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八校2019届高三五月联考语文三模作文导写

2019/6/5  教育网络  阅读:  【放大镜】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中心是令人向往的地方,处于中心地带往往有诸多便利、机会和认同。当然也有人在中心地带迷失,最终边缘化。但只要不沉沦,边缘也可以是中心。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解析】

1、找关键词句法。

第一段关键句“中心是令人向往的地方;当然也有人在中心地带迷失,最终边缘化”——陈述中心的优势,同时也指出有人在中心地带迷失,最终边缘化。(现象)

第二段关键句“边缘是让人平静的地方;只要不沉沦,边缘也可以是中心”——陈述边缘的优势,同时也指出不沉沦则边缘亦中心的道理。(现象)

两段文字中最关键的词“中心”和“边缘”。中心和边缘主要是地域和位置上的,也可以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地域上的“城市”与“乡村”、“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等,思想上的“主流”与“非主流”,职场上的“热门行业”与“冷门行业”。从深层含义上看由中心和边缘联系到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都可以。 围绕“中心/边缘”来谈“各自优势”或“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属于符合题意。

2、提炼本质、多角度立意。可以从第一段文字中选择角度,也可以从第二段文字中选择角度,还可以综合两段文字选择角度,没有优劣之分。

第一段文字可参考的角度:①向往中心,因为中心带来便利、机会和认同。 ②中心虽好,可不要迷失其中。 ③努力进入中心,这是积极的人生观的体现。

第二段文字可参考的角度:①喜欢边缘的地方,因为简单质朴。 ②安守边缘,只要不沉沦,边缘即中心。 ③逃离中心,到边缘寻找别样的风景。 ④安守边缘,这是淡泊的价值观的体现。

综合两段材料可参考的角度:①无论中心还是边缘,都不要迷失自我;②不在中心迷失,也不在边缘沉沦。

【作文评分细则】     

如果只是开头、结尾或文中其他部分提一下“中心”“边缘”,但正文内容与关键词若即若离,与“中心”“边缘”无关,在30—35之间评分。 如果文章东拉西扯,虽然围绕关键词写作,但没有明确的中心。或偏题题意的篇幅不长,36—39之间评分。     

偏离题意:(1)全文没有出现关键词;(2)偶尔点到关键词,但大部分内容与主题无关;(3)用其他词语替换关键词,例把“边缘”替换为“平凡”“质朴”“淡泊”,把“中心”替换为“繁华”“喧嚣”“集中”等;(4)对“中心”“边缘”的概念含义理解不准确,例把“梦想”“信念”当做“中心”……以上情况视严重程度分别在25—30分和20—25分之间评分。只要写够了800字,就不要在20分以下评分。 

【考场作文赏析】

1号文:          中心与边缘 


一朵花,盛开在众人注目之下,受尽赞誉;一朵花,盛开在孤寂无人的山谷之中,亦要坚守自我。身在中心,心可在边缘;身在边缘,亦要心在中心。(类比、对比开头法。用花类比、对比,提出中心论点) 

身在中心,心却沉沦,最终走进了边缘。身处中心,我们得到他人的关注与赞美,在众多荣誉光环之下,不思进取,迷失自我,最终一切成就化为乌有,被束缚在边缘。今日柯震东和房祖名因吸毒被逮捕,房祖名更可能因“藏毒”而坐牢;著名歌唱家李双江之子因强奸她人而受到法律的制裁;复旦大学宿舍的凶手案至今令人惊惴未定……他们,或受到粉丝的崇拜,或获得众多比赛的名次。他们,生活在中心之中,是“天之骄子”,但又有何用呢?“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他们迷失而放纵自我,就要为自己所做的事付出代价。  (反面举例分论点1“身在中心,心却沉沦,最终走进了边缘”)

身在边缘,心在中心,最终笑傲人生。位于边缘,有不甘,有嫉妒,但更要坚守自我,化蛹为蝶。奈良美智,向世界背过身去,最终成为日本一流的绘画大师;门罗,生活在加拿大的边远小镇,坚持勤勉写作,最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了文学上的至高荣誉。她们,既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也没有傲人的天赋,她们,生活在边缘,心却飞向更广阔的天空,她们就像雄鹰展翅一样,承受着边缘的痛苦,但坚持,边缘的质朴与真实就像强心剂一样,使人获益良多。(正面举例分论点1“身在边缘,心在中心,最终笑傲人生。”)

现在,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在浮躁、成功学大肆其行之下,多数人追求中心,不顾一切追求别人的关注与赞同,越来越少的人愿意身处边缘,享受边缘的别样与质朴。就像越来越多的“城市化”,乡村变成城市,乡村的宁静被喧嚣的机器声打破,于是,乡村成了中心,成了城市,但乡村的淳朴、质朴却不复存在。如果乡村在城市化过程中,不盲目追求社会效益,维护自身的风土人情,合理开发与利用,那么,边缘的乡村才能成为繁华永久的城市。(联系实际分析)

