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普通高中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语文试题

2019/5/29  教育网络  阅读:  【放大镜】  



宜宾市普通高中2016级高三高考模拟考试题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槐,《说文》曰:“木也,从木鬼声”。它作为一种常见的树木,材质细密,可以用作建筑材料和器物用具,花蕾、种子、根皮均可入药。因此它很早就与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联系。在《山海经》中就有关于槐树的记载:“东三百里,曰首山……木多槐”。《穆天子传》也有记载:“(天子)遂驱,升于弇山……而树之槐”。《管子》也有记载:“五沃之土,其木宜槐”。槐树频频在这些古老的典籍里出现,它与人们生活的联系可见一斑。人们聚在一起休憩、游戏、议事的时候就很可能会常常坐在槐树下面。

早在周代就有了“三槐九棘”的制度:左九棘,为公卿大夫之位;右九棘,为公侯伯子男之位;面三槐,为三公之位。因此世人就以“槐棘”来指三公九卿之位了。中国古代一般把鼎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而古人又把槐和鼎联系在一起,用“槐鼎”来比喻三公之位,或者用来泛指执政大臣。如《后汉书·方术传论》有“越登槐鼎之位”的说法;《宋书·王弘传》也有“正位槐鼎,统理神州”的记载。由此可见,槐树已经逐渐成了政治地位的象征。

槐还具有崇高、庄重、忠诚、仁义等政治道德含义,在中国古代为什么许多重要场所、尤其是与政治相关的场所往往都会有槐树的身影。据说汉宫中即多种槐树,唐朝宫廷更是普遍。唐诗中有很多描述槐树种植地点的诗句。例如,韩愈《南内朝贺归呈同官》有“绿槐十二街,涣散驰轮蹄”之句;白居易《寄张十八》有“迢迢青槐街,相去八九坊”之句;李贺《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有“别柳当马头,官槐如兔目”之句。从上述诗人的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唐代不仅是宫观旁的驰道才种槐树,似乎所有的官道两旁都是可能种植槐树的,而且李贺诗中的“官槐”一词,把“官”字与“槐”字直接并列,更能体现槐树与政治的关系。

由于“槐”与“怀”同音,槐树逐渐还具有了怀来人才的寓意。郑玄曰:“槐之言怀也,怀来人于此,欲与之谋。”人才是国君治国理政的助手,必须德才兼备,槐树作为招揽人才的象征,也体现着鲜明的政治道德蕴含。槐树能够“怀来人”同理也就能“怀来神”。《太公金匮》载:“武王问太公曰:‘天下神来甚众,恐有试者,何以待之?’太公请树槐于王门内,有益者入,无益者距之。”槐树竟然还具备了评判神之有益无益的神奇功能,这可能是其招揽人才寓意的延伸。

正因为如此,槐树后来与科举文化也产生了密切的关系。宋人沈括《梦溪笔谈》还记载了一则有趣的故事:“学士院第三厅,学士阁子当前,有一巨槐,素号‘槐厅’。旧传居此阁者多至入相,学士争槐厅,至有抵彻前人行李而强据之者,余为学士时目观此事。”当时的“学士”为了图吉利,争相入住“槐厅”,也是因为槐树具有官运亨通的吉祥寓意。从举子的角度看是官运亨通,从君主的角度看就是得到了满意的人才。唐宋文学中对槐树的这一寓意也有不少描绘,如武元衡《酬谈校书》有“篷山高价传新韵,槐市芳年记盛名”之句,杨万里《槐》有“阴作宫街绿,花开举子忙”之句,使用的正是槐树的这层寓意。

 (摘编自黄金灿《槐树历史文化意蕴趣谈》)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因为槐很早就与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联系,所以它可以用作建筑材料等。

B. 随着历史发展,槐树逐渐成为政治地位的象征,“槐鼎”喻“三公之位”。

C. 槐有崇高、庄重等政治道德含义,与政治相关的场所都会有槐树的身影。

D. 中国古代君主在学士院第三厅种植巨槐,是为了招到满意的人才。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引用韩愈、白居易、李贺等人的诗,意在论证槐树在宫廷里种植普遍。

B. 本文引用《梦溪笔谈》中的故事,论证了槐树与科举文化的密切关系。

C. 全文采用总分的结构,论述了槐树与政治、科举等方面的密切联系。

D. 本文引经据典,用大量丰富的论据,证明了槐树丰富的历史文化意蕴。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槐树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古代,人们休憩、游戏等常在槐树下进行。

B. 周代,槐有代表政治地位的象征意义,有“正位槐鼎,统理神州”的说法。

C. 槐有鉴别神的有用无用、有益无益的功能,可能是其怀来人才寓意的延伸。

D. 在中国古代,槐树与科举文化产生了密切联系,有“花开举子忙”的说法。

【答案】1. B    2. A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选项,因果倒置,根据原文“它作为一种常见的树木,材质细密,可以用作建筑材料和器物用具,花蕾、种子、根皮均可入药。因此它很早就与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联系。”可知,是因为“可以用作建筑材料和器物用具,花蕾、种子、根皮均可入药。”,所以“它很早就与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联系。”C选项篡改文意,“与政治相关的场所都会有槐树的身影。”错误,由原文“在中国古代为什么许多重要场所、尤其是与政治相关的场所往往都会有槐树的身影。”可知,是“许多”重要场所、尤其是与政治相关的场所“往往”都会有槐树的身影,所以不是“所有场所都会种植”。D选项曲解文意,“是为了招到满意的人才。”错误,由原文“当时的“学士”为了图吉利,争相入住“槐厅”,也是因为槐树具有官运亨通的吉祥寓意。”可知,是学子们认为槐厅吉利。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A选项“意在论证槐树在宫廷里种植普遍。”错误,根据原文“据说汉宫中即多种槐树,唐朝宫廷更是普遍。”可知,意在证明在唐代槐树种植普遍。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B选项“有‘正位槐鼎,统理神州’的说法。”错误,由原文“《宋书·王弘传》也有‘正位槐鼎,统理神州’的记载。”可知,“正位槐鼎,统理神州”的说法不是周代的,而是《宋史》里说的。故选B。

