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2020年福建高考本一本二合并,对考生有什么影响?
2019-9-14 教育 阅读: 【放大镜】
2018年5月29日,省招委、省教育厅印发
《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文件中明确表示:
也就是说,明年的高考只有本科和专科之分
再无本一本二一说,那么这个举措
将会对明年的高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高考志愿填报是否难度陡增?
我们知道,本一本二合并这一举措,福建并非首例,此前已有:
-
上海(2016年起);
-
山东(2017年起);海南(2017年起);浙江(2017年起);
-
天津(2018年起);广东(2018年起);辽宁(2018年起);
-
北京(2019年起)等地一本二本合并录取。
因此,本文将已合并改革的省份作为参考,共同来探讨本一本二合并后对2020届高考生的影响。
首先,我们可以从最明显的方面来看↓
*数据来源于各考试院公布,仅供参考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本一和本二已合并批次的省份,其院校志愿的数量都有所增加,基本相当于原来的本一批和本二批的院校志愿数量之和,专业志愿不变。例如:
-
北京合并本一、本二批次后,由原先的本一批次6个院校志愿,本二批次10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下设6个专业志愿;变更为本科批次16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下设6个专业志愿。
-
广东省合并本一、本二批次后,由原先的本一批次7个院校志愿,本二批次4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下设6个专业志愿;变更为本科批次15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下设6个专业志愿。
从填报时间上可以看到有的省份在批次合并后,时间有所延长。而且由于没有了本二切线的界定,以往在本二线上的同学都需要提前开始准备志愿填报,例如:
-
2019年文史、理工类本科一批常规志愿时间:7月1日8时至7月3日18时止
-
2019年文史、理工类本科二批常规志愿时间:7月24日8时至7月27日18时止
那么在批次合并后,本二批次的同学可能就没有以往那么长时间的缓冲期进行志愿填报了。
优势方面: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合并本科批次后,在一定程度上对2020届的考生来说:由于没有批次的限定,可以填报院校数量增加了不少,选择的空间就更为广泛了。
劣势方面:但是由于同一批次院校数量大幅增加,又没有了以往本一、本二切线的界定,所有类型的本科院校将会混杂在一起,辨别好坏学校的难度变大,在志愿填报前,要准备的工作量将会增大,对好院校的甄别能力需提升。
此外,本一本二批次的合并
对哪个分数段的考生影响最大?
对985、211等重点院校影响大吗?
近3年在福建本一理科招生的
985、211院校投档位次情况
*数据来源于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公开数据,仅供参考
对于985、211、以及部属、省属重点院校来说,基本不会受到影响,原来怎么填,现在还是怎么填,分数线的排名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每年这类学校在福建的招生计划变化不大,招生人数有限,况且报考热度一直很高。所以,其投档分、超线分、位次排名一般变化不大,相对稳定(见上表)。
本一、本二批次合并后由于没有了批次限制,所以,从理论上讲,本科批次合并后,从一定程度上说增加了考生“捡漏”的可能性,比如:
在分批次录取的政策下,要进“985”、“211”大学,必须达到一本的录取控制线才能填报。本科批次合并后,只要考生成绩满足本科控制线的要求,就可以填报这类重点大学。
那么有哪些重点学校可以“捡漏”呢↓
在福建本一批招生的985、211院校
第一次征求志愿情况表
*数据来源于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公开数据,仅供参考
数据分析:而由于志愿填报的不均衡性特点或其他原因,导致一些“985”、“211”大学在高分段完不成招生计划,比如2019年本一批第一次征求计划表中985、211院校,像四川大学、海南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贵州大学、暨南大学等等;
而福建省内的院校就有厦门大学(医学类)、福州大学(闽台合作)、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的若干个专业有征求计划,那么如果按照往年的情况,只能由本一的同学报考,并且不降分,那么在本科批合并后,就没有这种限制了。
低分段考生就有可能被这些院校提档录取,成功“捡漏”,冲击名校机会变大。
对于2020届的考生来说,如果你们的目标是这类重点大学,那么其实对大家的影响是不大的,参考近3年的分数及排位,就能很明确的进行志愿填报。
而对于想“捡漏”或者“冲一冲”的考生来说,“捡漏”上个名校是有可能,但“捡漏”上名校学热门专业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所以,在上名校学冷门专业和上一般院校学热门专业两者之间要慎重选择!
对于福建合并本科批次
你们怎么看呢?
你们觉得对高考生影响最大的方面在哪呢?
欢迎留言区评论
上一条
没有了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