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泉,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校长,为973首席科学家、863领域专家、欧亚科学院院士,全国人大代表。
5月30日是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奖励大会在京隆重举行。会上,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奖名单揭晓,校长李清泉荣获本届创新争先奖。
该奖项主要表彰李清泉在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方面的主要成绩和突出贡献。身为973首席科学家、863领域专家、欧亚科学院院士的李清泉,长期从事精密工程测量的时空基准、测量技术、分析方法和高端装备研究,形成了动态精密工程测量技术体系,突破了影响基础设施性能和安全的刚度/弯沉、表观变形和线形变化连续高精度测量的关键难题。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中国青年科技奖等,孵化创新企业8家。
近三年,李清泉推动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研制面向基础设施结构形变测量的自主知识产权系列装备,服务全国三十余个省市等级公路和市政道路、秦岭隧道等数千条公路隧道、京广高铁等数万公里轨道、香港国际机场等十余个机场,并用于深圳、合肥等城市排水管网病害检测以及贵州夹岩、两河口等堆石坝安全监测,拓展应用到青藏铁路电气化改造、京津高铁达速以及南广高铁竣工验收,相关技术及装备出口加拿大、澳大利亚,提升了我国基础设施状态测量水平,确立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全国创新争先奖于2017年经党中央批准,由中国科协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共同设立,表彰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重大装备和工程攻关、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科普及社会服务等方面作出卓越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和优秀团队,是继“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的科技奖项。该奖励是每三年评选表彰一次,每次表彰10个科研团队授予奖牌,表彰不超过30个科技工作者授予奖章,享受省部级劳模待遇,表彰不超过300名科技工作者授予奖状。
据悉,本届全国共有10个团队摘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牌,28名个人荣获创新争先奖章,258位科技工作者获得创新争先奖状。本届评选还特别设立了“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专题,表彰为疫情防控斗争和决战脱贫攻坚作出重要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包括钟南山团队、李兰娟、张伯礼、张文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