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外国语学校历史教研组长 辛西娟
考前20多天,是马上要收获的季节,也是考生最迷茫的时候,但也是提高分数的黄金时刻,很多学生走向考场的不自信,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就是在最后的时候出了问题。
最后20多天怎么一天一天度过呢?
首先,要正确对待考试中暴露的问题。
有些同学在频次密集的考试中得不到理想的分数,就认为自己前途灰暗。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大家试想想,如果每次考试都发现不了问题,每天复习都解决不了新的问题,复习岂不是低效?考前暴露的问题越多,你的胜算几率越大,每天兴奋在解决问题之中,庆幸这些问题解决在高考前,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驱散心里的阴霾。
其次,平心静气回扣教材。
回扣教材并不是重复复习,回扣教材要做到,一是对主干知识的熟悉度,看着课本前面的目录,能否如数家珍的对主干知识进行复述,这样才能在高考中对知识的调动与迁移能力的考查要求实行零距离对接。在42题开放性试题论证中得心应手。二是对核心概念的精准度。现在的高考题难,让你有点走进去,出不来的之感。之所以有此感觉,是因为对核心概念的精准度要求提高。
如三武灭佛的含义,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如何理解?2016年课标卷一的42题,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中的理论设想与实践的关系,实际就是对教材结论的追问。如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契机如何理解?三是错误反馈回扣教材,在做题时,出现错误,抓紧时间看教材,看是否对教材原来的理解是否有偏差,分散在教材的知识是否整合。这样的刚需可能就解决了看书看不进去,不愿看书的一些问题。
第三,重点突破,精准得分。
在二十多天里,要想把课本仔细看一遍也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因为一轮复习时已经做过,现在是重点突破,按照高考考纲的要求,梳理出你依然理解不透彻的概念和知识,看考纲的表述和编排是否与你的认知有出入。另外,历史的地图是学生普遍的短板,结合地图也可以把知识重新整合,得到意想不到的认知。总而言之,注意你的短板才是重点突破的地方。
得分才是王道,有些考生在考试中,唯恐写不完,总是匆匆忙忙审题,草率的读材料,然后急忙忙写答案,唯恐写的不够,生拉硬凑知识点,看似分秒必争,结果正像有些学生说的,看完答案,感觉“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尤其是42题的开放性试题,因此,在这20多天里,考生应该调整一下时间分配,比如答非选择题时,先认真审完试题要求,带着问题读材料,材料包括导读词,正文以及后边的出处。在读材料过程中,就把关键词勾划出来,大脑初步形成答题方案,然后再认真审一下试题,以免出错,答题时,突出关键词,语句要简练,要点化,序号话,同样的时间,得分是不一样的,所以精准化审题和答题才是得分的关键。比如,42题的开放性试题,高考一般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考生写到该题时,时间确实比较紧张,但是高考评分要求如果没有观点,基本就是0分,观点就成了该题得分高低的关键,因此,好钢用在刀刃上,花点时间认真审题,写好观点,用典型事例论证,你就成功了,即使论证的不够好,只要观点合适,也不至于得0分。这20多天,强化精准审题,尝试精准答题,你还有很大的提分空间。
第四,适度锻炼。
考期越近,心理负担越大,学习效率低下,甚至身体抵抗能力严重下降,这段时间是病不起的,适度锻炼是最好的办法。所谓适度锻炼就是要选择适度的方法和时间。比如现在最好的办法是跑步,而不能再参加如篮球比赛等剧烈的对抗性运动。时间你可以选择大课间,以及晚自习过后,给自己的大脑补充氧分,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增强了自己的耐挫力。
第五,及时纠正考试中的不足,消灭非智力因素带来的失分。
每次考试,总会出现各种影响得分的状况,如选做题忘记填涂题号,快结束时匆忙涂答题卡,导致的错涂,漏涂现象以及容易题不看到最后,就匆忙下结论等等导致的失分,在高考前的这二十多天,考生可以把考试中自己的以往失误列个清单,如果自己解决不了,可以与同学交流或者找老师问询,寻找对策,争取把非智力因素带来的失分消灭在高考考场之外。
高考其实是一次常规考试,试题是有区分度,因此在考场上,容易试题考的就是细心,做时不要得意忘形,中档题是拉开分值的主战场,认真审题,特别是时空意识,以及题支的表述,初看很对,结合题的要求仔细辨认,如题的要求是反映了,而题支的表述就是一个对的历史现象或者史实,也不是该题的答案。难题时,我难别人也难,平心静气认真审题,会找到答题的突破口的,即使答不全,也会得到部分分值,千万不要轻言放弃。
高考就是一场智力加毅力角逐,在这20多天时间里,相信大家会调整好心态,总结得失,用自己的智慧和谋略,赢在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