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预警:备考千万别轻视语文,几位名校长的丢人错误敲响警钟!

2019/5/29  教育网络  阅读:  【放大镜】  


高考预警:备考千万别轻视语文,几位名校长的丢人错误敲响警钟!

/东岳郭德怀


2019年的高考,马上就要来临了,参考的莘莘学子,为使你的语文备考准备得更充分,请你读读这篇短文吧。

1

近年,国家教育部规划编制的中小学新教材及高考内容,把语文的地位提升到了史无前例高考语文为王的时代来了,谁再轻视语文,谁就要吃大亏,受重损。

你若不相信,请看以下最新信息:

一.语文新教材的重大变化:

今年初,国家教育部通知,从今年下半学期开始(2019年9月),全国中小学生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都使用统一部编版教材。

孩子们的课本将发生很大变化作为最重要的一门学科,语文教材的变化,是所有家长、老师最关心的问题!” 原国家副总督学、教育部基教司原司长王文湛如是说。

 

具体变化如下:

其一:大量增加古诗文新的语文教材一年级到六年级古诗词128篇,比旧教材增加87%。初中语文的古诗词增加51%。高考要求学生背诵的古诗词由60篇增加到70篇特别让人吃惊的是小学语文课本变天:一年级就有《论语》,要求学生背诵并理解《论语》选段“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此前,这是初中一年级语文课本上的内容。

其二;增加了课外阅读量,中小学增加大量课外必读名著,初中阶段30本,高中阶段16本,这些必读名著中有很多是类似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样的长篇巨著。小学新教材里也增加了大量课外阅读要求。这些书目不是可看可不看,你必须看,因为名著阅读已经是必考内容,而且要与教师平时的语文教学和学生的评估直接挂钩,不看不行。

新教材对阅读的广度、深度、难度增加,思辨性越来越强。要学好语文,光是依靠课堂上的老师讲课和教材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使学生在大量获取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提高分析、综合、归纳、表达、交流、沟通等能力

要完成这么重的阅读量语文老师要求孩子平时每天必须阅读30分钟以上。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将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这一条,家长们必须高度重视,有效配合,否则,你的孩子就真的输在了起跑线上。

二、从语文教学的课时占比,看其重要地位依然是百科之母。

语文是工具科,是母语,是学习其他各科的基础前提,教育部规定的其课时占比,充分体现了语文的重要性。

九年义务教育一共上课9522节课,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毕业一共上课13000节课,语文是第一大科,占总课时的21%以上。中小学阶段一共开设20门课,语文占1/5的课时还要多。

 

三.语文考试难度增加。

就语文中考来说,近年各地已在相继增加语文中考总分,且高达30分:

2013年末—2016年,北京中考语文增加30分;2015年,湖南长沙等地中考语文增加30分;2018年,山东济南等地中考语文增加30分......

与此相伴的是考试难度不断增加。譬如,文言文、古诗词试题内容增加,名著选段后的“模仿续写”要求提升等。

 

再来看看高考语文新增加的难度:

(1)在原定150分钟的考试时间内,高考语文试题的阅读量加大。以全国语文试卷1为例,试卷阅读字数2017年是8042字,2018年是9015字,2019年很可能达到10000字。

(2)阅读试题难度加大,试题内容具有思辨性、复杂性、扩展性,延伸到各领域,哲学、历史、科技什么类型的内容都有。而且还专找让考生想不到的领域。阅读要求远远高出了中学语文教学平时教的水平。

看来,“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所说的“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绝不是耸人听闻,而是即将来到

专家们警告说,如果平时读书少,只看《读者》和四大名著,只看所谓的课内教材,不看课外人文和科技书籍,别说高考语文,就连中考语文都将应付不来

事实证明专家的警告可不是吓唬人的。2018年,一位语文教师带领所教毕业班学生参加高考“全国卷1”的语文考试,试卷共22题,考生需要阅读理解的试题字数9015个,比2017年多了900多字。其语文课代表因为语文阅读写作能力较强,用了不到120分钟就基本全部答完了,其余30分钟时间用于复查纠错,整个考试过程从容不迫,充满自信,取得了132分的好成绩(试卷满分是150分)。

 

而同班平时对语文轻视不屑、阅读写作理解能力差的数学课代表,仅仅阅读分析和应答现代文、文言文阅读板块试题就足足用了130分钟才勉强做完,答案对错自己毫无自信,看看最后只剩下20分钟了,才心急火燎匆匆完成了作文。语文总得分86分。虽然他的数学成绩比语文课代表高了25分,但因语文科失分太多,加之其他科试题阅读量也加大,他的阅题理解速度迟缓也影响到得分,各科总成绩没有达到大学录取分数线。看到语文课代表考上了心仪的北京师范大学,他为自己重理轻文的苦果懊悔不已。

 

这两个学生的事例对比,证实了一个现实:新一轮的教改实施后,语文能力水平高者在整个考试中占有明显优势。

 

3)高中作文要求颠覆性的变化,增加了要学生模仿写诗、写小说、写散文、写戏剧的文学体裁训练。这一作文难度是空前的。学生对散文式的作文倒不陌生,但其他三种体裁的专题作文训练以前则极少涉及过。而且令人忐忑不安的是,这种文学体裁的作文考试也必将在不久的语文高考试卷中出现。眼下如不抓紧起步训练,到时将会吃大亏。

