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华文明被称为礼乐文明,是因为礼乐在社会组织和道德教化中发挥了基础作用。中华礼乐的建构从周公制礼作乐开始,到西周中叶,形成了覆盖政治、宗教、社会、人生等各个方面的礼乐文明。
西周所形成的礼乐文明,正是产生儒家学说的母体。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促使孔子反思礼乐制度崩解的原因,从理论上总结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核,从而创立了作为中华文化主流的儒家学派。周制是孔子心仪的文明形态,儒学则是孔子对于周礼的思想提炼。数千年的中华历史表明,儒家思想只有根植于礼乐文明的地基之上才能根深叶茂,焕发出勃勃生机。
孔子的儒学思想有两个核心概念,即仁和礼。孔子提倡“仁者爱人”,将仁看作是人与人的相亲相爱之情。至于仁和礼的关系,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指出礼乐是以人的真诚情感为基础的。没有此种真情,礼乐就会走向形式主义。他同时又强调“克己复礼为仁”,以礼为仁的前提。在孔子那里,仁与礼互为前提。从心性角度而言,仁是礼的精神前提;从实践工夫而言,礼是仁的实践途径。这从逻辑学上看是悖论,但儒学是知行合一的工夫之学,因此仁礼互摄和相互成就,正是儒学作为实践之学的特征。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并非仅仅满足一种形而上学的理论爱好,而是为了通过揭示礼乐文明的精神,重振礼乐文明的生机。
礼乐文明不仅是儒学产生的母体,而且是接纳和融汇各种外来文化的母体。中华礼乐文明以天为最高神明,其他各种自然与社会要素均被整合到天命和天道信仰之下,这种以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为内涵的天命和天道,是任何文化与信仰都不能否定且必然包括的。同时,儒家崇尚和而不同,反对单方面的强制,这打开了与各种外来文化沟通融合的大门。
儒家是中华礼乐文明的主要阐释者和代表学派,但近代以来发生了两方面的显著变化:一方面,儒家推行社会教化的礼乐制度,被长期激进的反传统摧毁;另一方面,儒学以重建道德形而上学作为主要目标,努力提高儒家思想的思辨性,使得传统儒学转变为哲学,在大大提升儒学思辨能力的同时,也使它离礼乐教化的社会功能越来越远。这两个方面相互联系,儒家义理的哲学化其实是儒学在社会层面被否定和解构之詹的必然选择。而一旦脱离了与生活的联系,丧失了儒学思想借以栖身的礼乐制度,儒家也就从一种以天下体系为特征的文明形态,异变为一种只能满足少数人形而上学思辨兴趣的哲学理论,儒学本身也就丧失了其平治天下的恢宏精神追求,此种追求本来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神魂所在。
在这样的背景下,重建礼乐文明注定是一个漫长艰难的历程。当然,儒家礼乐本身也需要因时通变,向现代转型。在此前提下,儒学能否重返乡村与社区,成为百姓日用的人伦规范,将成为礼乐文明能否复兴的关键所在。
(摘编自赵法生《重建礼乐文明需要什么样的儒学》)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形成于西周中叶的礼乐文明孕育了儒家学派,为儒学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社会基础。
B. 礼是仁的实践途径,这一思想体现了儒学知行合一的特点,但从逻辑学上看是悖论。
C. 孔子创立的儒学,与近代哲学化后的儒学,虽有相似之处,但功能与价值大不相同。
D. 儒家的核心思想赋予了中华礼乐文明巨大的包容空间,使它能够涵融各种外来文化。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先指出礼乐文明的形成过程,然后论述它对儒学和外来文化的“母体”意义。
B. 文章三处引用孔子的言论,简洁精当地揭示了仁和礼之间互为前提、相互成就的关系。
C. 文章剖析了儒学作为实践之学的特征,为揭示孔子创立儒学的目的奠定了基础。
D. 文章指出近代传统儒学向哲学转化的利弊,并揭示了产生这种转向的社会根源。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春秋时期没有出现礼崩乐坏的状况,作为中华文化主流的儒学就不会建立起来。
B. 孔子认为礼乐应根植于人的真情,这表明他对周礼中的形式主义弊病持反对态度。
C. 如果礼乐制度在近代没有被摧毁,那么儒学平治天下的精神追求就不会丧失。
D. 让儒学重新融入社会基层,成为百姓日用人伦规范,是礼乐文明得以复兴的关键。
【答案】1. B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B项曲解文意,“礼是仁的实践途径”错误,根据原文"在孔子那里,仁与礼互为前提。从心性角度而言,仁是礼的精神前提;从实践工夫而言,礼是仁的实践途径。这从逻辑学上看是悖论"可知,可视为逻辑学上悖论的,是"仁与礼互为前提",而不是"礼是仁的实践途径"。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B项以偏概全,“简洁精当地揭示了仁和礼之间互为前提、相互成就的关系”错误,文章三处引用了孔子的言论,在第三段,其中第一处"仁者爱人"并未揭示"仁和礼之间互为前提、相互成就的关系"。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A项说法绝对,“作为中华文化主流的儒学就不会建立起来”说法过于绝对。B项无中生有,"周礼中的形式主义弊病"错误,从原文"没有此种真情,礼乐就会走向形式主义"看不出周礼中有"形式主义"。D项篡改文意,由原文“在此前提下,儒学能否重返乡村与社区,成为百姓日用的人伦规范,将成为礼乐文明能否复兴的关键所在。”可知,是“在此前提下”, 即"儒家礼乐本身也需要因时通变,向现代转型",是有条件的。故选C。
【点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首先将题干与选项进行对比,看题干问的是什么,选项回答的是什么,看看是不是考查答非所问类试题。如果题干中出现“不属于”“不能说明”这类词,考查的就是这类题;如果题干中仅出现“不符合原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则可以不考虑此步骤。其次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最后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选出错误或者最恰当的一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40年来,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519.49万人,313.20万人在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活跃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各个领域。8月19日《2018年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简称《报告》)在京发布。