【点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首先将题干与选项进行对比,看题干问的是什么,选项回答的是什么,看看是不是考查答非所问类试题。如果题干中出现“不属于”“不能说明”这类词,考查的就是这类题;如果题干中仅出现“不符合原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则可以不考虑此步骤。其次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最后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选出错误或者最恰当的一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近几十年来,由于世界范围的人口膨胀,工业化进程加快,森林中人类的活动影响加剧,森林火灾发生的危险性提高,森林资源的持续稳定发展受到严重威胁,防御和控制森林火灾也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森林火灾的发生有很多深层次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全世界每年发生森林火灾几十万次,受灾面积达几百万公顷,约占森林总面积的0.1%。特别是进入80~9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火灾有上升的趋势,如1987年中国大兴安岭发生特大火灾,过火面积133万hm2;1997~1998年印度尼西亚长期干旱以后的热带雨林大火烧掉了上百万公顷的森林,这些森林火灾给相关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虽然各国的森林防火费用不断增加,而森林火灾面积并未发生明显变化。森林火灾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进而导致气温升高。严重的森林火灾还会引起土壤的荒漠化,并对全球的经济产生影响。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森林防火工作,不断提高林火管理技术。

(摘编自《国外森林火灾应急管理系统研究与借鉴》)

材料二:



四川省宜宾市普通高中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语文试题


图1:2009年-2018年中国森林火灾次数统计表


四川省宜宾市普通高中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语文试题


图2:2004年-2016年中国森林火灾成因比例

材料三:

随着春季到来,全国陆续进入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关键期。记者3月中旬到凉山州采访时注意到:县、乡镇、村各级干部都已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森林防火上;沿途的重要出入路口,都能见到戴着红袖章的巡护人员在工作。

尽管如此,部分地区还是存在基础设施跟不上防火形势的问题。一些森林消防队员表示,发生较大规模森林火灾的地区,森林内往往缺少防火隔离带和防火通道,一旦发生火情,火借风势就容易快速蔓延,增加扑灭难度。

中央党校应急管理培训中心副教授曹海峰表示,中国森林消防技战术水平比以前有了长足进步,不过在一些高精尖技术的应用上还有提升空间,航空消防飞机数量总体较少,覆盖范围比较有限。另外,在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火灾的应用上也有提升空间。

(摘编自《瞭望·森林防火仍需警钟长鸣》)

材料四:

今年的清明节,很多人自发地祭奠和追思那些在四川凉山森林火灾中牺牲的消防指战员和扑火人员,为这些新时代的英雄献上鲜花与敬意。面对这样的悲剧,我们不能不从人为因素入手,来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和由此造成的损失。

与人为引发森林火灾相关的罪名有放火罪和失火罪。除极少数火灾是人为故意纵火外,大多数人为引发的森林火灾当事人都没有主观故意。但这也构成失火罪,刑期是三年以上七年以下。

数据显示,将近20%的森林火灾是由于上坟烧纸引起,每年的清明时节,既是祭扫的高峰期,也是森林火灾的高发期,如何引导和教育民众摒弃传统祭扫陋习是有关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数据显示,人为引发森林火灾最主要的原因是山区居民烧荒、烧炭,这种情况占了31%还多。为此,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帮助山区居民脱贫脱困,过上好的生活,也是当务之急。

(摘编自中国经济网《森林防火任重道远》)

4.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009年到2016年,中国森林火灾次数总体呈现递减趋势,我国森林防火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B. 中国森林火灾次数在2017年略有上升,2018年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2478起,同比2017年下降约23%。

C. 从图2可以看出森林大火的成因包括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其中人为因素占绝大部分,所以控制火灾的关键是做好人的工作。

D. 2004年-2016年,导致森林失火最多的人为原因是烧荒烧炭、上坟烧纸、野外吸烟,它们属于非生产性用火。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世界范围的人口膨胀,导致工业化进程加快,森林中人类的活动影响加剧,控制人口是防御和控制森林火灾的关键。

B. 全球气候变暖,使火灾有上升的趋势,而森林火灾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进而导致气温升高,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C. 发生森林火灾的地区,往往缺少防火隔离带和防火通道,火借风势蔓延,这给消防员扑灭火灾带来一定难度。

D. 森林火灾是社会治理问题,不断改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层次,就能从根本上杜绝森林火灾隐患。

6. 为了减少森林火灾,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4. D    5. B   

6. ①加大巡护巡查力度;②加强防火基础设施建设;③多投入高精尖技术的应用;④加强法治宣传教育;⑤大力倡导文明祭扫;⑥加快脱贫攻坚步伐。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D选项“烧荒烧炭、上坟烧纸、野外吸烟,它们属于非生产性用火。”错误,“烧荒烧炭”是生产性用火。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其次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A选项强加因果,“导致工业化进程加快”错误,由原文“由于世界范围的人口膨胀,工业化进程加快,森林中人类的活动影响加剧,森林火灾发生的危险性提高,”可知,没有因果关系。C选项,篡改原文,“发生森林火灾的地区,”错误,根据原文“发生较大规模森林火灾的地区,”可知,是发生“较大规模”森林火灾的地区。D选项,“就能从根本上杜绝森林火灾隐患。”错误,“从根本上杜绝”说法过于绝对。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考生通读所有材料,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对材料进行筛选整合。此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由原文“沿途的重要出入路口,都能见到戴着红袖章的巡护人员在工作。”可知,我们可以加大巡护巡查力度;由原文“部分地区还是存在基础设施跟不上防火形势的问题。一些森林消防队员表示,发生较大规模森林火灾的地区,森林内往往缺少防火隔离带和防火通道”可知,我们可以加强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由原文“中国森林消防技战术水平比以前有了长足进步,不过在一些高精尖技术的应用上还有提升空间,航空消防飞机数量总体较少,覆盖范围比较有限。另外,在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火灾的应用上也有提升空间。”可知,我们可以多投入高精尖技术的应用;由原文“面对这样的悲剧,我们不能不从人为因素入手,来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和由此造成的损失。”可知,我们可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由原文“数据显示,将近20%的森林火灾是由于上坟烧纸引起,每年的清明时节,既是祭扫的高峰期,也是森林火灾的高发期,如何引导和教育民众摒弃传统祭扫陋习是有关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可知,我们可以大力倡导文明祭扫;由原文“为此,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帮助山区居民脱贫脱困,过上好的生活,也是当务之急。”可知,我们可以加快脱贫攻坚步伐。

