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响高考降分? 2020广东本科录取参考分出炉 文384/理304

2020/6/7  信息时报羊城晚报  阅读:  【放大镜】  


广州举行的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简称“广一测”),被认为是广东乃至全国卷地区的“高考风向标”,是全国卷地区高三师生复习备考的重要参考。作为高考第二大省,2020年广东省高考报名人数达到77.96万人,今年考生实力如何?受疫情影响大不大?考试都暴露了哪些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前阵子,“广一测”文理科分数线出炉了!


文科参考分值:一档540;二档517;三档486;四档384;五档271。

理科参考分值:一档565;二档510;三档436;四档304;五档205。


疫情影响高考降分?_2020广东本科录取参考分出炉_文384/理304

说明:

一档分数为“双一流”大学录取总分参考值;

二档为较好的一本大学,且有机会冲击“双一流”大学的录取总分参考值;

三档为一本大学录取总分参考值;

四档和五档可以理解为二本和专科录取总分参考值。


据了解,广州教研院此次以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测试结果作为基础数据,结合其它相关信息和数据,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以上五项重要的参考分值。五项参考分值测算运用到的主要数据有:广州应届考生总数、全省招生计划数、去年实绩、历年录取比例常模等。根据上述数据,结合广州市多年经验常模、本届高中毕业年级三年来的教学状况、广州市各类学校教育能力常模、全省各地高中办学的发展水平。


其中,“双一流”大学录取参考总分:文科540分,理科565分。一般本科录取参考总分:文科384分,理科304分。


可以与广东近两年高考分数线做个对比:


2019年,本科批次线:文455,理390;高分优先投档线(一本线):文546,理495。

2018年,本科批次线:文443,理376;高分优先投档线(一本线):文550,理500。


通过对比可见,今年的参考分值和往年分数线还是有一定差距的。由此也能看出,本届学生受新冠疫情及线上复习效率影响还是不小的。


不过,总分参考值只是一种录取可能性的预测,分值上下都有录取的可能,不是真正的录取分数线。


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一测的数据主要用于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为了科学有效地实施质量监测,一测的数据统计分析只提供总分参考值,不划预测录取分数线。五项分数值不是简单的模拟划线,而是突出体现教育激励功能,其主要作用在于激励学生在自己现有测试基础上,找准切实可行的目标,努力再提高一步。


名师备考建议


语文

广州市执信中学语文科组长、高三语文备课组长 都昌其


一、提升文本解读与表达能力

概括能力是语文第一能力,运用极其广泛。而测试中学生这方面的表现不够好,特别是阅读文学类的作品。平素欠债多多,因为作品读得少,平时咀嚼得少,解题特别是对文章主题、人物形象等的提炼,做得不到位。

建议学生们,一方面要学会区分不同文体,找到概括文本的方法;另一方面是,适当补一点阅读学叙事学方面的概念与知识,提升对文本理解的表达能力。


二、板块能力的融会贯通

各专题之间,各知识点之间,并不都是孤立存在的。比如,诗歌与小说,小说与散文之间;阅读与写作之间,许多技巧是可以迁移运用的,师生们可以设计一些综合题型,注意渗透这种融会贯通的意识,甚至不同学科之间都可以这样迁移。如,政治课上的一些分析问题的原理与思路可以迁移到语文阅读与写作中来。


三、适当学一点思维方法

学会辩证分析,不仅是做阅读题,写作方面也是需要思维方法的。

面对一个疑问,从何下手?如何解分?答案呈现过程中,如何分清主次、轻重、先后?怎么样根据情景说话。老师们可以设计一两堂语文思维课,把有关知识概念与知识系统介绍一下,这对那些尖子生应该很有帮助。


四、作文要适当加强升格训练

明确优秀作文的标准,能根据标准,把自己与他人的作文修改成优秀文章。近期各地的大考模拟题陆续推出,认真筛选,精准训练,加强“复写”管理,总能突破一部分学生的作文瓶颈。


五、阅读解题,提高灵活性

考生把满脑子的“套路”感觉稀释,加强对陌生题型的适应性训练,提高学生临场应变的功夫。正如练太极拳,先是苦练套路招式,等练熟了,等形成本能反应了,再忽略招式,苦练推手,练“听劲”,这就是练临场的反应。


理科数学

中学高级教师、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三理科数学备课组长 朱清波


从改卷情况反馈来看,学生对一些常规的知识点模型遗忘率偏高,答题出现漏检验或不写取等条件的现象,即严谨性有待提高,这些暴漏出来的问题需要师生在后期有针对性地滚动练习。


另外,建议对知识点的复习要讲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如本次复数运算的考查,学生如果不理解问题的本质,相信反复刷题也是收效甚微。最后一点就是提高课堂复习的有效性,精选例题覆盖高考相关的考查点,重思路也要示范严谨书写。


本次考试时间安排在了高三学生返校学习的第三天,客观来讲是考虑到了学生从线上学习转到线下学习的心理适应,但因适应能力的差异,部分学生对考试(尤其是带着口罩)还是有陌生感,发挥也会受一些影响,相信再经历一段时间的线下学习,个人状态会调试得更好。