我们追求中心,无可厚非,因为如果你是一棵树,是树就要长成参天大树,但不要规避生活的荆棘,不要随着身份地位的转变,而丧失了自己原有的良知与纯真的心。身处边缘,亦需心怀大志,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亦能获得中心的人们的青睐。(辩证分析“怎么办”)

边缘与中心,看似对立,实质相同。无论如何,亦要坚持自我,不被虚伪的现实所迷惑,在自己的心间种下质朴的种子,让它茁壮成长,让自我登上自己心中的巅峰! (紧扣关键词、中心,总结全文)

【简评】本文立意深刻,“中心”和“边缘”的选择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可贵之处,是对“中心”和“边缘”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了深入地分析:身在中心,心却沉沦,最终迷失自我;身在边缘,心怀大志,心向中心,最终登上巅峰。体现了作者很强的理性思辨能力。所选材料贴近现实,典型新颖,有力地论证了文章的观点。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富有哲思。评分:一类文 23+23+10=56  


2号文        边缘也可以是中心


海子曾这么说过:“在一个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我自己。”而今,我却说:“在人人都像挤往中心的时代里,我只想在边缘。”这是一个人人都想当英雄的时代,每个人都想挤向中心获得一席之地。其实,边缘也可以是中心,在边缘的我们,也可以当自己的中心。 (引用开头法)

边缘,是一个能让人静心思考,厚积而薄发的地方。(分论点1,正面) 在边缘里,没有英雄的扎堆,没有灯红酒绿的繁华,更没有尔虞我诈的计谋;只是有质朴,只是有宁静,只是有不加装点的真善美。 

难道不是吗?(反问句过渡)是否记起了《后会无期》中的三个主角?在剧中,这三人便是生活在边缘,他们是平凡的,甚至还调侃道:“从小就听过很多大道理,但仍过不好这一生。”我却不这么认为。江河和浩汉虽是平凡,活在边缘,根本与成功挂不上钩,但是他们却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断奋斗,在汽车上完成了横跨中国大陆的旅程。他们虽活在边缘,但在这一旅程中他们不正是中国大陆的中心吗?《后会无期》正是在公路上向我们诠释了边缘也可以很中心这一道理。我们虽在边缘,却仍是自己的中心。 (正面举例,论证分论点1)

近年来,大量年轻人逃离北上广也验证了啊!这帮年轻人在边缘上进行创业,开辟市场,更好地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实现自身价值,渐渐地成为行业的中心。数年后,他们必定自豪地说:“边缘也可以很中心!”这是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土豪炫富,屌丝自嘲,但更多的是生活在土豪之下、屌丝之上的边缘人物。他们有真本色,在各行各业中努力奋斗,厚积而薄发,成为行业的精英,时代的重要支点。他们正是向人们诠释边缘也可以很中心,做自己的中心这一道理。(联系实际,论证分论点1)

相反地,城市是令人向往的,中心拥有更多机会和认同。但中心的喧嚣往往让人容易迷失自我。(分论点1,反面)

正如王菲曾说:“我们要恍惚地面对世界,笔直地面对自己。不要在乎金钱和名利,那让人深度虚伪的东西。”这不正道出了在中心地带,名利和金钱极易让人迷失自我吗?当自我迷失以后,活在中心有意义吗?生命有意义吗? 

请我们不要畏惧边缘,边缘也可以很中心,做自己的中心吧! (结尾。格式:请我们不要……要……)

【简评】本文提出“边缘也可以是中心”的观点,强调处在边缘的人要有发奋图强、并使自己成为中心的进取精神。立意深刻,角度独到。引用适当,对比鲜明,论述充分,语言流畅。如果再引入一些典型事例,则更有说服力。一类文,21+21+9=51分。



3号文          边缘也是中心


狂啸的柱体状的龙卷风的风眼袭过的地方必定满目疮痍,而风柱的边缘处则损失较轻;急速的漩涡中心必卷走所有的东西,而它的边缘处最易恢复平静;苍穹中最亮的星不一定是中心那一颗,而边缘处有可能出现更亮的一颗。这无不告诉我们,边缘也可以是中心。 

作为一个边缘人,有中心里的人看不见的东西。 

他,李安,在美国人眼里他是华人,是边缘人;在中国大陆人眼里,他是台湾同胞,是边缘人;在台湾同胞眼里,他是福建人,是边缘人。他是边缘人,曾经一度被中心的人、主流的人排斥,正是因为不甘沦为平庸的边缘人,他用自己的的看法把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融合,大胆创新,看到了中国大多数导演、大多数中心人看不到的创意,最终凭一部电影一举成名,获得奥斯卡大奖。 

处于边缘不可怕,不可悲,只要不让自己沉沦在普通边缘人中,终究能让边缘成为中心。做一部边缘的纪录片,让中心的人唤回对边缘的情感。 

《舌尖上的中国》,正如其导演所说:“只是一部普通的纪录片罢了。”那它为什么这么红?因为其中除了视觉盛宴、味觉盛宴,还有情感的的盛宴。它拍摄的不是中心城市,而是城市边缘的楼房、人文故事。我们看到了朴素雅致的吊脚楼,看到了最原始的渔船,看到了北京的四合院。我们看到的不是中心的美食,而是乡间50元以下的小吃,肉夹馍、绿豆饼等,更重要的是那淳朴的乡风、质朴的人们,安静的生活让人唤起对家乡、对远离喧嚣的边缘生活的想念,以及对沦陷的边缘的寻找和挽回。 