《报告》指出,海归群体认为留学收获达到预期值,与此前多数留学人员选择出国接受教育不同,近年留学人员选择出国不再以接受教育为主,而以丰富阅历、体验他国文化和生活为主。
《报告》还首次对海归群体留学前后的城市迁移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聚焦国内“抢人大战”对留学生回国及城市选择的影响。《报告》指出,近三成留学生因国外的经济、政治或社会环境不利于发展选择回国,“北上广深”是海归首要目标城市;金融业就业比例占第一位,制造业就业比例有所上升;创业方面,30%的海归创业选择对口领域,运营成本高仍是创业最大困难。
(摘编自《<2018年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在京发布》,《中国国情国力》2018年第9期)
材料二:
“海归潮”的出现是中国崛起的重要象征。我国日趋强大的综合国力显示出“人才磁铁”的效应。中国政府“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方针,为留学人员指明了方向;各地政府也为他们回国创业提供了很多便利,帮挟政策优惠且精准。在国家高度重视人才的背景下,一些留学生入选了“千人计划”“百人计划”等,良好的国内创业环境使他们有机会将个人梦想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
家庭因素也是“海归潮”的重要拉力。由于新一代海归多为独生子女,家庭团聚成为其回国的主要原因。从这个角度来说,“海归湖”落实了“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使两代人保持了近距离的亲密,促进了代际团结。
未来5年,近几年出现的“海归潮”将更大,中国将迎来回国人数比出国人数多的“拐点”,中国将从世界上最大的人才流出国,转变为世界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国。但是,一些地方针对海归创业就业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存在碎片化现象;部分现行留学人员管理体制存在着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等问题。在用好人才的过程中需要建设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一起用好本土人才和海归人才,收获广义人才红利。
(摘编自穆光宗《“海归大潮”所为何来》,《人民论坛》2018年第1期)
材料三:
表1:海归样本就业满意度分布
抽样样本就业满意度
|
样本数量(个)
|
百分比(%)
|
满意
|
197
|
24.70
|
比较满意
|
294
|
36.80
|
一般
|
176
|
22.00
|
不太满意
|
84
|
10.50
|
不满意
|
48
|
6.00
|
合计
|
799
|
100.00
|
图1:2013-2017年海归行业去向统计
(选自臧梦璐《新一线城市成为留学归国人员新选择》,《光彩》2019年第2期]
材料四:
研究生毕业回国的贾诩目前在北京工作,她表示不会考虑北京以外的地方。她认为留学回国人员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在语言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就业期望会更高,作为世界500强等著名外企的聚集地,“北上广深”等城市与留学回国人员的就业期望比较合拍。与她一样选择留京的互联网精英李岩表示,“北上广深”等城市在生活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比较符合他们的心理预期;在薪资期待方面,由于留学人员在教育投资上远高于国内高校毕业生,在这些城市就业能够使他们尽快收回教育成本。
当然,“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在急速发展中也产生了诸如交通拥挤、高房价等问题,再加上竞争的愈发激烈,也有不少留学回国人员将目光投向了杭州、成都、南京、西安等新一线城市。还有一部分海归出于主客观因素的考虑,在一线城市工作一段时间之后,选择到新一线城市去。其中,高校教职人员及科研人员流动性较强。新一线城市的高校为吸引高端科研及高学历留学回国人员,在落户、职称、薪资待遇、住房、配偶安置等方面提供优惠奈件。对于从事互联网行业的李岩来说,新一线城市的人才政策对他的吸引力并不明显,“但一些大企业,比如腾讯、阿里、百度等,会在新一线城市设置一些很重要的部门和岗位,比如,阿里的蚂蚁、腾讯的游戏部门都在成都,都是薪资很高的岗位,但是这类岗位的招聘条件也很高,如果有机会进入这样的部门,我会考虑离开北京。”
(摘编自臧梦璐《新一线城市成为留学归国人员新选择》,《光彩》2019年第2期)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由《2018年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可知,海归群体虽然对留学效益价值持肯定态度,但留学人员出国的主要目的已发生变化。
B. 自改革开放以来,累计六成左右的出国留学人员选择学成归国,是“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方针的作用,也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象征。
C. 图1所示的海归人员行业去向中,金融业高居首位,而制造业与高科技虽然占比接近,但海归行业去向走势大体呈反方向发展的特点。
D. 从材料四来看,不少留学生已经不把“北上广深”作为回国就业的首选城市,新一线城市对他们的吸引力在增强,这与其优惠的人才政策有一定关系。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独生子女归国就业,使父母老有所养,保持了代际亲密,既顾及到了家庭结构成全了现代孝道,又实现了人生价值,一举两得。
