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大三学生陈琳妍来说,毗邻学校的张槎弼唐村已经成为校园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位于佛科院西侧的弼唐东一街商铺林立、食肆众多,是这所本土最高学府的学生“开小灶”的好去处。
在不久的将来,弼唐村除了作为佛科院学生消费休闲的好去处外,还有望成为大学生实现创业梦想的舞台。张槎街道正计划把弼唐村打造成为创客村,吸引佛科院的大学生到此创业。
这只是佛科院和禅城之间一系列化学反应的一个切片。今年9月份,广东省政府举行了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共建协议签署仪式,计划通过省市共建的方式,把佛科院等三所院校打造成为一流理工科大学。作为中心城区,禅城拥有优越的地理优势,并且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仅仅过去了三个月,建设一流理工科大学的“冲击波”率先在禅城显现。
校企合作深化
“升级版”产学研基地花落张槎
12月3日下午,由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简称“佛科院”)与佛山市安东尼针织有限公司共建的产学研基地在张槎举行了签约和揭牌仪式,开启了佛科院与企业合作一种新的模式。
佛科院党委书记曾峥介绍,产学研基地专门引进了由国家“千人计划”领军人物牵头的科研团队,弥补了佛山缺乏高端科研人才的不足。他表示,产学研基地是佛科院探索建设一流理工科大学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尝试。
早在10月10日佛山市召开的全面加快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工作推进会上,佛科院就提出将打造“学校+高端研究院所+龙头企业”的特色发展模式,由政府搭台,学校与高端研究院所、龙头企业“联姻”,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重点打造四大新型研发机构、四大科技园区。
在此之前佛科院已经与一批高端研究院所签订了合作协议并挂牌,包括与新加坡-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促进协会共建的佛山南洋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共建的佛山中科协同创新研究院,与广东电科院、佛山供电局共建的电气学科创新平台、与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华南技术研发中心等。
而此次与安东尼针织的合作,则是佛科院首次联姻本土龙头企业。曾诤介绍,和以往的产学研合作主要由学校老师自主参与不同,产学研基地最大的特点是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由学校嫁接高端科研力量,通过科研成果的转化引领企业的发展,“产学研合作平台由企业提供场地、设备和课题,学校负责对接科研团队,实现三方共赢。”
作为产学研基地的共建企业,安东尼针织此次出资1000万元对接高端研发资源,彰显了禅城企业的魄力。
刘必胜表示,安东尼出资成立基地,主要是出于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传统针织企业发展面临着技术、人才、资金几大瓶颈,企业要不断挖掘消费者的需求,就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研发体系。”
他认为通过与高校合作引入高端科研力量,可以为企业提供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突破传统企业发展的瓶颈,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承接高校资源 城中村谋求变身“创客村”
把首个校企共建产学研基地落子禅城,只是佛科院与中心城区之间连锁化学反应之一。作为本土最高学府,佛科院坐落于中心城区,享受着禅城带来的城市配套,与禅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虽然在物理空间上重合,与佛山其他区相比,禅城与佛科院在产业合作方面的互动相对较少,甚至出现了场内开花场外香的现象。
简单列举佛科院近年来的产学研合作名录,2011年与南海纵横交通建设质量检测公司组建产学研基地;2013年4月与更合、大塘、张槎等镇(街)签署产学研使得协议,并与顺德、高明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同年5月与龙江两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今年11月与佛山新城签署协议,在中欧中心建设佛科院科技创新孵化合作项目。
不难看出,在佛科院过去的合作名录中,禅城虽有地利优势,但在高校资源的利用上并没有体现出这种优势。随着今年广东省提出通过省市共建的形式把佛科院等三所高校建设成为一流理工科大学,这种状况悄然发生变化。
在张槎街道,东北-西南走向的江湾一路横贯弼唐村,公交车往来不息。弼唐厂房林立,住宅也密集,吱吱呀呀的机器声与小贩叫卖声相互应和,村中街上饭馆、理发店、杂货铺密布。这座城中村,由于交通便利、离城中心近、生活方便等原因,吸引了不少外来居民租住此地。临近下班放学时分,不少中小学生守在村里的零食摊前不肯挪步,而居民们手中拎着菜,向家的方向走去。
弼唐村紧邻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在佛科院学生眼中,弼唐村是偶尔“打打牙祭”的好去处。“弼唐村生活方便,需要吃顿饭或买个小东西,就会去逛逛。”佛科院大三学生陈琳妍告诉记者,弼唐村是佛科院学生的后勤站。
事实上,在未来,弼唐村不仅是佛科院学生的后勤补给区,还将成为创客学生发散思维,诞生新创意的创客村。