【点睛】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首先浏览选项标敏感点,敏感点就是题干要求的“内容”“艺术特色”等。其次回归原文找对应句,根据选项内容回归原文寻找对应句,筛选信息类要注意是否改变了原文判断,评价赏析类的选项要特别关注标注的敏感点是否有原文依据。最后排除定答案,根据“知识性错误”优先的原则,先将有“知识性错误”的选项挑选出来,然后再考虑赏析不当的选项,最后确定答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玩具

史铁生

我有生的第一个玩具是一只红色的小汽车,不足一尺长,铁皮轧制的外壳非常简单,有几个窗但是没有门,从窗间望见一个惯性轮,把后车轮在地上摩擦便能“嗷嗷——”地跑。我现在还听得见它的声音。我不记得它最终是怎样离开我的了,有时候我设想它现在在哪儿,或者它现在变成了什么存在于何处。

但是我记得它是怎样来的。那天可谓双喜临门,母亲要带我去北海玩,并且说舅舅要给我买那样一只小汽车。母亲给我扣领口上的纽扣时,我记得心里充满庄严;在那之前和在那之后很久,我不知道世上还有比那小汽车更美妙更奢侈的玩具。到了北海门前,东张西望并不见舅舅的影。我提醒母亲:舅舅是不是真的要给我买个小汽车?母亲说:“好吧,你站在这儿等着,别动,我一会儿就回来。”母亲就走进旁边的一排老屋。我站在离那排老屋几米远的地方张望,可能就从这时,那排老屋绿色的门窗、红色的梁柱和很高很高的青灰色台阶,走进了我永不磨灭的记忆。独自站了一会儿我忽然醒悟,那是一家商店,可能舅舅早已经在里面给我买小汽车呢,我便走过去,爬上很高很高的台阶。屋里人很多,到处都是腿,我试图从拥挤的腿之间钻过去靠近柜台,但每一次都失败,刚望见柜台就又被那些腿挤开。那些腿基本上是蓝色的,不长眼睛。我在那些蓝色的漩涡里碰来转去,终于眼前一亮,却发现又站在商店门外了。不见舅舅也不见母亲,我想我还是站到原来的地方去吧,就又爬下很高很高的台阶,远远地望那绿色的门窗和红色的梁柱。一眨眼,母亲不知从哪儿来了,手里托着那只小汽车。我便有生第一次摸到了它,才看清它有几个像模像样的窗但是没有门——对此我一点都没失望,只是有过一秒钟的怀疑和随后好几年的设想,设想它应该有怎样一个门才好。我是一个容易惭愧的孩子,抱着那只小汽车觉得不应该只是欢喜。我问:“舅舅呢,他怎么还不出来?”母亲愣一下,随我的目光向那商店高高的台阶上张望,然后笑了说:“不,舅舅没来。”“不是舅舅给我买吗?”“是,舅舅给你买的。”“可他没来呀?”“他给我钱,让我给你买。”这下我听懂了,我说:“是舅舅给的钱,是您给我买的对吗?”“对。”“那您为什么说是舅舅给我买的呢?”“舅舅给的钱,就是舅舅给你买的。”我又糊涂了:“可他没来他怎么买呢?”那天在北海的大部分时间,母亲都在给我解释为什么这只小汽车是舅舅给我买的。我听不懂,无论母亲怎样解释我绝不能理解。甚至在以后的好几年中我依然冥顽不化固执己见,每逢有人问到那只小汽车的来历,我坚持说:“我妈给我买的。”或者再补充一句:“舅舅给的钱,我妈进到那排屋子里去给我买的。”

对,那排屋子:绿色的门窗,红色的柱子,很高很高的青灰色台阶。我永远不会忘。惠特曼的一首诗中有这样一段:“有一个孩子逐日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倾向那东西/于是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在那一天,或在那一天的某一部分/或继续了好几年,或好几年结成的伸展着的好几个时代。”正是这样,那排老屋成了我的一部分。很多年后,当母亲和那只小汽车都已离开我,当童年成为无比珍贵的回忆之时,我曾几次想再去看看那排老屋。可是非常奇怪,我找不到它。它孤零且残缺地留在我的印象里,绿色的门窗红色的梁柱和高高的台阶……但没有方位没有背景周围全是虚空。我不再找它。空间中的那排屋子可能已经拆除,多年来它只作为我的一部分存在于我的时间里。

但是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了它。事实上我很多次就从它旁边走过,只是我从没想到那可能就是它。它的台阶是那样矮,以致我从来没把它放在心上。但那天我又去北海,在它跟前偶尔停留,见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往那台阶上爬,他吃力地爬甚至手脚并用,我猛然醒悟,这么多年我竟忘记了一个最简单的逻辑:那台阶并不随着我的长高而长高。这时我才仔细打量它。绿色的门窗,对,红色的柱子和青灰色的台阶,对,是它,理智告诉我那应该就是它。心头一热,无边的往事瞬间涌来。我定定神退后几米,相信退到了当年的位置并像当年那样张望它。但是张望越久它越陌生,眼前的它与记忆中的它相去越远。从这时起,那排屋子一分为二,成为我的两部分,大不相同甚至完全不同的两部分。那么,如果我写它,我应该按照哪一个呢?我开始想:真实是什么。设若几十年后我老态龙钟再来看它,想必它会一分为三成为我生命的三部分。那么真实,尤其说到客观的真实,到底是指什么?

