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文科好学,只要你背诵能力很强就行。估计绝大多数文科生不这样认为,因为现实不是这样的,特别是近几年的考试,命题根据能力立意,试题重视时代性、多样性、生活性,立足于考查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迁移和灵活运用能力,特别是试题的取材上,已经摆脱了对教材的依赖,从更大范围内选取与现实密切的材料,设置新的命题情景,提出新的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但是在现实中,很多学生还处于盲目的死记硬背阶段,或者说除了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外,一些学生别无选择。当然既然是考试,没有几个学生不希望自己考出好的成绩,可是努力了结果却没有收获,让一些学生变得无奈。正如一个学生给我留言:
老师您好,老师辛苦。我是文科生,请问文综科目要进行很认真的整理吗?我有好多辅导书,试过把东西进行整合,但是一个晚上比如政治只能整理一课,太慢了,况且我基础也没有怎么背。我们学校第一轮复习快要结束了,我该怎么做呢?
2012年高考之后,我很少写关于文综复习方面的博文,也更少在微观方面给大家学习方面的建议,今天在多数学校第一轮复习即将进入尾声的时候,我在微观方面来阐述一下文科怎样备考才合理,同时把自己平时讲课的内容与文章结合起来,供大家分享:
半数以上的文科生在考前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考前觉得很茫然、焦虑,觉得知识学了很多遍,还是一些知识不能被记住,考试到底在考什么?自己不是特别清楚,甚至一些学生问自己高考的意义何在,如果考不上的又何去何从?导致这样的现象的原因很明显,之前那些没有扎实看书,并且对知识点没有理解的考生,盲目的做题和死记硬背。即便是在考前,老师也归纳了一些重点,可是依然背不出来,即便是背了,也不能灵活运用到考试中去。这些都是近今年来高考的教训,因为也许备考没有什么捷径,最好的方式就是有计划的学习并且一步步扎扎实实的走下来,最终走向成功。
那么有的学生问,如果不背书那该怎样学?其实背书不等于记忆,备考需要记忆,但是记忆的途径不是唯一的——死记硬背。通过这篇文章,给大家简单讲解一下备考文综(文综)的几种方法:
一、对关键词的理解
文综中有很多关键词,有的学科关键词,例如说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黄赤交角、等温线等等。还有的是材料中常出现的运用型的关键词,例如说:稳定物价、就业难和用工荒等等。还有问题关键词,例如说评价、原因、简述等等。当然对这些关键词要理解,知其所以然,这是前提条件,在这里举一个例子,例如说学生在归纳“就业难和用工荒”这个专题的时候,可以从这些方面着手:
为什么一边是“就业难”一边是“用工荒”?它们之间有什么矛盾?这要求我们必须要对这个现象加以分析,只有在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去做题、更好的记忆。那么现实中要想理解这两个关键词,首先是找到理解的钥匙,否则在没有理解的情况下,不可能更好分析问题。理解这两个关键词你可以搜集类似这样的信息:
我国制造业处于转型阶段,因此说对劳动力的需要也处于转型阶段,在这个转型的阶段中,出现就业难和用工荒是必然的现象,因为制造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劳动力需求也不同,分别是
廉价劳动力时代
技术工人时代
高级技术工人时代
高级人才时代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处于沿海的一些企业告别廉价劳动力时代,对技术工人需求量增加,而短期内,无法满足需要,企业升级速度与工人更新换代速度脱节、同时企业提供的职位和薪酬无法留住新生代的农民工。因此出现用工荒,如果平时留意的话,那些依赖于廉价劳动力的工厂以及转移到印度、越南等一些不发到的国家去了。于此同时,每年大量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具备一些理论知识,可是多数不具备实用的技术,同时又不亲睐纯劳动力式的工作,加上毕业生总数多,因此导致一些学生找不到工作,“就业难”情况依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