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高录取率、低分数线”的便宜,估计不少人看到了也会蠢蠢欲动。但实际上,高考移民的操作难度并不小,而且门槛很高、风险很大。
要么你“有权”
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清退上千“高考移民”一事引发社会关注。全区高考前清退了1465人,考试当中又查实近40人。
调查发现,这些“高考移民”的家长多为公职人员,各种“移民”手法也在不断翻新。近40名经过重重闯关、在内蒙古参加了当年高考的“移民”考生,手中甚至持有由内蒙古当地学校和教育局出具的连续就读的假证明!
内蒙古方面向河北省纪委发出的《关于商请查处河北省公职人员组织参与高考移民的函》中称,1300多名持外省身份证考生的父母,相当一部分是河北省公职人员,且列出183个家长的所在单位。名单显示,这些家长的供职单位包括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河北师范大学、唐山市第一中学、唐山市税务局、滦南县人大、固安县中医院、宣化县财政局、秦皇岛市环保局、邯郸市政协、张家口市交通局、承德市司法局等。
他们在内蒙古一些公安派出所“找人”,套用当地作废的户籍落户,连同姓名、身份证号都是假的。他们在老家的户口保持不动,只是以内蒙古人的身份参加高考。而这些程序,如果不是“有头有脸”的公职人员,是绝对办不下来的。
尤其是2009年以后,由于教育部开始推广使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和全国中小学数据库,再加上堵截政策趋严,各地高考移民人数锐减。利用异地高考政策,提前数年把户籍和学籍转入目的地的做法,就成为了高考移民的主流动向。
要么你“有钱”
去年福建查处的一些高考移民,就是钻了“异地高考”的政策漏洞。
福建省的异地高考政策中,一类是非福建户籍的随迁子女,即户籍在外地随父母在闽务工的考生,必须要满足三年连续、完整高中学籍,才可以在本地高考。第二类是通过跨省购房获得本地户籍者,必须要求实际就读一年及以上,且父母必须有合法稳定职业、稳定住所、连续交社保满一年及以上的,以上条件同时满足者,才可以在本地高考。
按理说,对于已经在读高中的学生尤其是高三学生来说,按正常的手续办理时间,根本不可能实现2017年买房、参加2018年高考。因为办理转学手续需要时间,房屋购买、办理房产证都需要时间,前后没有两三年根本实现不了。
但面对国家限购政策,各地房地产销售成交量日益下降,如何扛过去这个寒冷的冬天?一些三四线城市的小开发商开始想办法,利用高考移民的政策漏洞吸引外地高考大省的家长购买,既获得了房产投资,又可以实现高考移民,一举两得。但如果按照正常的手续,根本不可能实现明年高考,于是某些特殊部门也参与进来,帮助移民学生快速实现来年高考的目的。于是乎,一夜之间就冒出来很多高考移民!
这些高考移民的家庭,对房价和房产是否有投资价值并不敏感,自然也是不差钱的主。只可惜各地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异地高考”政策,被一些开发商和中介机构合伙念歪了经!
严惩之下总有“漏网之鱼”
国家对高考移民实行终身追查机制,什么时候查到都将进行处理。即便侥幸大学毕业,如果查出是高考移民,有关部门将注销其毕业证书,并追究相关责任。最典型的例子,当属2005年作为海南省理科高考状元的一个湖北籍考生,直接被取消当年清华大学的录取资格。
各地为堵截高考移民,也是无所不用其极。比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学籍管理部门要对各高中学校,特别是社会力量办学、中职等学校学籍注册审核采取定期核对、随机抽查、电子摄像等多种方式加强在校监管,杜绝出现学籍造假和空挂学籍行为。户籍管理部门要对高中阶段转入新疆的考生和非新疆身份证号的考生户籍情况,必须在户籍网上逐个核实,并配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做好考生身份鉴定、确认工作。
但是,异地高考政策放开后,受经济利益驱使,一些社会办学机构甚至通过办理集体户和假(空)学籍从其他省份成规模招收、引进高中学生。怎样不让高考移民钻政策的空子,仍在考验着很多省份招生考试部门的智慧。
假如你的省份有“高考移民”——别害怕
考生和家长不必过度紧张。高考录取是有地域保护的,省内高校在本省的招生人数肯定是最多的,专业选择也是最广的。尤其是普通本科高校,每年在本省内招生的比例非常大。