B. 表1样本中海归对就业持满意及较满意态度的占六成以上,可见,国内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已有所改善,这对中国成为人才回流国也有促进作用。.
C. 图1从侧面反映出了国内人才市场的潜在需求,建筑、非盈利组织、医疗、娱乐等行业人才需求量小,而制造、高科技、金融等行业则急需高端人才。
D. 国外存在不利于留学生个人发展的环境、国内具有优越的就业条件等诸多因素,将使中国从世界最大的人才流出国变成世界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国。
6. 请结合以上四则材料,简要概括提升海归人员就业创业满意度的有效措施。
【答案】4. B 5. C
6. 国家层面:①系统完善就业创业的优惠扶持政策,使之切实有效;②精简优化留学人员管理体制;③完善引才政策,建立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
用人单位层面:①提高薪资待遇;②关注员工需求,做好归国留学人员的服务保障工作,在诸如优秀人才的户口、住房及配偶安置等方面提供便利;③提升企业实力,为海归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
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B选项张冠李戴,“是‘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方针的作用,也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象征。”错误,由原文“‘海归潮’的出现是中国崛起的重要象征。我国日趋强大的综合国力显示出‘人才磁铁’的效应。中国政府‘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方针,为留学人员指明了方向;”可知,“是‘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方针的作用,也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象征。”是出现“海归潮”的原因,而不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累计六成左右的出国留学人员选择学成归国,”出现的原因。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C项无中生有,“建筑、非盈利组织、医疗、娱乐等行业人才需求量小,而制造、高科技、金融等行业则急需高端人才”错误,图1只反映了海归行业去向,并不能反映“哪个行业人才需求量小,哪个行业急需高端人才”。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考生通读所有材料,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对材料进行筛选整合。此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由原文“一些地方针对海归创业就业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存在碎片化现象”可知,国家层面系统完善就业创业的优惠扶持政策,使之切实有效;由原文“部分现行留学人员管理体制存在着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等问题”可知,国家层面精简优化留学人员管理体制;由原文“在用好人才的过程中需要建设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一起用好本土人才和海归人才,收获广义人才红利”可知,国家层面完善引才政策,建立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由原文“在薪资期待方面,由于留学人员在教育投资上远高于国内高校毕业生,在这些城市就业能够使他们尽快收回教育成本”可知,用人单位层面提高薪资待遇;由原文“新一线城市的高校为吸引高端科研及高学历留学回国人员,在落户、职称、薪资待遇、住房、配偶安置等方面提供优惠奈件”可知,用人单位层面关注员工需求,做好归国留学人员的服务保障工作,在诸如优秀人才的户口、住房及配偶安置等方面提供便利;由原文“作为世界500强等著名外企的聚集地,‘北上广深’等城市与留学回国人员的就业期望比较合拍”可知,用人单位层面提升企业实力,为海归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
【点睛】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首先浏览选项标敏感点,敏感点就是题干要求的“内容”“艺术特色”等。其次回归原文找对应句,根据选项内容回归原文寻找对应句,筛选信息类要注意是否改变了原文判断,评价赏析类的选项要特别关注标注的敏感点是否有原文依据。最后排除定答案,根据“知识性错误”优先的原则,先将有“知识性错误”的选项挑选出来,然后再考虑赏析不当的选项,最后确定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木心是谁?
王张应
最早接触木心这名字,是因为一首《从前慢》的诗:“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喜欢这首诗,也因此欣赏写诗的那个人,一个完完全全的陌生人,木心。木心是谁?
真正了解一个作家,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他的书,所有答案都在书中。于是我读了木心的好几本书,有散文集《哥伦比亚的倒影》《素履之往》《鱼丽之宴》,有诗集《西班牙三棵树》《云雀叫了一整天》,有小说集《温莎基园日记》,还有由木心讲述、他的得意门生陈丹青先生记录整理的《文学回忆录》,当然也包括陈丹青的诸多介绍文字。之后,对木心的了解越来越多。木心是谁?已然不是问题。这个问号终于被拉得笔直,成为一个语气肯定的感叹号。