7.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每逢有人问到小汽车的来历时,“我”都坚持说是我妈给我买的,表现了“我”的倔强和对舅舅的埋怨。

B. 作者说:“我是一个容易惭愧

四川省宜宾市普通高中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语文试题

孩子,抱着那只小汽车觉得不应该只是欢喜。”表现了“我”的自卑和胆小。


C. 文章第三段引用惠特曼的诗歌,承上启下,点明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使文章生动有趣。

D. 文章以“玩具”为标题,因为它是作者情感的寄托物,作者通过回忆买玩具的往事,表达对母亲的怀念和对人生、生命的思考。

8. 作者在文中反复提及“那排屋子”“绿色的门窗”“红色的柱子”“很高很高的青灰色台阶”,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 文章的结尾写到“那么真实,尤其说到客观的真实,到底是指什么?”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7. D    8. ①玩具是母亲在老屋里好不容易买来的,它承载着的永不磨灭的童年记忆和母亲对我的爱;②表达了我对美好童年的怀念,对母亲的怀念;③表达了岁月流逝,物是人非的感伤。   

9. “真实”主要强调:关于“玩具”关于“那排屋子”的真实感受。“客观的真实”主要强调:“玩具”到底是谁买的以及“那排屋子”到底是怎样的模样?它们比主观感受更有价值吗?客观上终归是时过境迁,“真实”让人感慨;情感上终归是难以释怀,爱的记忆如此“真实”。文章这样结尾体现作者内心深处的疑惑与思考。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A选项“对舅舅的埋怨。”错误,由原文“我听不懂,无论母亲怎样解释我绝不能理解。”可知,是我不能理解,而不是“对舅舅的埋怨”。B选项,“表现了‘我’的自卑和胆小”错误,不是“自卑和胆小”,应该是“非常高兴”。C选项“使文章生动有趣”错误,应该是“使内容更加丰富,意蕴更加深刻”。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物象作用的能力。小说中物象的基本作用有:①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③衬托环境,或者具有象征意义。分析物象的作用,首先要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物象的作用,其次要注意物象出现的位置,尤其是反复出现的位置,要结合上下文来分析。由原文“我站在离那排老屋几米远的地方张望,可能就从这时,那排老屋绿色的门窗、红色的梁柱和很高很高的青灰色台阶,走进了我永不磨灭的记忆。”可知,玩具是母亲在老屋里好不容易买来的,它承载着的永不磨灭的童年记忆和母亲对我的爱;由原文“很多年后,当母亲和那只小汽车都已离开我,当童年成为无比珍贵的回忆之时,我曾几次想再去看看那排老屋。”可知,表达了我对美好童年的怀念,对母亲的怀念;由原文“我定定神退后几米,相信退到了当年的位置并像当年那样张望它。但是张望越久它越陌生,眼前的它与记忆中的它相去越远。”可知,表达了岁月流逝,物是人非的感伤。

【9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体会句子含意的原则:①从词语到句子,即根据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关系来理解。②从形式到内容,即根据句子的结构特点、修辞手法及句子的语言气势,对它表达的内容来理解与把握。③从篇章到语句,即联系文章主旨来理解句子的真实含意。由原文“但是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了它。事实上我很多次就从它旁边走过,只是我从没想到那可能就是它。它的台阶是那样矮,以致我从来没把它放在心上。”可知,“真实”主要强调:关于“玩具”关于“那排屋子”的真实感受。由原文“我定定神退后几米,相信退到了当年的位置并像当年那样张望它。但是张望越久它越陌生,眼前的它与记忆中的它相去越远。从这时起,那排屋子一分为二,成为我的两部分,大不相同甚至完全不同的两部分。那么,如果我写它,我应该按照哪一个呢?”可知,“客观的真实”主要强调:“玩具”到底是谁买的以及“那排屋子”到底是怎样的模样?它们比主观感受更有价值吗?客观上终归是时过境迁,“真实”让人感慨;由原文“我开始想:真实是什么。设若几十年后我老态龙钟再来看它,想必它会一分为三成为我生命的三部分。”可知,情感上终归是难以释怀,爱的记忆如此“真实”。文章这样结尾体现作者内心深处的疑惑与思考。

【点睛】“重要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它或揭示文章主旨,或表达作者情感,或有着丰富内涵。常见的有如下几类:意蕴丰富的哲理句、揭旨明理的议论句、观点鲜明的抒情句、语意深长的双关句、生动形象的修辞句。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杨云翼,字之美,其先赞皇檀山人。云翼天资颖悟,初学语辄画地作字,日诵数千言。登明昌五年进士第一,词赋亦中乙科,特授承务郎、应奉翰林文字。

四年,大元及西夏兵入鄜延,潼关失守,朝议以兵部尚书蒲察阿里不孙为副元帅以御之。云翼言其人言浮于实,必误大事。不听,后果败。兴定元年六月,迁翰林侍讲学士,兼修国史,知集贤院事,兼前职,诏曰:“官制入三品者例外除,以卿遇事敢言,议论忠谠,故特留之。”时右丞相高琪当国,人有请榷油者,高琪主之甚力,诏集百官议,户部尚书高夔等二十六人同声曰:“可。”云翼独与赵秉文、时戩等数人以为不可,议遂格。高琪后以事谴之,云翼不恤也。二年,拜礼部尚书,兼职如故。三年,筑京师子城,役兵民数万,夏秋之交病者相籍,云翼提举医药,躬自调护,多所全济。四年,改吏部尚书。凡军兴以来,入粟补官及以战功迁授者,事定之后,有司苛为程式,或小有不合辄罢去,云翼奏曰:“赏罚国之大信,此辈宜从宽录,以劝将来。”