因为不想边缘的一切沦陷在工业之间的浪潮中,这些边缘的一切让人重新拾起,逐渐变成中心,也让《舌尖上的中国》成为中心。 

处于边缘人,住在边缘地,不要紧,要紧的的是那颗心。 

张默、房祖名这些出身就含金钥匙的人,是中心人,而吸毒、贩毒等事让他们从中心跌到边缘,相比之下许多山区的的小孩,秉着积极向上的心不随大流沦陷,积极把自己从边缘人变成中心人。论圣贤之士,陶渊明回到边缘地区,反而过得自由自在,快然自足而大作经典。如此看来,边缘也可是中心,而中心也可是边缘。 

只要你守住本心,不让心随大流沉沦,拼搏进取,一样可以让边缘成为中心。 边缘只是地域的界限划分,我相信,只要你把你的心当是中心,你便是中心。


简评:文章开篇运用类比法摆观点“边缘也可以是中心”,(类比法开头:类比——提观点“边缘也可以是中心”) 符合题意。文章主体紧扣中心论点从三个方面展开,(请画出三个分论点)结构清晰,内容较为充实,且不乏见解闪光点,如“作为一个边缘人,有中心里的人看不见的东西”、“处于边缘人,住在边缘地,不要紧,要紧的的是那颗心”、“边缘只是地域的界限划分”等,并且在论证中援引了李安、《舌尖上的中国》、李默、房祖名、陶渊明等古今素材,材料较为恰当和丰富。文章语言简练流畅,用语有力到位。

不足之处:首先,第一处分论点,提出分论点——举例,也能紧扣关键词,但缺少举例后的分析;第二处分论点(“做一部边缘的纪录片,让中心的人唤回对边缘的情感”)的设置更像是一个素材的分析句,与其他两处不匹配;其次,叙多于议(如第二则素材),有罗列堆砌素材之嫌,而分析论证的力度则不够;最后,个别地方语句欠打磨(如倒数第5段),最后一句回扣中心不当。评分:一类文19+21+8=48分。 

  

4号文      心在的地方便是中心


中心是繁华美丽的地方,虽然带给人们许多便利,但也容易让人迷失。边缘地带虽荒凉,但却能让人宁静,让人有所收获。所以说,只要有心在的地方,边缘也可以是人们的中心。  

生活本就是活给自己看得,只要用心活,世界就是以我们为中心的。许多人都说人生是一场戏,但其生活中并没有那么多观众来看我们的表演。但许多人不明这个道理,努力地想往人堆中扎,想要站在最耀眼的位置,想别人都关注自己。于是乎,他们带上面具,粉墨登场,歪曲自己的本心只为博得一丝关注,但他们又何曾明白,别人连自己的生活都顾不过来,又何来闲情来关注你呢?即使是当红明星,除了狗仔队,又有谁对其私生活感兴趣呢?充其量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像凤姐、郭美美之流,如此不惜成本来搏出名,得到的东西就抵得上所付出的代价吗?一个人,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世俗眼中美好的东西而抛弃本心的话,那么他只是一具行尸走肉而已,再多的关注也抵不过心中的空虚,再多的钱也擦不干面具下的眼泪。这样的人只会迷失在欲望之中,即使处在世界的中心,他也只是一个边缘人。  

依从本心,顺从自己意志而活的人才会活得精彩。只有那些纯粹地以自身意志活着,那些宁愿受伤也不扭曲本心的人,他们的灵魂发出光芒,吸引着周围的人,所有的人都会被他纯粹的心所吸引,不知不觉间他们就会成为人们中心。就像自古以来的那些伟人,什么屈原,陶渊明、辛弃疾等这些人,他们的光芒依然照耀现在的人们。他们虽然都被世俗所压迫,但他们的灵魂并没有弯曲,确确实实地从头到脚笔直地立着。也正是这颗本心吸引无数后人的追随。所以,我们即使身在边缘,只要我们不失去我们的追求和本心,我们依然是世界的中心。 

本心作为灵魂深处的本质,必应被人们所抛弃,不应被人们所抛弃,即使子世不合,也要笔直地活下去。保有本心,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简评】三类文。评分:14+15+4=33分

 从审题来看,文章开头抓住了关键词“中心和边缘”,问题在于:论述过程中,作者论述的重心转移了,将“依从本心”作为文章论述的重点,属于偏题作文。且个别句子也欠通顺。



学校首页:广东中小学


 找学校


关注广东招生在线




  

  • 延伸阅读
  • 热门阅读
  • 相关评论

[找学校]    [招生简章]    [专业学费]    [录取分数]    [航拍视频]    [最新]


粤ICP备11094791号
【我要报名】  【回到顶部】  【放大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