木心就是生于乌镇,成年以后离开乌镇,到过杭州,到过上海,到过大洋彼岸的纽约,最后,又回到了乌镇,终老乌镇的那个一生漂泊又叶落归根的单身男人。他的祖上很富裕,留给他不少田产。木心决意离开乌镇时,将他名下所有的田亩,半卖半送,寸土不留。木心对身外之物看得透彻。木心说:“人穷一点方始像一个人。再者,处于悲伤中的人才符合人的本性,不因得意而忘形才更像一个人……”这话听起来耳熟,让人想起孟德斯鸠,他说过,人在苦难中才更像一个人。木心早已对大师的思想熟烂于心,轻轻松松化作自己的语言了。木心两手空空走出国门,差不多绕着地球转了一大圈,最终还是回到了原点。大概正是因为他想在这个世界上活得更像一个人吧,他才知道自己应该追求什么。他孑然一身,没有子嗣,死的时候,身边却有一大批青年男女给他送终。青年们跟木心无亲无故,他们都只是木心的读者。这种情景,在鲁迅之后,应该很少见了。
木心就是曾经在上海的某次会议上,因看不惯某位“要员”嘲弄诗人海涅,便挺身而出,当面指斥权贵,结果自己惨遭批斗的那个不识时务的文人。木心就是曾经被囚禁了18个月,在阴暗潮湿的囚室里,使用理应书写交代“罪行”的纸张写作了大量的诗文,在自己画出的黑白键盘上无声地弹奏莫扎特和肖邦的那个没心没肺的中年男人。他对自己过往的遭遇从不控诉,别人谈起时,只是举重若轻地说一句:“我白天是奴隶,晚上是王子。”至多再发一声轻描淡写的感慨:“诚觉世事皆可原谅。”是的,木心人如其名,他的心态平静安定,总是笑看云卷云舒。
木心就是那个56岁离开本土,漂洋过海,到异国他乡寄人篱下,靠卖画勉强度日,以在私人住所里给一二十个华人讲述文学史为乐事,多篇文学作品被收进了美国大学教材的中国人。那些听课的华人,虽远离了故土,在他们血管里流淌的依然是华夏文明血液。弟子们自比颜回、子路,木心理所当然地被弟子们尊奉为孔子。木心生前不愿意将其讲课稿出版行世,他认为那不能算作他的个人作品。弟子们可不这样认为,当年的孔子不就是典型的述而不作吗?谁能说《论语》不是孔子的作品呢?一部《论语》通篇皆是“子曰”。正是由于弟子们的努力坚持,一部洋洋洒洒的百万字《文学回忆录》,在木心身后,才回到故土,并在故土之上开花结果,让更多的后来人,闻到了花之香,尝到了果之甜。更多的人,也因此知道了木心。
他爱文学,坚持文学写作六十余年。在那场史无前例的浩劫之中,他的二十本凝注着大量心血的文学作品手稿,被人夺去付之一炬。这让他心疼不已,却不能动摇他对文学的追求。后来,他说,文学是他的信仰,正是这个坚定的信仰使他得以度过劫难。
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虽然生活并不时刻关爱他,有时还不免捉弄他,给他制造些麻烦甚至苦难。他对生活深爱不移,无怨无艾。他说:“除了灾难、病痛,时时刻刻要快乐。尤其是眼睛的快乐。要看到一切快乐的事物……你到乡村,风在吹,水在流,那就是快乐。”木心的快乐,是一种随处可遇、简简单单的快乐。这种快乐,来得容易,也容易被忽略。木心牢牢把握住了这种低成本的快乐。
至此,木心是谁,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许多人陆续读到了木心的书,知道了这个世界上曾经有过一个名叫木心的人,一位似乎不食人间烟火的作家。
(有删改)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木心是谁?”为标题,不仅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整篇文章正是以探索“木心是谁”为主要内容展开的。
B. 开头引用的《从前慢》片段,交代了作者探究“木心是谁”的缘起,引出下文,并与第三段“木心是谁?已然不是问题”形成对比。
C. 作者在叙事中抒情,通过选取木心人生经历中的几个片段,来表现人物的性格、追求、品质等,蕴含作者的思想感情。
D. 文章结尾段说“木心是谁,已经不再重要”,表明作者对自己曾经好奇的木心已有了深刻的理解,其中隐含着对木心的钦佩之情。
8. 请根据作品,分析“一位似乎不食人间烟火的作家”这句话的含意。
9. 文中写到孟德斯鸠、鲁迅和孔子,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7. B 8. ①"不食人间烟火"指的是木心不同流俗,有非凡的志趣、气节、性格追求等。[或答:"不食人间烟火"指的是木心对身外之物看得透彻,离开乌镇时,将名下所有的田亩,半卖半送,寸土不留;木心"不识时务"(不惧权贵,坚持正义),因看不惯某位"要员"嘲弄诗人海涅,便挺身而出,当面指斥权贵,结果惨遭批斗;木心看淡苦难,遭遇从不控诉,觉世事皆可原谅;木心心态平静安定,总是笑看云卷云舒;木心淡泊名利,生前不愿意将其讲课稿出版行世等。分号前后答出任意两点即可]②"似乎"指的是木心又并非远离生活、枯燥乏味,而是能把握生活中低成本的快乐。(或答:"似乎"指的是木心热爱文学,坚持文学写作六十余年;木心热爱生活,他对生活深爱不移,无怨无艾;木心牢牢把握住了生活中随处可遇、简简单单的快乐。分号前后答出任意两点即可)③这句话是作者对木心形象和品格的概述,表达了作者对木心的钦敬之情。
9. ①拿他们与木心形成类比(或"正衬木心""映衬木心"),借他们对木心作出评价;②表明木心像孟德斯鸠一样睿智(或"博学多识"),像鲁迅一样受人爱戴(或"影响力之大"),像孔子一样被学生尊敬,他的文学讲稿像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一样价值非凡;③丰富了文章内容。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B项,“形成对比”错误,没有形成对比,只是做了铺垫。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体会句子含意的原则:①从词语到句子,即根据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关系来理解。②从形式到内容,即根据句子的结构特点、修辞手法及句子的语言气势,对它表达的内容来理解与把握。③从篇章到语句,即联系文章主旨来理解句子的真实含意。由原文“他的祖上很富裕,留给他不少田产。木心决意离开乌镇时,将他名下所有的田亩,半卖半送,寸土不留。木心对身外之物看得透彻”和“木心就是曾经在上海的某次会议上,因看不惯某位“‘要员’嘲弄诗人海涅,便挺身而出,当面指斥权贵,结果自己惨遭批斗的那个不识时务的文人”可知,“不食人间烟火”指的是木心不同流俗,有非凡的志趣、气节、性格追求等。由原文“他爱文学,坚持文学写作六十余年”“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虽然生活并不时刻关爱他,有时还不免捉弄他,给他制造些麻烦甚至苦难。他对生活深爱不移,无怨无艾”“木心的快乐,是一种随处可遇、简简单单的快乐。这种快乐,来得容易,也容易被忽略。木心牢牢把握住了这种低成本的快乐”可知,"似乎"指的是木心又并非远离生活、枯燥乏味,而是能把握生活中低成本的快乐。这句话是作者对木心形象和品格的概述,表达了作者对木心的钦敬之情。