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校长盼入驻教育城,广州教育城有24所院校27万人

2014/9/19  招生网  阅读:  【放大镜】  

教育城应从大学城镜鉴什么?

  选址之忧

  深读指引

 

  广州教育城一期规划5月通过了广州市规委会审议,目前教育城设计方案及入驻各校校区规划方案正在完善中。占地约30平方公里,容纳24所院校、近27万人的广州教育城将在广州增城横空出世,这座相当于两个广州大学城面积的教育城,将从根本上解决目前职业教育用地紧张、场地分散、发展空间受限等问题,使广州职业教育成为我国南方职业教育的龙头和核心。今年适逢广州大学城建成10周年,大学城既承载了广东高等教育在规模上跨越式发展的光荣与梦想,也在规划布局、交通、生活服务、资源共享方面留下遗憾,并在不断提升完善。大学城的得失将为教育城提供镜鉴,教育城亦将在大学城的基础上推进教育理念的更新与探索。

 

  从广汕公路往东出广州萝岗中新镇后行车约15分钟,便进入增城境内的朱村,触目是翠色逼人的山峦与田野,零星散落着几间村舍,路边一排挂着鸡饭招牌的小店,目送着一辆辆标有广州——增城字眼的大巴飞驰而过。公路北边,一块巨大的标志牌特别醒目——“广州教育城指挥部办公室”。

 

  这块牌子的背后,是一望无际的荒野,未来,占地约30平方公里的教育城将拔地而起,后年,这片寂静的乡村将迎来广州首批13所职业院校的13万多的学子。

 

  由于多年受制于校园狭小,无法满足发展需要,大部分职校校长们都强烈期盼入驻教育城,而教育城选址也已充分考虑“交通便利、离中心城区不远”等条件,但是,此地距增城市区仍有30分钟车程,不走高速到广州要1个半小时。从选址始,就引起不少人担忧,教育城会否像广州大学城一样,成为又一个“孤岛式”教育的版本?

 

  一些教育界、规划界专家不约而同指出:职业教育的特点是实训、实习,也有大量的社会培训,与大学相比,与社会的结合更紧密。远离市区,这些问题如何解决?

 

  ■学生实习、社会调查

  大学城遗憾: 离城太远,在城中村做商业街调查

 

  早于教育城10年前建成的广州大学城,一直摆脱不了“孤岛”教育的尴尬评价。

  大学城坐落在番禺新造镇四面环水的小谷围岛,学生实习、社会调查要到市区,“真是疲于奔命,坐BRT到天河还算顺畅,但至少也要45分钟,到其他地方没有BRT,常堵车,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在大学城学习、工作了8年的广州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袁艺峰对大学城选址远离市区、脱离社会有切肤之痛。

 

  建筑学院每一届的学生都会有这样一个社会调查的作业:做一条街区的商业分布的统计调查,包括消费的人群、类型等。“这个调查最好是去老城区或市中心的商业旺地做。”袁艺峰说。可是,这种社会调查不是只去一次两次,而是要反复多次去,但去市中心路途迢迢,最后每个班都有约一半的学生选择不去广州市区,而只在附近的城中村南亭、北亭村应付了事。

 

  “城中村毕竟只是特殊环境下的产物,虽然也有商业街,但所接触的人群、消费类型都有限,显然不具备典型性,应去老城区调查视野才开阔、全面。”

 

  “有些专业显然是不适合放在远离市区的大学城。”广州大学岭南建筑研究所汤国华教授认为,建筑学专业经常要在市区做各种现场实测,比如“城市噪声”对建筑影响的测试,对老街区的调查,对火车东站草坪与人民公园绿地的比较。

 

  袁艺峰还认为:“大学城周围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社区、社会形态,对于社会性很强的专业的学生,不利于他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袁艺峰身边有一些在农村长大的同学,即便在大学城从本科读到研究生了,“每次进广州市中心,都像刘姥姥进城,样样感觉好奇新鲜。”袁艺峰为此感到悲哀:“把学生放在一个远离社会的孤岛学习,以为可以更专心,这其实是教育观念的误区。其实像城市设计这些专业,没有城市生活体验,学到的东西只会流于书本。”

 

  ●教育城隐忧一 从增城到广州实习,肯定要在市区租房子

  与大学城相若,教育城远离市区,落户乡村,学生的实习、社会实践怎么办?