贞祐中主兵者不能外御而欲取偿于宋故频岁南伐有言之者不谓之与宋为地则疑与之有谋至于宰执他事无不言者独南伐则一语不敢及云翼乃建言曰:“国家之虑,不在于未得淮南之前,而在城既得淮南之后。盖淮南平则江之北尽为战地,进而争利于舟楫之间,恐劲弓良马有不得骋者矣。彼若扼江为屯,潜师于淮以断饷道,或决水以潴淮南之地,则我军何以善其后乎。”章奏不报。时全果大败于淮上,一军全没。宣宗责诸将曰:“当使我何面目见杨云翼耶?”卒,年五十有九。

(节选自《金史·杨云翼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贞祐中/主兵者不能外御/而欲取偿于宋/故频岁南伐/有言之者不谓之/与宋为地/则疑与之有谋/至于宰执/他事无不言者/独南伐则一语不敢及/

B. 贞祐中/主兵者不能外御/而欲取偿于宋/故频岁南伐/有言之者/不谓之与宋为地/则疑与之有谋/至于宰执他事/无不言者/独南伐/则一语不敢及/

C. 贞祐中/主兵者不能外御而欲取偿于宋/故频岁南伐/有言之者/不谓之与宋为地/则疑与之有谋/至于宰执/他事无不言者/独南伐则一语不敢及/

D. 贞祐中/主兵者不能外御而欲取偿于宋/故频岁南伐/有言之者不谓之/与宋为地/则疑与之有谋/至于宰执他事/无不言者/独南伐/则一语不敢及/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殿试者。殿试成绩分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称号。

B. 词赋是中国古代科举名目之一。明经科考的主要内容是儒家和道家经典,北宋王安石变法,废除明经。

C. 三品是古代官员的官阶。以清朝为例,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一品有正、从之别。

D. 京师泛指中国古代帝王的都城。东晋都建康,唐都长安,南宋都应天府,后迁都临安府。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杨云翼天资聪明,悟性极高。刚学会说话便在地上划字,每天背诵几千字的文章。后来考中进士第一,词赋也中了乙科。

B. 杨云翼不畏强权,正直敢言。有人请求油价专卖,高琪竭力赞同,诏令百官商议此事,杨云翼等人却表示反对,高琪为此怀恨在心。

C. 杨云翼医术高明,救治伤病。京师修筑子城,征役数万士兵和百姓。时处夏秋之交,病患无数,杨云翼亲自用药护理病患,救治了许多人。

D. 杨云翼大胆直谏,分析透彻。朝廷连年南下侵宋,杨云翼上书直谏,认为国家的忧虑在得到淮南之后,水战将成为胜败关键。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官制入三品者例外除,以卿遇事敢言,议论忠谠,故特留之。

(2)彼若扼江为屯,潜师于淮以断饷道,或决水以潴淮南之地,则我军何以善其后乎。

【答案】10. C    11. B    12. C   

13. (1)官制入三品的人,按规定应外调到地方任职,因为你遇事敢言,议论国事忠诚正直,所以特意留在朝中。

(2)敌方如扼住长江屯兵,暗中(派)军队到淮河来切断粮道,或者使淮河冲破堤岸来淹没淮南的土地,那么我军如何处理后事呢?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文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注意句子中对仗的地方,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主兵者不能外御而欲取偿于宋”的意思是“朝廷无法抵挡元兵进犯转而想从南宋那里得到补偿”,中间不能断开,所以排除选项AB,“不谓之与宋为地”的意思是“不是认为他替宋人争地”,中间不能断开,“他事无不言者”的意思是“其他的事没有不议论的”,中间不能断开,所以排除选项D,故选C。


句子翻译:贞祐以来,朝廷无法抵挡元兵进犯转而想从南宋那里得到补偿,因而连年南下侵宋。有议论这件事的人,不是认为他替宋人争地,就是怀疑他与宋人结谋。以至于宰相和执政大臣,其他的事没有不议论的,只有对南伐这件事一句话也不敢提及。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B选项“明经科考的主要内容是儒家和道家经典”错误,明经科考的主要内容是“儒家经典”,没有“道家经典”。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所以首先要理解文意,通过对比法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C选项“杨云翼亲自用药护理病患,救治了许多人。”不能说明杨云翼“医术高明”。故选C。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1)外:此处指“地方”。以:因为。忠谠:忠诚正直。特:特意。(2)屯:屯兵。潜:暗中。潴:淹没。善:处理。