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解答本题时要从“衬托主要人物”考虑,衬托主要人物是次要人物的主要作用;从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考虑,很多小说中次要人物的出现为主要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具体环境,起到了渲染气氛、奠定感基调的作用。还要从“情节作用”考虑,通过次要人物的见闻,把故事相关的情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推动情节发展。由原文“这种情景,在鲁迅之后,应该很少见了”可知,像鲁迅一样受人爱戴;由原文“让人想起孟德斯鸠,他说过,人在苦难中才更像一个人。木心早已对大师的思想熟烂于心,轻轻松松化作自己的语言了”可知,表明木心像孟德斯鸠一样睿智;由原文“弟子们自比颜回、子路,木心理所当然地被弟子们尊奉为孔子。木心生前不愿意将其讲课稿出版行世,他认为那不能算作他的个人作品。弟子们可不这样认为,当年的孔子不就是典型的述而不作吗?谁能说《论语》不是孔子的作品呢?”可知,像孔子一样被学生尊敬,他的文学讲稿像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一样价值非凡。拿他们与木心形成类比,借他们对木心作出评价,丰富了文章内容。
【点睛】“重要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它或揭示文章主旨,或表达作者情感,或有着丰富内涵。常见的有如下几类:意蕴丰富的哲理句、揭旨明理的议论句、观点鲜明的抒情句、语意深长的双关句、生动形象的修辞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孙洙,字巨源,广陵人。羁丱能文,未冠擢进士。包拯、欧阳修、吴奎举应制科,进策五十篇,指陈政体,明白剀切。韩琦读之,太息曰:“恸哭流涕,极论天下事,今之贾谊也。”再迁集贤校理、知太常礼院。治平中求言,以洙应诏疏时弊要务十七事后多施行,兼史馆检讨、同知谏院,乞增谏员以广言路。凡有章奏,辄焚其稿,虽亲子弟不得闻。王安石主新法,多逐谏官御史,洙知不可,而郁郁不能有所言,但力求补外,得知海州。免役法行,常平使者欲加敛缗钱,以取赢为功,洙力争之。方春旱,发运使调民浚漕渠以通盐舸,洙持之不下,三上奏乞止其役。旱蝗为害,致祷于朐山,撤奠,大雨,蝗赴海死。寻干当三班院。三班员过万数,功罪籍不明,前后牴牾,吏左右出入,公为欺奸。洙革其甚者八事,定为令。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先是,百官迁叙,用一定之词,洙建言:“群臣进秩事理各异而同用一词至或一门之内数人拜恩名体散殊而格以一律苟从简便非所以畅王言重命令也”诏自今封赠荫补,每大礼一易,他皆随等撰定。元丰初,兼直学士院。澶州河平,作灵津庙,诏洙为之碑,神宗奖其文。擢翰林学士,才逾月,得疾。时参知政事阙,帝将用之,数遣中使、尚医劳问。入朝期日,洙小愈,在家习肄拜跽,偾不能兴,于是竟卒,年四十九。帝临朝嗟惜,常赙外赐钱五十万。洙博闻强识,明练典故,道古今事甚有条理。出语皆成章,虽对亲狎者,未尝发一鄙语。文词典丽,有西汉之风。士大夫共以丞辅期之,不幸早世,一时悯伤焉。
(节选自《宋史·孙洙传》)
[注]①丱:儿童束发成两角的样子。②三班院:北宋前期的人事管理机构,负责统计、考核、差遗三班
使臣。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群臣进秩事/理各异/而同用一词/至或一门之内/数人拜恩/名体散殊/而格以一律/苟从简/便非所以畅王言/重命令也/
B. 群臣进秩/事理各异/而同用一词/至或一门之内/数人拜恩/名体散殊/而格以一律/苟从简/便非所以畅王言/重命令也/
C. 群臣进秩事/理各异/而同用一词/至或一门之内/数人拜恩/名体散殊/而格以一律/苟从简便/非所以畅王言/重命令也/
D. 群臣进秩/事理各异/而同用一词/至或一门之内/数人拜恩/名体散殊/而格以一律/苟从简便/非所以畅王言/重命令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未冠,指男子未满二十岁。古代男子年满二十岁要举行加冠之礼,以示成年。
B. “制科”指皇帝临时设置科目选拔特殊人才
制度,因皇帝的命令称“制”,故名。
C. “元丰”是宋神宗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位皇帝可有一个或多个年号。
D. 跽,古人坐时臀部贴脚后跟,臀部离开脚后跟呈跪姿,上身挺直,就是“跽”,表示恭敬。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孙洙年少登第,深受时人器重。他未冠考中进士,后被包拯等人举荐参加制科考试,进献五十篇策论,陈述政事切中事理,被韩琦誉为“今之贾谊”。
B. 孙洙直言进谏,为官革除弊端。担任同知谏院时,他应诏上疏列举时弊和要务,并请求增加谏官数量;主管三班院时,明察官吏欺奸的弊端,革除其甚者。
C. 孙洙请求外任,为民阻止苛政。他不满王安石驱逐谏官御史,主动请求补任地方官职;在海州知州任上,常平使者欲多征缗钱以求政绩,他极力争辩。
D. 孙洙学博言雅,文风典雅华丽。他熟悉典章旧制,谈论古今之事很有条理,且出口成章,对人不说粗鄙之语;他的文章典雅华丽,有西汉之风。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发运使调民浚漕渠以通盐舸,洙持之不下,三上奏乞止其役。
(2)时参知跛事阙,帝将用之,数遣中使、尚医劳问。
【答案】10. D 11. D 12. B
13. (1)发运使征调民夫疏通漕渠来使盐船通行,孙洙与他对抗不让步,多次(或"三次")上奏请求停止这项徭役。
(2)当时参知政事职位有空缺,皇帝将要任用他,屡次派遣中使、尚医前往慰问。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文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注意句子中对仗的地方,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事理各异”的意思是“原因各不相同”,中间不能断开,所以“事”前断句,排除选项AC,“苟从简便”的意思是“如果简便从事”,中间不能断开,所以排除选项B,故选D。
