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专业收入高,也十分光鲜,但是工作压力大,知识更新快,被人们认为是吃青春饭的专业;
还有些专业,需要长期积淀,从事这些行业的人,越老越吃香。
下面西米为您盘点一下这两类专业。
不管选择哪种专业,都是不同的生涯规划,你是哪种专业呢?
IT程序员
记得曾经有过一种说法:Windows就意味着,一旦技术人员开发出新的操作系统,你就要把自己的电脑从窗口扔出去。计算机技术更新换代速度之快和淘汰之残酷,由此可见一斑。
有资料显示,目前大部分IT从业者的黄金年龄是在24岁~28岁,国内90%的软件开发者年龄在20岁~30岁。
这个行业技术更新非常快,新技术、新概念甚至新思维日新月异,如果过了35岁再不转型,或者没能进入管理层,就只能另谋出路了——跟一帮刚刚走出校门的壮小伙儿一起赶进度、抢工期、抓bug,为了跑一个程序通宵达旦工作,真的不是件好玩儿的事情。
媒体工作者
通常情况下,每天凌晨1点,MSN上头像还亮着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大洋彼岸的朋友;另一种就是媒体同行。
如果留意一下你就会发现,冲在采访一线的新闻工作者,绝大多数都是20多岁的新人。有激情有体力有冲劲儿,年轻就是当记者的资本。“今天走破了两双袜子。”、“凌晨两点才吃上晚饭。”
如果遇到什么突发事件,领导一个电话,不管你是在看电影还是逛街,立马就得拎着行李第一时间奔赴前线。风餐露宿不说,白天撒出去满世界采访,晚上回来三五千字的文章倚马可待。
曾经看到过一句话:做新闻,要拼速度;做新闻王,要拼秒数。在编辑的连环夺命电话催促下疯狂敲击键盘,需要何等强大的心理承受力和抗压能力,个中滋味可想而知。
设计
这是一个永远追求新鲜的行业。对一个合格的设计人员来说,敏锐的触觉和多变的创意才是安身立命之本。
“资深人士”有大把的经验自不必说,但时间久了难免形成某种固定套路,再难突破。相比之下,年轻人的脑子里通常没什么条条框框,做起设计来也自然天马行空,往往有神来之笔。
再有,从事设计行业的人通常都会在夜深人静时灵感爆发,长期过着昼夜颠倒的日子,这对身体素质也是个不小的考验。
公关
据说在公关行业里,入行两年就算得上老资格了。因为几乎整天要在各地飞来飞去,还要随时准备处理各种麻烦、搞定各式问题。
因此,年轻、亲和力、精力充沛是对从业者最基本的要求。甚至,作为救火队员,还要永远保持一个好脾气。
从制定方案到具体实施,从媒体维护到危机处理,从企业整体形象包装到公关效果监测,每一个环节都要亲历亲为。尤其是第三方公关机构,可能你上个月还在给某个照相机品牌做公关方案,下个月就要考虑怎么在洗发水大战中突出重围。
如果从职业的稳定性和长期性来说,这些专业确实是有“吃青春饭”的嫌疑。
但是,反过来说,它们也意味着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而且只要坚持学习,紧跟步伐,创造“不老神话”也是可能的。
管理类岗位
对应专业: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
管理是个要求很高的岗位,又要懂技术,不能让一线技术人员或者销售人员三言两语蒙混过关,又要懂管理,知道如何让手头的各种资源最大化运转起来。
会计类岗位
对任何一个经济体来说,只要涉及钱的问题,就一定要有会计。经济要发展,收支要平衡,经验老道的会计就显得越发重要。现代企业中,会计不仅要会“做账”,更要具备综合规划、风险评估以及长期财务战略开发等多种能力。
教师
教师也是一个以经验为导向的行业。同样的内容,讲了两年和讲了20年,不论是熟练程度还是对重点难点的把握,都会有不小差距。在这点上,老师和医生其实是一样的。
律师
律师的工作性质类似于医生,都属于经验行业。所有的实习律师都必然要经过一个短时期的相对“贫困”期,但一旦转正,收入就会逐年快速上升。随着从业时间的增加,行业知名度会不断提高,收入也会进入递增过程。
临床医生
去医院看病,都想要去找年龄大一些的大夫,因为他们至少看上去更让人放心。听医院的朋友讲过一件事:有病人挂了专家号,进门之后四处搜寻白头发的专家。
虽然上面这些行业的总体趋势如此,但每个人个体间的差距不可忽视,我们选专业/职业时也不要过度因为行业大趋势束手束脚。
因为不管选择什么专业,从事什么行业,只要自己有足够强大的个人能力,就一定能获得一定的成就。
最后西米想说,我不羡慕,真的~
编辑:西米
来源:综合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