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7月,邓奕柱在广州文冲船厂技工学校焊接专业毕业,入职广州文冲船厂从事电焊工作。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首届“黄埔工匠”评选中获殊荣,成为十名获奖者之一,荣获黄埔区政府颁发的60万元奖金。
谁说当工人没出息无前途,这,就是最好的回答!
为邓奕柱喝彩!为千千万万技能成才,坚守在生产一线的“大国工匠”喝彩!
劳模,是同事们对邓奕柱的“昵称”。自2004年被授予“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劳动模范”后,从公司到生活区,同事们一叫就是14年之久。
这一声“劳模”的分量之重,不仅是对邓奕柱那炉火纯青的焊接工艺和硕果累累的奖章荣誉的肯定,更是对他攻坚革新的模范形象和无私传承的工匠精神的褒奖。
从业28年,邓奕柱执着坚守在文船的焊接一线,从一名普通焊工淬炼成船舶焊接的领军人物。谁也没料到,当年那个进厂时“平素话语不多”的年轻人,如今已成“金牌教练”,是公司里培训人才最多的大师,所带的专焊工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
邓奕柱感叹:“焊接是份辛苦工,没有兴趣和热爱很难坚持。自己评了荣誉,工班拿了成绩,也是支撑我走下去的动力。”
“傻”焊工沉下心苦练技术,创“免检工班”
1990年7月,邓奕柱从广州文冲船厂技工学校的焊接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文船从事船舶电焊。那时的邓奕柱,留给同事们的印象是“为人老实,平日里言语不多,焊接技能不错”。
因此那些技术要求高、操作空间狭小、别人都不愿意烧的焊接部位,大家总会让他去。而邓奕柱也总是二话不说就干起来,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乃至有人觉得他有些“傻”。但邓奕柱却不这么想,在他眼中,那些都是“占便宜”的机会。“
年轻人刚进厂,工班长看中谁才会让谁去做,脏活、累活是在所难免的。这是暂时吃亏,以后是占便宜的”。
邓奕柱解释说,“那些比较细心、刻苦的徒弟,师傅才更愿意去教”。抱着这样的想法,邓奕柱沉下心苦练技术。直到1999年他在公司举行的青年职工技术比武中一举夺魁,大家才对这个不起眼的焊工刮目相看。
也正是这一年,邓奕柱被任命为搭载课专焊工班的班组长,主要负责船体分段大合拢口及重要部位的焊接,“啃硬骨头”的劲更足了。
四天四夜奋战,带领团队烧完160公斤焊条
2002年,在为德国L&
B公司建造的1200T
E
U集装箱G
WS286船进行挂舵臂长焊修复工作时,正值广州的7月,修复工艺要求在长焊处外面用加热设备预热到100-150摄氏度,保证层间温度在150-250摄氏度之间。 “当时的施工地点是一个仅能容纳一人,并且只有一个通风口的空间。施工时身后的温度高达60摄氏度。整个作业区就像火炉一样,进去的人个个浑身湿透。”邓奕柱回忆。面对艰苦的作业环境,邓奕柱带领工班迎难而上。“大家一个接一个轮流进去焊接,每个人呆不到两个小时,就必须换下一个人”。
经过四天四夜不停工的奋战,他们烧完了160公斤焊条,高质量地完成了8层厚达30毫米的堆焊修复任务,顺利通过了船东的船检,并获得工艺认可,避免了因拖期交船带来的罚款及其他费用损失近60万元。这一次项目施工,给德国船级社船检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1700T
E
U集装箱船首制船艉柱焊接项目中,船检方点名要求由邓奕柱的工班施工,这被文船员工一时传为佳话。此后,邓奕柱带领工班多次出色地完成施工任务,赢得船东船检的信任,成为文船首个“质量信得过免检工班”。
带头攻坚克难,工艺创新不止步
“无论是小技师还是大工匠,都要学会创新。”邓奕柱坚信,创新是技术发展的驱动力,也是工匠精神的体现。随着公司造船规模不断扩大,年造船达14-20艘,船台周期也需不断缩短。作为船舶关键部位的焊接班组长,邓奕柱深知肩负的重任,仅凭当下的技能远远无法应对生产的需求和压力,务必研究出一些既能保证质量,又能提高焊接效率的方法。于是,他每天带领班组奋战在生产一线,积极探索提高合拢口焊接质量的施工方法,通过反复研究和试验,先后攻克了两个重大科技项目,并努力推广CO2单面焊、垂直气电焊等高效的焊接方法,为单船船台建造周期从100天左右缩短至现在的60天左右作出了巨大贡献。
不仅如此,邓奕柱还推广倾斜位置气电焊,使文船成为中船集团公司旗下少数能成功应用倾斜气电焊的船厂之一……在工艺创新上,他从未停止前进,奖章荣誉也接踵而至:“国防科教工业技术能手”、国资委“中央企业先进职工”、“全国技术能手”……
除了个人的不断创新,邓奕柱还带领一群年轻伙伴在技术上攻坚克难。他成立了自己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专做焊接技术和产品攻关。
工作上成果无数,牺牲的是邓奕柱许多陪伴家人的时间。“为了这份工作,女儿今年上高一,我都没来得及参加一次家长会。看着别人家在周末一起出游,我却还经常加班,爱人也免不了埋怨几句。”
金牌教练办培训班,为公司培养大量人才
“打铁还需自身硬”,通过苦啃专业书籍和参加培训,邓奕柱先后考取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船舶电焊工考评员资格和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资格,进而率先办起了焊工培训班,开展“师带徒”一对一指导活动。
邓奕柱还积极组织焊工比武大赛。2010年,徒弟王孟果在广州市焊工技能比赛中夺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近年来,船舶市场持续低迷,焊接从业人员流动性大,作为过来人的邓奕柱感慨万千,“如果不是真的很热爱这份工作,很难坚持留下来,并学到技术”。
“一般我们要招20个,经过培养发现七八个比较有潜能,再加以培训,能够达到拔尖的就一两个,但现在连20个都招不进来。”
对因工作强度大、收入低等各种问题转行和跳槽的青年技工,邓奕柱表示一方面会理解并接受,另一方面也会进行私下开导。
如今,邓奕柱是公司培训培养焊接技能人才最多的高级技师,他共培养焊工高级技师4人,技师17人,高级工100人,当中的高级技师已担任其他焊接工班的工班长。
邓奕柱表示,未来将以工作室为平台,挖掘更多对焊接感兴趣、基础好的年轻苗子进行培养。同时,要进一步运用智能技术,改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强度,为青年人才创造更理想的工作环境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