句子翻译:群臣晋升品级,原因各不相同,却同用一套辞令;以致有时一门之内,数人晋升,名位身份各不相同,却格式一律。如果简便从事,这不是用来使王命畅通、重视诏命(该有)的做法。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D选项“表示恭敬”错误,“跽”不都是表示恭敬,如《鸿门宴》中“项王按剑而跽”中的“跽”。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所以首先要理解文意,通过对比法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B选项“担任同知谏院时,他应诏上疏列举时弊和要务”错误,由原文“治平中求言,以洙应诏疏时弊要务十七事后多施行,兼史馆检讨、同知谏院,乞增谏员以广言路”可知,“应诏上疏”是在兼任同知谏院之前。故选B。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1)浚:疏浚,疏通。以:连词,表目的。止:使停止,废止。(2)阙:空缺。数:屡次,多次,再三。劳问:慰问。
【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
参考译文:
孙洙,字巨源,是广陵人。童年时就擅长写作文章,未满二十岁就考取了进士。包拯、欧阳修、吴奎举荐他应试制科,孙洙进献策论五十篇,阐述为政要领,明明白白,切中事理。韩琦读了策论,叹息说:"恸哭流涕,透彻论述天下事,这是当今的贾谊呀!"两次提拔后任集贤校理,掌管太常礼院。宋英宗治平年间要求臣民上书言事,因为孙洙响应诏命上疏陈奏十七件当时弊病和紧要事务后大多得以施行,(朝廷让他)兼任史馆检讨、同知谏院,他恳请增加谏员以便广开言路。但凡他上奏皇帝的文书,就都焚毁底稿,即使是亲人子弟也不让他们知道。王安石主持推行新法,驱逐多位谏官御史,孙洙知道不应该这样,但心中苦闷不能言说,只能极力请求补任地方官,得以外任海州知州。免役法施行,常平使者想要多征收免役钱,把获取更多钱财当作政绩,孙洙竭力争辩。正逢春旱,发运使征调民夫疏通漕渠来使盐船通行,孙洙与他对抗不让步,多次上奏请求停止这项徭役。天旱蝗灾严重,孙洙到朐山进行祈祷,撤去祭品后,突发大雨,蝗虫都飞到海中死了。不久主管三班院。三班人员超过万数,功劳罪行登记不明,前后矛盾,三班吏们支配使臣出入,公然肆行欺诈奸猾之事。孙洙革除八件特别严重的事,确定下来作为法令。任同修起居注,晋升知制诰。在此之前,百官职务变动,用固定的考核文辞,孙洙建议:"群臣晋升品级,原因各不相同,却同用一套辞令;以致有时一门之内,数人晋升,名位身份各不相同,却格式一律。如果简便从事,这不是用来使王命畅通、重视诏命(该有)的做法。"下诏从此封赠荫补,逢大礼改易文辞,其他的都随等次写定。元丰初年,兼任直学士院。澶州黄河水患平息,修建灵津庙,下诏命孙洙撰写碑文,神宗称赞他写得好。晋升为翰林学士,才月余,就染了病。当时参知政事职位空缺,皇帝将要任用他,屡次派遣中使、尚医慰问。入朝约定了时间,孙洙病稍好了些,就在家练习拜跽之礼,仆倒不能起来,病情渐重最终死去,终年四十九岁。皇帝在朝堂上嗟叹惋惜,除常例丧金额外赐钱五十万。孙洙博闻强识,通晓典章旧制,讲述起古今事例都很有条理。随口说话都自成文章,即使对亲近狎昵的人,也未曾说一句粗鄙的话。他的文词典雅华丽,有西汉之风。士大夫们都期许他成为丞相辅臣,他却不幸早逝,一时人们都为他怜悯伤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归雁
陆龟蒙
北走南征象我曹,天涯迢递翼应劳。
似悲边雪音犹苦,初背岳云行来高。
月岛聚栖防暗缴,风滩斜起避惊涛。
时人不问随阳意,空拾栏边翡翠毛。
【注】①陆龟蒙:晚唐诗人,一生都处于唐末藩镇割据、风雨飘摇的时局中。②岳:指南岳衡山。衡山有回雁峰。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明写归雁“象我曹”,实则写地上漂泊不定的人像天上不断迁徙的雁一样劳苦。
B. 颔联中“岳云”与“边雪”分别点出了大雁北归的起点与终点,与首联照应,写出归雁行程之远。
C. 颈联以“暗缴”“风滩”“惊涛”等意象,描绘出雁群所处的险恶环境,暗寓了归雁的悲剧色彩。
D. 本诗没有像有的咏物诗那样摹写事物的形象,而是意在形外,着力于表达诗人的人生感悟。
15. 本诗所咏“归雁”与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归雁”意象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
【答案】14. D 15. 相同点:①都是以物喻人(或"双关");②都抒发了作者苦闷(愁苦)的情感(或"都抒发了作者羁旅天涯的感慨")。
不同点:①本诗的"归雁"表现了诗人生活状态的悲苦艰辛、处境的险恶、世无知音无人理解的愁苦,(答出任意两点即可)也反映了晚唐社会的黑暗险恶;②王诗中的"归雁",表现了出临边塞、远离朝堂的失落之情(或"王诗中的'归雁',反衬了自己远离家乡、出使异域的愁苦。"。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从诗歌的结构内容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诗歌的表达意蕴。D选项“本诗没有像有的咏物诗那样摹写事物的形象”错误,本诗也是通过描写“事物形象”来抒发感情的。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内涵的能力。解答本题既要读懂诗的意思,又要注意注释中的暗示性信息。“北走南征象我曹,天涯迢递翼应劳。”表达了漂泊不定的人像天上不断迁徙的雁一样劳苦,两诗都是以物喻人,都抒发了作者羁旅天涯的感慨。“似悲边雪音犹苦,初背岳云行来高”中“岳云”与“边雪”分别点出了大雁北归的起点与终点,写出归雁行程之远。“月岛聚栖防暗缴,风滩斜起避惊涛。”中以“暗缴”“风滩”“惊涛”等意象,描绘出雁群所处的险恶环境,暗寓了归雁的悲剧色彩,也反映了晚唐社会的黑暗险恶。而王诗中的“归雁”,反衬了自己远离家乡、出使异域的愁苦。
【点睛】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行走在光阴的轮回中,四季的声色光影,常常会唤起我们对那些美丽诗文的记忆。漫步初春的原野,你会如韩愈一般,发现“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奇妙;清秋时节,登山临水,秋声悲凉、归鸟疾飞,你会顿觉杜甫《登高》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是何等传神;阴沉的冬日,置身于冰封雪盖的大漠戈壁,你又会不由得惊叹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两句对雪原的描写何等贴切!
