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技师学院院长刘海光:第一批“吃螃蟹”风云人物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2013年东莞人力资源局全国招揽人才,甄选出职业教育领头人刘海光教授作为学院院长。
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职业教授;广东唯一一个教授型技工院校校长;
他就是东莞市技师学院的党委书记、院长刘海光第一个雄心壮志要打造世界知名技师学院的人;
引进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中国职业教育界第一批“吃螃蟹”风云人物。他领导东莞市技师学院率先在广东全面开启中德职业教育合作,引进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培养无缝对接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开创多项技工教育的先河。
浪花虽美,可是也蕴含着力量与勇敢,闪耀出最光亮的生命色彩。他说过:“我想做大海里的浪花”,很多人评价他,用得最多的词语是“耿直、阳光”。时光回溯到2013年,刚刚到任的刘海光,便经过实地调研,结合东莞产业结构,提出了学院发展“以打造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技师学院,力争成为技工教育的‘清华’、‘北大’”为目标、办学秉承“把人才培养标准融入社会需求,把教学过程融入生产过程,把学校发展融入社会科技进步”的方针,并积极实施“品牌化、国际化、人才化”三大战略,带领全院师生不断开拓创新,从以招收初中生为主、不到3000名的学生,发展到目前以招收高中生为主、在校生1.2万人的规模,高技生以上占比达到95%,年职业技能培训鉴定2万多人次,技师学院成为全国一流、国际化办学样板院校。
他创立了“市场化导向,国际化标准,工厂化教学”的办学模式,被人社部原部长尹蔚民赞誉为“中国技工教育的标杆”,国内、国外几百家技工院校、高职院校、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及北京、云南、河北、山东等30家地方政府、人社厅(局)先后前来学习交流。
抢占制高点,刘海光以勇于担当的精神着力打造职业培训的新品牌,书写了与东莞发展相匹配的新奇迹。他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围绕东莞产业转型升级开展各类工种培训,牵手云南昭通开展技能扶贫,留下了一页页精彩的篇章。
在探索职业培训新模式方面,他带领学院通过探索实践形成“将企业职工短期培训嵌入全日制教育培训式”“量身定制式”“送教上门菜单式”“联合办班式”“创业培训服务式”等培训模式,为东莞区域企业在职职工终生学习提供平台,为东莞转型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根据相关数据的统计回馈,年职业技能培训鉴定量达2万多人次。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据,从中体现了一种担当精神。学院也先后被授予“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
刘海光以不破不立、敢为人先的胆识和魄力,带领全体教职工艰苦卓绝,负重奋进,缔造了东莞市技师学院的发展奇迹。
东莞技师学院东城校区
东莞技师学院横沥校区
深化改革,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
既来之,则安之。从教育大省——江苏进入粤港澳大湾区的东莞工作,他秉着创业者的决心和毅力,找准技师学院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提出将国际合作办学和校企合作办学作为学院发展的两大驱动力,大胆创新技工院校的办学模式,迅速占领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制高点。
按照“理念与世界同步、标准与行业接轨”的思想,刘海光致力德国“双元制”、英国“现代学徒制”本土化研究和实践,在扬州任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办学条例》创建了我国第一个“中德技师培训学院”,被誉为职教界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到任东莞后,结合东莞电气机械与设备制造业等五大支柱四大特色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状况,提出“借他山之石,强我教育之基”的理念,走国际合作办学的道路。
为此,他全面引进德国“双元制”和英国“现代学徒制”,先后联合德国、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知名高校和认证中心以及台湾四所技术应用型大学建立了“五大培训鉴定中心和二个师资培训基地”,开办精准对接东莞产业的25个国际合作专业,培养出500多名具有国际视野、拥有国际职业资格证书的高技能人才,创新出“技能+学历+国外证书”高技能人才培养、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校企双制培养、员工技能提升弹性学制培养、‘学业+创业’培养模式五种职教新模式,被人社部《职业》杂志社誉为“技工院校国际合作办学的典范”,被业界誉为“有情怀有能力,全国唯一一个把两所技师学院变成一流院校的校长”。
引厂进校,以企业产品作为教学载体,首创“学习型工厂”教学环境,是刘海光的英明举措。在他主导下,学院与企业在校内共建了“最接近企业的实践教学、能产生双重价值的培训、把培训内容和企业流程相链接、将培训与就业相连接”的学习型工厂,完成以“学习型工厂”为基础的行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建立“课堂教学+校内‘学习型工厂’ 培训+企业岗位实习”的 德国“双元制”本土化后的新双元培养模式,走出了一条“技能+学历+国外证书”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之路,探索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职教新模式。
刘海光深谙提升学院内涵发展需要打破学科体系、深化课程体系改革的门道,提出以按照专业群对接产业链为原则的观点,整合专业系部资源,成立8个二级学院。每个学院对接一个产业链,对现有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进行改造,促使其更贴近产业链的实际需求,根据产业链的需求开发新的专业,引进固高、中科蓝海、前海飞扬等研发企业,他们研发的产品就是学院产学研的教学载体,当企业的产品要上市时,学院愿意创业的学生,企业方投入资金帮助学生创业,创建“政、校(产学研)、资金、用”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并积极构建“为未来培养人才,为人才创造未来”的新格局。
同时,在刘海光的引领下,技师学院按照部省课程体系改革指导意见,吸收借鉴德国“双元制”课程体系标准,遵循“多元整合、技能本位”的新型课程观念,开展11个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2016年,学院承担人社部第三批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成为现代物流专业的牵头院校以及工业设计专业的参与院校。并根据东莞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需求开设了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加工(数控铣工)、模具设计与制作等三个全日制技师层次专业,成为广东省首批全日制技师层次培养试点院校之一;同时还开设了14个预备技师专业,是广东省开设预备技师专业最多的院校。
在他带领下,东莞市技师学院影响力不断攀升。学院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人社部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职工教育职业培训先进集体”、“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单位”、“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烘焙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广东省十所高水平技师学院创建单位之一。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强,颇受用人单位青睐,纷纷高薪“抢聘”毕业生。
作为技工院校的校长,刘海光不仅关注到各级政府制定的对技工院校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专项政策,也不是只研究教学的一体化,而是能够运作好学校与政府的一体化、与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体化、与产业和企业的一体化,站在当地政府全局的高度去研究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政策。
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带领学院构建领先全国、对标国际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工匠精英引领计划”,开展“一镇一品”重点行业人才培养,完善国际化合作培养机制,建立产教融合培养机制,打造终身职业教育学习平台,为东莞打造“技能人才之都”贡献力量。
【策划】靳延明【见习记者】薛屏
报名咨询,领取简章,学位预留,加入新生群共享校内资讯
电话微信同号: