思考点/学思之窗”强化学生对正文涉及内容的思考,“探究与拓展”重在提升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此外,每册教材还各设一节活动课。
第三,重点学习内容
一是中华5000多年的文明史,教材内容涵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一共涉及到历史文化名人100余位,涉及到思想、科技、文学、法律等著作80多部,包括四大发明在内的重大发明创造50多项,还有艺术作品40多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二是中国人民170多年斗争史和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必修上册介绍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侵略、谋求民族独立的历史,展现了近代中国不同阶层救亡图存的努力和斗争,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史实,重点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过程中提出的重要战略方针、召开的重要会议、发生的重大事件、取得的重大胜利和涌现的英雄人物,引导学生认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
三是有关国家主权、海洋意识教育。教材以史实为依托,讲述西藏、新疆、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南海诸岛等作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历史渊源,增强学生维护国家统一和国家主权安全的意识。
四是关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材讲述了各个民族在我国历史上交往交流交融从而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历史,介绍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引导学生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北京日报记者:刚才看到的材料中说,从今年秋季起,高中统编教材将在部分省份使用,是哪些省份能不能介绍一下?下一步具体的设想,其他的省份如何推进?能不能透露一下进程?谢谢。
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今年是高中三科教材在部分省市起始年级使用的第一年。刚才这位记者朋友问到在哪些省市,今年率先进入高中新教材使用的是6个省市,包括北京、天津、辽宁、上海、山东、海南。其他省市将根据各省新高考推进和各省实际情况陆续推进,2022年前将全部使用新教材。我们将加强指导,帮助地方用好新教材。谢谢。
(2)中央电视台记者:我们知道语文教材的选文非常受关注,我们也注意到,统编的新教材选入古代诗文占比是49.3%,这是不是意味着背诵量的增大?学生家长非常关心课业负担,是否也意味着课业负担的一种加大呢?
普通高中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这个比重上面也介绍了,高中收入古诗文有67篇(首),占全部选文的49.3%,这里面有一部分是课文,一部分是课外古诗词诵读,不是作为课文,如果按纯课文来算的话,古诗文占了42%左右。
大家关心的是背诵,其实背诵数不是很多,高中要求背诵的古诗文才20篇,如果以三年来算,平均每个学年也就六七篇,并不是很多。
(3)人民网记者:我们知道历史教材里的英雄人物选取广受关注,也时常引发争议,我想请问的是在这些英雄人物的选取上,教材编写组是依据怎样的标准?教材如何让其中的英雄人物对学生起到教育引导的作用?谢谢。
另外,我们教材在英雄人物的介绍和叙述时是有系统的,一是正文的描述,正文要叙述英雄人物,另外在辅栏的设置上,有图片、思考点、历史纵横,还有史料研读等等,用这些方式来系统地展现英雄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和地位,以此来教育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崇尚英雄、学习英雄、铭记英雄,来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还有在活动课,每一个模块后面的活动课当中,我们要求学生在学习统一多民族国家演进的过程当中涌现出来的那些英雄人物的事迹,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明确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培养他们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情怀和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希望他们能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在活动课的活动拓展当中还有一个环节,叫“名言推介”,就是要求学生收集整理在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那些英雄人物的名言名句,他们那些豪言壮语。像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都是非常重要的。还有赵一曼,她讲“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我们在教材中也提了希望通过学生自己来梳理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来收集和整理他们的名言名句,使学生真正在探究学习中感悟、认识这些英雄人物的精神,从而涵养同学们崇尚英雄、学习英雄、铭记英雄的宝贵品格,学习他们的民族气节,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谢谢。
(4)澎湃新闻记者:我们注意到,统编教材要把好科学关,要力保里面的内容准确。但是近年来我们发现全民开始给教材纠错,温老师也经常在微博上回复。想请问这次统编教材如何更准确,如何更科学,我们是否欢迎给教材纠错的这种行为呢?谢谢。
普通高中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材是公共知识产品,特别是语文教材,社会性、实践性很强,大家都很关心,都会说一说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在网络社会,教材尤其是语文教材关注度很高。对于方方面面的意见,我们都会认真研究对待。对于好的意见我们就虚心接受,对的我们就认真修改。对于有误读误解的,我们就及时澄清解释。对于观点有分歧的,我们就认真沟通,在教材中采用的都是反映基本共识的主流观点。
这位记者讲到的科学性,就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努力这样做,而且统编教材不是编写组一个团队在做,而是有很多专家,大家一块儿来努力把它做好。我们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提出意见建议,但不要炒作。谢谢大家的关心。
(5)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大家比较关心思想政治课提高抬头率、入脑入心的问题,请问此次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在这方面是怎样设计的?如何提高教材的亲和力、感染力?谢谢。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总主编张异宾:谢谢提问。您所说的现象我们已经关注到。这次思想政治教材的编写,首先我们坚持的第一个原则还是它的政治性、科学性,强调内容要准确,要能够比较完整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贯彻到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当中去。同时,我们还力求让教材更生动,更富有感染力。就是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多采用基础教育里面已经比较成功的情境化教学,就是让看起来非常抽象的理论概念变得更加直观、感性,更加接近高中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实际。
举一个例子,我们在《经济与社会》教材中,就以一个孩子一天生活当中所享受的产品和服务及其生产者或提供者为例,让高中学生从身边的经济现象入手,来深入理解、领会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样就使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概念更易于理解。同时,我们在教师培训中,引导高中思政课教师,能够关注学生身边事、身边人,多使用学生熟悉、便于理解的例子,使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更加入脑入心,更能感染学生。
下一步,我们将开发高中思政教材的辅助资源,提供给教师使用,采取多种措施,真正使思想政治课按照总书记提出的“春风化雨”的要求,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谢谢。
综合自教育部网站、微言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