 

  据了解,中职学校及一些高职学校的部分专业的实习多是学校统一组织安排到企业,学生也住在企业。但也有不少专业的学生要自己找单位实习及解决住宿。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有不少商科专业如财务管理、会计、金融保险、国际贸易实务、市场营销(汽车营销)专业等,学生们多在市区的银行、企业、事务所实习,大部分同学每天往返于实习单位与学校宿舍。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小吴正准备在越秀区的一家单位实习,每天下班都将回学校住。他说:“如果学校搬去增城,地方那么偏僻,我们这个专业的实习应该不多,应该会很不方便。”

 

  财务管理大三的小吴今年暑假在天河区某公司当电话销售,每天上午10点上班,晚上7点下班。“有时加班的话,晚上回到学校宿舍都已经快10点,现在在海珠区住都觉得夜归不太安全,增城就更加了。如果学校搬去增城,要在广州市区实习那肯定要在市区租房子。”她的担忧引起了其他同学的共鸣。计算机、装潢艺术设计等专业的同学都表示如果实习费够高,即便单位离学校远,也可以租房住。

 

  ●建议:保留市区校区,方便实习学生住宿

  财汇金融专业大二学生小于则希望:“如果要搬去教育城,学校能保留海珠校区这个点,让需要实习的大三学生住,这里在市区交通比较方便啊。”

 

  保留广州市区的校区,也是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愿望。每年春运,学校有超过一半的学生约三四千人参与春运,或实习,或志愿服务,“如果广州没有一个校区可供学生住宿,每天往返广州增城会很不方便。”学院党委书记陈爽说。

 

  另一方面,陈爽也考虑学校会在增城开拓实习单位,“职业教育就是要支撑起当地的经济,目前学校只有一个汽车专业,今后会结合增城的汽车产业群扩展更多专业。”

 

  ●教育城隐忧二 搬离广州,招生吸引力下降

  “我们比较担心的是生源受到影响。”第一批进驻教育城的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副校长何倩表示,学校尽管非常期盼能进大学城,但仍然有隐忧。“我们学校市内与市外生源大概是4:6,对于市内学生来说现在不少是不用住校,而对于市外学生来说,除了学校专业的吸引外,有不少是为了感受广州大都市的,搬到教育城以后,由于远离广州市城区,对学生吸引力可能会有所下降。”

 

  “搬到教育城,实训场地要比现在好得多,是现在的1.5倍。但校区搬得比较远,如果市区又没有一个点的话,可能会对招生有影响。”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校长刘建平对于搬到教育城,也是喜中有忧。

 

  既肯定教育城有利于长远发展,但又担心影响招生,是不少校长们的复杂心态。

 

 ■社会服务与培训

  大学城至今仍有不少研究机构留守市区

  建议教育城在市区留一个基地做企业培训

 

  不论是大学还是职业教育,学校都不再是与社会疏离的象牙塔,一方面学生需要到社会实习,另一方面,社会也需要学校的专业服务。

 

  大学城建成10年至今,仍有不少高校的专业研究机构留守市区,不愿搬至大学城。

 

 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肩负着广州历史建筑普查推荐的重任,老师学生每天都要去广州老城大街小巷扫街调研,“如果在大学城上班,就很不方便。”负责历史建筑普查的刘晖老师说。

 

  反观教育城,职业教育面向社会服务尤其是培训的任务量更大。

 

  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在校学生3个年级共6000多人,但每年对广州市交通运输行业企业员工的培训量,平均是2.3万人次。广州市交委的汽车维修从业资格培训,以及汽车维修从业资格考试中心,还有4S站的汽车企业员工培训都放在该校。

 

  “如果我们在市区没有这么一个点的话,在增城这么远,企业员工每天往返培训就没那么方便了,企业希望有一个交通相对近一些的地方。”“希望在广州保留一个基地,我想这是每一所职校的希望。”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校长刘建平建议。

 

  省内惟一培养轨道交通、铁路等特有专业人才的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也做大量社会技能鉴定与培训,目前校内有实训室150多个,既有接发列车调度的沙盘仿真实训室,也有地铁模拟驾驶室;还有地铁第三轨供电、工程车、信号机等实训设施,投入共计有几亿元,“这些大部分都是不能搬走的,不保留就太可惜了,如果能保留作社会培训就更好了。”学校的老师说。

 

  “教育城的选址,大部分学校是认可的。”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校长刘建平认为,在广州没有那么多用地解决那么多学校的困难。

 

  而参与过几次教育城规划设计方案评审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冯江副教授的一席话却发人深省:

  “其实并不是广州市区没有地,而是市区的用地都留给能带来高收益的商业与房地产了。因为传统的思维认为教育是没有产出的。但事实上,教育同样能带动产业与就业。”

  • 延伸阅读
  • 热门阅读

[找学校]    [招生简章]    [专业学费]    [录取分数]    [航拍视频]    [最新]


粤ICP备11094791号
【我要报名】  【回到顶部】  【放大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