(2)屈原的《离骚》表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执着的理想追求。诗中的“__________”一句,表明他愿意为践行古代圣贤所推崇的正道而献身;而“____________”一句,则表现了自己与各有所乐的众人不同的爱好与追求。
【答案】 (1). (1)风急天高猿啸哀 (2). 渚清沙白鸟飞回 (3). 瀚海阑干百丈冰 (4). 愁云惨淡万里凝 (5). (2)伏清白以死直兮 (6). 余独好修以为常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属于情境型默写题,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啸”“渚”“瀚”“阑”“凝”。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生“修身”,他主张并践行的做人要做君子、不做小人,成为儒家对后世的遗嘱。只要是中国人,即使不通文墨,甚至 ,也乐于被人称为君子,而绝不愿意被人看作小人。由此,儒家的遗嘱,也就变成了整个中国文化的主要遗嘱。
其实,孔子完整的人生规划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一辈子下来,不但治国、平天下的目标自己没有达到,而且讲给别人听也等于对牛弹琴。十余年奔走于一个个政治集团之间,并无成效。回来一看,亲人的离世使“齐家”也成了一种自嘲。最后,他唯一能抓住的,只有修身。因此,他真正实践了、可让别人信赖的结论,也只有这一条。( ),没想到,竟变成了终点。不错,做人,是永恒的起点,也是永恒的终点。因为与人人有关,所以能够代代感应,成为有效遗嘱。
做君子、不做小人,这是一种永不止息的人格动员,它使多数社会成员经常发觉自己与君子的差距,然后 ,产生对 的向往。人生就是一个不断“修身”、锻铸人格的过程,而“即时打造、批量生产”的“君子”,肯定 。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目不识丁 择善而从 高山仰止 名不副实
B. 不学无术 择善而从 高山景行 盛名难副
C. 不学无术 见贤思齐 高山仰止 盛名难副
D. 目不识丁 见贤思齐 高山景行 名不副实
18. 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不只是自己没有做到,讲给别人听也等于对牛弹琴。
B. 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不但自己没有达成,别人听着也等于对牛弹琴。
C. 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不但自己没有达到,讲给别人听也等于对牛弹琴。
D. 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不只是别人听着等于对牛弹琴,自己也没有做到。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修身”本是他规划的起点
B. 他规划的起点本来是“修身”
C. 作为他规划的起点的“修身”
D. “修身”作为他规划的起点
【答案】17. D 18. C 19. A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目不识丁:形容人不识字。不学无术:没有学问,没有能力。此处的语境是形容人甚至“不识字”,也乐于被人称为君子,所以应该用成语“目不识丁”。择善而从:指采纳正确的意见或选择好的方法加以实行。见贤思齐:看到德行高、才学好的人就想向他看齐。此处的语境是发觉自己与君子的差距后,看到德行高、才学好的人就想向他看齐,所以应该用成语“见贤思齐”。高山仰止:比喻道德崇高,令人仰望。高山景行:指崇高的德行。此处的语境是产生对“崇高的德行”的向往,所以应该用成语“高山景行”。名不副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不相符;有名无实。盛名难副:名望很大,而实际情况难以和名望相称。此处的语境是指“即时打造、批量生产”的“君子”名声与实际不相符,所以应该用成语“名不副实”。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A项中,搭配不当,“目标”和“做到”不搭配;B项偷换主语,“别人听着也等于对牛弹琴”与前一分句主语不一致;D项中,递进关系错误,应该前后句子颠倒一下。原文中,“治国、平天下的目标”应该放在“不但”之前。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根据前文可知,此处是在说“修身”,所以“修身”做主语,根据后文“竟变成了终点”可知,此句应该是他“原来”规划的起点,所以只有A选项最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20.下面是某人给即将结婚的朋友发的一则微信,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喜闻愚兄大婚,婚礼场面想必是高朋忝列、喜庆祥和,舍弟本已拨冗前往面贺,无奈航班延误,恐难莅临了。谨借微信红包遥祝二位新人幸福美满。
【答案】①"愚兄"是谦辞,不能用来称呼别人,改为"兄长""兄台";②"忝列"是谦辞,改为"满座";③"舍弟"是对自己弟弟的谦称,应改为"愚弟";④"拨冗"是敬辞,不能用于自身,改为"即刻动身"或"即刻",或删去;⑤"莅临"是敬辞,改为"参加"。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愚兄”是谦辞,不能用来称呼别人;“忝列”是谦辞,不能用来形容别人;“舍弟”是对自己弟弟的谦称;“拨冗”是敬辞,不能用于自身;“莅临”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
【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
21.“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请从下列词语中最少选取四个并适当增添字词写成一副对联,表达你对清明的独特感受。要求上下联每联不少于7个字。
清明 鸟语花香 旖旎 英雄 缅怀 家国
【答案】示例:鸟语花香清明风景正堪留恋;赤胆忠心国家英雄最应缅怀。
清明时节鸟语花香风光正旖旎;峥嵘岁月铁血丹心英雄最风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对对联的能力。所谓对联,是指结构形式上由上下两句构成,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讲究对偶的一种联语。“鸟语花香”是清明时节风景的特点,“赤胆忠心”是国家英雄的特征,风景可“留恋”,英雄更应“缅怀”;“清明时节”对“峥嵘岁月”,“旖旎”形容风光,“风流”形容英雄。 对联平仄对仗工整,内容符合要求,意境深远。
【点睛】对对子,俗称“对课”,是汉文化在社会生活中贯古通今,应用范围最广泛,生命力最强,最精炼也是最经济适用的文学艺术。也叫“对联”,对联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是语言艺术,书法艺术和装饰艺术的完美结合。
22.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按要求作答。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00年前的5月4日,北京三千名学生涌向街头举行集会、游行,反帝反对建的五四运动爆发,拉开了中国走向民主科学的序幕。100年来,中华民族经历诸多大事:中国共产党成立,抗战胜利,建立新中国,“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改革开放,港澳回归,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这个历程中,一代代青年传承着“五四”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探索科学……
100年后的今天,假设当年五四运动中某位前辈(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梁启超、鲁迅、毛泽东、周恩来等)穿越时空来到当代,面对他的一腔爱国赤诚,面对他对青年一代的热切期望,你将对他说些什么?请以“前辈我想对您说”为副标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屈原是谁?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与国携手再出发,奋斗以成谋复兴
——前辈我想对您说
100年前的5月4日,国家危难,一群爱国青年不甘耻辱,救亡图存,谱写了赤诚报国的人生篇章;如今,国家稳定,社会和谐,当代各行青年追梦圆梦,奋斗以成,吹响了民族复兴的号角。站在2019年这个新的起点,吾辈青年学子亦当立鸿鹄大志,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人生最大的目标,把人生价值融进民族发展的滚滚洪流之中。
为小家,也是为大家,更是为国家。2019,让我们和祖国一起出发!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小家、大家、国家是三位一体。试想,若一个国家孱弱、衰败、动荡,其治下百姓可能有自由发展、实现价值的机会吗?答案不言而明。又试想,若一个个国民愚昧、冷漠、自私,其所在之国可能有强大昌盛、雄于全球的机会吗?答案同样不言而喻。我们的幸福生活需要有多少人的无私奉献?我们能坐在教室里学习,是因为有爸爸妈妈的负重前行,他们在工厂里、工地上挥汗如雨;有老师的无私奉献,他们披星戴月,忘我工作……明天的我们,也会出现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那么,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该当何为呢?