“我们正计划把弼唐村改建成为创客村,对接佛科院丰富的大学生资源,为他们提供优质的创业空间,把产业发展和高校专业结合起来,把一些好的想法、创意技术落地到张槎来。”张槎街道党工委书记胡安泉表示,佛科院坐落在张槎,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张槎理应近水楼台先得月,在产业资源、人才资源等领域与佛科院进行全面的对接。
产学高度重合
六大学科有望引领五大产业发展
事实上,作为千亿工业大镇,张槎与佛科院的合作由来已久。“早在三年前街道就与佛科院共同建立了协同创新基地,由街道和学校共同派人运作,其中佛科院派出一个学院的副院长常驻基地,为张槎的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张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何永庆介绍,近年来张槎迅速崛起的很多新兴产业,从产业定位到园区规划建设都有佛科院的身影,此外张槎的环境建设和城市提升也同样引入了佛科院的智力资源。
“比如佛科院的环境学院为张槎的环境提升提供了很好的参谋,电商学院则为信息产业的发展给予了很多方面的智力支持。还有像张槎一村一公园的建设、美食文化的挖掘等,都引入了佛科院的智库。”何永庆表示,在高校和镇街层面的合作中,张槎和佛科院在各个领域均有紧密合作。
而随着佛科院提出要打造成为高水平的理工科大学,他认为这为张槎和学校的合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佛科院的创新孵化平台就可以考虑放在张槎,我们正在建设的华南创谷,就给学校的科研力量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此外佛科院的学术资源可以和张槎正在发展的五大新兴产业结合起来,张槎拥有禅城最集中的产业集群,可以为佛科院的学生提供实践创业机会,为老师的科研成果提供融入区域产业发展的通道。”
在10月10日召开的推进会上,曾峥介绍,为了创建一流理工科大学,佛科院将大力开展学科专业调整,重点打造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食品工程、节能环保、制造服务六大学科领域。
与此同时,作为禅城新兴产业发展最集中的片区,目前张槎通过欧洲工业园、华南电源创新科技园、新媒体产业园等产业载体的建设,正在重点打造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生命健康产业和针织时尚产业五大产业,当中大部分与佛科院的六大学科具有交集。
“从目前来看,佛科院要做一流理工科大学,高端装备和互联网+会放在很突出的位置,而张槎正在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和互联网信息产业,这些都是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未来至少在这两块,拥有广阔的合作前景。”何永庆说。
■关注
对接产业资源高校如何行动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科技处处长王向东表示,佛科院坐落在禅城,与中心城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结合一流理工科大学的建设和六大重点学科领域的布局,他表示学校和禅城区的产业合作正从企业、镇街、园区、行业四个层面进行全面对接。
“在校企合作层面,我们与安东尼针织正式签约共建了产学研基地,借助龙头企业的资源为科研提供良好条件,同时也更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发展的实际难题。”
而在街道层面,王向东表示,目前佛科院正与张槎街道进行全方位合作,准备打造两个高端研究院,“其中一个研究院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可穿戴设备,而与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的合作项目也准备放在禅城区。”
此外,佛科院还通过与泛家居电商创意园签约,实现学校和园区的深度合作,“我们推荐了很多项目进驻电商园,主要集中在创新创意,跨境电商等领域。”
最后,在行业层面,佛科院正准备与禅城的陶瓷行业进行深度结合,把包括陶瓷设计、新材料、陶瓷机械研发方面的科研团队引入到禅城。
为了更好地对接本土产业,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李先祥介绍,佛科院将借鉴华南理工等国内外一流理工类大学理工学院专业比重达50%以上的经验,消减非理工类专业;同时创立发展新的理工类专业。
具体而言,佛科院将结合佛山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方面的领域,首先要专业对接,调整一部分非理工科专业。在学院设置上增加工科类学院,比如以前的机械工程学院将变成机械工程学院和自动化学院两个学院。以前的电子学院细分为电子学院和计算机学院等等。学院架构上,充分对接佛山智能制造、电子信息产业。
除了在产业发展上进行合作外,佛科院还在人才培育领域与禅城产业进行对接。
“为了培养符合地方产业所需的人才,我们与佛山很多产业园联合建立产业学院,借助这个平台,学校和企业合作深度培养应用型人才,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到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内容、学生实习等一系列环节与企业深度融合。”李先祥介绍,目前佛科院还计划与软件园合作成立软件学院;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成立氢能科技学院等。
李先祥介绍,过去人才培养方案都是由学校自己制定,为了更接地气,未来学校会联合企业和专家共同制定方案,“有哪些课程体系、需要开哪些课程、要教哪些内容,学校与行业、产业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