【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             

  译文:杨云翼,字之美,其先赞皇檀山人。云翼天资颖悟,初学语辄画地作字,日诵数千言。登明昌五年进士第一,词赋亦中乙科,特授承务郎、应奉翰林文字。杨云翼字子美,他的祖先是赞皇(今河北赞皇)檀山人。天资聪明领悟力强,刚学会说话便在地上划字,每天背诵几千字的文章。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杨云翼考中进士第一,词赋也中了乙科,被特授承务郎、应奉翰林文字。贞祐四年(1216年),元、西夏联军进兵鄜(fū)延,潼关失守,朝廷商议由兵部尚书蒲察阿里不孙任副元帅进行抵御,杨云翼称此人言过其实,必误大事,朝廷不听他的意见,后来果然战败。兴定元年(1217年)六月,杨云翼迁任翰林侍讲学士,兼修国史,管理集贤院事,兼任以前的职务,皇上下诏说:“官阶高于三品的,按例应到外面任职,因为你遇事敢言,议论国事忠诚正直,所以特意留在朝中。”当时右丞相术虎高琪执掌朝政,有人建议将油纳入专卖,高琪竭力赞同,召集百官商议此事,户部尚书高夔等二十六人同声赞许,只有杨云翼和赵秉文、时戬等几个人表示反对,这一建议才被搁置下来,高琪后来找事责备他,他也不以为意。次年,升任礼部尚书,并兼前职。兴定三年(1219年),京师修筑子城,服劳役的士兵、百姓有好几万人。时处夏秋之交,生病的人接连不断,杨云翼携带药品,亲自护理病患,救治了许多人。兴定四年(1220年),杨云翼改任吏部尚书。自从战争发生以来,一些人因交纳粮食而得补官或者因战功而升迁,然事成以后,相关机构又设置许多繁琐苛刻的程式,小有不合,即遭罢黜。对此杨云翼上奏:“赏罚是关乎国家信誉的大事,对这些人应该从宽录用,以勉励后者。贞祐以来,朝廷无法抵挡元兵进犯,转而想从南宋那里得到补偿,因而连年南下侵宋。议论这件事的,不是被诬陷替宋人争地,就是被怀疑与宋人结谋。以至于宰执大臣对南伐一事也不敢提及。惟有杨云翼上书直谏:“国家的忧虑,不在未得淮南之前,而在得到淮南之后。淮南一旦平定,长江以北都将成为战场,进而需在水战之中争利,恐怕强弓良马不能有用武之地。敌方如扼住长江屯兵,潜师至淮河切断粮道,或决开淮河淹没淮南的土地,那么我军该如何善后呢?”上奏后没有回复。时全果然在淮河大败,全军覆没。宣宗责备各位将领说:“让我有什么面目去见杨云翼呢?”杨云翼去世,五十九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①

(南宋)张孝祥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徒倚栏干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②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杜若满芳洲。

注释:①乾道五年(1169年),张孝祥自请闲职以侍亲,获准,于是乘舟返乡。②沉累(lěi):指屈原。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片“日落”三句,描写远眺之景,使词人感触深长,思绪难平。

B. 上片尾句描写从傍晚到月夜的景色,承上启下,为下片抒情积蓄了情势。

C. 下片“人间好处”二句,运用反问,表达世间好处比不上此处风景的。

D. 下片尾句,词人想象满山遍野的杜若花,用美景反衬心境的悲凉。

15. 有人评价此词:“吊古是明写,伤感则见于言外。”请结合本词,分析“伤感”的内涵。

【答案】14. D    15. ①宦海浮沉,飘泊倦怠。“湖海倦游客”表现出词人官途江湖上,身心俱疲的状态。②凭古伤今,怀才不遇。词人因屈原的“离忧”而联想到自己怀才不遇的辛酸困苦。③渴求清明政治,盼望贤主赏识。结尾词人表达渴求被遇的心声,希望有贤明的君主可以发现并重用自己。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从诗歌的结构内容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诗歌的表达意蕴。D选项,“想象满山遍野的杜若花”错误,满山遍野的杜若花是“实写”,并非想象。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评价诗歌思想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抓显情语,分析景语,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开头“湖海”二句,从自身落笔。横空而起,抒发词人湖海飘泊和怀才不遇的感慨,词人曾在《请说归休好》诗中吐露过脱离官场的复杂心情:“请说归休好,从今自在闲。”又说:“田间四时景,何处不开颜?”这种宦海浮沉而今欲归休的感受,贯穿全篇,使这首境界阔大、宏丽的词作中带上沉郁的格调。“欲吊”句写词人对曾流放此地的诗人、政治家屈原的凭吊。词人欲要凭吊屈原,却“无所”可吊,词人不知道屈子沉水处,虽然心有遗憾、惭愧,但看到“渔儿樵子”不免庆幸,屈原死前与渔夫有过对话,便猜想他们可能懂得屈原离忧。词人因屈原的“离忧”而联想到自己怀才不遇的辛酸困苦,希望有贤明的君主可以发现并重用自己,所以有了“回首叫虞舜”。但是除了满山开得正艳的杜若花外,没有任何人回答他的苦苦呼唤。其中花开烂漫的美景反衬出词人心境的悲凉。结尾他喊出了自己渴求被遇的心声,最后却以无声的景语默默作结,仿佛是给词人的凄凉回答。整首词在满含豪气的描写中,夹杂栏杆拍遍却无人会得的心酸,复杂的情感使词情波澜起伏。

【点睛】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人们社日的迎神赛会,与“烽火扬州”形成对照,表现国土沦丧的哀痛。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弹奏时变换不同的指法演奏名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岳阳楼的一副长联里有“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的佳句,《岳阳楼记》中对应“两字关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佛狸祠下    (2). 一片神鸦社鼓    (3). 轻拢慢捻抹复挑    (4). 初为《霓裳》后《六幺》    (5). 先天下之忧而忧    (6). 后天下之乐而乐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属于情境型默写题,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佛狸”“祠”“ 拢”“ 捻”“ 霓裳”。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北京这个地方汇聚了全国各地的人。有时候走在街头,       的人往往在说着你所听不懂的话,它们或者柔软轻快,或者厚重朴直,或者明朗爽利。虽然有的方言听不懂,但是不同的腔调仿佛负载着不同地域的气质风采。这在众多的方言小品节目中,在各地的地方戏曲中展现得       。但是,操着不同方言的人怎么沟通呢?这需要一种工具书来解释这些方言,这就要说到训诂学的另一门类——方言学。