文科数学

中学高级教师、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三文科数学备长、中学高级教师 曾喻良


疫情期间,学生学习效果受到影响。数学学习不仅需要老师讲,更多的是学生和老师进行思想方法的交流。大部分文科生独立学习数学的能力不足,所以体现出学生解题思路、解题规范、解题时间控制对比调研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建议同学们,后期复习要重视重点知识、基本题型的方法和原理。尤其要理解方法中包含的数学知识和原理。如本次评卷中遇到求轨迹方程的题,如果不懂得“求轨迹方程”的原理是求一个关于x和y的相等关系式,不仅做不出来,步骤分都很难得到。


物 理

广州市第一中学高三物理备课组 徐益


结合一测,加上此前疫情期间的“网络课堂”模式,发现以下问题:

第一,部分学生网课期间缺乏自律,放松学习,导致一轮复习的基础遗忘、能力下降。

第二,部分学生欠缺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导致学习效率偏低。表现一是没有把握物理学科的核心知识,即物理考试的重点、热点,努力的方向出现偏差,盲目大量刷题,导致事倍功半;表现二是对物理概念和规律不加理解,逃避分析、推理和演绎,仅以机械记忆为主要学习方式,导致物理学科考试的关键能力薄弱,考试时难免出错,更有部分学生因此而对物理实验题和计算题产生畏惧,主动放弃。

第三,学生整体缺少规范的理综合卷限时训练,导致时间分配不合理,答题技巧不熟,欠缺答题规范,考试状态不佳,以致失分。


徐益建议,前阶段学习状态欠佳,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要根据“广一测”,结合历次大考,根据近年全国卷的命题特点,仔细做好反思总结,尽快找准个人增分点。例如匀变速(直线或曲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能量观点、动量观点、共点力的(静态或动态)平衡、欧姆定律、图像问题等,每年多题考查。同时,优化学习方式,提升理解、推理等物理关键能力。平时注意概念规律的区别对比和解题方法的归纳整理,才能在考场上对号入座,准确作答。


徐益强调,要注意答题习惯和规范的培养,重视答题技巧的强化训练。一切从审题开始,要重视情景分析,一边读题一边画图,既要分析受力情况,也要区别运动过程和类型,不同板块、不同类别的问题,对应运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应对;留意临界条件或隐含条件,它们通常是解题的关键。除了测量工具的使用和读数以外,看到实验题,就当计算题来做。对于计算题,更要建立信心:只要分析好状态过程,就可以写上对应公式,保证有所收获。最后,要重视学习状态和考试节奏的调节。平日加强限时训练,晚练、周练和月考,都要优化时间分配。立足中档容易题必须拿下,难题需计时适可而止。只有多次认真体验,找到最佳答题顺序和时间分配策略,才能在高考考场发挥出应有水平,考出理想成绩。


化 学

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周松根老师


今年“一测”化学考试情况显示,学生在化学核心考点,比如化学与STSE,电化学,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陌生情境化学方程式,滴定计算,Kp,有机信息迁移,原理图像的理解等仍需通过后阶段复习来加强。对于学生的自主复习节奏,5月份建议做好一模所暴露的知识与能力的查缺补漏。6月份建议强化限时训练,重点解决答题规范等非智力因素失分问题。7月初进行考前心理状态调适、精神与身体状态的调适,保持高水平的竞技效果。


高考化学7道选择题,分值大,主要考查的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知识。高三复习备考到现在,学生应全面梳理7道选择题所涉及的高考常考点,哪些掌握得较好,哪些还较为薄弱,薄弱点要下功夫去突破,将基础夯实。具体做法为回归课本,回顾高三以来的考试试卷。在回归的过程中利用好考试试题,做到将具体知识点落实。


第二轮复习是通过专题突破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以适应高考试题由“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的转变,使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得到提升。因此,如果说第一轮复习是“平面”结构的话,第二轮复习则是“立体”结构。二轮复习应特别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规律性,在知识的整理、归纳过程中去建立重点题型的解题思维模型。比如原理图像的分析,在理解图像时,首先要搞清楚是平衡问题还是速率问题,在此基础上再做讨论。模型在手,学生方能揭开高考试题面纱,快速抓住考题主旨。


分析近三年的高考全国卷试题,总的变化规律是变中求稳、变中求新,并且命题将会逐步与课程改革接轨,开放性和学科内综合是化学学科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后阶段高三复习备考过程中,高考题要多做反复做,做后研究,以研究的心态去面对历年高考题,研究出题角度,命题者意图,研究解题思路、答题规范,去自我揭示高考题背后的知识本质等。通过研究高考真题,去把握高考脉搏,要有把高考题当作教材的态度去对待。


政 治

广州市第十六中学 潘旭照


在今年的时政把握中,应该多留意: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伟大成就、脱贫攻坚战的目标达成、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抗击新冠疫情过程的制度优势和先进事迹,以及国际社会中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力量等时政背景。