而对于外省的重点大学尤其是985名校来说,每年的录取分数从来没有低过。如果没有很强的实力,即使移民到看起来分数线低的省份,考上的可能性一样微乎其微。要知道,考生是否被一所大学录取,看的不仅仅是该省份的各批次控制分数线,还要看该大学在该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还有选报专业的最低分数线,以及招生人数。
一般来说,高考移民的考生成绩多属于中等偏下水平,所以才想借助分数线较低省份的优势,去冲好一点的大学或重点大学。但来到新地方后,除非他们报考当地省内的高校,如果还是报考外省的重点高校,专业选择及录取比例上并不会有太多优势。
如果你的省份出现了高考移民,也不要因为这种事情影响到自己的复习节奏和备考心情。相反,如果能以此来勉励自己,在高考中超过这些“移民”,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至少对考生来说,这也算提前见识到社会资源分配不均造成的一些不良反应。
假如你有“高考移民”的冲动或已经“成功”——也别做梦
目前高考实行这种分省阅卷、分省录取的政策,是因为不同省份的教育质量参差不齐,而不是说各省份学生能力有差异。让接受相同教育质量的学生进行竞争,恰恰是最公平的办法。“高考移民”这种行为,不论用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去粉饰,让享有更优质教学质量的高考大省的学生,来到教学质量稍弱省份并与该省份学生竞争,无疑是不公平的。
所以,严惩违规的高考移民,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都会持续进行。从风险的角度,还是劝大家放弃这一冲动。
即使高考移民侥幸成功,高考也毕竟只是人生路上的一个节点。实际上依照学习哥所见所闻,所谓一些“高考弱省”出来的学生,在同一所大学中的表现与成绩丝毫不逊色于所谓“高考强省”的学生。漫漫人生路,靠一时钻空子取得的成功,是保证不了一直成功的。
对于高考移民,学习哥的态度是明确的。社会正常运行靠的是一整套规则,即使规则不公不妥,但只要规则还在,所有人都应该恪守。一旦一部分人利用权势、关系、金钱另辟蹊径,在规则大坝上蛀眼钻孔,对自己的公平就是对大多数人的更大不公!所以,在高考制度、招生制度没有大变的前提下,少数人用“移民”方式“对抗不公”,就是对其他人权利的戕害与剥夺。
那么,高考移民问题就无解吗?统一考试、统一录取曾是不少学者主张的观点。北京大学宪法学教授张千帆就曾表示,要全国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统一分数线录取,这样就没有高考移民了。
但这些论调是需要理性辨析的。
高考移民一直是富有争议的话题。在当前分省按计划录取的高考制度下,高考移民与异地高考是对立的——允许符合条件的考生异地高考,同时要严厉打击冲着高考而来的高考移民,但是,反对高考移民,又带来各地高考录取资源配置不均衡,各地高考录取率差距的舆论撕裂。要根本解决这一问题,只有推进全国统一考试,以及统一考试基础上的大学自主招生改革。
有不少人强烈呼吁,我国应该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统一录取,实行一条分数线。这看上去特别公平,但其实,根本不可行。这是因为我国各地的教育发展很不均衡,如果全国所有地区统一考试,统一划线录取,那些教育薄弱的省市、地区,很可能进重点大学的学生锐减。
众所周知,我国在2012年推出了国家扶贫定向招生计划,解决的就是提高贫困地区学生、农村生进重点大学比例越来越低的问题,而导致贫困地区学生、农村生进重点大学比例低的原因是,他们因教育环境等原因,高考成绩比城市学生低。在一省范围内,高考成绩的地区差异都很大,更何况全国所有省市纳入一起进行比较了。
用一条分数线来录取学生,还会带来另一个问题,就是全国陷入高考大竞争,出现全国性的择校以及全国超级中学。在全国统一试卷,一条分数线的情况下,要想取得最好的高考成绩,家长们必然各显神通,把孩子送到教育最发达,或者抓高考成绩成效最突出的地方学习,结果是教育更不公平,而应试竞争更激烈,更会是只育分、不育人。
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对高考移民堵还是疏的争论其实并无意义,只能说,封堵“高考移民”,功夫在“堵”外。比如,在政策上对西部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考生实行适当补偿政策的前提下,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教育投入、提高教育水平,才是根本之策;弱化高考的作用,拓宽公民向上流动的途径,才是首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