西汉时期的扬雄写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方言词汇书——《方言》。本书搜集了前代遗留下来的方言资料,经常拿着笔和绢,亲自调查、编写到京城来的人说的各种方言。扬雄综合这些所收集和调查到的资料,形成了《方言》一书。他发现了方言在历史中的发展变化:以前各诸侯国之间来往交流较少,各地方言       ;到了汉代,交通较之以前方便了,交流多了,原来的方言就变成了现在的同义词。而那些意思相同但发音不同的汉字,就是因为时代不同或者地域不同而产生的。所以,在《方言》里我们看到,扬雄一方面汇集了各地不同的方言,(    )。这不仅展现了汉语的       ,也证明汉语的共同语正在形成。同时,《方言》也反映了社会的风土人情,我们可以从当时的语言中了解汉代人的生活状况,比如衣服形制、身份地位等。

17. 下列在文中括号里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另一方面还指出了全国或者较大地域内所使用的“通语”。

B. 同时,他还指出了全国或者较大地域内所使用的“通语”。

C. 另一方面还把全国或者较大地域内所使用的“通语”汇总入册。

D. 同时,也把全国或者较大地域内所使用的“通语”汇总入册。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

四川省宜宾市普通高中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语文试题

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萍水相逢    酣畅淋漓    截然不同    琳琅满目

B. 擦肩而过    淋漓尽致    千差万别    丰富多彩

C. 擦肩而过    酣畅淋漓    截然不同    丰富多彩

D. 萍水相逢    淋漓尽致    千差万别    琳琅满目

19.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本书搜集了前代遗留下来的方言资料,扬雄经常拿着笔和绢,亲自调查、编写到京城来的人说的各种方言。

B. 本书收集了前代遗留下来的方言资料,经常拿着笔和绢,亲自调查、编写到京城来的人说的各种方言。

C. 本书搜集了前代遗留下来的方言资料,经常拿着笔和绢,亲自调查、记录到京城来的人说的各种方言。

D. 本书收集了前代遗留下来的方言资料,扬雄经常拿着笔和绢,亲自调查、记录到京城来的人说的各种方言。

【答案】17. A    18. B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根据前句的“一方面”,此句应该是“另一方面”,根据前句“汇集……”,保持句子结构一致的原则,所以此句也应是“指出……”,只有A选项最符合,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萍水相逢:萍随水漂泊,聚散无定。比喻素不相识之人偶然相遇。擦肩而过:挨着肩而溜走。指没有抓住机会。此处的语境是指“挨着肩而走的”人,所以应该用成语“擦肩而过”。酣畅淋漓:是形容非常畅快、舒适。 常指文章绘画,文艺作品感情饱满,笔意流畅,情感得到充分抒发。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也可以形容非常痛快。此处的语境为“展现”的“非常充分、透彻”,所以应该用成语“淋漓尽致”。截然不同:表示事物相互之间,界限分明,全然不一样。千差万别:形容种类多,差别大。这里指各地的“方言”种类多,差别大,所以应该用成语“千差万别”。琳琅满目: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丰富多彩:形容花样很多,内容丰富。此处语境是“展现汉语”的丰富内容,所以应该用成语“丰富多彩”。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A选项搭配不当,“编写……方言”错误,应改为“记录……方言”。B选项缺主语,在“经常”前加“扬雄”;搭配不当,“编写……方言”错误,应改为“记录……方言”。C选项缺主语,在“经常”前加“扬雄”。故选D。

【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20.下面一段文字如果加上一些虚词,表达效果会更好。请将下面的虚词插入文中适当的地方。插入后,将紧接虚词后的词语或词组填在横线上。

荧屏文化类节目多是为观众提供文化知识、文化启迪文化反思。如今,《经典咏流传》《中国成语大会》等成为“现象级节目”,电视节目传承中华文化被关注。这股突然刮起的“电视国学风”,意味着《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经典咏流传》等的成功,体现了国人重拾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迫切心愿。

①甚至____ ②随着____ ③已经____ ④不仅_____ ⑤而且 _____

【答案】    (1). ①文化反思    (2). ②《经典咏流传》    (3). ③被关注    (4). ④意味着    (5). ⑤体现了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使用关联词的能力。要分析句子间的关系和关联词语的搭配,这类题目首先要浏览语段,了解大概内容,通过把握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确定关联词。文化知识、文化启迪和文化反思三者之间有递进关系,所以在“文化反思”前加表递进关系的词语“甚至”。“电视节目传承中华文化”是“随着”《经典咏流传》《中国成语大会》等成为“现象级节目”的这一过程中“被关注”的,所以前加“随着”更符合客观规律。“已经”强调“被关注”的完成。最后两句之间有递进关系,所以用关联词“不仅……而且……”。

【点睛】关联词语在使用中有着固定的搭配关系,一般不能换用。在辨析虚词时,要结合句中出现的词语,看清是不是成套出现,是否构成了固定搭配关系。一些虚词如有多种搭配关系,就要结合语境来选择。


21.下面文段中有三处表述有逻辑问题,请找出并加以修改,使之严密。

①目前,教育培训需求旺盛。②但培训市场蓬勃发展,必然产生诸多问题。③据统计,有58.7%

四川省宜宾市普通高中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语文试题

受访者称曾被培训机构的虚假宣传欺骗过。④因此,必须禁止培训机构发布广告。⑤我国还没有针对培训市场的立法,教育培训的行政管理权限不清晰。⑥如果有了专门的立法,难道还会有培训机构虚假宣传的现象吗?