4)今后高考所有科目都会是对语文的持续考察。不仅是语文试卷增加了阅读量,其他科目都增加。以高考为例,原来其他科所有的考题题面只有2000多字,以后的题面阅读量会增加到5000多字甚至是9000+。没有好的语文阅读理解分析能力,势必会影响得分。

教育部权威人士王文湛在中国教育明德论坛上明确表示:高考区分度主要在语文。有关教育科研人员调研了近两年的高考试题情况,感慨地说:语文为王的高考确实已经来临。

 

这是实情而非夸张之语。要应对这种新形势,师生和望子成龙(凤)家长务必对新教材和中高考新增加的难度点了如指掌,逐条研究并落实对策,扎扎实实地进行阅读和写作训练,千万别打无准备之仗,应试教育那套考前猜题押题到考场上撞大运的招术,绝对是不靠谱误人子弟的。

 

2

面对新形势要提升对语文重要性的再认识。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中学师生及家长要想在中央上层拍板出台的新一轮教改中,与时俱进,取得语文新成绩,首当其冲的事就是要转变口头重视实则轻视语文的旧理念,充分认清语文在传承、发扬、创新国学文化精神方面的重要性,认清高考语文为王新要求的良苦用心。

为此,请那些重理轻文的师生及家长,认真领悟以下几位名人对学习语文重要性的阐述,你们是否还要坚持让语文给英语、数理化让路呢?

关于语文对治国兴业的重要性,三国时代魏文帝王曹丕早有名言警示百代:“文章乃兴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当代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中小学阅读教学专家方圆也高屋建瓴说:“民族兴亡,语文有责。”、“作为中国人,开口要讲中国话,动笔要写中国文章。中国语文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是他的灵魂和血肉,根本不能分开。”、“语文素养的高低,听说读写能力的好坏,将会影响人一生的事业发展。”

关于语文为百科之母的重要性,中国当代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要打好基础,不管学文学理,都要学好语文。因为语文天生重要。不会说话,不会写文章,行之不远,存之不久。学理科的不学好语文,写出来的东西文理不通,枯燥无味,诘屈聱牙,让人难以看下去,这是不利于交流,不利于事业发展的。

中国著名数学家、教育家、原复旦大学校长、教授苏步青说:“如果说数学是各门学科的基础,那么语文就是这个基础的基础。”当年他还曾说:要进复旦大学,先考语文,语文不及格,免谈。”

上述名人有关语文重要性的论述,特别是语文水平对人之事业发展的重要影响,有当今几位名人的正反事例可以佐证:

一个是全国闻名的80后作家韩寒,上中学时语文写作能力高,凭借着一篇大赛作文《杯中窥人》鹤立鸡群,但其数理化却经常不及格,正当老师们为他能否拿上高中文凭而担忧时,18岁的他毅然退学闯荡社会,凭借手中一支笔,写书、办杂志、编写影视剧本,成为别具一格的文学新秀,其社会和经济效益令人艳羡。

另一位是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在去年5月4日百年校庆讲话中,居然把“鸿鹄(hú”错读成了“鸿鹄(hào)”,惹得网上一片哗然嘲笑。他的致歉信中那句表述不准确的“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因与“质疑往往是创新的前提”大众共识相违背,也受到众多学者和科研人员的批评。

尽管他再三表白:他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缺失正常的语文教育,语文基础没打好,后来大学读的是理科。但现今特殊的名牌大学校长身份和博士光环,很难让网友完全原谅,此次他及其名校声誉受到的损害却是很难弥补的。去年10月,他被卸任校长职务。

无独有偶,中国大学校长读错字释错词义的例子还有20055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访问大陆,并在 清华演讲 ,校长顾秉林接待,并赠送书法,可念到 “瓠离分裂力谁任时,(hù念成gua,学生们哄堂大笑;同年7月,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访问人大,校长纪宝成致辞,将《诗经》“ 七月流火理解成天气炎热,成为两岸笑话;20064月,连战访问厦大,演讲后题字泱泱大学止至善巍巍黉宫立东南校长朱崇实当场把“ hóng错念成了皇宫,台下一片笑倒。

这几位名校校长因语文功底不扎实酿成的苦果,不仅是严重损害了大陆著名高校的声誉,成为流传两岸的笑柄,还将载入史册,贻笑后世。

 

在此再次警示参考学子:如果不下大功夫,扎扎实实学好语文,高考语文答卷或今后工作中你也犯了类似的错误,被扣了分或受了损,很可能会影响你的前程及事业,这绝不是耸人听闻,有上述名校长丑闻为借鉴。

 

作者:郭德怀,自由撰稿人,近年有60余篇文学作品散见于多地报刊,与人编写出版志书2部。

学校首页:广东中小学


 找学校


关注广东招生在线




  

  • 延伸阅读
  • 热门阅读
  • 相关评论

[找学校]    [招生简章]    [专业学费]    [录取分数]    [航拍视频]    [最新]


粤ICP备11094791号
【我要报名】  【回到顶部】  【放大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