一曰反求诸己:做好自己,奋斗为乐。
凡事自身求,无须身外寻,因为一切成败荣辱皆系于自身。而个人价值的实现,当以奋斗为本。君不见革命青年,暴霜露,斩荆棘,奋斗以成,建立新中国;君不见改革先锋,不空谈,敢为先,奋斗以成,繁荣新中国。所以,当我们考试失利,创业失败,科研挫折之时,无须怨天,更无须尤人,“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这只能说明我们更需奋斗,唯有自强,唯有自新,唯有自立,方能走出人生新天地,活出炫彩人生。2019,做一个反思、奋斗之青年,我和祖国一起出发!
二曰兼济天下:胸怀壮志,勇于担当。
真正的圣贤,不能“独乐其乐”,而要“与众共乐”,心怀大家,关心他人,这种人生、这种境界才是中华文明之根。范仲淹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虽不能先天下之忧而忧,但我也会心怀祖国,努力学习,为他人、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价值。也许我成就不了大的事业,那么我做一个眼科医生,能为患者带来希望,让更多人看到世界的精彩。做一个快递小哥,就为别人送达欢乐,亦迎来满足。不过2019年的我正心怀梦想,渴望成就一番事业,我行走在追梦的路上。
2019,做一个有壮志、有担当之青年,我和祖国一起出发!
也许,我们的祖国还有种种不足。孙中山曾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国家尚存不足,不正是我辈青年大展宏图之绝佳机遇吗?我们青年学子当努力学习,立志报国,用才华、用奋斗、用奉献书写自己的人生。
与国携手再出发,奋斗以成谋复兴。纪念五四,当代青年要大有作为,2019年,我希望自己的青春之光闪耀奋斗之路,我希望用勤劳收获满满的幸福。2019,我和我的祖国一起出发!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写作文的能力。
审题:本题是材料作文。由材料我们可知,在100年这个历程中,中国所取得成绩,是一代代青年传承着“五四”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探索科学……,所以100年后的今天,假设当年五四运动中某位前辈(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梁启超、鲁迅、毛泽东、周恩来等)穿越时空来到当代,面对他的一腔爱国赤诚,面对他对青年一代的热切期望,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应该甘于奉献、服务社会,努力在促进社会和谐中提升人生的境界,实现自身的价值,振兴中华民族。
立意:
(1)位卑亦忧国,奋斗以成谋复兴。
(2)立志报国,与国同行。
(3)青年强大则国家强大。
(4)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5)穷达皆为国,“奋斗”荐轩辕。
(6)奋斗以成己,成己须为国。
(7)我是中国一分子,与国携手再出发。
素材:
(1)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
(2)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李大钊,《新青年》)
(3)1981年北大学子欢呼游行,“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响彻整个燕园。在那个改革开放大幕初启、中国奋力追赶世界的时代,“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如同一面旗帜,鼓舞着整个中国社会投身改革、激荡梦想。
(4)“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首席潜航员叶聪,通过不懈努力,终将“蛟龙号”从图纸变为现实。参与“蛟龙号”深潜作业共计50次,最大下海深度达到7062米。他是青年人岗位建功、报效祖国的榜样,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被评为“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物”。
(5)对于青年学生来说,中国梦首先应该是成才之梦。无论我们是在校的大学生,抑或是在祖国各地奉献青春的人来说,我们应该成才,在校的我们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身体素质,培养自己的探索精神,求知精神。在把自己学习任务完成好的同时,多去社会上走走,了解我们的国家,我觉得我们在闲暇的时候,旅游的时候不仅仅是去玩的,而是怀着一颗心,去感受周边事物,要将所学致力于所需,因为学以致用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而社会就是检验我们学习成果的地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结构层次:文章开篇亮明观点:吾辈青年学子亦当立鸿鹄大志,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人生最大的目标,把人生价值融进民族发展的滚滚洪流之中。文章接下来阐述了为小家,也是为大家,更是为国家,让我们和祖国一起出发!文章从“做好自己,奋斗为乐”和“胸怀壮志,勇于担当”两个方面阐述,做一个有壮志、有担当之青年,和祖国一起出发!文章结尾点题:与国携手再出发,奋斗以成谋复兴。
【点睛】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