【答案】②但培训市场蓬勃发展,可能产生诸多问题。

④因此,必须禁止培训机构发布虚假营销广告。

⑥如果有了专门的立法,培训机构的虚假宣传会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解析】

试题分析:②句中“必然”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客观实际,故应修改为“可能”。④句中“禁止培训机构发布广告”不合理也不合法,因上文有“58.7%的受访者称曾被培训机构的虚假宣传欺骗过”,故可改为“禁止培训机构发布虚假营销广告”。⑥句中“难道还会有培训机构虚假宣传的现象吗?”是一个反问句,意思是就不会有培训机构虚假宣传的事了,但制止培训机构虚假宣传仅有立法是不够的,故此句可改为“培训机构的虚假宣传会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文化中流传有很多视角不一样的观点,如“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与“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如“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与“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如“唯大英雄真本色”与“识时务者为俊杰”等。

请针对生活现象,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书写规范;不少于800字。

【答案】

不争与争

当代社会,不争与争早已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有人认为不争是软弱的表现,而竞争才是21世纪主流;也有人认为争来争去的行为则太过于激烈,我们应该更加从容、不争,退一步海阔天空。那么,不争与争,那到底该怎样去调节呢?

在我看来,不争时,则不争;该争时,必得争!把握争与不争的度,是调控人生航向的关键。

当不争,则不争。

不争,是一种潜藏在内心深处的自信与从容,是一种看破而不说破的大彻大悟。古有晋文公退避三舍,博得千古美名;又有蔺相如回避廉颇,传为百世佳话。此乃不争之道——以退为进,方为大进。

今有大国激烈之争,在经济与政治的多重压力下,许多国家纷纷败下阵来,中国却仍然屹立全球,以其温和坚定的形象征服世人,“一带一路”风生水起,高铁奔驰于亚欧大陆,中国对于周边国家的“不争”,让现代丝绸之路以更为迅猛的速度延展至全世界----不争蝇头小利,才得以更深远的发展前景。

然而,不争,并不意味着一味地忍让,而是不斤斤计较,在整体上宏观把握;同时,我们必须坚持自己恒定的原则,在大事上不可退让。前者是怯懦的表现,后者才领略到了“不争”的真正含义。

所以,当争时,必须争!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民众流离失所,痛苦不堪,却依然不敢愤然反抗。鲁迅先生曾发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痛恨之叹,可见,“争”,何其重要!纵观历史长河,哪一次变革,不是争的结果?从茹毛饮血,到灿烂的文明世界,从视生命如草芥,到人生而平等的思想转变,有多少英雄人物为了社会的一点点推进而壮烈牺牲?商鞅车裂而死,变法却流传下来;布鲁诺慷慨就义,终在鲜花广场上留下为真理而奋斗的身影;保尔终身为革命奔走,实现了他璀璨的人生价值……争,是勇气,是信念,是克服人性本懦的外在表现!面对契机,我们要争;面对原则,我们要争;面对科学真理,我们要争;面对国家大义,我们更要争!

再看争与不争,我们会发现,争是不争的基础,不争是争的体现。因为有争,所以可以不争;因为不争,才会有下一次更加辉煌的争!把握好争与不争,才能掌控好自己的人生。

不争,像飘逸的云朵,从容而坚定;争,则像广阔的天空,让一切的云朵有了无限的可能。 愿我们都能有足够多的云彩、足够大的天空,去编织人生美丽的彩虹!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写作文的能力。

审题:本题是材料作文。材料中给了三组对立的观点,首先我们应该先理解每组各自的观点是什么。第一组观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指自然界生物优胜劣汰,后也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中的优胜劣汰,体现的是“竞争”;“淡泊名利,与世无争”体现的是一种“不争”的人生态度。“争”与“不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处事态度。第二组观点:“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是说想在社会上有立身之地,必须要学习,但学习还要读书,如果不读书就做不了一个有学问的人,此观点强调的是“读书时为了做一个有学问的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指的是通过学习,博取了功名,自然能有荣华富贵,也自然少不了美貌女子,此句强调的是“读书为的是追逐名利”,“做一个有学问的人”和“追逐名利”是两种不同的态度。第三组观点:“唯大英雄真本色”指的是要具有英雄的壮举才能称得上为英雄;“识时务者为俊杰”意思是认清时代潮流形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方可为英雄豪杰。“做真正英雄的人”和“能认清代潮流形势的人”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可以针对这三组不同的观点态度立意,发表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立意:

(1)争与不争

(2)“不争”也是“争”

(3)做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

(4)做时代的真英雄

素材:

(1)英国诗人瓦特?兰德: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2)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竞争可能是建设性的,也可以是破坏性的。

(3)不与人争,并非是一种放弃有所作为的心态,而恰恰是一种不忘初心、不为追名逐利去做自己心中所属之事的人生观。

(4)与人世无争,不屑与人世有争。也许你认为这是一种消极的逃避态度,但我看到的,却是在认清世事后,仍能“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爱秋月春风”的恬静淡然的人生智慧与处世之道。

(5)不与人争,是一种看透浮世之后仍能豁达于世、寻找自己价值的真正勇者的选择。苏东坡在王安石变法相争无果、乌台诗案被贬后,没有再去纠结变法是对是错,没有再去竞争谁能在朝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是欣然离去,在赤壁之处高呼“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在泥泞小道大喝“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不是逃避,而是他知道,竞争所带来的后果必是两派对立、政治腐、败,民间亦再无安宁之日,既不争可换自身逍遥,不争可得百姓祥和,又何不淡然处世?而竞争的孰是孰非,千百年后,后人自有论断。


结构层次:文章开篇亮明观点:不争时,则不争;该争时,必得争!文章列举蔺相如回避廉颇和我国的“一带一路”,阐述了“当不争,则不争”;文章接下来列举鲁迅、商鞅、布鲁诺和保尔的例子,说明“当争时,必须争”。文章最后得出结论:把握好争与不争,才能掌控好自己的人生。

【点睛】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



学校首页:广东中小学


 找学校


关注广东招生在线




  

  • 延伸阅读
  • 热门阅读
  • 相关评论

[找学校]    [招生简章]    [专业学费]    [录取分数]    [航拍视频]    [最新]


粤ICP备11094791号
【我要报名】  【回到顶部】  【放大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