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往年相比,自主招生高校均在校考环节增设了体育测试,旨在引导学生增强体育意识、加强体质锻炼。作为一项新的探索尝试,高校一般都设置中学普遍开设的体育项目,如跑步、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实心球、仰卧起坐、一分钟跳绳等。高校将测试结果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如复旦大学等50多所高校把体育测试合格作为获取自主招生资格的门槛;其余高校明确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体育测试成绩优异者,引导更多学生投身体育运动中,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近日,教育部又对2019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继续实施国家、地方、高校3个专项计划,完善长效机制,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据了解,专项计划实施以来取得了积极成效,部分边疆贫困地区学生实现了考取重点大学“零”的突破。第三方测评表明,对专项计划的满意度高校为80%、学生为90%、地方为100%。
让自主招生回归本质
每一次人才选拔方式的变革,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理念的变革。
就高考而言,其40多年来有两个重大转变:第一个是从工农兵推荐上大学到通过统一高考上大学;第二个是从一次性考试评价到全面性、过程性、综合性评价转变,积极引导素质教育。
第一个转变早已完成,也是高考制度的巨大成果,而第二个转变正在进行中。这一转变的实质性推动,是从自主招生改革探索开始的。在基本学业成绩之外,同时考查学生思想品德、社会责任感、理想信念、发展潜质和其他专长与天赋等无法通过笔试反映的素养,这是选拔理念的创新。
自主招生启动15年来,素质教育理念在高校人才选拔的实践中得以体现,也正向引领了基础教育和社会价值取向。
以复旦大学为例,该校自2006年起开始试验通过面试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取得突破性进展,被社会誉为“破冰之举”。10多年来,一大批综合素质优秀且适合复旦培养的学生来到学校,带动了学生整体层次的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也随之显著提高。
来自复旦大学的统计数据显示,自主选拔录取学生进校后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同时,还有大量回顾性对比研究证明,不仅在课程学习方面,还在获得奖学金的人次、参与本科生学术研究的积极性、出国出境交流深造比例以及就业创业等多方面,自主选拔录取的学生都展现出了他们的优秀特质。
复旦大学招办负责人表示,这些数据一方面证明了学校通过这样的人才选拔方法,确实招收到了一批最适合自己培养的优秀学生,另一方面也坚定了坚持招生改革探索、推进选材方法创新的信心。
北京师范大学的天文学是该校传统优势专业之一,也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所需专业,但限于多种因素,在统招录取时,考生报考意愿较弱,每年录取的学生多数是调剂录取,并且学生入学后多数申请转入其他专业,若未成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受到影响。该校以专业兴趣为出发点,将天文学专业试点按自主招生选拔学生。
“通过这几年的招生实践,我们发现的确招到了一些真正的天文爱好者,这些学生不仅学习热情高、成绩好,在校内的天文社团活动和校外天文科普中都非常活跃,毕业后多选择出国深造或在国内顶尖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北京师范大学招办负责人表示,自主招生实践,不仅为教育学专业探索创新人才选拔模式提供了平台,也解决了天文学等专业在统招录取时遇到的问题,创新了自主招生理念。
然而,近年来随着自主招生制度逐渐走向成熟,这一录取方式也被越来越多的家长和考生所关注,自主招生仿佛开上了高速路的超级跑车,但与之相伴,问题也渐次凸显。
在不少业内分析人士看来,今年,如此大幅度地提高门槛、降低优惠、缩减名额,只是为了让目前“过热”的自主招生回归其本质,这也契合很多人对招录公平的预期,招生规模、优惠幅度等“缩水”,是为了避免自主招生“注水”。只有当考生报考和高校录取都回归理性时,自主招生才能体现其真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