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边缘分数学生以选专业为重 广东金融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吴斌表示,高考考生填报志愿要处理好学校与专业之间的关系,主要还是看自己的分数被录取的机会有多少把握,“总体上,专业比学校更重要”。
吴斌表示,本科专业的学习对一个人的思维形成是最关键的。如果分数比较边缘,选择的空间不大,尽量以选专业为重,专业学习很影响自己今后的发展。如果对于自己还有升学读研的考量,则所选的专业要以基础学科为主,如:数学、经济、文史哲等,在本科阶段把今后做研究的思维基础打牢,再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时,就会得心应手,而不要太快地选择商务类等专业,在研究生阶段再选择。
另外,每个学校的办学理念都不一样,带给学生的东西肯定是不一样的。建议考生与家长要关注目标院校的特色在哪里。如:一个院校是以信息、IT为特色,则如果进入该学校学习,无论是文科或理科专业的学生,其计算机应用能力、信息素养方面肯定要比同类院校的相关专业要强,这就有可能在该校能获取“本专业+计算机能力”这样的复合能力。如一个院校是以外语作为特色,则有可能会成为“本专业+外语能力”的组合。所以,一定要考虑学校特色与自己兴趣或发展方向的结合。
对于不同分数段的学生而言,填报志愿的策略也有所不同。吴斌建议,高分段学生选第一档学校(一本,重点院校),重点看名气。中上分段学生选第二档学校(二本,一般本科),重点看专业。中分段学生选第三档学校(三本,或叫二本B,独立学院、民办本科),重点看特色。中下分段学生选第四档学校(专科院校),重点看服务。因为重视学生的服务,证明该学校用心办学。
2.志愿顺序不合理高分生也会落榜
在录取方面,有些考生和家长对“分数优先”存在误解,想当然地以为,高分的考生会受到保护,或者认为高分的考生一定会被录取。卓越教育总裁唐俊京指出,事实上,“分数优先”可以理解为分数较高的考生会比分数较低的考生被计算机优先检索,但至于能否被投档、能否被录取,要看所填志愿是否合理。如果志愿填报顺序不合理,或者自己的分数低于所填报院校的投档线,高分的考生也可能与自己心仪的院校失之交臂。
这其实涉及到“投档有序”的问题。首先,在投档之前,计算机要将考生分为文史类、理工类按成绩总分从高到低排序,符合政策加分的考生,排序时以统考成绩总分加照顾加分分值后参与排序。考生排序成绩总分相同时,则按统考科目成绩总分(即不含政策性照顾加分)从高到低排序,统考科目成绩总分仍相同时,则按单科顺序及分数从高到低排序。
排定考生位次之后,计算机将根据考生排序情况,从高到低逐个检索考生,排序在前的将优先按其院校志愿从A院校到C院校的顺序依次检索,被检索的志愿中一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假如甲考生比乙考生高1分,如果甲考生平行志愿中排在C位置的院校志愿尚未完成检索、投档过程,就不会对乙考生平行志愿中排在A位置的院校志愿进行检索、投档。
3.第二志愿组不如第一志愿组重要
据悉,对于志愿表设置两个院校志愿组的做法,家长存在两种误解:一种认为第二志愿组与第一志愿组同等重要,一种认为第二志愿组毫无意义。
卓越教育总裁唐俊京指出,事实上,“平行志愿”各批次投档时,是按院校志愿组顺序投档的,即先进行第一院校志愿组投档录取,第一院校志愿组录取结束后,才进行第二院校志愿组投档录取。而考生在填写第二志愿组的志愿时,根本不可能确切知道有哪些院校在第一志愿组无法完成招生计划而将剩余招生计划投放到第二志愿组。因此,考生在第二志愿组所填写的志愿有一些甚至是没有用武之地的。第二志愿组远没有第一志愿组重要。
不过,设置第二院校志愿组作为第一院校志愿组的补充, 一方面可尽量解决第一志愿组退档考生的出路,让考生多一次投档机会;另一方面又可弥补第一院校志愿组生源不足的问题,并适当解决高校及专业录取分数扁平化的问题。所以,考生对于第二志愿组也不要轻视,说不准它就是一根“救命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