时政背景最终落脚在题目中,所以对于热点的时政,与其单独地看新闻、额外地看报纸,不妨通过自己手头上的模拟题尤其是主观题来理解背景,理解命题人的立意。


利用课余时间,把网课期间老师布置的练习、讲解的内容、讲评的例题、做过的测试当中,对于自身复习有帮助的内容,例如老师归纳的知识框架、经典题型的解题思路、比较规范的地方模拟卷的错题、自己常错的题目等,适当地整理积累下来,成为后阶段复习备考的资料之一。此外,近三年的全国卷试题是最后阶段训练的最重要的资料,应系统地完成这些试卷,把这些题目“搞懂”。“搞懂”的含义包括:学生自己认真做过、学生在老师的解释下能够基本理解、学生能明晰按照自己水平“能够拿到”“应该拿到”的主观题分数。最后阶段的复习少不了“刷题”,但是学生应该将盲目刷题的时间,用于聆听老师的分析,用于落实老师提供给学生的“个性化”复习建议。


中学高级教师、广州市首届优秀政治教师、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三科政治备课组长 王影


一测反馈学生政治复习中存在学科语言表达、题型解答方法和分析、审题和材料信息归纳等能力方面还有一定欠缺,学生后期复习备考,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一、题型专项训练与巩固

建议真题为主、模拟为辅,注重研磨真题,从中学习语言、锻炼思维、规范习惯。


二、知识专题的自主整理

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要关注各模块不同特点:如《经济生活》可以按消费、生产、分配、交换的环节梳理,也可以按个人(消费者、劳动者、投资者)、企业、国家等主体建构知识;而《政治生活》最突出的就是主体梳理方法,结合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建议增加关于制度的相关梳理。


三、时政热点专题突破

关注如抗疫、中国精神、脱贫攻坚、营商环境、数字经济、不忘初心、70周年成就、“双治”与优势等。熟悉时政以增强考场适应性。


历 史

中学高级教师、广州市基础教育系统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

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三历史科组长 刘琴


对于后续备考策略,她建议:


一、回归教材,研读教材

在反复研读教材的过程中,一是弄通教材之间的知识联系,构建立体的历史知识体系;二是加强对主干知识、核心概念的温习和理解,遇到新材料新情境能迅速进行知识的迁移,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三是品味教材的论述逻辑,提炼出新的问题和主题,提升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拓展历史学习的视野。


二、注重对历史阶段特征的理解

对中国古代史(先秦、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中国近代史(晚清、中华民国时期)、中国现代史(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二战前、二战后)等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能理解每一个历史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发展逻辑、重要历史人物的贡献,体会那个时代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


三、关注时政热点,注重历史知识与现实问题的有机结合

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面对现实和未来,这也是历史学科育人功能的体现。


地 理

中学高级教师、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三地理科备课组长 黄晓虹


学生在模拟考试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1)欠缺运用材料进行即时学习的能力。不少考生除不能准确把握题干信息外,分析和处理题目所给图文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不够强,致使答题过程中出现找不到要点或遗漏要点的现象,难以对信息与题目进行有效对接与整合。

(2)审题过程不细致。从阅卷中可以发现,很多考生在紧张的考试心理下或时间仓促情况下未能审清试题要求,忽视试题中的关键词、限制词,偏离了答题的正确方向而导致无谓失分。

(3)“双基”掌握不扎实。考生对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等基础知识以及学科基本技能的全面掌握和熟练运用,是解答好地理试题的前提。而导致学生考场失分的首要因素也主要是平时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理解得不够透彻,区域定位能力和区域特征调用能力欠缺,在新情境下迁移运用不灵活。

(4)解题思路不清晰。对于较新颖的情境和设问,很多考生感到无从下手,或答非所问,暴露出解题思路不清、地理逻辑思路能力不强,思维僵化,硬套答题模板,知识原理迁移能力弱,分析归纳问题能力欠缺,不善于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

(5)理科基础较弱。不能将理化生的基础知识与地理事象相结合;不敢大胆推理。

(6)语言表述不规范。考生语言表述不准确、不具体、不全面;不注意专业术语的使用,口语化较严重,用政治术语表达;表述不够明确具体,表述的逻辑思维混乱;不能全面地体现出因果推理过程;字迹潦草,卷面不洁等。


策略调整:

知识回归,远离题海;注重“综合、过程、区域”。做题的策略要先材料,后储备,最后是常识;读题要慢,做题得快;先清思路,再用套路。地理试题的特点在发生变化,在平时的训练中要避免生搬硬套知识,而应该结合相关的情景材料和具体的设问,结合平时学习的地理知识和原理,进行有效作答。


来源:信息时报(记者 丘敏华)、羊城晚报·羊城派等


学校首页:2020年广东高考


 找学校


关注广东招生在线




  

  • 延伸阅读
  • 热门阅读
  • 相关评论

[找学校]    [招生简章]    [专业学费]    [录取分数]    [航拍视频]    [最新]


粤ICP备11094791号
【我要报名】  【回到顶部】  【放大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